第1263章 鋼鐵新政

“就像剛纔陛下說的那樣,大鍊鋼鐵本身並沒有錯,李副總理的初衷也是好的。問題是我們內閣全體成員沒有領會陛下的真正用意,以爲提高鐵水產量便是大鍊鋼鐵。事實上,大鍊鋼鐵大有可爲,只是我們還不得其法而已!

相信以陛下的聖明,早就智珠在握,微臣等愚鈍,還請陛下示下!”

果然,羅澤南這樣一說,李鴻章難以置信地看向他。

李鴻章以爲羅澤南就算不落井下石,也會直接說大鍊鋼鐵的壞處等等,沒想到竟然直接說還要推行大鍊鋼鐵,還幫忙他揭過此時,將責任似乎讓整個內閣成員一道抗下來,這無疑讓李鴻章十分吃驚。而且,羅澤南說話十分漂亮,摸清了皇帝心思,直接讓皇帝來定奪如何開展大鍊鋼鐵。

馮雲山不禁輕笑出聲,指指羅澤南道:“羅愛卿,想不到你也如此滑頭了。罷了罷了,朕便說說大概吧,具體還得你們內閣研究詳細方案,否則朕要你們這些臣子何用?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加快帝國鋼鐵產業的發展!而且,還必須發展好了!不要再搞出類似的幺蛾子出來了!

朕聽說這次的幾個省發動了大量的民衆,翻山越嶺掃蕩一般地尋找鐵礦,發現了許多以前沒有注意過的鐵礦,甚至連鄉下老農都知道鐵礦的模樣了。這一點很好,需要繼續加強。並且,以此爲契機,繼續推行這個大鍊鋼鐵運動,在全國範圍內發現一批有開採價值的鐵礦出來,並在其中挑選合適的進行有計劃有規模地開採!

但冶煉鋼鐵還是有很強的技術性的,不是任何人都能隨隨便便地就煉出來了,就算煉出來了,也只是質量無法保證的鐵水,還要投入數倍的人力物力,浪費大量的鐵礦石和煤焦炭等原料。就比如杭州府的那個土法小高爐鍊鐵,同樣煉出一噸鐵水,成本至少是小型的鋼鐵廠正和鋼鐵廠的五倍以上,是馬鞍山鋼鐵廠的七倍以上,甚至這些土法小高爐根本永遠都煉不出鋼材,鐵水質量也很多嚴重不過關,還造成大量的土地資源浪費和環境的破壞!

因此,朕說的這個大鍊鋼鐵,是在廣泛發現鐵礦煤礦的基礎上,就近設立大中型綜合性的鋼鐵廠,不能煉製鋼材的一律不給興辦,帝國根本不缺生鐵,缺的是能用的鋼材和相當於鋼材一樣的優質鑄鐵。

並且,所有的鋼鐵廠的興辦,中型的必須經過省巡撫審批,大型的必須經過內閣審批,不能一哄而上,但也要加大鼓勵和扶持力度,可以適當開放不超過一半的股份給私人資本。”

“內閣要多動腦筋想想如何扶持鋼鐵產業的發展,而不是拼命鼓勵參與的人數和興建的小高爐數量!

朕稍稍考慮了一下,有這幾方面:

一是政策扶持。內閣可以設立一處專管鐵礦和冶煉鋼鐵的機構,叫礦產冶金部,從工務部中脫離出來,專管採礦和冶煉金屬這些事務,其中當然,最爲主要的就是冶煉鋼鐵!由礦產冶金部專門管理這冶煉鋼鐵的事務,所謂術業有專攻,應該會對提升鋼鐵產業以及其他冶煉、採礦行業會好上許多。

二是技術支持。剛纔說了,礦產冶金部下轄各類司局,這鋼鐵司和規劃司肯定是最大的部門,必須培養足夠的鋼鐵專業的技術人才。無論哪裡要興建鋼鐵廠,都可以也必須提前從礦產冶金部的鋼鐵司和規劃司派專業工程師前去幫助規劃、設計以及冶煉技術把關,必須將最爲合理、最有效率、最先進的技術、最優質的產品這些功能發揮出來。

三是財稅支持。財稅部可以對私人資本成立的鋼鐵公司進行財稅方面的支持,減少稅賦,提供貸款,有條件地出售礦產資源合理利用。同時,交通部可以加快已修建鋼鐵廠或是規劃修建鋼鐵廠的地方的交通投入,同步配套建設好合適便捷的交通途徑,讓鋼鐵廠礦的進貨、出貨問題能順利解決。

四是人才支持。礦產冶金部聯合教育部一道組建鋼鐵冶煉和礦產勘探方面的專門學校,尤其側重鋼鐵冶煉的實際技工學校,培養一大批鋼鐵冶煉的人才。國有鋼鐵廠要積極配合承接這些技工學校的實習學生,傳授冶煉知識。另外一方面,對於此次參加大鍊鋼鐵的農民之中,若有對鍊鐵特別有興趣的或者有天賦的,可以招收爲鋼鐵工人。一句話,每年根據實際情況給出一定的指標和名額,擇優從廣大鄉農之間選拔一批鋼鐵工人,可以保留田地原籍,也可以脫籍進鋼鐵公司,給予一定的安家費用,從民間吸引大批的有潛力的勞力進入鋼鐵行業。

其他看看還有什麼鋼鐵工業的扶持方面,內閣自行想想,加快推出。

一個原則,鋼鐵產業不能完全按照聖肥廠的模式,不要求每個府都建鋼鐵廠,而是儘可能地兼顧分佈均勻,做大做強,在大型鐵礦產區、條件好的港口城市興辦超大型鋼鐵公司。

行了,就這麼決定了。具體的,內閣拿個章程上來,給朕過目!”

聽完馮雲山的一番關於鋼鐵行業的見解,內閣5人紛紛暗自佩服,暗恨自己爲何想不到如此周密而又可行的思路。這哪裡是粗略地見解,簡直是爲中華帝國的鋼鐵行業鋪設的通天大道的良方啊。

李鴻章拜服:“陛下真知灼見,鴻章佩服得五體投地。”

羅澤南等人也敬佩不已,他們可知道,最近皇帝一直和一幫不知道從哪兒蒐羅來的技術工程師,其中還有不少洋人,興辦皇家科學院以及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說是隻要這些東西和技術研發出來,將會帶來中華帝國領先世界二十年!皇帝也因此根本沒空管這些具體的事務,但即便是這樣,在皇帝一聽說大鍊鋼鐵的事情之後,便立刻想到了如此對策,真乃神人也。

李鴻章只得連忙表示:“內閣將會秉承陛下的旨意,儘快出臺鋼鐵新政,繼續大力發展鋼鐵產業,同時結合其他產業並舉,協調發展。”

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第628 章 殘清的內鬥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982章 就職典禮第658章 封爵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第367章 咸豐籌錢第703 章 陝西形勢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第1069章 河西聯合王國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第146章 太美的秘密協定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277章 左宗棠的選擇第129章 見洋人(下)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587章 俘虜滿清皇后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1117章 絕處逢生的林始發第190章 烈士紀念碑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841章 西洋僱傭兵團第459章 被五馬分屍的滿清間諜第1341中華帝國的商業貿易(感謝燈泡老大)第627 章 帝國的勸降方式第十九章 太平軍主力的消息第243章 親自練兵 (下)第1349章 經濟爆發引起的錢荒第436章 擋路者死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第1039章 攻破科倫坡港第665 章 英國態度的轉變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1326章 歐洲北面戰事(感謝燈泡和寶慶兩位老大打賞!)第449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中)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944章 內閣垮臺第539章 京杭大運河上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1339章 馮雲山的打算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812章 請求停戰第518章 天下大勢915章 檳城襲擾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515章 咸豐的中元節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五章 圍困全州第1273章 交流發電機840章 購買的軍艦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1021章 沙皇決定農奴改革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第1161章 薩多瓦戰役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840章 購買的軍艦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第469章 大理義軍歸順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1295章 火藥托拉斯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1022章 失敗的英國工人暴亂準備另闢愛爾蘭戰場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1238章 貪婪的本性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第657章 被供奉長生牌第十三章 戰黃沙河
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第628 章 殘清的內鬥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982章 就職典禮第658章 封爵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第367章 咸豐籌錢第703 章 陝西形勢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第1069章 河西聯合王國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第146章 太美的秘密協定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277章 左宗棠的選擇第129章 見洋人(下)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587章 俘虜滿清皇后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1117章 絕處逢生的林始發第190章 烈士紀念碑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841章 西洋僱傭兵團第459章 被五馬分屍的滿清間諜第1341中華帝國的商業貿易(感謝燈泡老大)第627 章 帝國的勸降方式第十九章 太平軍主力的消息第243章 親自練兵 (下)第1349章 經濟爆發引起的錢荒第436章 擋路者死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第1039章 攻破科倫坡港第665 章 英國態度的轉變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1326章 歐洲北面戰事(感謝燈泡和寶慶兩位老大打賞!)第449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中)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944章 內閣垮臺第539章 京杭大運河上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1339章 馮雲山的打算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812章 請求停戰第518章 天下大勢915章 檳城襲擾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515章 咸豐的中元節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五章 圍困全州第1273章 交流發電機840章 購買的軍艦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1021章 沙皇決定農奴改革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第1161章 薩多瓦戰役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840章 購買的軍艦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第469章 大理義軍歸順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1295章 火藥托拉斯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1022章 失敗的英國工人暴亂準備另闢愛爾蘭戰場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1238章 貪婪的本性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第657章 被供奉長生牌第十三章 戰黃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