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新佔國土的移民問題(再次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

百官殿的中秋賜宴,馮雲山並沒有多呆,同百官說了幾句勉勵的話之後,便轉身離開,來到旁邊不遠的太平聖殿旁邊的偏殿內歇息。

沒多久,內閣副總理曾觀瀾、海軍部長羅大綱、總參謀長左宗棠、外務部部長吳如孝以及特務司司長範汝增、交通部副部長程恆生等人一齊來到殿內,齊齊向馮雲山參見行禮。

馮雲山擺擺手道:“衆愛卿都平身吧。朕將你們招來,一是對想商討下如何打理這些西征出來的領土,二來嘛,朝中有大臣彈劾義王,說義王縱兵掠奪,與我華族自古以來的仁義之師不大相符,不利於我們中華帝國的外在名聲。衆愛卿都說說吧。”

羅大綱首先跳了出來,有些憤怒地道:“陛下,朝中哪個酸儒說義王的不是?讓微臣知道了,非拼着這身皮不要,也要揍他一頓!簡直豈有此理!義王舉動請纓,前往那西疆開闢疆土並駐守當地,如今又率領西征大軍,攻打沙俄,爲我中華帝國出口惡氣,而且是連戰連捷,爲我中華帝國大大地拓寬了國土,立下不世功勳。竟然還有不開眼的腐儒大臣彈劾義王,這簡直是讓人心寒,讓整個西征將士們對朝廷失望啊!

陛下,微臣建議,將那些彈劾義王的大臣都加以責罰,派他們到那條件艱苦的西疆,甚至去那前線戰場上去,看他們如何處理。微臣就不信了,他們能將他們的孔孟之道,讓那些窮兇極惡的俄國兵和俄國洋人服服帖帖地俯首稱臣!

簡直豈有此理!微臣贊同義王的做法,對於那幫不開眼的洋人,就是要縱兵屠殺,將我中華帝國的威風殺出來,讓那幫洋人們害怕!只有武力才能讓他們臣服,也只有大炮和火槍,才能爲我中華帝國開拓疆土!”

總參謀長左宗棠也附和道:“信忠王說的沒錯!陛下,不能讓那幫不懂兵事的大臣指手畫腳,而且還是對遙遠的西征大軍、對義王指手畫腳!對付西方洋人,就是應該採取一些鐵血無情的手段。我們應當力挺義王,否則日後將士們都會畏首畏尾,如何有戰勝一切的勇氣?

再者,義王可能考慮問題比較深遠,是爲日後的治理邊疆,治理新佔的這些國土提前佈局了。

回到剛纔陛下說的第一個問題,西征大軍佔領的大片新的國土,我們要真正治理並發展這些領地,就必須要依靠我們華族自己人。而這樣一來,就必須要提早考慮從本土區域移民前往,若是沒有將當地人趕出去,我們如何大批量移民?移民少了,無法掌控那裡,移民多了,肯定又會與當地人產生矛盾,最終會鬧得動亂起來。因此,還不如從一開始就將這些領地的當地人進行清理一番,不但可以獲得大量的戰爭補給物資,還可以提前爲大規模的移民清理出生存的空間來。可謂一舉兩得,因此,陛下,微臣認爲,義王不但不能被彈劾,反而是有大功勞啊!要爲義王請功纔是!”

內閣副總理曾觀瀾也點點頭道:“是啊,陛下!西征大軍攻佔了大片的國土,讓中華帝國的領土多出一大半來,如此寬廣的領地,要想真正擁有,沒有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融合是難以做到的。需要大批移民前往當地定居,並派駐官府治理、軍隊駐守。所需要的人員和財富都會難以想象,因此,雖然縱兵爲患會讓中華帝國的名聲受損,但反過來說,也會讓那幫洋人敬畏懼怕,不敢輕易侵犯了。

義王的西征軍的做法,雖然有違我漢家兒郎的仁義之名,但卻能爲我中華帝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方便了移民,積攢了財富,更震懾了那幫脅從軍,又拉攏了那幫脅從軍,讓他們更加死心塌地爲我中華帝國效力。”

交通部副部長程恆生因爲官職比較低,不敢對義王石達開進行評價,而是針對馮雲山提出的如何治理新佔的國土進行了建議:“陛下,微臣以爲,要想更好地治理新佔的這些領地,光靠移民和駐軍是不大切實際的。因爲地方太過遼闊了,之所以我們中華帝國能攻佔下來,除了我軍比沙俄軍隊的武器先進,兵力多了很多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沙俄方面原本對這些地方的統治就不夠穩固!

可如今我們佔領之後,這個問題便會轉移到我們中華帝國身上來,面對如此疆域,我們也難以管理。就從移民來說吧,這麼寬廣的領土,該移多少民?這個移民工作可是花費巨大啊,如今我們連先前佔領的中華帝國的領地都沒徹底治理好,沒有更多的百姓去開發利用,更何況這遙遠的西疆。畢竟,同樣的投入,同樣數量的移民,放在南洋一帶,或是前不久佔領的澳大利亞,甚至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北美地區,也比西伯利亞要強得多!

因此,陛下,微臣斗膽建議,不如先行將這塊西疆土地佔據下來,只將最邊境地帶和條件優越適合開發的地方進行移民,主要還是以軍事用途爲佳。這樣才能以最少的代價,達到最佳的效果。

另外,微臣建議花大力氣修建鐵路,只要鐵路一通,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能通過鐵路迅速運輸兵力前往當地,這樣的話,便能徹底將這塊地方變成我中華帝國的領地。雖然這個投入會大一些,但這是最爲穩妥的長久之計!”

馮雲山點點頭。這些人的建議之中,他其實最爲滿意的還要數程恆生的建議了。

羅大綱的話雖然有理,但只是爲義王石達開鳴不平。左宗棠和曾觀瀾的意思也大體差不多,這個道理,馮雲山自然也明白,他從來沒有責怪或者埋怨石達開。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況自己還沒有什麼命令。而且,既然讓石達開主持西征大軍的戰事,自己便對他全權放心,那些個滿清投降過來的文官對石達開的彈劾,自己從來就沒放在心上。

但更多的,馮雲山還是想通過大家的商議,理順治理這些一下子多出來的廣袤無垠的國土。移民是肯定的,但經過這些年的移民,如今中華帝國的內陸中原一帶,簡直變得有些“地廣人稀”了。

中華帝國,準確的說,從太平聖國開始,便陸續佔領臺灣和瓊州島,往這些地方移民,後來,又佔領琉球、朝鮮、日本的大半、越南和南掌、呂宋羣島和東印度各羣島乃至整個南洋的碩大地盤,還有外東北地區和西疆、北疆的西伯利亞一帶龐大地盤,更加上北部墨西哥的新墨西哥省、北美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河西王國,錫蘭島和印度部分地區,乃至整個澳大利亞,如此多的地盤,前前後後移民已經超過一千五百萬人。

別看這千萬人雖然只佔原本的中華帝國本土4.3億人的三十分之一,真正實行起來,卻困難重重,耗資巨大不說,實行起來還越來越艱難。畢竟沒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地出去闖蕩,特別是如今中華帝國的政策和發展都越來越好,即便是最窮的農民,只要賣力氣,都能養活自己了,這些容易滿足的農民有口飯吃酒不願意離開生活了祖祖輩輩的家鄉,因此,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離開家鄉去移民到新的地方。要想再動員新的移民,也是萬般艱難了。

馮雲山可不願意強行移民,這樣的話,雖然對整個國家的大局來說,是有利的,但對被移民的百姓個體來說,都是極爲不滿甚至認爲是一場災難。主動移民,這個補貼的錢財,就必須非常的優厚才能讓人動心,這就必須得花費更多。

因此,單純的移民已經無法解決新佔領的國土治理這個根本問題了。

PS:感謝無敵大燈泡大大的打賞!

第1263章 鋼鐵新政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第436章 擋路者死第1110章 孟加拉海戰(中)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第415章 聖國來救兵了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第445章 石油化肥司(感謝諸神老大的鼓勵)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1069章 河西聯合王國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65章 出山辦團練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692 章 問策(三)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第1135章 陛下,法蘭西也無法戰勝中華帝國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999章 華盛頓淪陷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787章 鋼材纔是搶手貨812章 請求停戰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第661章 浩大的工程843章 哥又來魔都了(下)第611章 南方戰事834章 電纜和油田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369章 人心惶惶第573章 一路西進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182章 這不是誤會,這是侵略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154章 招標(中)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維希大公第470章 驅趕清兵去緬甸第1180章 這纔是天朝上國的作派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九十七章 發戰爭的橫財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571章 汽油火燒滅敵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734 章 緬甸戰略第1145章 兄弟相煎第1031章 暴利的西洋貿易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376章 收購夏普斯武器公司第357章 蔣家家族會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764章 南洋戰略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187章 一個公式解決難題第275章 新式練兵有了成效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161章 柳暗花明 (下)第523章 洪仁軒自薦去勸降天王第684章 佔領巴蜀第168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下)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第1114章 勝利初顯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第358章 意見分歧915章 檳城襲擾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314章 尤浪漓娶親(中)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715章 割據安南第二章 夜晤石羅第1039章 攻破科倫坡港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951章 各取所需840章 購買的軍艦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爾易主929章 炮臺還是堡壘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750章 繳獲第414章 上嗨城陷入絕境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
第1263章 鋼鐵新政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第436章 擋路者死第1110章 孟加拉海戰(中)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第415章 聖國來救兵了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第445章 石油化肥司(感謝諸神老大的鼓勵)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1069章 河西聯合王國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65章 出山辦團練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692 章 問策(三)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第1135章 陛下,法蘭西也無法戰勝中華帝國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999章 華盛頓淪陷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787章 鋼材纔是搶手貨812章 請求停戰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第661章 浩大的工程843章 哥又來魔都了(下)第611章 南方戰事834章 電纜和油田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369章 人心惶惶第573章 一路西進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182章 這不是誤會,這是侵略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154章 招標(中)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維希大公第470章 驅趕清兵去緬甸第1180章 這纔是天朝上國的作派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九十七章 發戰爭的橫財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571章 汽油火燒滅敵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734 章 緬甸戰略第1145章 兄弟相煎第1031章 暴利的西洋貿易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376章 收購夏普斯武器公司第357章 蔣家家族會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764章 南洋戰略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187章 一個公式解決難題第275章 新式練兵有了成效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161章 柳暗花明 (下)第523章 洪仁軒自薦去勸降天王第684章 佔領巴蜀第168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下)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第1114章 勝利初顯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第358章 意見分歧915章 檳城襲擾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314章 尤浪漓娶親(中)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715章 割據安南第二章 夜晤石羅第1039章 攻破科倫坡港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951章 各取所需840章 購買的軍艦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爾易主929章 炮臺還是堡壘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750章 繳獲第414章 上嗨城陷入絕境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