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 章 貴州和衆人的歸附

貴州貴陽府城內,巡撫衙門。

貴州巡撫蔣蔚遠將手中的書信放在撫案上,對下首的一名心腹幕僚嘆口氣道:“丁先生,如今國事糜爛至此,迴天無力,本撫爲之奈何?原本本撫只是想獨守貴州安寧,靜觀其變,如今卻是到了該選擇的時刻了!”

見一旁年輕的讀書人垂頭不語,蔣蔚遠又拿起手中的書信,遞給他,道:“丁先生,你先看看這個!”

年輕的讀書人接過書信,飛快地掃視了幾眼,眼神一變,道:“撫臺大人,這興義府知府張鍈和獨山州知州韓超、都勻府知府鹿丕宗、定番州知州石均四人竟然聯名上書,勸撫臺大人歸順中華帝國?看這四人有恃無恐的模樣,想必是有所勾連,而且已經準備妥當,要背叛大清背叛撫臺大人了?”

“不錯!丁先生說的不錯!”蔣蔚遠解釋道:“這四人均是以興義府知府張鍈爲紐帶,共同進退。獨山州知州韓超是張鍈的多年好友,又是其得意兒子張之洞的老師;都勻府知府鹿丕宗是張鍈的女兒的公公,算是兒女親家;而定番州知州石均則是張鍈兒子張之洞的妻兄,也算是親家。因此,這四人聯名上書,說不定,便是張鍈的主意!而這張鍈,在貴州爲官二十餘年,算得上是貴州一帶難得的好官,曾歷任清平、安化、貴築、威寧、古州諸州縣官,後又任黎平知府、義府知府、遵義知府、貴東道道員、貴西道道員兼義府知府,貴州的大半州縣都曾任職過,算得上是貴州官場的老人,一向對大清忠心耿耿,說話甚是有分量,即便是本撫,也深爲倚重他。沒想到,如今竟然全本撫投降粵賊!”

“大人,學生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年輕的讀書人眼神一動,建言道。

“稚璜,本撫知道你要說什麼!也好,今日既然已經到了這般光景,便聽你說說吧!”蔣蔚遠索性攤開了說道。

“撫臺大人,那學生就放開了說,一切,都是爲大人着想!”年輕幕僚走到蔣蔚遠面前,掏出了一份地圖,卻是整個大清的疆域,他指着南方數省,還有北方直隸菏南山東一帶,道:“撫臺大人,恕學生直言,張鍈張大人他們勸您歸順中華帝國,我覺得他們也是爲您好!大人您看,如今這天下形勢,大清已經退縮回關外,而且,若是討虜軍他們出兵三五萬兵力,盛京能否守住都是個問題,大清已經無力東山再起,想要再入主中原無疑是沒了可能!”

“這最繁華的南方,都被中華帝國佔據!而如今這人口稠密的北方一帶,汕東菏南以及直隸等大省,也都歸入帝國的治下。可以說,這中華帝國取代大清贏得天下,已成定局。最關鍵的是,大人治下的貴州,已經成爲飛地,四周的各地都已經歸順了帝國,大人想要獨善其身,何其難也!並且,如今這張鍈等地方州府主官,已經明顯心生投靠帝國之心,學生相信,整個貴州遠不止他們四個州府想要投靠中華帝國。若此時大人還想與帝國抗衡,沒了他們的支持,大人強自下令,只怕反倒逼得他們四處叛亂,猶如那賊頭楊龍喜一般。”

說到賊頭楊龍喜,蔣蔚遠更加是心裡發苦!

去年晚秋,這桐梓人士的賊頭楊龍喜,在家鄉與另一名賊頭舒光富一道發動起義,宣稱什麼“除暴安民“,自稱“黃兵“,以他的家鄉遵義府桐梓九壩場爲中心,在遵義一帶興風作浪,帶領漢苗百姓起事作亂,進而還尊舒光富爲皇帝,立年號“江漢”,這楊龍喜自認都督大元帥,宣稱自己反清復明,又大肆張貼安民免糧告示,攻佔官倉便開倉賑貧,一時間,竟然得到了一幫暴民的擁護,亂黨叛軍很快發展到兩萬多人。

到了今年,因爲大清朝廷的衰敗,叛軍更是肆意活躍起來,不單遵義府,連臨近的大定府、安順府、平越州、都勻府和貴陽府等地都有叛軍作亂。

今年的糧稅都收取不上來,別說抵擋即將來攻打的中華帝國討虜軍,恐怕連這幫本地叛軍都抵擋不住了。

誰讓這窮鄉僻壤的貴州,大部分的兵力原本都調往江南平定太平軍了,剩下的也消耗在昆明城了呢?

“罷了罷了!兩夥賊兵,大兵壓境,貴州無以抵擋,蔣某也只得爲貴州的蒼生做打算,便聽從張鍈他們的勸告,向江寧那邊發出表書,宣佈本撫和貴州願意歸順中華帝國吧!”蔣蔚遠滿嘴苦澀地說道,一時間,仿似年老了幾歲。

“撫臺大人英明!學生佩服!大人此舉,實乃貴州百姓之福,天下之福啊!”年輕的讀書人拜服在地。

“稚璜,你本滿腹才華,只因母喪居家,本撫招你過來做幕僚,卻是有些浪費了你的才幹。此番本撫歸降,也沒了做官的心思,只想爲貴州百姓謀一份安寧罷了,卻是無法再幫你一把。看那張鍈似對那中華帝國如此熱心,想必其與帝國有些交情,本撫便回信給他,託他爲你在帝國謀份差事。也不至於辱沒你的才華!”蔣蔚遠開始爲自己的幕僚安排後路,讓年輕的讀書人深爲感動。

幾天後,貴州巡撫蔣蔚遠發出通告,宣稱自己以大清貴州巡撫的名義,率領貴州軍民歸順中華帝國,請求中華帝國出兵鎮守貴州,鎮壓在境內作亂的叛軍,平息戰火,安撫百姓。

與此同時,興義府、都勻府、定番州、獨山州、黎平府、鎮遠府、思州府、銅仁府等貴州幾大州府相繼發出通告,聲稱擁護撫臺大人的決定,同意一起歸順中華帝國。

半個月後,遠在昆明駐守的中華帝國討虜軍乙十三師和在廣西慶遠府駐守的一個地方警備旅,進入貴州,進而在安順府、大定府和貴陽府三地分別與楊龍喜的“黃兵“相遇,討虜軍向“黃兵“招降,“黃兵“不願,並主動發起進攻,想將兵力少的討虜軍趕出貴州,獨佔貴陽。

不料,這一開火不足半個時辰,“黃兵“直接潰敗,遭遇戰場上的近萬義軍幾乎全軍覆沒。

討虜軍進而順勢招降“黃兵“,又勢如破竹地佔領原本被“黃兵“霸佔的安順府、大定府和貴陽府等地。

楊龍喜大怒,領兵數萬來攻,卻同樣地被殺得丟刀棄棒的,一陣排槍過去,死傷遍野,楊龍喜這才意識到,自己在這討虜軍面前,跟本就是拿着木棍的羊羣,無奈之下,他只得放棄自立的幻想,自縛起來,向討虜軍投降。

至此,討虜軍進入貴陽城,又佔領黃兵的大本營,遵義府的桐梓縣境。整個貴州都納入中華帝國的治下。

而作爲立功之人,興義府知府張鍈等人,還有貴州巡撫蔣蔚遠與其他投降歸順的各地官員,楊龍喜等人,均被送往聖京,接受帝國皇帝馮雲山的接見以及內務部的考評,重新安排職位。

貴州巡撫蔣蔚遠的這位叫丁寶楨的幕僚,還有另一位後世名臣張之洞,這兩名本互不認識的人,一同跟隨着,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

ps:感謝老大159297785的打賞!

第596章 清軍入甕第1212章 鋼材緊俏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第597章 僧格林沁的末路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972章 黑奴並不都是悲慘的?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737章 克里米亞戰爭結束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262章 腳下踩的真的是巨大的圓球?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736 章 購買諾福克海軍造船廠第273章 趁火打劫準備攻芸南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第459章 被五馬分屍的滿清間諜第226章 土人內亂的消息第1184章 炮兵師的威勢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第704 章 白馬會的陰謀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第366章 得手芸南銅礦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第1297章 馮癸方和唐生才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第1171章 都亂套了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第1123章 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268章 悲催的天京百姓第292章 兵工廠第346章 南王的圈套勾出秦日綱的野心第710章 開發新疆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1319章 經濟危機1018章 不能讓美利堅成長爲第二個中華帝國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200章 作戰計劃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918章 陷阱-伏擊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340章 歐洲的後續消息811章 坤甸海戰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第103章 勢如破竹(中)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第704 章 白馬會的陰謀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128章 見洋人(上)第1317章 朕決定出兵第635 章 洪秀全的失落1000章 宅地法令和解放奴隸宣言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103章 勢如破竹(中)第670章 沙皇的更替第473章 幼主被擄走876章 國力的發展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1044章 強大的火力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323章 瘋狂的橡膠股票775章 日本風雲(三)1019章 陷入愛爾蘭危機的英國第525章 好聖國的好聖肥讓我有個好收成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858章 全殲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第604章 北京城內兵荒馬亂(謝謝週五不喝酒的打賞!)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858章 全殲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第133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感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777章 日本風雲(五)第九十章 永州土改試點(三)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880章 年盈利1億3000萬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第七十一章 出兵兩廣(求支持!)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1145章 兄弟相煎
第596章 清軍入甕第1212章 鋼材緊俏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第597章 僧格林沁的末路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972章 黑奴並不都是悲慘的?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737章 克里米亞戰爭結束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262章 腳下踩的真的是巨大的圓球?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736 章 購買諾福克海軍造船廠第273章 趁火打劫準備攻芸南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第459章 被五馬分屍的滿清間諜第226章 土人內亂的消息第1184章 炮兵師的威勢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第704 章 白馬會的陰謀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第366章 得手芸南銅礦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第1297章 馮癸方和唐生才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第1171章 都亂套了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第1123章 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268章 悲催的天京百姓第292章 兵工廠第346章 南王的圈套勾出秦日綱的野心第710章 開發新疆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1319章 經濟危機1018章 不能讓美利堅成長爲第二個中華帝國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200章 作戰計劃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918章 陷阱-伏擊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340章 歐洲的後續消息811章 坤甸海戰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第103章 勢如破竹(中)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第704 章 白馬會的陰謀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128章 見洋人(上)第1317章 朕決定出兵第635 章 洪秀全的失落1000章 宅地法令和解放奴隸宣言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103章 勢如破竹(中)第670章 沙皇的更替第473章 幼主被擄走876章 國力的發展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1044章 強大的火力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323章 瘋狂的橡膠股票775章 日本風雲(三)1019章 陷入愛爾蘭危機的英國第525章 好聖國的好聖肥讓我有個好收成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858章 全殲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第604章 北京城內兵荒馬亂(謝謝週五不喝酒的打賞!)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858章 全殲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第133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感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777章 日本風雲(五)第九十章 永州土改試點(三)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880章 年盈利1億3000萬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第七十一章 出兵兩廣(求支持!)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1145章 兄弟相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