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24)

淝水之戰之後,整個北方完整的戰略防禦體系基本崩潰,加上慕容泓,慕容衝等人相繼造反,一度使得苻堅的政權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而那個時候,石越的十萬大軍,卻基本保住了實力和建制,而且牢牢的守住了山東,卡住了南北的要道,並且一戰擊敗了最精銳的東路北府軍,也就是因爲這個勝利,才讓苻堅和苻宏對於大局心裡有底。可以說,山東在,整個北方就在。

而那個時候,石越的駐紮地,就是廣固。

而這廣固不是別的地方,在歷史上,這個地方叫做臨淄,也就是戰國時候齊國的國都,在山東諸要地中.論防護之固,無如臨淄。可以說,自從姜子牙被封在這裡,建立齊國以來,齊國之所以始終處於能夠爭雄天下的有利位置,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國家始終是以臨淄作爲根本的。

如今的廣固,過去的臨淄,東北對海,西北阻河,背靠山地,瀕臨淄水,有山川之險,有魚鹽之利。昔日蘇秦組織合縱時,在臨淄對齊宣王說:“齊,南有泰山,東有琅琊,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 司馬遷也稱“臨淄亦海岱之間一都會也。” 可見這個地方,不但富饒的足以支持一個國家,而且地勢的險要也足以擋住敵人的進攻。

事實上,在淝水之戰之後,手握重兵的石越,當時也有過一番考慮,因爲石越雖然對於苻堅絕對的忠誠,也一定會爲了國家戰鬥到底。但是,他總得爲手下的十幾萬人考慮,也總得爲自己的前途考慮。

既然他是肯定忠於苻堅的,那麼如何保住這種力量,如何最好的利用這種力量,讓這支軍隊能夠佔住一個合理的根據地,並且發揮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就是他考慮的首要問題。而那個時候,石越的妻子王氏卻告訴石越:“山東沃野二千里,精兵十餘萬,左有負海之饒,右有山河之固。廣固城曹嶷所築,地形阻峻,上足爲帝王之都,中足以守南北之路。既得其地,然後閉關養銳,伺隙而動,則大人舉足而分輕重也。”

王氏的這番話說服了石越,這也是石越最終選擇駐守廣固,全有山東的原因,也正因爲石越就像一根釘子一樣,牢牢的戳在了這裡,確保了整個大局的大概穩定,當時的苻宏纔敢帶着區區數萬兵馬,不惜唱空城計而南征北討,最終把晉國的兩路北伐軍各個擊破,從而一舉扭轉了那個危險的局面。

只是此一時,彼一時,後來的石越,因爲看見慕容沖和慕容垂之間發生了衝突,而那時候,鄴城和整個河北還在苻丕手上,因此這讓石越決定冒險,他率領全部軍隊,毅然離開了山東,而進入河北,按照他的算盤,苻丕在鄴城內,自己在鄴城外,慕容沖和慕容垂在中間,如此夾殺,如果配合得利,可以一舉將慕容家的叔侄殲滅在鄴城城下,從此整個北方也就太平了。

設想的很好,之前的策劃也很周密,很多事情,石越也都想到了,可是他唯獨漏算了一點,塞外的拓跋珪居然在這個當口率衆南下,而且南下的時機,偏偏就是在雙方的對決陷入焦灼的時候。

在這個時候,隨便的一支奇兵的出現,就足以改變整個局勢,結果不消說,石越敗了,敗得很慘,十萬大軍根本沒剩下多少,苻丕也敗了,鄴城也丟了。就連之前已經圍攻鄴城很久的慕容垂也敗了,還白白給人家做了嫁衣裳。

不過,石越是聰明人,看形勢不利,根本一點不糾纏,迅速帶着心腹跑路,倒不是他膽怯,而是他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個時候,只要自己在,大秦在東方就一定能夠留下一支力量,因爲自己就有從無到有的本事,而自己如果死在這裡,那麼大秦在通關以東,是不是還能有人,就不好說了。

但是,之後這一次獲益最大的慕容衝,卻苦於一個現實:這一次他能取勝,歸根到底,是因爲李千山設的險計實在太過精妙,恰好把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了,而讓慕容衝成功的以最小的代價,獲得了最大的利益。可是問題在於,這樣的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一切歸根到底還得看實力。

李千山自然知道這一點,因此也爲慕容衝制訂了厚植實力,快速擴張的一整套辦法,可是,李千山不管多麼神奇,也沒本事在幾天內撒豆成兵變出忠誠而有力的軍隊來。

雖然李千山的眼光很獨到,可是現在,慕容衝控制的地盤,已經遠遠超過了預期,慕容衝實在擠不出足夠的軍隊來保持對於佔領區的控制,而且鄴城,邯鄲,中山等地,也都必須派兵駐守,自己手上,也必須時刻掌握着一支精兵,一來是要留下一支機動力量,算是留底,再者,這個國度也有了政變的歷史,如果自己手上沒兵,誰能保證自己殺親哥哥慕容泓的事情不重演呢?

至於廣固,李千山雖然也跟慕容衝講過這個地方的重要性,但是慕容衝竭盡全力,也只擠出了三千人,派弟弟慕容釗來駐守。

李千山雖然主張再多一些,但是慕容衝也表示實在拿不出人了,李千山也就沒有堅持,因爲在他看來,晉國現在正處在嚴重的內亂之中,而且剛剛北伐失敗,他們短期內是不大可能擠出力量來北伐的,有了這三千人,由於廣固地形的限制,以及外線的一些要塞多多少少也都有人把守,起碼幾個月問題應該不大。

而只要給李千山三個月,李千山就有把握,把整個南線變得固若金湯,而那時候,就該李千山實現其宏大戰略的時候了。

只是,李千山雖然之前幾乎是料事如神,卻並不是神,他也有失算的時候,因爲他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劉裕居然敢在部隊基本沒有休整,還很疲憊的時候,就冒險北上,他也沒有算到,晉廷內的內鬥力量,也沒有擋住劉裕。

他更不可能算到,也壓根沒有去想的事情,是劉裕北上,一路遇山翻,遇水渡,小城鎮兵不血刃拿下,居然迅速就逼近了廣固。

劉裕這一次率軍北伐,大軍自淮入泗,至下邳後,留艦船、輜重,率軍徒步取道琅琊北進。一路之上,由於這整個區域,幾乎已經成爲了無政府地帶,而劉裕這次來,還專門帶來了幾百名經過訓練的書生,每到一地,只要能夠佔領,就直接留下人,直接委任爲地方官員,雖然劉裕現在的權限不能給他們轉正,但是好歹也是代理,這樣一來,就等於在淮北一代大量的重建了基層政權。

可不要小看這件事情的意義,一方面,實際的佔領的關鍵,不是軍事佔領,而是行政佔領,自從淝水之戰後,雖然石越一度對這裡還是擁有控制權,但是基層已經鬆動了,城狐社鼠也好,衙役小吏也好,基本都不怎麼聽號令了,而那時候,石越既沒有條件,也沒有時間,對於已經有些潰散的基層進行重新整合,而且那時候,他真正想的是如何快速的聚集人力物力,來擴軍備戰,這個也就是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區別了。石越是一個傑出的統帥,卻因爲政治上視野的死角,而註定無法成爲領袖。

好在石越倒是有自知之明,壓根就沒有想過取誰而代之,而是老老實實的給苻堅父子賣命。可是劉裕不同,劉裕知道,自己絕對不能永遠只當一個職業軍人,因爲他只想當握着刀的手,而不想當人家手裡的刀。

另外,這樣做還有個很大的意義,那就是劉裕迅速就能形成自己的班底。要知道,這些書生們,本來基本也沒啥前途,因爲朝廷還是被門閥控制,他們最好的出路,不過是給人家當客卿,西席什麼的,頂多在熬足了資歷之後,很可能因爲忠誠可靠,而被門閥們推薦爲代理人,當個無關緊要的官兒。

可是現在不一樣,他們本來是沒啥盼頭的,劉裕卻給了他們前程,讓他們直接當上了官吏。而且,這些地方,本來是淪陷區,門閥們在這裡也沒啥太大的利益,劉裕直接這麼做,他們也不會太反對。況且出征大帥也本來就有根據情況臨時任命代理官員的權力。

妙的地方,就在這裡了,這些書生們一旦上任,只要劉裕不打敗仗,那麼這些地方,就可以徵收賦稅,動員兵源,那麼就會重新成爲國家實際控制的領土。

而這樣一來,這些人就會成爲實際的官員,而成爲官員馬上就代表着一方的利益,這時候,朝廷如果不給他們轉正真除,那麼就是得罪瞭如此大的一方勢力,朝廷不會不考慮。

而如果朝廷直接把他們代理的帽子摘掉,那麼很簡單,他們的前程是劉裕給的,他們一樣不會感激朝廷。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劉裕這樣的買賣,是穩賺不賠的,他當然會做。

只是他這麼做的時候,很多人其實都在暗暗的看着他,比如有人就把這一切寫在了一張字條上,然後小心的從自己枕頭底下取出了一個小小的瓷瓶,從裡面倒出一種藥水,塗在信箋上,於是這佈滿了蠅頭小楷的紙就變成了一張白紙。

而之後,如果沒有出意外的話,這張紙將會出現在段業的案頭。

事情都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慕容衝再不知道南面所發生的一切,就沒法混了。不消說,這種大事情,慕容衝自然要首先聽聽自己的核心謀士李千山的意思。

而得知消息的李千山,除了震驚之外,也有些自責,因爲這個可能性,李千山是想到過了,但是也許是心存僥倖,也許是連番勝利,讓李千山對於自己的判斷過度自信,他沒有堅持自己的想法,而慕容衝基於對他的信任,也就放鬆了南線。從這個角度來說,他也是有責任的。

因此,李千山有些沉痛的說道:”主公,此次判斷失誤,乃李千山的責任,請主公責罰。“

慕容衝輕輕搖頭,道:“此事乃是孤沒有聽從先生的話,就算有責任,也完全是我的責任,請先生千萬不要再提。倒是現在,先生看看,還有什麼辦法補救。”

“可是……”

“沒有什麼可是。”慕容衝堅定地說道,“先生不必說了,慕容衝心裡有數,我們向前看吧。”

李千山一想也是,事情已經都這樣了,再去後悔也沒有用,倒不如想出解決的辦法來。同時,慕容衝也讓李千山有些感動,因爲作爲一個君主,能夠做到不諉過於他人,實在是難上加難,遑論還主動承擔責任,就衝着這一點,李千山這一次也一定要幫慕容衝渡過難關,補救這一次的失誤。

而且現在,用補救兩個字,其實也一點不過分,問題的關鍵,是劉裕的軍隊不但吃下了南邊的大片土地,而且擺明了吃下了就不準備吐出來了,聽說劉裕還帶來了大量地方官的候選人,這擺明了是要挖自己的牆角麼。如果不趁着現在,趕緊把劉裕給趕出去,那麼後果可就嚴重了。

仔細想了想,李千山還是說道:“劉裕此次前來,雖然氣勢洶洶,而且帶着大量地方官吏,看起來要做長遠打算,但是畢竟,之前三路北伐,晉國損傷不小,劉裕又是孤軍深入,如此說起來,劉裕利在速戰,而且北府鋒銳,一時不可爭鋒。所以對於我們來說,上策是堅守大峴,使劉裕大軍不得繼續深入,同時我們出動輕騎,騷擾他的側後,曠日延時,沮其銳氣,然後,請主公親率最精銳的精騎二千,循海而南,絕其糧道,而在下則率別部之軍,緣山東下,腹背擊之,如此劉裕必敗,如果他走,我們攔不住他,如果他不走,在下擔保,他的主力北府軍一定會失敗!”~

第113章 格局(6)第106章 合法化(1)第235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4)第302章 攤牌(10)第74章 戰略退卻第118章 草木皆兵第64章 定計博浪刺胡酋第52章 突圍(13)第35章 貨幣戰爭(11)第1章 佈局(1)第280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32)第249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1)第56章 蘿莉(1)第118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20)第17章 風雲際會河西(3)第125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27)第41章 貨幣戰爭(17)第2章 密談第169章 決戰(9)第28章 貨幣戰爭(4)第4章 獻策(下)第51章 一戰乾坤(2)第97章 清場第109章 格局(2)第195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15)第37章 酒泉城破(1)第18章 長安(18)第71章 交易(5)第246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15)第77章 突圍(37)第166章 決戰(6)第43章 突圍(3)第15章 甕中捉鱉(1)第58章 誰堪君前三百問(3)第121章 縱論天下第97章 兄弟恩怨何時了(16)第201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21)第288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40)第271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23)第56章 蘿莉(1)第292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44)第91章 壯士斷腕第103章 弔喪(1)第304章 攤牌(12)第282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34)第115章 疑人(1)第37章 草蛇灰線伏千里(3)第42章 貨幣戰爭(18)第38章 貨幣戰爭(14)第7章 交鋒(3)第55章 兄弟感情不名文(4)第43章 突圍(3)第102章 起自微末第108章 洛澗之戰(2)第76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1)第97章 交易(29)第35章 考驗(7)第35章 轉折(3)第150章 風起雲涌(13)第26章 貨幣戰爭(2)第44章 突圍(4)第26章 貨幣戰爭(2)第69章 慕容家族第63章 科舉(16)第44章 貨幣戰爭(20)第105章 這不公平第31章 宮變(6)第153章 風起雲涌(16)第237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6)第75章 如此戰書第108章 婚姻(15)第74章 婚禮第46章 貨幣戰爭(22)第72章 交易(6)第25章 覲見(4)第97章 清場第165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5)第13章 亂中才能得利(4)第296章 攤牌(4)第165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5)第61章 面臨危機第301章 攤牌(9)第35章 考驗(7)第273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25)第158章 敢叫日月換新天(8)第17章 貴人(1)第235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4)第109章 婚姻(16)第135章 遙控(3)第195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15)第50章 科舉(3)第157章 敢教日月換新天(7)第103章 明教來人第159章 夾縫生存(3)第109章 格局(2)第207章 生死之際的考驗(5)第15章 談判(1)第118章 草木皆兵第25章 貨幣戰爭(1)第157章 聯絡(4)
第113章 格局(6)第106章 合法化(1)第235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4)第302章 攤牌(10)第74章 戰略退卻第118章 草木皆兵第64章 定計博浪刺胡酋第52章 突圍(13)第35章 貨幣戰爭(11)第1章 佈局(1)第280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32)第249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1)第56章 蘿莉(1)第118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20)第17章 風雲際會河西(3)第125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27)第41章 貨幣戰爭(17)第2章 密談第169章 決戰(9)第28章 貨幣戰爭(4)第4章 獻策(下)第51章 一戰乾坤(2)第97章 清場第109章 格局(2)第195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15)第37章 酒泉城破(1)第18章 長安(18)第71章 交易(5)第246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15)第77章 突圍(37)第166章 決戰(6)第43章 突圍(3)第15章 甕中捉鱉(1)第58章 誰堪君前三百問(3)第121章 縱論天下第97章 兄弟恩怨何時了(16)第201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21)第288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40)第271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23)第56章 蘿莉(1)第292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44)第91章 壯士斷腕第103章 弔喪(1)第304章 攤牌(12)第282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34)第115章 疑人(1)第37章 草蛇灰線伏千里(3)第42章 貨幣戰爭(18)第38章 貨幣戰爭(14)第7章 交鋒(3)第55章 兄弟感情不名文(4)第43章 突圍(3)第102章 起自微末第108章 洛澗之戰(2)第76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1)第97章 交易(29)第35章 考驗(7)第35章 轉折(3)第150章 風起雲涌(13)第26章 貨幣戰爭(2)第44章 突圍(4)第26章 貨幣戰爭(2)第69章 慕容家族第63章 科舉(16)第44章 貨幣戰爭(20)第105章 這不公平第31章 宮變(6)第153章 風起雲涌(16)第237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6)第75章 如此戰書第108章 婚姻(15)第74章 婚禮第46章 貨幣戰爭(22)第72章 交易(6)第25章 覲見(4)第97章 清場第165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5)第13章 亂中才能得利(4)第296章 攤牌(4)第165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5)第61章 面臨危機第301章 攤牌(9)第35章 考驗(7)第273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25)第158章 敢叫日月換新天(8)第17章 貴人(1)第235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4)第109章 婚姻(16)第135章 遙控(3)第195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15)第50章 科舉(3)第157章 敢教日月換新天(7)第103章 明教來人第159章 夾縫生存(3)第109章 格局(2)第207章 生死之際的考驗(5)第15章 談判(1)第118章 草木皆兵第25章 貨幣戰爭(1)第157章 聯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