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1)

“嗯?”司馬曜皺起了眉頭。之所以讓他驚訝,不是別的,而是王忱曾經說過,如今北方註定大亂,而江南的朝野格局,正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微妙時刻,他建議司馬曜應該大量收攬人才,充實班底。

而司馬曜之前並無實權,完全是個被世家門閥架空的天子,因此對此當然不會反對。崔浩,張袞也是當時王忱經過反覆調查,推敲後確定的人選,他們一個經驗豐富,來之能用,一個少年氣盛,前途無量,更可貴的是他們不但都是北方士族門閥的子弟,身後有龐大家族的支持,而且他們倆本來關係就很好,還是忘年交,而且根據之前的情報,他們對於胡人並不以爲然,完全有可能南下投效。

所以在司馬曜的批准之下,王忱也就開始了作業。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如今他們二人居然都去涼州了。

有些不知所措的司馬曜偏着頭看了看司馬道子,今天這殿內並不是大朝會,來的人都是司馬曜信得過的人,所以他在這裡,也毫不介意的對着司馬道子使眼色。

司馬道子沉聲道:“元達,是怎麼回事?”

王忱深吸口氣,道:“殿下,據可靠消息,他們去了敦煌。”

“敦煌?”司馬道子有些不解。

“不錯,他們兩個都在敦煌,這一點可以確定,而且,他們現在入了敦煌太守段業的幕府,現在在給段業效力。“

”怎麼又是段業!“司馬道子終於按耐不住怒氣,大聲道,可是剛剛說完,他就醒悟到,現在是在天子面前,不是在自己家裡,不能這麼放肆,君前失儀,可不是鬧着玩的。

雖然說,對於哥哥司馬曜,司馬道子一直覺得自己比起他來還是要強太多,但是起碼到現在爲止,司馬道子只是想幫着皇兄,把國家大權從那幫子權臣們手裡拿回來,倒沒啥其他念想。

畢竟,大家都是姓司馬的,都是司馬懿的血脈,潁川司馬家,是何等光榮的出身?怎麼能讓這些大大小小的權臣騎在頭上呢?

屬於司馬家的,他一定要奪回來!

不過現在,司馬道子還是忙道:“皇兄,微臣失儀!”

“無妨。”如今司馬道子是司馬曜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也是他牽制朝臣的重要棋子,司馬曜當然不會爲了這點小事情就去爲難他。

不過,司馬曜最近也是經常聽見段業這個名字,都有些免疫了,他頗爲好奇的問道:“這個段業真的就這麼厲害麼?之前,朕聽說,他本事很高,是天下矚目的年輕人,怎麼現在,崔浩和張袞都去投奔他了?”

王忱擡起頭,道:“回陛下,這其中曲折,非微臣所能知,但是諸如崔浩張袞這樣的人,本來就是門閥大族,就算是天下統一時,他們也很有勢力,更遑論現在不太平的時候,那麼,當然就沒有人能夠要挾他們,所以陛下,很明顯,是他們兩個,自己要去投奔段業的。”

王忱沒說出口的話,是既然沒有人能夠威逼利誘他們,那麼這樣兩個人才去敦煌投奔段業,也就完全是一個主動地行爲了,而人才這東西,從來都是很難得的,他們會選擇去主動投奔,那只有一個理由,他們更加看好段業!

王忱的話,雖然聽起來稀鬆平常,可是卻像一個巴掌一樣,拍在了司馬曜的臉上。

要知道,司馬曜雖然說如今沒有實權,那些真正核心圈的人,對於他並不以爲然,可是不管怎麼樣,在天下百姓心裡,他還是大晉國的皇帝,是天子,是君臨天下的人。

而段業是什麼?哪怕段業的傳言再多,把他神話的再厲害,到現在爲止,段業不過是一個太守。

當然了,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別說太守這樣的兩千石的官員,哪怕是一個捕頭,就足夠他們敬畏了。但是要人選,太守和天子,這幾乎是不必去想的選擇,很顯然。

可是,這邊,司馬曜是主動派人去伸出了橄欖枝,希望去請他們過來,可是沒有迴應。

而張袞和崔浩卻是主動跑到敦煌去見段業。

一來一往的差別,實在是讓人難受。

司馬曜雖然一貫的好脾氣,因爲他所處的環境,沒法不讓他好脾氣,周遭權臣太多,一個不小心自己就麻煩了。

可是再好脾氣的人,也有幾分土性,對於這個事情,司馬曜感到非常窩囊!難不成一個皇帝,還比不上一個太守?

司馬曜表示自己憤怒的辦法,就是雙手撐着几案,身子微微站起,臉色鐵青。

司馬道子看了,無奈的嘆口氣,道:“皇兄。”

“道子。”司馬曜知道自己也有些失態了。

“那段業,看起來的確是個不一般的人,臣弟想……”

“你我之間,還有什麼是不能說的呢?”司馬曜強自笑道。

“是。”司馬道子看了看王忱,道:“陛下,各位,這些日子,段業這個名字,想來大家都沒少聽到過,這個人過去不過是呂光麾下一個參軍,短短一年上下的時間,從一個不起眼的人,變成了太守,更重要的是,他的故事傳遍天下,如今連建康姑蘇都知道這個人了,而且,崔浩,張袞這樣的人也都去投奔他,可見這個人的確有點本事。”

司馬曜聽了這話有些不舒服,司馬道子這話裡話外,不還是說自己個兒沒魅力麼,吸引不來崔浩這樣的人。可是既然剛纔自己說了,讓人家但講無妨,現在也沒有道理不讓人家說了,只好繼續耐心聽着。

司馬道子接着說道:“既然段業如此有吸引力,讓這麼多人才趨之若鶩,而陛下愛才之心,也是天下所知,所以臣弟以爲,何必捨近求遠?不若釜底抽薪。”

“怎麼說?”司馬曜好像聽出味來了。

王忱這個時候看了司馬道子一眼,緩緩說道:“王爺,您也是想打段業的主意?”

“爲什麼不!”司馬道子笑着點頭,“那段業既然如此有本事,連崔浩張袞都給帶過去了,那更好,反正,我們的目的,是招攬天下英才,爲國家社稷出力,爲陛下出力,那麼咱們直接去招攬段業,只要那段業隨了陛下,他手下的那些個人才們,不都是跟了陛下?那段業的光環,聲譽,榮耀固然耀眼,但是這麼耀眼的人,都跟了陛下,陛下的聲望豈不是更加1的高漲。”

“哈哈哈哈哈哈。果然有理。“司馬曜一聽,放聲大笑,這話說的可是對了他的胃口,既然你崔浩張袞不來,也沒有關係,我直接去把你們的頭兒給招來,不就好了麼。”

“這事情……”王忱有些遲疑。

“王大人覺得這事兒不行?”司馬道子馬上言語就不客氣了,要知道,這些士林之間,平素平輩相稱呼的話,一般是喊表字,喊大人就顯得生分了。

王忱低下頭去,慢慢說道:“王忱不敢,不過,這段業畢竟是呂光的官員,算起來也是僞秦國的官員,招攬起來恐怕……”

“這又何妨?”司馬道子笑道,昔日李斯說道,因此,泰山不拒絕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捨棄細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業的人不嫌棄民衆,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東西南北,百姓不論異國它邦,那樣便會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賜福運,這就是五帝、三王無可匹敵的緣故。別的不說,既然你說段業是僞秦的臣子,我們姑且說說先秦,從前秦穆公尋求賢士,西邊從西戎取得由余,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又從宋國迎來蹇叔,還從晉國招來丕豹、公孫支。這五位賢人,不生在秦國,而秦穆公重用他們,吞併國家二十多個,於是稱霸西戎。秦孝公採用商鞅的新法,移風易俗,人民因此殷實,國家因此富強,百姓樂意爲國效力,諸侯親附歸服,戰勝楚國、魏國的軍隊,攻取土地上千裡,至今政治安定,國力強盛。秦惠王採納張儀的計策,攻下三川地區,西進兼併巴、蜀兩國,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漢中,席捲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東面佔據成皋天險,割取肥田沃土,於是拆散六國的合縱同盟,使他們朝西事奉秦國,功烈延續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廢黜穰侯,驅逐華陽君,加強·鞏固了王室的權力,堵塞了權貴壟斷政治的局面,蠶食諸侯領土,使秦國成就帝王大業。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勞。如果沒有其他國家的人,靠着秦國自己的人才是不行的,今天這事情不也是一樣類似的麼?放眼江南,有幾個可用之才?別說他是苻堅的臣子,就算曾經是苻堅的人,又如何呢?只要他能夠爲我們效力,就算我們的人。再說了,那段業也是漢人出身,關中人士,多半也是心懷故土的人,咱們不必太過疑心的。“

司馬曜也道:“道子說的不錯,朕也覺得,招攬段業的事情,可行!”

不管在什麼場合,皇帝說的話,就算口諭,就算金口玉言,大家哪怕心裡不滿,一般也不能出言反對,不然那就是亂了輩分和禮數,最多你實在不滿,可以不執行,消極執行,陽奉陰違搞破壞。“

因此,衆人也只好紛紛稱是。”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62章 競爭對手第62章 突圍(23)第4章 獻策(下)第257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9)第244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13)第162章 口舌之爭第159章 聯絡(6)第19章 長安(19)第1章 河西叛亂第51章 一戰乾坤(2)第26章 覲見(6)第301章 攤牌(9)第50章 突圍(11)第73章 交易(7)第62章 突圍(23)第2章 佈局(2)第25章 貨幣戰爭(1)第27章 酒泉之戰(1)第80章 橫生枝節第9章 烽煙再起河西(3)第116章 格局(9)第41章 跑路(2)第163章 旁敲側擊第76章 緩兵之計第70章 千金難買君臣信(1)第178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8)第39章 樂都城外鏖戰急(2)第73章 交易(7)第109章 婚姻(16)第60章 頭回開房第33章 貨幣戰爭(9)第330章 最長的一天(14)第154章 聯絡(1)第288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40)第24章 取字世民第67章 突圍(27)第163章 決戰(3)第111章 婚姻(18)第46章 青史之名第155章 敢叫日月換新天(5)第222章 閃轉騰挪求新局(6)第170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0)第45章 栽贓陷害第49章 科舉(2)第105章 究竟是誰第59章 突圍(20)第63章 煮酒論英(上)第39章 貨幣戰爭(15)第29章 巨石再現第93章 超市第124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26)第13章 佈局(13)第26章 夜宴之訴衷情(1)第11章 利器(3)第288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40)第118章 草木皆兵第217章 閃轉騰挪求新局(1)第280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32)第74章 婚禮第81章 上陣第28章 貨幣戰爭(4)第330章 最長的一天(14)第76章 交易(10)第288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40)第300章 攤牌(8)第201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21)第32章 宮變(7)第126章 勝敗豈是天註定(1)第103章 誰可爲雄第72章 突圍(32)第45章 近戰(2)第95章 蛻變第260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12)第174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4)第326章 漫長的一天(10)第81章 俘虜倒給出難題(4)第161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第166章 決戰(6)第113章 聖僧之妻(2)第103章 誰可爲雄第37章 酒泉城破(1)第122章 和盤托出第90章 交心第64章 煮酒論英(中)第39章 樂都城外鏖戰急(2)第271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23)第70章 不戰不和第92章 突圍(50)第92章 兄弟恩怨何時了(11)第69章 作賦第40章 貨幣戰爭(16)第106章 合法化(1)第20章 貴人(4)第323章 漫長的一天(8)第164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4)第43章 貨幣戰爭(19)第43章 突圍(3)第175章 五銖錢占卜(2)第270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22)第283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35)
第62章 競爭對手第62章 突圍(23)第4章 獻策(下)第257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9)第244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13)第162章 口舌之爭第159章 聯絡(6)第19章 長安(19)第1章 河西叛亂第51章 一戰乾坤(2)第26章 覲見(6)第301章 攤牌(9)第50章 突圍(11)第73章 交易(7)第62章 突圍(23)第2章 佈局(2)第25章 貨幣戰爭(1)第27章 酒泉之戰(1)第80章 橫生枝節第9章 烽煙再起河西(3)第116章 格局(9)第41章 跑路(2)第163章 旁敲側擊第76章 緩兵之計第70章 千金難買君臣信(1)第178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8)第39章 樂都城外鏖戰急(2)第73章 交易(7)第109章 婚姻(16)第60章 頭回開房第33章 貨幣戰爭(9)第330章 最長的一天(14)第154章 聯絡(1)第288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40)第24章 取字世民第67章 突圍(27)第163章 決戰(3)第111章 婚姻(18)第46章 青史之名第155章 敢叫日月換新天(5)第222章 閃轉騰挪求新局(6)第170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0)第45章 栽贓陷害第49章 科舉(2)第105章 究竟是誰第59章 突圍(20)第63章 煮酒論英(上)第39章 貨幣戰爭(15)第29章 巨石再現第93章 超市第124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26)第13章 佈局(13)第26章 夜宴之訴衷情(1)第11章 利器(3)第288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40)第118章 草木皆兵第217章 閃轉騰挪求新局(1)第280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32)第74章 婚禮第81章 上陣第28章 貨幣戰爭(4)第330章 最長的一天(14)第76章 交易(10)第288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40)第300章 攤牌(8)第201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21)第32章 宮變(7)第126章 勝敗豈是天註定(1)第103章 誰可爲雄第72章 突圍(32)第45章 近戰(2)第95章 蛻變第260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12)第174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4)第326章 漫長的一天(10)第81章 俘虜倒給出難題(4)第161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第166章 決戰(6)第113章 聖僧之妻(2)第103章 誰可爲雄第37章 酒泉城破(1)第122章 和盤托出第90章 交心第64章 煮酒論英(中)第39章 樂都城外鏖戰急(2)第271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23)第70章 不戰不和第92章 突圍(50)第92章 兄弟恩怨何時了(11)第69章 作賦第40章 貨幣戰爭(16)第106章 合法化(1)第20章 貴人(4)第323章 漫長的一天(8)第164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4)第43章 貨幣戰爭(19)第43章 突圍(3)第175章 五銖錢占卜(2)第270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22)第283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