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從灤州鋼鐵廠出來,東巡隊伍沒有去灤州府治盧龍縣城,而是調頭南下前往樂亭,那裡有一處港口,葫蘆港。

那裡不僅是京畿大港,還有一個北方最大的造船廠,葫蘆港造船廠。

路上在驛站休息時,張居正發現遠處有上千民夫在野外忙碌施工。

他轉過頭來,好奇地問胡如恭:“胡撫臺,那裡是在施工營造什麼?”

胡如恭右手搭在額頭,張望看清楚了答道:“回張相的話,那裡在修建灤大線南支線。”

“灤大線?”張居正腦子閃過無數的信息,覺得這個名字很熟,又記不起在哪裡聽過。

想了一會,實在想不出來。

身爲內閣總理,要處理的大小事宜太多了,一擡頭看到了張學顏,揮揮手,把他叫了過來。

“子愚,灤大線你有聽過嗎?老夫記得內閣某個題本里有提及過。”

張學顏想了想答道:“張相,是兵部接到一個題本,直隸鐵路公司申請修建鐵路大通線和通灤線,後來改成了灤大線,其中還有一段分支南下葫蘆港,叫南支線。

此事歸兵部管,譚尚書在內閣會議上提了提,你答說此事無關緊要,兵部覈覆即可。”

一點撥,張居正全想起來了。

“鐵路,對,大沽經天津到通州的大通線,後來延伸到京師南部,改叫京大線。通灤線,改成了灤大線。

動作這麼快?老夫記得兵部批覆沒多久啊。”

“張相,”胡如恭解釋道,“直隸鐵路公司是工商聯牽頭成立的,少府監佔了大股份。有錢,做起事來特別快。”

“鐵路?開平煤礦裡運煤的那個鐵軌車。這可是從大沽到灤州啊,用馬拉?”

“是啊,港區、礦區用一用還行,可是幾百裡全用馬拉,何必修鐵軌。這件事在京師坊間傳爲笑話,說修鐵路是脫褲子放屁。”

張學顏的話讓張居正眉頭緊皺。

不對,皇上和楊金水,多精明的人,怎麼可能那麼傻,沒事往河裡丟錢玩?

要是以前,張居正還想不到這裡面的關竅在哪裡,可是經過豐潤羊毛呢絨廠、開平煤礦、灤州鋼鐵廠實地參觀後,他開竅了,靈光一閃,想明白了。

“老夫知道了。”

張學顏一愣,“張相,你知道什麼了?”

“皇上是走一步看十步的主。他暗地裡叫楊金水組建直隸鐵路公司,火急火燎地修建這兩條鐵路,肯定是欽天監的蒸汽機,有新玩意出來了。”

“新玩意?”張學顏也聽出意思來,“張相,你說是欽天監把蒸汽機改在架子上,裝上輪子安在這鐵軌上?”

張居正還沒來得及回答,胡如恭一拍手掌,“張相,張長史,你們這麼一說,下官覺得沒錯了!

此前我們誰能想到,燒水的鍋,還有這麼大的力氣,能派上這麼大的用場!要不是我們在幾家廠礦親眼所見,誰敢相信?

欽天監那些神人,能把蒸汽機造出來,肯定能把它造小了。只要能把動力解決了,車廂什麼的都是現成的。

我的個乖乖,不敢相信啊。真要是有那麼一天,蒸汽機噴着氣沿着鐵軌,拖着長長的車廂,在這燕北大地上行走。

我的乖乖,真是不得了。”

張學顏也讚歎道:“是啊,那蒸汽機雖然跑得不快,但是力氣大啊,十節車廂說走就走。到時候人和貨可以裝。

跑得沒有馬快,可它只要有煤有水,可以不眠不休地一直跑下去啊。”

三人並站在驛站外面的平地裡,看着遠處。

陽光下天氣有點熱,地面的熱氣上升,一眼看過去,光線在熱氣中曲折,讓遠處的景象恍惚迷離,像是現實,又彷彿在夢幻。

巧了,在驛站房間裡休息的朱翊鈞和楊金水,也在討論着鐵路和火車。

楊金水遞上一杯熱茶,“皇爺,茶水剛剛好,請你潤潤口。”

朱翊鈞接過來,輕輕抿了兩口,放到茶几上,“金水,京津鐵路和津灤鐵路開修了嗎?”

楊金水愣了一下,但他機敏,馬上反應過來,皇上指的是京大和灤大鐵路。

“回皇上的話,兵部的批文一下來就開始修建了,一點都不敢耽誤。”答完後楊金水又補了一句,“京津線,津灤線,皇上改的好。”

朱翊鈞看了他一眼,“大沽到京師就叫京大線?朕的規劃裡,有京師到大同的鐵路,那個才叫京大線。”

“奴婢明白了,以後這鐵路線的名字,請皇上欽定。”

朱翊鈞不以爲然地擺了擺手,“鐵路要加緊修。以前欽天監雖然有黃道林等衆多能工巧匠,但是一盤散沙,十分力用不出三分來。

現在好了,東垣郡王世子朱載堉出掌欽天監,沒一年就把欽天監管得井井有條,幾個研究所也不是各自爲戰,終於知道遵行朕一直在強調的協同作戰。

黃道林得以全身心,帶着機械所蒸汽機車組幾十名工程師,投入到蒸汽機改進上。進展很快,明年就能有原型機出來了。”

“奴婢聽說,皇上給了黃道林不少指點,還御筆親繪了草圖,幫他們解決了好幾個關鍵性難題。”

“他們非要把這蒸汽機車叫世子機車,朕駁了,好像朕當了一輩子世子一樣。

朕給取了一個新名字,就叫‘燕山’,第一臺就是燕山一號,第二臺就是燕山二號,型號也叫燕山甲型。”

楊金水笑了,“皇爺取得名字,燕山,好聽,那就沒錯了。皇爺,這位東垣郡王世子,確實有大本事,他精通樂律、數學、天文,皇上委他領着欽天監編寫新萬年曆,是人盡其才。”

朱翊鈞哈哈一笑,笑完後感嘆道,“朱載堉的經歷,也是讓人唏噓啊。”

“皇爺說得沒錯,朱載堉十五歲時,其父東垣郡王突然獲罪,朱載堉大感不平,築室獨處,潛心治學,纔有此成就。”

楊金水說的是鄭藩的一段公案。

第三代鄭王,鄭康王朱祐枔去世無子,本來按序應以朱祐枔三叔盟津懿王朱見濍之子朱祐橏嗣鄭王,但因朱見濍有罪已廢,朝廷故而立朱祐枔四叔東垣端惠王朱見之子朱祐檡爲鄭王,是爲鄭懿王。

嘉靖六年,朱祐檡第四子朱厚烷繼鄭王位。

嘉靖二十九年,朱祐橏要求復郡王爵位,怨恨鄭王朱厚烷不爲他上奏,於是上疏朱厚烷四十條罪行,以叛逆罪告發。

世宗下詔以駙馬中官聆訊,復報並無叛逆罪,但有以治宮室名號擬乘輿的罪行。

世宗大怒:“朱厚烷不理朕勸告,在鄭國中驕傲無禮,是大逆不道。”於是朱厚烷被貶爲庶人,禁錮鳳陽。

朱祐橏舉報有功,復盟津郡王,暫攝鄭藩事。

上次宗室大清理,朱祐橏等鄭藩上下十幾位郡王、鎮國將軍被查出大不敬、大逆不道等大罪,連同鄭藩一併被除國。

順帶着查出朱祐橏誣陷朱厚烷一事,朱厚烷被赦免。只是鄭藩被除,鄭王也改封給朱載堯。

於是朝廷下詔,朱厚烷被改封東垣郡王,算是繼承其祖父的爵位。

父親朱厚烷被平反,朱載堉欣然接受邀請,出任欽天監監正。

休息半個小時,東巡隊伍繼續前行。

朱翊鈞和張居正依舊對坐在馬車裡。

“皇上,臣這次隨駕東巡,從豐潤到開平,再到灤州,已經是大開眼界。也深刻領悟到皇上此前說的,發展經濟是一切的基礎。

發展經濟,臣自覺不如楊金水。不過臣身爲內閣總理,卻在考慮一件事。”

“何事?”

“皇上,灤州富足如此,太原、上海,還有其它重點發展的工商要地,以後必將挑起大明經濟和稅收的大梁。”

朱翊鈞點點頭,沒錯,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只是這些地方,或府或縣,按律都歸本地布政司管轄,內閣和戶部不該插手。可是這幾地一舉一動,都牽動國計民生。

皇上此前常說,全國上下一盤棋,臣身爲內閣總理,做夢都想着如何下好這盤棋。只是這棋子用起來,不順手啊。”

朱翊鈞哈哈大笑,“朕知道張師傅的憂慮,擔心這幾地的財稅被布政司過一手,會被颳走幾成油水,實在是捨不得。”

“哈哈,皇上說得沒錯,臣確實有幾分不捨。

除此之外,臣還擔心這幾地歸布政司管,總會有人利慾薰心,視這幾地爲肥羊,胡亂下手。到時候擾亂了這幾地的政事,耽誤幾地工廠的日常,反倒麻煩了。”

朱翊鈞臉色一正,“嗯,張師傅此慮,說到點子上。地方上有些官吏,總是膽子很大,尤其是見到錢了,可以膽大包天。”

他側頭想了想,“張師傅,此前地方有府、縣之外,還有直隸州和散州。直隸州隸於京師或省布政使司,地位同府,散州隸屬於府。

朕進行地方改制,把直隸州和散州全部革除,編併入各府裡。現在我們可以再設直隸州,只是這直隸州級別可以往上升一升。

知州官階同布政司右參議,財政稅賦直接歸戶部管轄.但行政由布政司代管,人事銓政由布政司提名,但是必須得吏部和內閣批覆。”

朱翊鈞把直隸州設計爲計劃單列市,行政級別爲“副省級”。

財政上直接歸中央管轄,同時賦予經濟管理方面一定的自治權,行政等方面一併由布政司統籌管理。

張居正聽出裡面的玄機,仔細琢磨了一下,可行又好處多多。

不過他想得更多,斟酌了一會,張居正擡頭對朱翊鈞說道:“皇上,臣覺得可在此基礎對地方官制再改一改。”

“如何改?張師傅詳細說一說。”

“皇上,臣想着府之名,有戎政府,有應天府和順天府,地方設府,會讓人誤會混淆。臣建議不如改爲郡。

省、郡、縣。

再設州,分直隸州和散州。直隸州,實爲一郡,卻直隸內閣,財政、行政、銓政等一併等同布政司,知州官階也等同布政司。

至於散州,實爲一縣,卻財政直隸於布政司,知州官階等同郡同知,其餘行政、銓政委託本郡管理。”

朱翊鈞愣住了,張師傅,我只是搞了個計劃單列市,你卻把直轄市和省轄市搞出來了?

“張師傅,你這樣設計,可有什麼講究?”

“皇上,上海、灤州、太原這樣的大肥肉,內閣肯定是要吃到肚子裡去。只是總不能好處中樞全拿走,不給地方留嗎?

臣想着,經濟次一點的,比如太倉、崑山、江陰、南海等縣,改爲散州,直接歸布政司管,讓他們在搞活經濟方面,也有幾塊好田地施展。”

張居正最後一句話打動了朱翊鈞。

是啊,灤州、上海、太原等直隸州,是中央搞活經濟的試驗田和火車頭。但是總得也給各省留幾塊肥沃好田,讓他們做試驗田,搞活起來做小火車頭。

朱翊鈞點點頭:“張師傅的想法很妙,中央吃肉,各省總要喝點湯。”

張居正也笑了,“皇上英明,一眼就看穿臣的小心思。”

朕當然看穿你的小心思,你建議設直隸州,它們經濟實力強,稅收高,一舉一動影響國計民生,直接歸內閣管,你當然開心了。

更重要的是,直隸州下面直接管着幾個縣,地盤不大,設知州足夠了,總不會幾個縣還要設個巡撫吧。

按照現在的官制,知州歸內閣管,巡撫直接歸朕管。

張師傅啊,你心裡那幾顆算盤珠子,都快蹦到朕的臉上來了。

朱翊鈞笑了笑。

這種算計他不會放太在心上。

還是那句話,自己權力放得下去,也拿得回來。如果覺得有什麼不妥,自己會想辦法把直隸州從內閣手裡摳出來,再加一頂官帽子管着它。

“朕覺得此建議穩妥,張師傅就去操辦吧。朕唯一擔心的就是地方府改爲郡,有些人會不滿意。

有些人總是有自己的想法,你不順着他來,他還很生氣。”

張居正有點莫名其妙,還有這樣的人?

不過叫郡還是叫其它,他不是很在意,只要自己的這個地方官制小改能順利落地,叫什麼都無所謂。

“皇上,那就先把風聲放出去,聽聽他們的意見唄。如果他們覺得郡不好聽,有什麼新的想法,我們且聽聽。”

“好,且聽聽,要是中聽又中肯,我們就採納。”

正事談完,張居正看着對面神采奕奕的朱翊鈞,心裡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趁着這個機會,把話說透。

“皇上,臣心中彷徨,有件事憋着心裡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翊鈞看着張居正嚴肅的神情,揮了揮手,“張師傅,你我君臣之間,還有什麼當講不當講的?

直說無妨!”

張居正咬咬牙說道:“皇上,臣覺得楊金水權柄太重,恐有尾大不掉之患!”

朱翊鈞臉色瞬間變得冷然。

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第821章 怎麼混到四品官的?第785章 這纔是人類的文明之光啊!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第815章 盧鋼高中才是大明名校啊!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第652章 我要鹹魚大翻身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248.第248章 這就是大上海啊!307.第307章 前面是九萬背水一戰的韃虜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第834章 王魚鷹的本事124.第124章 督辦處海軍局第4章 倒嚴第二刀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457.第455章 少年中國,中國少年!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第86章 潑天的富貴第861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第36章 又大一歲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153.第153章 這仗打得不對啊!516.第513章 大浪淘沙,總有人被淘汰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第56章 一團和氣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259.第259章 黨爭,大家的老傳統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第831章 固節驛站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231.第231章 風平浪靜,我們怎麼辦?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671章 壞了,我中美人計了!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413.第412章 孤決定!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第923章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493.第491章 隆慶三年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第341章 遼東戰事到底是勝還是敗!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第4章 倒嚴第二刀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
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第821章 怎麼混到四品官的?第785章 這纔是人類的文明之光啊!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第815章 盧鋼高中才是大明名校啊!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第652章 我要鹹魚大翻身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248.第248章 這就是大上海啊!307.第307章 前面是九萬背水一戰的韃虜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第834章 王魚鷹的本事124.第124章 督辦處海軍局第4章 倒嚴第二刀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457.第455章 少年中國,中國少年!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第86章 潑天的富貴第861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第36章 又大一歲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153.第153章 這仗打得不對啊!516.第513章 大浪淘沙,總有人被淘汰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第56章 一團和氣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259.第259章 黨爭,大家的老傳統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第831章 固節驛站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231.第231章 風平浪靜,我們怎麼辦?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671章 壞了,我中美人計了!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413.第412章 孤決定!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第923章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493.第491章 隆慶三年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第341章 遼東戰事到底是勝還是敗!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第4章 倒嚴第二刀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