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

朱翊鈞擡起頭,目光掃了一圈,會場上剛剛響起的竊竊議論聲,馬上消停,會場變得非常安靜。

戚繼光滿臉通紅,在座位上坐立難安。

衆人也有點明白,他爲何坐在海瑞的左手邊第一位。

可是這嚴重違反祖制.

祖制?

千萬不要提祖制。

這個詞在皇上面前根本不管用,還會招來一頓譏諷。

皇上的譏諷,千金難買,然後你這輩子仕途到此爲止。

沒錯,皇上雖然雄才偉略,豐功偉業已經超越太祖,但他有時候心眼確實小,完全傳承他睚眥必報的皇祖父,世宗皇帝。

朱翊鈞把衆人各色各樣的眼神看在眼裡,徐徐開口。

“沒錯,當初朕做這個決定時,戚繼光是極力推辭,其他幾位重臣也不贊同,還提出了前宋狄青的例子。

不過朕要說的是,朕不是宋仁宗,戚繼光不是狄青,因爲他倆給我們君臣提鞋都不配!”

在場所有的人,沒有一人認爲朱翊鈞是大言不慚。

而今大明的疆域,西至玄河、鹹海一帶,北至北冰洋,南至炎州羣島,再加上鼎洲、艮洲和巽洲,以及大南洋上佔領的海外領地,都已經超出前元。

其中陸地上的疆域,大部分是戚繼光帶着大明陸軍打下來的。

要是有人拿宋仁宗和狄青來跟朱翊鈞和戚繼光比,那真的是碰瓷!

赤裸裸的碰瓷!

朱翊鈞右手向後一招,祁言帶着兩個小內侍,把他身後牆面上的幕布拉開,露出“大明一統山海輿圖”。

那紅色粗壯的邊境線,在地圖上圍出一大塊疆域來,還有黃色的海外領地疆域邊界線,幾乎佔據整個世界地圖的一半。

朱翊鈞指着身後的地圖說:“看到了嗎?這麼大一片疆域,其中有多少是戚卿領着大明陸軍打下來的,又有多少是大明海軍佔領的?

如此不世之功,朕連一個資政大學士名額都不捨得,世人和後人如何評價朕?

刻薄寡恩!

所以朕必須要讓戚繼光進資政局,以爲資政大學士。而且朕在這裡說了,五年後,接替戚繼光爲資政大學士的是大明海軍主官。”

朱翊鈞目光一掃衆人。

朕的話說完,誰贊同,誰反對?

會場上鴉雀無聲,寂靜中只聽到衆人輕輕的呼吸聲。

過了半分鐘,譚綸開口道:“臣附議聖意!”

張居正、海瑞、王崇古相繼開口:“臣附議聖意!”

會場上接連響起了衆臣的聲音:“臣附議聖意!”

朱翊鈞滿意地點點頭。

強盛一時的武將勳貴,爲什麼在英宗時,突然在土木堡被坑得元氣大傷?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仁宣宗在完善內廷和內閣並重時,完全把武將勳貴丟到了一邊。他們被逐漸排斥在軍國大事的決策圈之外。

日常軍國大事都是內閣票擬,外加司禮監批紅,聯手處置,根本沒給武將勳貴們一點機會。

這種被排斥出決策圈的後果非常嚴重,高級將領銓事安排你插不上嘴,九邊戎政方略你說不上話,邊關戰事功賞過罰你做不了主

完全是被動模式,被文官們指使得團團轉。

土木堡之役,二十多萬大軍,三天之內全部出動。

自己親自主持編練出來的新明軍都做不到。

這會引起多大的亂子,造成多大的後果,稍微有點經驗的將領都非常清楚。可是他們說了不算,或者說,他們的聲音根本沒人在乎。

這口鍋,王振的閹黨可背不動。

正德年間劉瑾號稱立皇帝,也沒有能力調動二十多萬軍隊。

這事只有內閣,外加掌握着京營、邊軍糧餉軍械和獎罰權的巡撫,兩者聯手才能辦到。

土木堡一役,直接把閹黨和武將勳貴坑進去了,罪名還讓王振這個憨憨背了。

皇帝也陷進去了?

無所謂了,再立一個就是了。

爲了避免文官又一家獨大,朱翊鈞一定要把武將勳貴代表放進資政局裡,讓他們參與到軍國大事的決策中來。

他們可以不出聲,但是不能不知道。

現在是大明開疆拓土的黃金時代,讓軍方代表進入到資政局裡,成爲資政大學士之一,既是一種獎勵,也可以讓大明的許多資源能夠爲之服務。

戚繼光被定爲資政大學士,接任譚綸後,許多大臣心裡開始盤算。

王一鶚怎麼辦?

這位內定總戎政使的新秀,放在哪裡?

要是放在內閣,那如日中天的潘應龍又怎麼辦?

皇上如何擺平這碗水?

朱翊鈞接下來的話,也逐漸揭開衆人的疑惑。

“朕在考慮新一屆內閣時,非常苦惱。

爲什麼苦惱?

不是無人可用,而是人才濟濟,個個皆宰輔之才,朕不知道該選誰了。

王一鶚,剛毅果敢,通達幹練,文治武功,皆有建樹。

潘應龍,機敏謹慎,膽大心細,尤其擅長經濟,頗有政績。

選誰,朕選誰?”

衆臣也忍不住點頭,是啊,兩人才幹皆在仲伯之間,誰上去接任張居正,都能成爲一代名相。

“朕左思右想,委決不下,乾脆分別與兩位細談,闡明朕的意思,問問他倆的意見。

最後潘鳳梧對朕說,臣資歷、才幹不及子薦先生,接任內閣總理者,子薦當仁不讓。”

朱翊鈞點頭讚許,“高風亮節啊!鳳梧高風亮節。如此謙遜,朕心甚慰。”

衆臣心裡清楚,潘應龍不見得如此高風亮節,有可能是皇上說服了他,才接受此安排。

但是皇上這麼說,就是託了潘應龍一把,不僅安慰了這屆落選的他,也讓王一鶚承他一份人情。

人情,後續是要還的!

朱翊鈞拍板道:“朕意已決,以王一鶚爲資政大學士,接替張師傅爲內閣總理。”衆人沉下心細細一想,這樣的決定也不錯。

王一鶚雖然年輕,才四十六歲,但是他戎馬倥傯,南征北戰二十多年,跟胡宗憲、譚綸一樣,身上都有舊傷暗疾。

胡宗憲六十歲時開始頻頻犯病,萬曆二年中風,在醫院躺了幾年病逝。

譚綸接任總戎政使後沒兩年,痰症越來越嚴重,去年開始,幾乎無法理事。

他年紀不過五十六歲啊。

王一鶚看着剛毅直猛,但身體肯定沒有潘應龍好,這兩年臉色看着差了很多。

這一屆上不去就五十六七歲了,那時的身體怎麼樣,令人擔憂。

潘應龍比王一鶚小兩歲,再等十年,也才五十四歲,他這樣的身體,正值年富力強!

可是皇上怎麼安排潘應龍?

接任王崇古的右丞一職,擔任王一鶚的副手?

那內閣就熱鬧了哦!

朱翊鈞繼續說:“海公時常對朕說,他這個御史中丞,做得不甚爽利,爲什麼?憋屈!要顧全大局,不能狠狠地嚴懲貪官污吏。”

衆臣笑了。

海瑞這個性格,他在御史中丞職位上,官員要是犯事在他手裡,不死也得脫層皮。

可是總不能一刀下去把所有的官員全部砍死吧。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這是皇上給都察院題的詞,定的職責。

爲了拉住這頭犟驢,皇上也沒少費功夫,搞得君臣倆都很累。

趁着換屆,海瑞想退下來,朱翊鈞也巴不得。

“朕就遂了他的心願。免了他資政大學士和御史中丞的職,委他爲大理寺正卿。”

按照萬曆新政官制,大理寺正卿連資政學士都不是,只是加一個朝議大夫。

但是他的官階很高。

最初定的是從二品,後來被朱翊鈞提了一級爲正二品,列同內閣左右丞、左右僕射、御史中丞。

海瑞從御史中丞移任大理寺正卿,品階沒調,只不過沒有實權。

不過海瑞很滿意這個職位。

因爲貪官污吏要是被都察院查處,移交給檢法廳向司理院公訴,說明他罪大惡極、證據確鑿,進入到刑事訴訟,那往死裡判都可以。

“朕以王崇古爲資政大學士,接替海公爲御史中丞。”

朱翊鈞的這個決定,在衆臣意料之中。

但是接下來的決定,卻讓大部分資政們大爲震驚,出乎意料。

“朕以徐貞明爲資政大學士,接任內閣左丞。

同時成立西北開發與建設委員會,負責制定陝西、甘肅、昆崚三省,青海、象雄兩宣政司以及蒙古前翼、右翼的開發與建設”

除了陝西甘肅,其餘都是大明新近擴張的領土,西至玄河、鹹海,南至象雄大雪山、蔥嶺和月氏河。

幾乎佔大明一半疆域,確實需要一位重臣主持開發和建設事宜。

只是衆資政很疑惑,爲什麼是徐貞明?

爲什麼任命種樹總督爲資政大學士,出任內閣左丞,僅次於內閣總理的第一副政相?

憑什麼啊?

難道就憑他樹種得好?

徐貞明也很突然,有些不知所措。

他以爲被安排在王一鶚身邊,只是皇上體恤他勞苦功高,把他的座位排在前面,以示尊榮。

沒有想到,不僅有尊榮,還有實惠。

居然補自己進資政大學士,出任內閣左丞。

真是太意外!

朱翊鈞似乎看出許多人心裡的想法,不客氣地說:“沒錯!徐貞明能被朕選爲資政大學士,出任內閣左丞,就是因爲他樹種得好。

徐孺東在西北理政十幾年,兢兢業業,興水利、種樹木,把數千裡戈壁沙磧之地變成了塞上江南。

功在千秋!

朕選徐孺東爲資政大學士,內閣左丞,就是告訴萬千大明官吏,你可以不必才幹超羣,精明能幹,但是隻要你勤勉肯幹,踏踏實實爲大明社稷做貢獻,爲大明百姓謀福利,朕就會重用你!”

張居正和海瑞異口同聲地喊道:“皇上聖明!”

其餘衆人也跟着喊道:“皇上聖明!”

朱翊鈞端起茶杯喝茶潤喉嚨,但是會場裡的氣氛變得有些微妙。

有些資政在互相傳遞着眼神。

皇上要把資政大學士擴爲五位,那麼新增的第五位資政大學士,會花落誰家?

潘應龍?

還是潘晟?

又或者近期上躥下跳的張四維。

想到這裡,衆人不由地轉頭看向坐在戚繼光身邊的張四維。

不會真的是他吧!

張四維臉色變幻不定,臉上的肌肉微微抽動,擠出的笑容有點僵硬。

朱翊鈞放下茶杯,繼續說。

“朕決定,取消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相關職權歸併吏部。相關人員併入吏部和光祿寺。

同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改名爲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衆人心裡頓時明瞭!

還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

第105章 徐閣老,你們的預案呢?第84章 你愛銀子嗎?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第845章 濁酒一杯家萬里第861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第933章 白雲湖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433.第432章 克升龍城124.第124章 督辦處海軍局第805章 大明,我們真是來和談的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566.第563章 張居正來了也不好使!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第67章 盧鏜的怒火278.第278章 圖們汗,怎麼對付?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444.第442章 王一鶚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277.第277章 會討價還價的海瑞第959章 朕的要求不高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574.第571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第80章 又送走一位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452.第450章 宗社黨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給你機會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205.第205章 有人要殺官劫船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第933章 白雲湖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476.第474章 宗社黨在行動!第101章 柳河大捷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319.第319章 午門哭闕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第28章 一封信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第105章 徐閣老,你們的預案呢?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159.第159章 我和太孫都希望你入閣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着你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第799章 思想要統一哈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第878章 讓你們見識下歐洲的先進之處!第829章 朕最擅長用經濟手段!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
第105章 徐閣老,你們的預案呢?第84章 你愛銀子嗎?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第845章 濁酒一杯家萬里第861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第933章 白雲湖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433.第432章 克升龍城124.第124章 督辦處海軍局第805章 大明,我們真是來和談的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566.第563章 張居正來了也不好使!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第67章 盧鏜的怒火278.第278章 圖們汗,怎麼對付?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444.第442章 王一鶚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277.第277章 會討價還價的海瑞第959章 朕的要求不高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574.第571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第80章 又送走一位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452.第450章 宗社黨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給你機會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205.第205章 有人要殺官劫船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第933章 白雲湖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476.第474章 宗社黨在行動!第101章 柳河大捷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319.第319章 午門哭闕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第28章 一封信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第105章 徐閣老,你們的預案呢?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159.第159章 我和太孫都希望你入閣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着你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第799章 思想要統一哈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第878章 讓你們見識下歐洲的先進之處!第829章 朕最擅長用經濟手段!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