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

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

朱翊鈞聲音在前殿迴響,殿內一片寂靜。

“陝甘總督曹公,甘肅巡撫徐渭文長先生,布政使徐貞明徐先生,還有其他諸位在西北任職的官員,向朕上疏,裡面提到最多的就是西北苦。

尤其是陝西以北和以西、寧夏以南、甘肅全境,天旱地貧,百姓們在飢寒交迫中,苦苦掙扎。”

朱翊鈞的聲音洪亮爽朗。

“朕就問他們,西北爲什麼這麼苦?他們總結了很多原因。

天旱少雨,草木稀少、水土流失,溝渠失修、形同荒廢.有天的原因,有人的原因。那朕就跟他們說了,我們要跟天鬥,跟人鬥,要爲西北百姓鬥出一個物阜民豐來。

於是曹公、文長先生、徐先生,數百上千的官員,在西北挖溝掘渠、修建水塘,植樹造林、疏浚河道,大興水利、精耕細作。

事在人爲,有他們在西北辛勤勞作,篳路藍縷,西北貧瘠總有變好的一日。”

“朕遠在京師,也要爲西北出謀劃策。要政策給政策,要人才給人才,要錢糧給錢糧,朕和內閣張相,殫精竭力爲西北提供一切幫助。

朕和中樞不能止步於此,我們還應高屋建瓴,方可運籌帷幄,籌劃未來。這些時日,朕一直在想,西北爲什麼這麼苦?

要知道漢唐時的八百里秦川,是帝王基業。

河西在漢武時被霍嫖姚收復,成爲征戰匈奴、遠征西域的重鎮;寧夏、陝西北邊是朔方鎮,是前唐平定安史之亂的重要柱石。

就算到了前宋,先是抗擊金國的重要戰場,而後又成了金國抗擊蒙元的重要戰場。

怎麼到了國朝,就破落成這個樣子,朕百思不得其解。”

衆人被朱翊鈞的話帶進去了,不由自主地陷入思考。

是啊,爲什麼成這個樣子了?

拳打北方匈奴、腳踢西邊月氏,打突厥、滅叛軍,漢唐時多猛的一西北漢子。

前宋西北弱,可是西軍跟西夏,後來又跟金國、蒙元來回地打,有輸有贏,沒怕過誰。

怎麼到了國朝,突然就虛弱成這個樣子了?

風一吹就要倒,還苦得跟滷池裡泡大的一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大家邊聽邊想,腦子裡滿是各種想法,可是每一種想法推到最後都陷入死衚衕。

不對!不是這個原因!

想來想去,想不到根本原因,大家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朱翊鈞,期盼着從他嘴裡得到答案。

“朕冥思苦想一段時間,發現西北在國朝變得如此脆弱和貧苦,主要原因之一是天氣。天氣在不斷地惡化,翻閱史書,朕國朝時的天氣跟漢唐時的天氣截然不同。

漢書唐史有記載,西北夏季多則十五場雨,少則也有五六場雨。國朝呢,整個夏季能下三場雨,算是好的了。

這怎麼能行?前唐夏季關中下雨一少於三場,就會出現乾旱災荒,皇帝百官就要去東都,河南洛陽就食。

現在西北整個夏季只下一兩場雨,已經乾旱到了極點,這樣惡劣的天氣,確實讓西北疲憊不堪。”

朱翊鈞說話語氣還是那麼沉穩,“我們沒有辦法強求老天多下雨,那就只能在水利設施上多加功夫,儘可能地利用好每一滴水

這些事情,正是文長先生、徐先生在西北做的。

除了這個原因,朕還發現另外一個原因。”

胡宗憲、張居正、趙貞吉等人露出驚喜之色,我就知道肯定還有其它原因。

其他衆人也是精神一振。

大家或多或少都聽朱翊鈞上過課,《政治經濟學》,《組織行爲學》,《辯證法與唯物主義》,甚至還有《數學講義》和《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天文地理,格物算學,經濟哲學,皇上無所不會啊。

“什麼原因?”朱翊鈞掃了一眼衆人,提出一個問題:“在此之前朕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上海爲什麼能如此興盛?”

張居正馬上答道:“因爲它的地理位置,通江達海。”

“對,通江達海。關鍵在於通字。流水不腐,你們都聽過朕給你們講過課,財富在流通過程中,會以各種形式倍增。

搞活經濟,關鍵就在一個活字。

此前西北在漢唐興盛一時,因爲它西通西域,北接漠南,東貫中原,南連川蜀。中原的瓷器、漠南的牛馬、川蜀的茶葉、西域的香料,通過西北轉運,販賣各處。

河西走廊,成爲一條血管,源源不斷地爲西北輸送鮮血。

可是國朝的西北?”

朱翊鈞站起身來,在地圖找到河西走廊的位置,有手指指着。

“西邊哈密衛丟失,河西走廊與西域徹底斷絕。北邊先是瓦剌,後是韃靼,最後是土默特部,南邊是一盤散沙的烏斯藏。

西、北、南,哪裡都去不了,只有東邊這唯一的通路。西北在國朝成了死衚衕,兩百年下來,它成了死水一潭,經濟可以說是一落千丈,只能靠天吃飯,勉強混個肚飽。

這兩百年,西北天氣變化,一年比一年乾旱。對抗乾旱,需要去修溝渠水塘,興水利而保田產。需要植樹造林,興綠化而保水土。

偏偏這兩樣需要投入大量的錢財。

西北成了死水,逐漸失去造血功能,沒有充分活力的經濟去補血,只能勉強餬口的西北百姓那有餘力去興水利植林?

水利荒廢,草木稀疏,使得農耕更加艱難,日子越過越苦,陷入到難以解開的死結之中。因此,要想讓西北重新煥發活力,必須讓它通起來。

如何通?當然就是打通西邊的通路。”

朱翊鈞挪了幾步,手指指到了歸化城一帶說道:“俺答汗此前爲何渴望與我大明開邊互市?因爲此事與他有大利!

他遠征金山,大敗瓦剌部,打通了大青山到金山的通路,能把我大明的貨品轉賣去西域,一個轉手能獲十幾倍、幾十倍的暴利,俺答汗當然是願意。

俺答汗做轉手買賣都這麼賺錢,我們大明直接來做這個生意,能不能賺錢?”

朱翊鈞右手狠狠往下一劃:“肯定是賺爆了!

通往西域的商路打通,我們在西北開設工廠,紡織棉布廠,瓷器廠,羊毛呢絨廠,肥皂香水廠,白糖廠,我們用蒸汽機工業化生產,成本極低,販賣到西域去就是暴利。

打通了西域,後面還有河中,阿富汗,還有波斯奧斯曼,西邊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是我們的聚寶盆,搖錢樹。

我們現在海路要打通,陸路也要打通,我們要把大明的貨品賣到全世界去,再從全世界收集資源以富我大明!”

“好!”衆人熱烈地鼓掌。

等到掌聲逐漸稀疏,胡宗憲恰到好處地說道:“皇上此言,闡明瞭西征的重大意義。西征不是窮兵黷武,是打通西邊的商路,爲了福及西北數百萬百姓。”

張居正附和道:“皇上高瞻遠矚的一席話,讓臣等茅塞頓開。西征,許多人不懂其中的關竅,以爲是窮兵黷武,以爲是吃飽了沒事做。

今天皇上一番剖析毫釐的話,揭示了西征的意義。那就是打通西邊商路,讓大明西部的經濟活起來,讓西北諸地恢復造血能力,進而如胡戎政所言,福及西北數百萬百姓。

這是福及子孫千代百世的大好事,內閣全力支持!”

軍政兩方面的大佬代表戎政府和內閣做了表態,意味着西征此事,已成定局。

等張居正說完,朱翊鈞指了指戚繼光,“戚將軍,你來給大家說一說,西征的戰略部署。”

“遵旨!”

戚繼光站起身來,走到地圖跟前,從一位內侍手裡接過一根長木杆。

朱翊鈞後退幾步,站到旁邊。

“皇上,諸位,參謀局擬定的軍略草案是這樣的,動員鎮衛軍七個步兵團,兩個炮兵團,合計兩萬八千人,全是火器部隊。

目前這七個步兵團,兩個炮兵團,全部實現車騎化,改編成了車騎步兵。即一半的官兵騎馬行進,並有自己的馱馬,我們稱之爲突擊步兵團。

還有一半的官兵乘坐在馬拉的廂車上,可以快速移動,我們稱之爲機動步兵團。

動員翼衛軍十二個騎兵團,合計三萬五千名騎兵,長途行軍騎兵標準,一人三匹馬。除此之外,索倫營動員一個突擊步兵團,肅慎營動員兩個突擊步兵團,合計九千人。

總兵力合計爲七萬二千人,加上各配置部隊,合計八萬五千人,編爲三個車騎步兵師,一個突擊步兵師,四個騎兵師,以及一個輜重師。”

戚繼光手裡的長木杆在地圖上指指點點。

“三個車騎步兵師和一個輜重師在歸化城集合,四個騎兵師和一個突擊步兵師在德寧城集合,然後揮師向西北方向進軍,越過瀚海,到達杭愛山以東的旺吉河會合。

那裡水豐草美,適合我車騎師和騎兵師大規模行軍。

我們沿着杭愛山南側,過塔出河、堆河,出至扎不罕兒河流域,在那裡翻越金山,渡過也兒的石河,沿着葉密兒河南下,西域治都亦力把裡就在我兵鋒之下。”

戚繼光放下手裡的長杆,面向朱翊鈞,恭敬地說道:“皇上,這就參謀局擬定的軍略草案,請你聖裁。”

朱翊鈞眉頭微微一皺,“參謀局擬定的計劃,就是這一路兵馬?”

戚繼光看着他臉上的神情,有些忐忑,但依然沉穩地答道。

“皇上,河西走廊現在過於貧瘠,從平涼到蘭州也並不富裕,難以支撐近十萬兵馬的供給。

就算分兵一部分,出河西走廊,側擊哈密,意義也不大。目前哈密自立爲王,我們攻擊哈密,亦力把裡不會分兵,對於我們從葉密兒河南下,毫無意義。

參謀局左思右想,決定全力放在北路上。”

朱翊鈞眉頭更緊,“我們還有一支生力軍,你們怎麼沒有想到?”

還有一支生力軍?

哪一支?

皇上在哪裡還藏了一支奇兵?

戚繼光百思不得其解。

他目光一掃,無意間掃到後座的霍靖霍邊,腦子咣噹一聲罄響。

我悟了!

“皇上,你是說青海的西海營?”

“對!”朱翊鈞幾個箭步走到地圖跟前,戚繼光連忙把長木杆雙手奉上。

朱翊鈞接過長木杆,在地圖上一點,“你們都是讀過史書的,中唐年間,吐蕃強盛時,疆域包括于闐、牙兒幹(莎車)、哈實哈兒(喀什)、苦先(庫車)、烏赤(烏什)。

他們是怎麼打過去了?史書有記載的,翻越崑崙山,陳兵天山南北。還有高仙芝千里奔襲服大勃律,滅小勃律,一戰成名。

大小勃律在哪裡?”

面對朱翊鈞的問話,沒人出聲回答。

我們怎麼知道它在哪裡?

《山海經》我可以扯幾句,但大小勃律在哪裡,我真不知道。

朱翊鈞目光在衆人的臉上掃過,不喜不悲。

習慣了,現在的大明人,上到內閣總理,下到走卒販夫,對地理沒有任何概念,陝西在江西的哪個方向都是亂蒙的,更不用說世界地理。

反倒對地理風水,誰都能扯兩句。

朱翊鈞的長木杆在地圖上一點。

“這裡,就在蔥嶺南邊,烏斯藏的西邊,現在叫俄力思,有座大城叫列城。

現在霍靖霍邊率西海營,盡取烏斯藏以東河源草原,朵甘都司舊地。烏斯藏現在虛弱如小兒,根本擋不住西海營兵鋒。

只需向北在雅令闊山口,翻越崑崙山,出現在於闐,一路向西,攻取于闐、牙兒幹(莎車)、哈實哈兒(喀什)。”

這些地圖上的訊息,都是七八年間,數以百計的諜報人員和測繪人員,跟着西海營,土默特商隊和烏斯藏商隊,走遍烏斯藏、西域各地,精心繪製而成。

朱翊鈞木杆在地圖上狠狠敲了幾下。

“戚繼光,你的北路軍走北線,繞到西域東北方向。

霍靖霍邊的南路軍走南路,繞到西域西南方向,一東一西,一正一奇,合力進擊,我軍蕩平亦力把裡的把握就多了五成。”

戚繼光完全明白了朱翊鈞的戰略部署,目光隨着那根長木杆上下左右移動着,熠熠生輝。

“皇上聖明!有皇上這番周密部署,西征軍略定能馬到成功。”

衆人也連忙起身,恭聲道:“皇上聖明,智略超世,用兵如神!”

朱翊鈞呵呵一笑,“不是朕用兵如神,而是整個世界裝在朕的腦海裡。烏斯藏和青海在哪裡,有沒有與西域相連,你們不知道,朕知道。

朕把見過的輿圖,都記在腦海裡,拼成了一整張大地圖。

朕不懂得怎麼行軍佈陣,但是朕知道,從哪裡走能到西域的軟肋!

好了,西征大略就這麼定,分南北兩路,具體計劃,參謀局重新擬定!需要內閣如何配合,現在就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遵旨!”

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121.第121章 早晚你們會念我嘉靖的好!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第698章 哈林汗的萬里江山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203.第20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第856章 祝你新年快樂!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376章 簡單粗暴但有效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第879章 地心說可是我們的不傳之秘!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問,我們該怎麼辦?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248.第248章 這就是大上海啊!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第877章 羅馬鴻門宴?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611.第607章 你們是大明的功臣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第376章 簡單粗暴但有效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444.第442章 王一鶚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第94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啊!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第825章 飛翔在太平洋上的安陽號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第932章 十一個月的大明第一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第718章 怎麼可能啊!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第679章 要騙人就要往死裡騙!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884章 中西友好協會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498.第496章 爲了大明,這錢我掏了!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第866章 德雷克的投名狀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第951章 歷史的恥辱柱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
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121.第121章 早晚你們會念我嘉靖的好!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第698章 哈林汗的萬里江山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203.第20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第856章 祝你新年快樂!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376章 簡單粗暴但有效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第879章 地心說可是我們的不傳之秘!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問,我們該怎麼辦?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248.第248章 這就是大上海啊!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第877章 羅馬鴻門宴?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611.第607章 你們是大明的功臣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第376章 簡單粗暴但有效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444.第442章 王一鶚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第94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啊!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第825章 飛翔在太平洋上的安陽號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第932章 十一個月的大明第一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第718章 怎麼可能啊!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第679章 要騙人就要往死裡騙!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884章 中西友好協會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498.第496章 爲了大明,這錢我掏了!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第866章 德雷克的投名狀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第951章 歷史的恥辱柱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