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

沈萬象和王用汲湊到井池邊上看,左右看不出個究竟來。

劉把頭過來,給他們解釋。

他指着一個密封的水泥池說:“這是蓄水池,直通暗渠。暗渠的水流到這裡,積了一部分,多出的又從出口流回暗渠。”

蓄水池旁邊有一個工具,鑄鐵造的圓筒,底部是一個水泥式的壘塊。

圓筒上方是木製出水口,出口向下垂。

圓筒上粗下細,最上面和筒心連在一起的壓手柄,約有二三十釐米長,鐵製的,磨得油光明亮,應該是經常被使用。

劉把頭指着它說,“這是壓水井,使勁壓幾下,蓄水池的水就會被抽上來,流到這個石頭水槽,再分流到那兩口石池子裡,人喝這邊那口,牲口喝那邊那口。

喝多少壓多少,可不敢浪費。”

“這暗渠看不到是什麼樣子。”沈萬象蹲在地上,左看右看。

王用汲乾脆趴在地上,左瞄右瞄。

“這裡看不到。這地方又熱又幹,水露在地面上一會就沒了,所以這水要藏在地底下。”劉把頭說,“前年我跑商隊路過高昌赤亭驛時,看到施工隊在修築暗渠。”

沈萬象驚喜地問:“劉把頭你親眼見過暗渠施工?”

“對,親眼見到。”

“那請你給我們說說。”

“修築暗渠,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修直道,種兩邊的防護林時,在防護林外面相隔六七米的地方,挖一個兩三米深的長坑,再把老早做好的水泥圓管放在裡面,一節大約三米長,有一米粗,鋪在地上再一節節地接好。”

“隔六七米,這麼遠?”

“是啊,當時我也覺得好奇,隔那麼遠幹什麼?施工隊說,防護林長高後,地底下的根會向四周蔓延開,擔心會影響到水管,所以要隔遠一些。”

“哦,劉把頭你請繼續。”

“反正就是這樣在直道兩邊鋪設水泥粗管。聽施工隊裡的一個老鄉說,隔個幾十裡,還要在直道下面鋪一條管道,把兩邊的暗渠連在一起。

我那個老鄉是個秀才,萬曆三年在西安什麼長安理工學院讀了兩年書,轉職做了土木工程師。

他跟我說,鋪管道是最簡單的事,關鍵還在於水源和用水。

蓄水一般都是在天山高處修水池子,收集流下的泉水,再一路流下去。有的地方沒有泉水,或者泉水不夠,就需要打深井。

我老鄉說,朝廷從別處調來兩夥能人。

一夥專擅找水,到處轉一轉,根據山川地形,以及周圍的草木,就可以斷定那裡地下有水,還是大水。

他們拿個工具,這裡戳戳,那裡鑽鑽。從地底摳出來的泥土,他們聞一聞就知道地底下有多少水。

找準後,就是另一夥人大展身手。據說那夥人是從四川那邊調過來的,擅長打井,幾十米幾百米深的井,說打就打。”

劉把頭邊說邊在口袋裡摸煙盒,坐在旁邊聽的王逢猛先一步掏出一包長安牌香菸,給劉把頭遞過去。

劉把頭眼睛一亮,不客氣地抽出一根。

王用汲也不客氣的抽出一根,叼在嘴裡。

王逢猛把香菸一收,又塞回口袋裡。

劉把頭用打火機先給王用汲點上,然後自己也點上,兩人幾乎同時吐出一團青煙。

吸了幾口,過足了癮,劉把頭繼續說。

“水源就是這麼來的。我老鄉說,昆崚這邊靠着天山解決了一半的水源,還有一半打靠打井。

甘肅那邊就麻煩些,祁連山上的積雪,沒有天山的多,只能解決四分之一的水源,其餘的全靠打深井。”

劉把頭深吸一口,等了幾秒鐘,緩緩吐出一長串的菸圈。

“還有就是用水。沿着直道兩側修暗渠,一是給過往商旅的人和牲口提供飲水,二是養活直道兩邊的防護林。

第三最重要的就是調度水源。”

“調度水源。”沈萬象和王用汲默默地念着這個詞。

“是啊,我那個老鄉說,昆崚這地方,非常缺水,所以要有效率的用水,要把每一滴水都派上用處。

天山上流下的水,要全部收集起來。還有各地的地下水,要均勻地打深井,不要逮着一隻羊薅羊毛。

這些寶貴的水集中在一起,通過暗渠流到各處,儘量不要在路上那是什麼詞來着,燒,煮?不對,哦,想起來,是蒸,不要在路上蒸發掉。”

劉把頭手裡的菸頭,快要燃到手指頭了,這纔不舍地在地上掐滅。。

“水流到各處,怎麼用,也是大問題。不過朝廷在直道兩邊安置的都是昆崚建設兵團的農墾團和農牧團.”

怎麼又冒出個昆崚建設兵團?

聽了沈萬象抓着頭髮的疑問,王逢猛出聲解釋,“自從我大明在西線開疆擴土後,繼續沿用此前的拓墾模式。

不過此前的農墾局或農牧集團,在西邊這些地方就非常不合適。畢竟這裡的百姓,久離王化,蠻獷桀驁,必須強力約束,宣講教化,才能安分守己。

於是皇上下詔,把西邊的拓墾模式改爲兵團制,不再是以前的半軍事化,而是完全軍事化,分設師、團、營、連,以軍法約束那些歸附的百姓。”

“瞭解了,劉把頭,你請繼續。”

劉把頭看了一眼沈萬象、王用汲和王逢猛,這三人果真不是一般人。

他們向東,自己也向東,正好一起結伴而行。

雖然現在這條直道已經非常好走了,但是誰不想再多上幾分安全保障?

出門在外,安全第一!

劉把頭立即打起精神,繼續說:“直道兩邊都是昆崚建設兵團,如何分配用水都會安排好,到時候各師、團、營、連按照事先分配好的調度表,到時候去放水。

你們看,直道兩邊,北邊多是牧區,南邊多是棉地和麥地。

我有一次在鐵門關驛站,聽一位西北農科所的老學究說,昆崚這地方其實是個寶地,只要水源管夠,水稻、小麥、棉花、大豆,產量都能比其它地方的高,品質都要比其它地方的好。這裡其實是塊寶地。”

沈萬象和王用汲深以爲然地點點頭。

“國計民生,一向是我大明萬曆朝最重視的。皇上一直有說,只有安居樂業,纔有長治久安。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皇上聖言,真知灼見啊!”

沈萬象轉頭問,“劉把頭,你往來東西,走販的是什麼?”

“我們供銷社,走販的都是百姓家常日用的物件。我們從蘭州販運棉布、茶葉、中成藥、白糖等貨品。從疏勒販運胡椒、孜然、皮毛等貨物。

大宗貨物走的都是上百匹駱駝的大型商隊,我們這種小商隊,查遺補漏,販運的都是些應急的物資。

前些日子,貴霜那邊有疫情,三邊總督從各處調集藥物。甘肅和陝西布政司接到急報,就緊急調了一批治疫藥物,再動員大小運輸隊向西運。

我們第六商隊原本負責青海那邊的民生物資販運,一半人員被動員西派。我們把藥物在宛城交接給總督府糧臺,往回走時不能空手回啊,來都來了。”

劉把頭指着趴在外面草棚納涼歇息的駱駝,“我們奉命運了部分物資回蘭州。具體是什麼,我們也不知道,只知道上面有總督府的火漆,到時候直接交接給甘肅布政司。”

時間也差不多,兩夥人一起收拾上路,自然而然地結伴而行。

劉把頭繼續說着昆崚省的情況。

“其它的都好說,就是交通不便。昆崚這裡地廣人稀,偏偏又幹旱得不行。

那邊那片大沙磧,方圓數千裡,進去九死一生。南來北往,東歸西去,都必須繞着它走,太耽誤事了。

我聽老友說,昆崚這裡盛產棉花和大豆,尤其是棉花,都是上好的長絨棉,比陝西、甘肅的棉花還要好,更不用跟上海江北的比。

偏偏運不出去。”

“確實,直道的運輸能力還是差了些,只有開通了鐵路,才能緩解這個大問題。”

“沒錯,必須要通鐵路。”劉把頭一拍大腿,欣然地說。

沈萬象很驚訝,“劉把頭也知道鐵路?”

“當然知道了,年初時,鐵路通到了西安,剛好我跟着商隊送了一批貨到西安,有幸參加了開通儀式。

好傢伙,那火車開起來,呼哧呼哧的,地動山搖,好多人嚇得哇哇亂叫。我的個乖乖,那氣勢,上千頭牛馬一起奔跑也比不上。”

沈萬象和王用汲對視一眼,欣喜地問:“鐵路修到了西安,這麼快!”

“應該是鄭西鐵路。”

“鄭西鐵路?”劉把頭想了想,連忙點頭說:“對,對,對,鄭州到西安的鐵路。

聽說鄭州通了四條鐵路,一條是到西安的,一條是到山東威海的,一條是到江蘇淮安的,還有一條說是從京師直接到湖廣武昌,經過它那裡。

我的個乖乖,鄭州這地方,冒青煙了!”

沈萬象繼續追問:“這四條鐵路都修通嗎?”

“好像都修通了吧。”

“好像?”

劉把頭呵呵一笑,“我老漢只是在西安看了個熱鬧,潼關都沒出。都是聽別人說的,有的人說,都修通了。可有的人說,好像還有一條沒修通。

我也拿不準。

大家都說,朝廷還要把鐵路繼續往西邊修,穿過蘭州河西,一直修到疏勒和貴霜。”

“沒錯,肯定會繼續往西邊修。”

劉把頭又說:“不過我在西安看熱鬧時,遇到位山西的老熟人,他經常跑口外,也跑西安,我跟他二三十年的交情,不想在西安遇到了。

聽他說,朝廷在口外的鐵路修得特別快。”

“口外?”沈萬象和王用汲對視一眼,“漠南地區?”

“漠南?我也不知道。我聽那位老夥計說,京師有條鐵路直接北上到承德城,然後一條調頭向東北,一條向西北。西北那條到了玉龍城(二連浩特)後,又一分爲二。

一條繼續向北,直抵草原的和寧。一路調頭向西,沿着前元的什麼木裡驛道,一直通到金山那邊,也就是輪臺的北邊,叫什麼科多多。”

“科布多。”王逢猛補充了一句。

“對,是科布多。”

王逢猛淡淡一笑,“我在那裡打過仗。瓦剌諸部主力就是在那一帶被殲滅的。”

劉把頭敬仰地看着他,想不到還是位英雄啊。

沈萬象繼續問:“漠南,哦,就是口外的鐵路修得很快嗎?”

“快。我那位山西老夥計經常去口外。聽他說,修得那叫一個快。那裡地廣人稀,又是什麼高原,沒有太多的崎嶇溝壑。

聽說兵部在那裡派了六個鐵道工程團,差不多兩萬多人,分段施工,咔咔地修,比在中原修要快得多。”

“那是快。中原這邊地形複雜,還要顧忌農田、水渠、墳塋、房屋,還要過河架橋,還要不能離城鎮太遠,要繞路。

漠南那邊,除了環境惡劣,人居住不爽利,其它的不需要顧忌什麼,沿着故道一直往前修就是。”

劉把頭嚮往地說道:“我們是盼着鐵路修到甘肅,修到昆崚來。我們這些跑商隊馬幫的,最清楚交通便利意味着什麼。

我那位山西老夥計,五天前還在天津辦貨,坐上火車在京師和鄭州轉了兩趟火車,第五天就到了西安。

我的個乖乖啊,好幾千里路啊,老古人說的日行千里的神行太保也沒有這麼厲害!”

“你們看!”劉把頭指着直道南邊十幾裡外的地方,大家順着他的手指,目光越過金光燦燦的麥田,看向遠方。

哪裡怎麼了?

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54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968章 番外四314.第314章 外面的人不甘心,裡面的人不消停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716章 神火準備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277.第277章 會討價還價的海瑞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第358章 有人要殺海青天第660章 必須出重拳!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第402章 爾日本國知罪了嗎?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第81章 兒孫滿堂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第54章 先練新軍吧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164.第164章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452.第450章 宗社黨第701章 菸酒齊全298.第298章 暢想未來的西班牙人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第840章 扶桑羣島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第935章 白雲湖農家樂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516.第513章 大浪淘沙,總有人被淘汰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655.第651章 翰林院,文廟管理所?第787章 令人恐怖的明國高中生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第873章 他們會不會自閉?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399章 打出威名的切盡黃臺吉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519.第516章 西進路上有人擡槓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第2章 倒嚴第一刀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189.第189章 一對臥龍鳳雛499.第497章 天降異象,誰是奸臣?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第718章 怎麼可能啊!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第901章 萬曆十年深秋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
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54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968章 番外四314.第314章 外面的人不甘心,裡面的人不消停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716章 神火準備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277.第277章 會討價還價的海瑞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第358章 有人要殺海青天第660章 必須出重拳!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第402章 爾日本國知罪了嗎?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第81章 兒孫滿堂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第54章 先練新軍吧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164.第164章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452.第450章 宗社黨第701章 菸酒齊全298.第298章 暢想未來的西班牙人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第840章 扶桑羣島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第935章 白雲湖農家樂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516.第513章 大浪淘沙,總有人被淘汰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655.第651章 翰林院,文廟管理所?第787章 令人恐怖的明國高中生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第873章 他們會不會自閉?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399章 打出威名的切盡黃臺吉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519.第516章 西進路上有人擡槓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第2章 倒嚴第一刀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189.第189章 一對臥龍鳳雛499.第497章 天降異象,誰是奸臣?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第718章 怎麼可能啊!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第901章 萬曆十年深秋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