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

爲首的人不到三十歲,國字臉,不笑的時候一臉冷然剽悍,讓任博安心裡發寒。

突然間,爲首的人笑了,帶着幾分和氣和友善,剛纔的冷然剽悍馬上變成了憨態可掬。

看到他臉色變化迅速,任博安心裡不由地嘀咕了一聲,這位也是一位江湖老手。

“你是海公推薦來的任博安?”

“是的,正是在下。”

“我叫蘇峰,錦衣衛鎮撫司南京局都事。”

任博安心裡咯噔亂響。

我是萬萬沒有想到啊,海青天舉薦自己來的地方,居然是錦衣衛衙門。

普通人分不清錦衣衛裡奉宸司、翊衛司和鎮撫司有什麼區別,聽到錦衣衛三個字就已經心肝尖尖在發顫。

蘇峰揮揮手,示意其他人都離開,室內只剩下他和任博安兩人,嘴裡還在繼續誇讚着。

“你真是個人才,搞得這支佛門喇唬會,幾十號江湖好手被你管得井井有條,各司其職,忙而不亂。

這份本事,一般的翰林府尊老爺都不見得有。天界院跟着你發了一筆財。”

任博安謹慎地答道:“回都事老爺的話,都是養家餬口的小伎倆,上不得檯面。”

“在那些翰林御史老爺眼裡,是上不得檯面。但是在我們錦衣衛眼裡,卻是大本事。

還有你那個外甥,嗯,應該叫外甥女婿,皇甫檀,也是有大本事的人。學什麼像什麼。在天界院裡待了三四個月,居然搖身一變成了高僧。”

任博安心裡暗暗叫苦,自己一家子的底細被人摸得一清二楚,還是被錦衣衛摸得清清楚楚,換做誰都頭皮發麻。

“都事老爺,”任博安決定開門見山,再這麼兜下去,小心臟受不了,“來時海公對學生說,給學生謀了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蘇峰笑了笑,問道:“你是逸夫出身?”

逸夫就是明朝遊手好閒之人的雅稱。

最初的逸夫分兩類,一是靠衙門吃飯,阿諛奉承役吏皁隸,然後狐假虎威,欺壓百姓。

二是市井遊蕩,不務正業,遇到什麼就撈什麼,後世的叫法之一就是街溜子。

發展到後來,逸夫還包括喇唬、光棍、訟棍等撈偏門的,多靠腦子和嘴巴吃飯,與靠拳頭吃飯的打行青手有所區別。

蘇峰問了後又解釋了一句,“不用緊張,我也是逸夫出身,後來還去當過鹽梟,做過水賊。

我們錦衣衛裡的人,十個有五個不是正經人出身。”

任博安感受到蘇峰的善意,穩了穩神說道:“回都事老爺的話,小的中過秀才,得罪了大宗師,科試無望了纔去當得逸夫。”

“中過秀才?”蘇峰聽出任博安話裡的意思。

我是中過秀才的人,是讀書人,跟你們不一樣。

“我也中過秀才,十五歲時中的,後來考了六年都沒考上舉人。有同窗笑話我,說我不是考舉人進士的料。

我一氣之下就跑去應武舉,考中了武進士,剛到軍中歷練一年,機緣巧合被錦衣衛招攬進去。

所以說,這一切都是命。”

呵呵,中秀才?

好像誰還不是秀才出身?

我不僅是文秀才,還中過武進士,文武雙全。

任博安臉有點發熱。

蘇峰笑了笑又問道:“任秀才,做過訪行的勾當嗎?”

任博安心中一凜,問到正事了。

訪行跟巡按御史息息相關。

巡按御史代天巡狩,主要職責是兩條,一是監督當地官吏;二是吊刷卷宗,糾查獄案,緝拿地方奸民猾衆。

正德嘉靖年後,出現給巡按御史刷政績、撈銀子的行當,名爲訪察或窩察。

訪察就是積奸巨猾之人,尋訪地方官吏和縉紳大戶不是。然後找到當事人威脅,給銀子就消災免禍。

要不然就等到巡按御史到本地,帶着一幫人鼓譟而來,打着羣情激憤的旗號,到巡按御史案前告狀。

巡按御史身邊的人早就與他們通氣,內外呼應,上下勾結。有時候巡按御史知道被告之人是冤枉的,可是按照律制,百姓有告舉,巡按必須應訴。

他就是做這個的。

一旦立案,幾場官司打下來,被告人十有八九要家產敗盡。

窩察就是專業人士爲巡按御史找到官吏的錯,或上疏彈劾,刷政績;或暗裡威脅,撈銀子。

巡按御史或付給一定報酬,或在訪察敲詐時給予方便。

專做此行的人,叫訪行,帶頭的叫宗主,一行有數十到上百人不等,各司其職。

以蘇州最爲盛,分八大分、八小分,十六路好漢。

“回都事老爺的話,做過兩三年,只不過此事太過陰毒,小的就轉做他行。”

蘇峰點點頭:“本官知道,你最先做訪行時,就是想報仇出氣,盯着那幾個提學官搞事情。

仇報完了,就轉做他行。不過蘇州最大的訪行宗主邵健,卻是對你念念不忘,說是你天生幹這個的。

不過他這話就是屁,你心思機敏,做事穩重,什麼事都能辦得周全,當然就是天生做這個,幹那個的。”

任博安心裡嘆了一口氣。

這年頭,海青天都靠不住啊。

在錦衣衛手裡戴罪立功?

錦衣衛就是個大泥潭,陷進去了,這輩子就別想脫身。

可是自己都走進了這個門,不幹能行嗎?

真當錦衣衛是公共茅廁,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任博安拱手說道:“都事老爺,有什麼事,還請吩咐。”

真懂事!

天生做錦衣衛的料。

“這事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首先第一步就是要讓蘇州的邵宗主了卻心願。”

“都事老爺,了卻他什麼心願?”

“對老弟你念念不忘的心願。”

海瑞在舒友良、王師丘和方致遠陪同下,在南京城裡逛了起來。逛了一大圈,舒友良好奇了,“老爺,你怎麼對典當行感興趣了?見到典當行就進去,一家都不錯過。”

海瑞哈哈一笑:“友良,這地方熟嗎?”

“熟,這地方熟。以前咱家窮,經常進這裡當個東西應急。

有時候窮到狠了,恨不得把自己這張人皮扒下來給當了。只是後來才明白,其實我們已經被它給活活扒了一層皮。”

“你知道這典當行有幾種嗎?”

“那我就不知道,我知道京師裡南城、西城和東城,那家當行仁厚,壓榨得少些。”

海瑞緩緩說道:“國朝典當行分民當、官當和皇當。

皇當和官當比較少,皇上秉政以來,皇當和官當合並,改成銀行下屬的信貸所,搞什麼資產質押。

各地當行以民當最多,而民當以徽商開設的最多,其次是晉商,再下來是閩商。三家開的當行,風格不同,一看便知。

只是傳統民當收到銀行信貸所的衝擊和擠壓,在上海、寧波、京師、蘇州等經濟發達的地方,典當行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信貸所,或信貸行。”

舒友良詫異道:“老爺,你怎麼連這些都懂了?”

“隆慶元年後,太常寺經常組織京官聽這些經濟講座,老爺我每堂課都沒落下。”

“老爺,你這把年紀還如此好學?”

“活到老,學到老!”海瑞繼續說道,“民當除了徽、晉、閩三家之外,還有釋門廟院所開的民當。

前宋元朝,釋門開的典當行最多。國朝初立,太祖皇帝嚴令佛門不得再涉及典當行。於是佛門典當行幾經絕跡。”

舒友良嘿嘿一笑,“狗改不了吃屎。這麼賺錢的門路,佛門那些禿驢怎麼肯罷手?”

“是的。宣德年後,南北兩京的敕封護法的皇家佛廟,逐漸開設典當行。京師的大隆善、隆福、功德等院。南京的天界院。都是其中翹首。

不僅質押典當,還違例放印子錢,對百姓敲骨吸髓。

隆慶元年,老夫狠狠收拾過京師的廟觀,佛門道觀的典當行被老夫掃蕩一空。現在剩下這南京的。”

舒友良笑得更開心了,“我就知道,老爺是來砸場子的!南京這幫禿驢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

瑪德,好好的方外之人不做,不好好苦修禮佛,偏偏打着佛祖旗號,貪戀紅塵。佛祖成了他們斂財的幫兇了!

老爺,好好收拾他們。

瑪德,我記得當年去典當時,大隆福院的典當行,最他孃的壞!”

走了兩個多小時,海瑞一行人到一家小茶館裡坐下。

夥計上了一壺清茶,擺上四碟茶點後就退下。

舒友良用衣袖抹着汗,扇着風,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熱茶,燙得猛吐舌頭。

“天成典當行、天寶典當行、天晟典當行、天豐典當行,我的乖乖,天界院居然在南京有四家典當行,還都是業內有字號的。

老爺,我們每家都看了會,進進出出的人不少啊。這幫禿驢,賺得真不少啊!老爺,你不是說了,太祖皇帝嚴令不準和尚開典當行。天界院違例了,查他們,狠狠地查他們。

趕緊調海巡營和江防水師的人來,抓了這幫禿驢。老爺,當年我們家也是深受其害啊,被京師的禿驢坑了不少錢。

都是禿驢,南京北京的都一樣壞,必須狠狠收拾他們。”

海瑞搖了搖頭:“不着急,違例開典當行是一樁。更惡劣的違制放印子錢。”

方致遠在旁邊說道:“老爺說得沒錯。典當雖說是被盤剝,可總歸你情我願,我不願典當,就受不了盤剝。

放印子錢就太壞了。九出十三歸,驢打滾,利上加利。鄉間大戶豪右放印子錢,還不上就收地收房子。

城裡放印子錢,還不上就是收房子,典賣妻女。我曾經遊蕩多地,見過不少被印子錢逼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慘狀。

這麼缺德的事,天界院居然做得這麼紅火。”

舒友良在旁邊憤然道:“下次去天界院,我要看看大雄寶殿的佛像,眼睛是睜着的還是閉着的。

要是睜着的,我就要問問,這佛祖怎麼有臉睜着眼看天界院這些禿驢,幹這麼缺德的事。”

王師丘也氣得眉毛吊了起來:“老爺,查抄天界院務必讓我打先鋒。那幫禿驢敢說半個不字,我把他們的山門砸了,假仁假義的佛像推了。”

海瑞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緩緩地說道:“不着急,等把證據查實集齊了,我們再好好收拾這些黑心腸的禿子!”

華亭徐府,徐琨慌慌張張地跑進中院書房,找到他的老爹。

“老爺,不好了!”

徐階正在寫信,徐瑛在旁邊磨墨。

“慌張什麼!”徐階握筆的手停在空中,擡頭不滿地看着徐琨。

“老爺,兒子剛收到消息,諸生袁福徵、莫是龍等人去蘇州城戴鳳翔衙門出首,告發我們徐府。

老爺,袁福徵可是你故人之子,莫是龍更是受過我們徐府莫大恩惠,他們居然如此忘恩負義!

他們不是諸生,是畜生啊!”

徐階陰沉着臉,那張滿是皺紋老人斑的臉,能刮下一層霜來。

“戴鳳翔怎麼”

徐階還沒問完,有管事慌張跑進來。

“老爺,不好了,二十幾名家人衝進府來,說要找老爺退還投獻的田地,還要索回曆年繳的佃租。”

徐琨勃然大怒,“什麼,這些人吃了豹子膽,敢到我們徐府鬧事!難道不知道我們徐府是相國府嗎?”

正說着,聽到外面傳來喧鬧叫罵聲。

“徐階老兒,還我的田地來!”

“吸人血的徐府,還我血汗錢!”

聲音匯響如雷,氣勢洶洶。

剛纔還大怒的徐琨臉色刷地變得慘白,轉過頭看着徐階,哆嗦地問道:“老爺,該怎麼辦?”

徐階痛苦地閉上眼睛。

“樹還沒倒,猢猻們就要散了!”

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第897章 潼關是陝西的!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第927章 開始南巡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第817章 灤鋼職工醫院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614.第610章 朕的人民第85章 銀子是好東西!第936章 白雲湖的數字嚇死人278.第278章 圖們汗,怎麼對付?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577.十月總結第830章 永久牌自行車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第41章 北虜破邊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第912章 黃梅戲研究所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299.第299章 最大的變數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第395章 這就是大上海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686章 一隻黃鸝鳴碧空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第957章 我要緊跟時代!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第41章 北虜破邊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第904章 皇女皇子出宮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第1章 祖孫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318.第318章 下雪了!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第827章 都是一身臭毛病!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876章 要不還是從了吧。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完本感言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第866章 德雷克的投名狀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724章 誰殺的?527.第524章 點金術?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655.第651章 翰林院,文廟管理所?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97章 修鐵路值得嗎?第913章 沈大官說了啥?第6章 好聖孫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第885章 黑海風雲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
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第897章 潼關是陝西的!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第927章 開始南巡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第817章 灤鋼職工醫院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614.第610章 朕的人民第85章 銀子是好東西!第936章 白雲湖的數字嚇死人278.第278章 圖們汗,怎麼對付?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577.十月總結第830章 永久牌自行車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第41章 北虜破邊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第912章 黃梅戲研究所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299.第299章 最大的變數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第395章 這就是大上海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686章 一隻黃鸝鳴碧空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第957章 我要緊跟時代!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第41章 北虜破邊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第904章 皇女皇子出宮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第1章 祖孫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318.第318章 下雪了!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第827章 都是一身臭毛病!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876章 要不還是從了吧。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完本感言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第866章 德雷克的投名狀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724章 誰殺的?527.第524章 點金術?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655.第651章 翰林院,文廟管理所?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97章 修鐵路值得嗎?第913章 沈大官說了啥?第6章 好聖孫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第885章 黑海風雲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