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

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

京師西苑紫光閣外殿裡,一羣文武官員三三兩兩分坐在各處,輕聲說着話。

今天是召開資政局擴大會議,來了不少人。

四位資政,六部尚書、諸寺正卿,五軍都督和都督同知,三十多人分坐在前殿。

張居正爲首的文官,穿着團領大小團花緋袍公服,腰挎白玉、花犀或金銀花束腰帶,頭戴展翅烏紗帽。

戚繼光穿着新式的將官服,原野灰色,紅肩章上繡有暗黃色連枝花葉,肩章是紅硬布板上金黃織絲鬥牛花紋,上面綴着金光燦燦的銅製五角星。

小交叉翻領,上大下小,全是紅色,紅色一直包着左上方的衣邊。

雙排銅釦,上面沒有口袋,下面有兩個半隱口袋,腰部略微內收,顯得貼身。袖子上有一圈紅邊,袖口稍上一點繡着金星,什麼軍階繡幾個星。

下面的褲子深灰色,紅色條邊,褲腿扎進羊皮長靴裡。

戚繼光帶着灰色紅邊軍帽,帽徽是一顆圓紅底金色五角星。肩章上縫繫着三顆銅製大五角星,雙袖口繡着三顆大五角星。

其餘的將領肩章上或是兩大一小三顆,或者兩顆大五角星,袖口也是如此繡制。

按照軍階規定,驃騎大將軍和大將軍是四顆大五角星和三大一小四顆五角星;鎮國上將軍和上將軍是三顆大五角星和兩大一小三顆五角星。

輔國中將軍和中將軍是兩顆大五角星和一大一小兩顆五角星;奉國副將軍和副將軍是一顆大五角星和一顆小五角星。

右軍都督劉燾的肩上是兩大一小三顆星,但他的衣服是天青色,肩章底是黃織絲飛魚紋,其餘的就跟陸軍軍裝大同小異。

他們穿的軍裝叫公服,面聖的最低標準。

還有常服,也就是時常上班時所穿的。

衣服顏色一樣,雙排扣改成單排扣,上面有兩個口袋,袖口沒有繡星,要簡單得多。

武將的將服穿在身上顯得威武利索,文官的官袍穿在身上顯得莊重典雅。

胡宗憲沒有穿軍服,而是一身文官緋袍公服,跟張居正、趙貞吉坐在一起,交頭接耳說着話。

兵部尚書譚綸反而穿着一身將軍服,肩章和袖口沒有星,只是花紋而已,跟戚繼光、潘晟等人說這話。

蔡茂春帶着幾位年輕一點的正卿,圍着戶部尚書王國光打趣。

“王尚書,一樹梨花壓海棠,你老可真是老當益壯。”

王國光嘴角露着訕色,捋着鬍鬚冷然一笑:“呵呵,等你們到了老夫這把年紀,就知道老夫還如此龍精虎猛是多麼的難得!

老夫看你們啊,五十歲了就坐看春嬌暗自嘆。”

衆人不由地發出一陣輕笑聲。

彈劾王國光爲老不尊的彈劾奏章,被朱翊鈞留中了。

王國光以爲沒事,就在家裡設宴款待諸位好友,明爲七月十五賞月,實爲慶祝他納妾。結果賓客剛入席,馮保出現,把赴宴的衆人,全部請到西苑去賞月。

朱翊鈞用這種方式敲打了王國光。

納妾是你的自由,但你六十歲了納妾,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悄悄辦就行了,不用那麼大張旗鼓,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你老當益壯,六十歲還要納妾。

此事這般處理,沒有出現在任何政報上,其它報紙也很默契地沒有刊登一字。

遠在東倭的盧鏜,回到津島看到最新的政報,肯定找不到任何他想要的信息,只能繼續忐忑地踏上回師的路程。

看着王國光在跟年輕的重臣們開着玩笑,劉燾和王崇古對視一眼。

劉燾跟王國光同齡,都是生於正德七年,今年五十九歲。

王崇古生於正德十年,要小三歲。

三人都是同齡人,所以劉燾和王崇古能猜到王國光的小心思。

年近花甲,在古代算是年邁的,皇上又是少年天子,做世子太孫時就提拔了一大批年輕之輩,會不會嫌老愛少,重用年輕一輩?

王國光和王崇古、劉燾一樣,年輕時在嘉靖朝蹉跎了二十年,年近五十纔得到機遇,登上大明政壇舞臺。

可是唱戲唱得正精彩的時候,偏偏年近花甲,英雄遲暮。皇上會不會嫌棄自己年紀大了,覺得自己老邁昏耄,想讓自己致仕?

自己千辛萬苦才熬到這一步,成爲大明柱石,正準備在這風雲激盪的時代浪潮中再搏擊一把,怎麼甘心告老致仕?

王國光高調納妾,其實在表明一種態度,我還沒老,我還可以爲大明再奮鬥二十年。

戀棧不去,禍離不遠。

說得好聽!

換成你自己,你捨得嗎?

尤其是仕途坎坷,一路艱辛才搏上來的官宦,更不甘心。

皇上應該明白了王國光的用意,左手彈劾奏章留中,右手把赴宴的客人全部叫走,即安了他的心,又敲打了他。

以後好好當差做事,不要再胡思亂想!

劉燾轉頭問王崇古,“聽說王子薦和凌汝成聯袂急奏,湖南有李珊爲首的縉紳,暗地裡組織生員罷考鄉試。是不是真的?”

這麼大的案子,一定是先落到刑部檢法部門,檢法通過後再提交司理院審判。

王崇古點了點頭:“急奏轉到刑部了,中央檢法廳又有得忙。江南那波人還沒回來,我這裡又得抽調人去湖南。”

劉燾一愣,“又要組成專案組?罷考之事,聽着影響大,但是據法理來論,不是大罪啊。怎麼又要抽調中央檢法廳的人下去?”

王崇古側過頭來,輕聲道:“除了罷考,還有豢養山賊、盜賣兵甲、陰蓄死士、意圖謀反。”

劉燾嚇了一跳,“怎麼又查出謀逆案來了?”

什麼叫又?

帶川公,你這個又字用的有點冒失啊。

“王子薦和凌汝成在奏章裡說,李珊爲首的十七家世家,在湘南各山寨裡陰蓄死士兇徒,從其它各處盜賣兵甲,配備操演,剪徑攔道,殘害旅商外,還意圖不軌,意欲謀逆。”

劉燾聽出些意思來,“那些湘南世家哪個手裡沒個礦山?有礦山必定要豢養一批打手,免得被人把聚寶盆搶了去。

難道有礦山就一定是蓄兵謀反嗎?”

王崇古嘿嘿一笑:“帶川公,地方那些混蛋,爲了錢什麼事不敢做?

浙閩世家,爲了做海上生意,勾結海賊,收買倭寇,爲禍東南。還有那些晉商,勾結邊軍,走私違禁。

湘南世家,巧取豪奪各處礦山,還豢養山賊,一是暗地保護自己產業,二是阻止官府派人去礦山收稅。

礦山?根據新定的《商律》,大明任何礦山都要到我戶部申領牌照。湘南十五處礦山,沒有一處有牌照。

於是凌汝成就說了,這那是什麼礦山?都是落草爲寇、挖礦斂財、蓄兵謀逆的亂賊!”

劉燾搖了搖頭,“凌汝成是個能臣幹吏,就是殺心太重,比我等血海屍山裡爬出來的,還要殺性重。

這個帽子一扣下去,李珊爲首的十七家世家,全得滿門抄斬。”

王崇古一攤雙手,“所以老夫又得抽調人手組成專案組。

而且這幾件案子是案中疊案,牽涉甚廣。

礦山謀逆案、罷考案、非法刊印禁書案、倒查湖廣鄉試舞弊案,除了涉及湖南世家六十九家,湖北世家二十一家,名士大儒一千多人外,還涉及了兩百多名官吏。

甚至還波及了江西官場。”

劉燾愣住了:“怎麼還波及了江西官場?”

“李珊給他家豢養的山賊買兵甲,不敢在湖南本地買,就通過他在湖北當縣官的二兒子,在江西白鹿書院讀書的三兒子,聯繫他的故交舊吏,在湖北和江西武庫盜賣兵甲。”

劉燾忍不住搖頭:“人作孽不可活啊!好了,李家一鍋端,還把湖北江西一併拖下水。”

王崇古把頭湊到劉燾耳邊,眼睛東瞄瞄,西瞅瞅,神情像極了街頭巷尾傳八卦的老頭們。

“帶川公,急奏附帶的警政廳、鎮撫司湖南局破案詳情,說了一件深院腌臢事。”

“什麼腌臢事?”劉燾眨着眼睛,炯炯有神地問道。

“李珊四子李莨,紈絝子弟一個,素愛在長沙、武昌和秦淮河青樓流連。不知在哪裡染了髒病,開始還不知,依然四處風流,還瞄上他父親李珊的妾侍六姨娘。

六姨娘是李珊做南京工部尚書時,納的秦淮河頭牌花魁。而今才三十歲出頭,正是大好年華。

嫌棄李珊年老體衰,愛慕李莨年少力壯,然後兩人就勾搭上,於是李莨的病傳給了六姨娘。

六姨娘察覺不對,又不敢出聲,只能假託他病,四處求醫,結果被無孔不入的鎮撫司嗅到味道,抓到把柄,然後設計抓到李莨,以此爲突破,逼迫他全部交代,就此破了這大案。

更搞笑的是李珊雖然不中用了,可是不死心,有時非要折騰幾下。結果他也染上了髒病。等他察覺不對,馬上設計把六姨娘、貼身婢女等可能知情的人,全部沉江。”

劉燾笑着說道:“這個李珊,是個心狠手辣的人物。可惜啊,不明天時。江南鬧成什麼樣子,他還組織罷考鄉試。

他難道不知道他自己坐在一堆的震天雷上嗎?還自己給自己點上火,送自己一程,奇葩。”

劉燾眼珠子一轉,“學甫,這件腌臢事你可以給王疏庵看看。”

“給他看?”

“對,警鐘長鳴,引以爲戒!”

王崇古嘎嘎地笑,指着劉燾,“好你個劉帶川,太壞了,你真是太壞了。嗯,回去後我叫他們整理一下,跟其它案子彙編爲《貪官污吏警示錄》,作爲肅貪倡廉的教材。

給戶部多發幾本,哈哈。”

“咯咯。”

兩人湊在一塊,咯咯地笑得更開心,像極了兩隻偷到雞的黃鼠狼,眼睛時不時往王國光身上瞟,看得他毛骨悚然,渾身不自在。

這兩個老東西憋着什麼壞呢?眼神怎麼看怎麼猥瑣啊!

難不成他倆在嫉妒老夫,六十歲還如此龍精虎猛,他們卻只能東風無力春花豔,坐看春花成春泥。

馮保走了進來,拱手道:“諸位先生都在啊。”

衆人紛紛站起來,胡宗憲拱手道:“馮公公,皇上出來了?”

“皇上剛纔跟徐先生和霍氏兄弟說了一會子話,談完了,現在出來了。諸位,準備接駕吧。”

沒到半分鐘,朱翊鈞一身原野灰將軍服,頭戴着新式軍帽出來了,他的軍裝跟譚綸一樣,沒有軍銜標識。

徐渭穿着從二品緋袍公服,霍靖霍邊穿着原野灰陸軍軍服,一位是中將軍軍銜,一位是奉國副將軍軍銜。

“臣等見過皇上!”

胡宗憲等穿緋袍公服的文官們高叉手作長揖,戚繼光等將領行軍禮。

朱翊鈞早就傳旨,除朔望皇極殿大朝會外,其餘朝議、資政局會議、資政局擴大會議,全部文武百官免除跪拜之禮。

等文武官將行完禮,朱翊鈞指着身後的徐渭和霍靖霍邊三人說道:“徐文長徐先生,大家是老熟人了,朕就不介紹了。

朕給大家兩位新人,居延伯霍靖,雲川子霍邊。”

霍氏兄弟馬上行軍禮。

衆人含笑點點頭。

朱翊鈞領着霍氏兄弟來到胡宗憲面前,“這位是你倆的上司,總戎政胡公。”

霍氏兄弟又行軍禮:“胡公好!”

胡宗憲笑着拱手道:“兩位霍將軍好。”

“這位是內閣總理張相。”

“張相好!”

“兩位昆仲好!”

“這位是御史中丞趙公。”

朱翊鈞非常有耐心地帶着霍靖霍邊兩兄弟,走到殿上每一人跟前,向他倆介紹官職,稱呼。

衆人默默地在旁邊看着,知道皇上的心思,通過這種方式,幫助霍靖霍邊,這兩位土默特“叛徒”,大明“忠臣”融入到大明朝重臣的羣體中來。

同時也是向殿上衆臣表明一個態度,朕很器重這兩位,你們不能輕視他們。

看着霍氏兄弟臉上的激動,他們也體會到皇上的這番苦心。

等到介紹完,朱翊鈞揮揮手,示意大家坐下。

現在這種會議的坐席佈局是朱翊鈞坐在上首位置,羣臣坐在他的對面。

沒有臣子敢跟他坐並排。

並排坐,坐前面,你敢擋住皇上?

坐後面,你比皇上還大牌?

在他對面,胡宗憲四位資政坐在第一排。

第二排是五軍都督和六部尚書,第三排是都督同知和諸寺正卿,再後面就是徐渭、霍靖、霍邊以及參謀局、太僕寺、少府監等被“臨時擴大”進來的官員。

朱翊鈞掃了一圈,看到人都到齊了,揚起右手,“祁言,上地圖!今天我們還是老規矩,看圖說話!”

熟悉他開會作風的衆臣忍不住哈哈輕笑起來。

第一次參加類似會議的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御前會議,居然是這樣開啊,看上氣氛很輕鬆活潑啊。

一幅兩人高的巨大地圖掛在朱翊鈞身後的牆壁上。

朱翊鈞側着身子,指着這幅地圖說道:“好了,我們開始這次會議的議題,西征!”

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來救我!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第370章 爲大明和父皇遮風擋雨第876章 要不還是從了吧。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第843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第28章 一封信第2章 倒嚴第一刀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第12章 父子和母子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527.第524章 點金術?505.第502章 蒙古右翼新大汗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第931章 山東最大的問題第965章 番外一164.第164章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第699章 你們阿不都哈林汗叫捎的禮物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第731章 想不想一家團圓?592.第588章 殺人誅心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第936章 白雲湖的數字嚇死人第656章 居然有人敢抓我!第924章 大局已定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第661章 誅殺國賊!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第829章 朕最擅長用經濟手段!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第954章 曉之以情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第927章 開始南巡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第920章 秘書監是幹什麼的?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584.第580章 心慌慌的江南士子第13章 朝天觀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655.第651章 翰林院,文廟管理所?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第904章 皇女皇子出宮第852章 戰無不勝的天竺戰象隊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第82章 皇太孫第92章 理藩院
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來救我!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第370章 爲大明和父皇遮風擋雨第876章 要不還是從了吧。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第843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第28章 一封信第2章 倒嚴第一刀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第12章 父子和母子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527.第524章 點金術?505.第502章 蒙古右翼新大汗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第931章 山東最大的問題第965章 番外一164.第164章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第699章 你們阿不都哈林汗叫捎的禮物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第731章 想不想一家團圓?592.第588章 殺人誅心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第936章 白雲湖的數字嚇死人第656章 居然有人敢抓我!第924章 大局已定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第661章 誅殺國賊!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第829章 朕最擅長用經濟手段!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第954章 曉之以情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第927章 開始南巡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第920章 秘書監是幹什麼的?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584.第580章 心慌慌的江南士子第13章 朝天觀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655.第651章 翰林院,文廟管理所?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第904章 皇女皇子出宮第852章 戰無不勝的天竺戰象隊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第82章 皇太孫第92章 理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