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

午夜時分,心腹僕人在門外喊道。

“老爺,時辰到了,該起來了。”

張四維猛地驚醒,睜大眼睛,發現自己躺在牀上,身邊躺着小妾。

她也被驚醒,坐直了光溜溜的上半身,穿上衣服,下了牀,又穿上褲裙鞋子,輕聲叫喚着門外的婢女丫鬟們,點燈,端着水盆進來。

小妾走到牀邊,把帷帳掛了起來,看着睜圓眼睛躺在牀上的張四維,柔聲說道:“老爺,該起來洗漱了。”

張四維咳嗽兩聲,慢慢坐起身,接過丫鬟遞過來的茶碗,喝了一口參茶,補補元氣。

漱口、洗臉,又用了一碗紅棗小米粥,再在小妾和丫鬟的伺候下,張四維換上三品硃紅圓領官服。

小妾端着烏紗帽,正要給戴上,張四維突然伸手擋住,“今兒老爺要進殿啓奏事情,給我換頂新的。”

小妾一愣。

新的?

進殿啓事要換一頂新烏紗官帽戴?

不過小妾不敢問,馬上轉身去櫃子裡拿了一頂新的烏紗官帽,給張四維戴好。

小妾從盒子裡拿出一塊牙牌,小心地系在張四維的腰帶上。

這是一塊朝參官牙牌,象牙材質,正面刻有“光祿寺卿、翰林院學士、國史館編修張四維”,反面刻着四行字,“朝參官懸帶此牌,無牌者依律論罪,借者與借與者罪同,出京不用!”

明制中,翰林院學士品階不高,才正五品,難顯其清貴,於是一般加個九寺卿的銜,把官階擡上去。

就好比參預機務的內閣大學士,從中極殿大學士到東閣大學士,都跟翰林院學士一樣,只是正五品,視受皇上的寵信程度,加侍郎、尚書、三孤、三公銜,把官階擡上去。

“什麼時分了?”張四維站在後院中,擡頭看了看黑漆漆的天色。

“回老爺的話,丑時兩刻了。”

“丑時兩刻。差不多了,轎子備好了嗎?”

“回老爺的話,轎子在轎房裡候着。”

張四維摸了摸懷裡的上疏奏章,深吸一口氣:“走!”

轎子從張府側門出來,兩位隨從在前面提着氣死風燈照路,前後八位隨從護着轎子。

走到長安街上,四位轎伕擡着轎子,腳步輕盈,走得很快。

爲了方便上朝,朝參官們一般都住在南城,尤其以東西長安街的最多。

張四維不缺錢,在東長安街邊買有一座宅院,離午門不遠,大約兩刻鐘的路程。

轎子在午門外停下,這裡停滿了上百座轎子,官員們紛紛從轎子裡鑽出來。

午門上掛着數十盞燈籠,照得人影幢幢。

大家互相拱着手,無聲地打着招呼,不敢隨意出聲,打破這裡的寂靜。

張四維擡頭看了看午門。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中間爲御道,平時不開啓,左右兩闕門供當值大漢將軍和宿衛執杖旗校等人的出入。

左右兩掖又各開一門,稱爲左、右掖門,這纔是百官入朝之門,文官入左掖門,武官入右掖門。

張四維看到一座城樓隱在夜色中,上面的燈籠像是點點繁星,在黑夜中晃動。

這是五鳳樓,設立有朝鐘朝鼓,由鐘鼓司宦官掌管,暮鼓晨鐘,等會朝鐘一響,就要早朝了。

看着這座黑夜中這座高聳的城樓,張四維感受到一種莫名的壓迫感,煌煌天威啊!

他心裡遲疑了一下。

要不要搏一把?

很快,他下定了決心。

都走到這一步了!

當然要博!

張四維跟同僚們在左掖門候着,按照律制,當值的大漢將軍和執旗錦衣衛軍校最先驗牌入禁。

接下來依次驗牌入內的近侍官員,公侯駙馬伯,五府六部官員,最後是應天府及在京雜職官員。

張四維是翰林院學士,屬於近侍官,第二批驗牌入門。

左側門有直房五間,被人稱爲“板房”,是詹事府、左右春坊和司經局官員侯朝的地方。

張四維橫穿午門後面的空地,來到右側門。

這裡上首位置是錦衣衛官員侯朝的朝房,下三間是翰林院翰林們的朝房,張四維拱着手,跟同僚們打着招呼,找座位坐下。

其餘內閣、六部、五軍府各有各的侯朝朝房。

卯時正,鐘聲響起,天矇矇亮。

大漢將軍在金水橋上,揮動長鞭,發出啪啪的清脆聲響。

聽到鞭響,大家從各自朝房裡出來,過金水橋,到達奉天門丹墀,大學士居北邊最前面,衆學士僅次居中,餘者在南邊。

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在御道兩邊對向站立。

兩聲鐘響,大家肅然站立,不敢亂動。

負責糾察的御史在旁監督,凡是有咳嗽、吐痰、擁擠或儀態不整的官員都會被記錄下來,聽候處理。

臺階左右是鐘鼓司的樂隊,殿陛門楯間站列着大漢將軍,着全副鎧甲。

御道左右及文武官員身後則各有錦衣衛校尉握刀站立。

樂隊奏樂,隆慶帝身穿朝服,坐着步輦到達御門,走上丹墀,在御座上坐下。錦衣衛力士撐五傘蓋、四團扇,從東西兩側登上丹墀,立於御座後左右。

一身朝服的朱翊鈞,垂手站在在丹墀御座下來一級的圍階上,

皇上和太子就位後,大漢將軍再次揮動長鞭,鞭響後,鴻臚寺官員開“唱”入班。

隨着唱聲,左右文武兩班齊頭並進步入御道,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東上,行一拜三叩之禮,是爲“大班”。

公侯、駙馬、伯自成“勳戚班”,居武官班前面一點位置,同時行禮。

行禮完畢,開始早朝。

鴻臚寺官員先出班,對隆慶帝奏報入京謝恩、離京請辭的官員人數姓名。

這些人都是前一天在鴻臚寺報備好的。

皇上要召見的,早就安排入禁覲見了。

隆慶帝早朝都想罷工,自然不會安排入禁覲見,這副重擔又壓在朱翊鈞身上。

不過他一般都是在西苑召見這些進京述職和離京赴任的官員。

所以謝恩和請辭的官員,都是在庭下或午門之外遙行五拜三叩之禮,行禮之後便算完事了。

接下來應該是邊關奏報,今日沒有。

那些邊關奏報早就被隆慶帝下詔,直交督辦處處置即可。

接下來進入非常重要的環節,各官員自行奏事。

幾個月下來,滿朝文武都知道當今皇上是什麼樣的脾性,知道處理軍國大事在西苑,這裡只是表面工作,除了禮儀上的大事,真正的要事反倒不會在這裡啓奏。

張四維等兩位禮部官員奏完後,猛地咳嗽一聲。

這叫“打掃”,告訴其他同僚,我要啓奏了,你們先等着,不要撞車了。

張四維提起衣襟,走到御前跪下,從懷裡掏出奏章,照着上面念。

天色還未亮透,光線不是很好,要是眼睛不好的大臣啓奏,先得在家裡把奏章背熟了。

張四維的聲音洪亮,周圍的人都聽清楚了,徐階等閣老臉色微微一變。

在奏章裡,張四維強烈建議皇上完善東宮詹事府、以及左右春坊,選拔侍講,在文華殿裡給太子設經筵,講經義。

張四維唸完後,把奏章遞給內侍,起身彎腰返回自己的站班位置。

早朝奏事,一般不會要皇上當場做決定的,收回去後批紅或留中。

隆慶帝遠遠地坐在御座上,身子微微晃動,看樣子很有可能睡着了。反正糾察朝會紀律的御史不會去找他的茬。

張四維遠遠地瞥了一眼太子,發現他不動聲色,靜靜地站在那裡,像座石像,雙目炯炯有神。

後面又有幾位官員啓奏一些事情,御史和鴻臚寺官員先後出班,上奏早朝期間官員失儀情況。

一切安好,大家都很守規矩。

站在旁邊的萬福提醒了一下,隆慶帝身子一抖,終於坐直,及時點了點頭。

接到提示的鴻臚寺官員又開始唱班,“奏事畢,鳴鞭駕興!”

然後隆慶帝和太子坐着步輦離開,等這兩位爺離開後,文武百官按順序退出禁內,各回衙門視事。

一萬匹曹泥馬在張四維心頭飛馳而過,高大鬍子,你的附和,你的增援呢!

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第806章 皇上說的全是乾貨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第88章 嘉靖帝又開罵了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第954章 曉之以情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第729章 錢真不經花啊!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433.第432章 克升龍城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第718章 怎麼可能啊!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第872章 風起歐羅巴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783章 我張叔大支持你做天官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28章 一封信574.第571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19章 高拱立威第6章 好聖孫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第870章 我大明不要面子的啊!第737章 慈悲不度自絕人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441.第440章 衍聖公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着!第936章 白雲湖的數字嚇死人634.第630章 真漢子從不回頭看火焰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第82章 皇太孫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第22章 橫嶼島426.第425章 升龍城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第750章 菸酒不分家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第7章 嚴家父子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第845章 濁酒一杯家萬里第883章 人類文明燈塔是大明第768章 查理五世是丐幫幫主啊!第769章 我想爲大明萬曆皇帝畫畫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第78章 祖孫倆分錢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
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第806章 皇上說的全是乾貨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第88章 嘉靖帝又開罵了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第954章 曉之以情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第729章 錢真不經花啊!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433.第432章 克升龍城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第718章 怎麼可能啊!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第872章 風起歐羅巴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783章 我張叔大支持你做天官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28章 一封信574.第571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19章 高拱立威第6章 好聖孫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第870章 我大明不要面子的啊!第737章 慈悲不度自絕人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441.第440章 衍聖公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着!第936章 白雲湖的數字嚇死人634.第630章 真漢子從不回頭看火焰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第82章 皇太孫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第22章 橫嶼島426.第425章 升龍城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第750章 菸酒不分家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第7章 嚴家父子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第845章 濁酒一杯家萬里第883章 人類文明燈塔是大明第768章 查理五世是丐幫幫主啊!第769章 我想爲大明萬曆皇帝畫畫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第78章 祖孫倆分錢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