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

萬曆二年正旦,滴水成冰。

天馬上就要亮了,皇極殿前熱氣朝天,上千文武大臣聚集在皇極殿到皇極門之間的空地上,萬曆二年第一次大朝會即將開始。

朝獻國主李昖成爲衆臣的焦點。

他身穿織金蟒袍,腰繫玉腰帶,頭戴八粱冠,加籠巾貂蟬,雙手捧着一方匣子,得意洋洋地站在外藩班最前面。

沈義謙、鄭仁弘兩人,一人捧着一卷圖,一人捧着一疊名冊,也是一臉得意地站在後面。

榜葛剌、阿拉幹、卡利卡特扎莫林、比賈普爾、古吉拉特五國使節,穿着各自國家的盛裝,神情各異地看着前面三人。

三聲清脆的淨街鞭響。

朝日初升,天地始明,萬丈金光從東邊射出,映在朱牆黃瓦,以及文武百官的臉上。

數百面旌旗在陽光中獵獵招展,大漢將軍身上的鎧甲明光閃亮,丹墀上的樂班鐘鼓絲絃響起,奏出《皇明朝陽浩然初升曲》,氣勢恢宏,氣象萬千。

唱贊官開唱:“荷高明之博臨,膺厚順之丕擁。宗社降福,士民輸忠。

禮嚴欽翼之容,樂被雍和之奏。蒼璧既奠,紫煙其升。乾象粹清,靈心嘉向。和氣洋溢,景光陸離。瑞慶大來——!

文武百官,進!”

宗室、外戚、新舊勳貴二百餘人,站在右前方,自成一班。

左前方是李昖爲首的外藩使節一班

後面則是文武兩班。

衆人按官階穿着朝服,頭戴樑冠,手持笏板,神情肅穆,面朝皇極殿站立整齊。

左邊的文官班北向西上,右邊的武官班北向東上,兩班齊頭並進入御道,分列開準備行禮。

朱翊鈞頭戴圓匡烏紗十二旒冠,上穿玄色日月六章大袖衣,下着黃色七幅六章四行裳,端坐在皇極殿前丹墀正中龍椅寶座上。

唱贊官喊道:“拜!”

正旦大朝會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朝會,文武百官、宗室勳貴,除了皇帝恩准的特例外,必須一個不落地到場,列班向皇帝行五拜三叩。

這套流程李昖和沈義謙、鄭仁弘熟,上回在西苑大光明殿就行過一遍,這次跟着上千人行禮,儀式感更加滿滿。

五拜三叩後,馮保上前,大聲道:“衆臣有事奏本,可上。”

鴻臚寺正卿劉應節上前,走到丹墀前,大聲道:“臣鴻臚寺正卿劉應節,有題本上奏!”

跪拜行禮後,舉着象牙笏板大聲道:“外藩屬國朝獻,君臣上表,請納土歸明!”

“宣!”

劉應節起身,轉身幾步走到御道旁邊,再轉身面向御道,大聲喊道:“宣朝獻君臣上表!”

李昖在前,沈義謙、鄭仁弘在後,三人走到劉應節剛纔跪拜的位置,先把各自手上捧着的匣子、圖冊放到地上,行跪拜禮,然後李昖從從匣子裡掏出上表,大聲念道。

“大明東海屬國朝獻,自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十五日,奉太祖皇帝旨,‘除高麗國名,遵用朝鮮之號’,自立東海。鼎運初建,國步猶梗

歷代國主,不修君德。或畋獵以肆其狂,或宴遊以耽其樂。窮兵極武,震威而暴民。高臺深池,縱情而興役。終釀戊辰之禍,國之將亡。”

李昖歷數了一遍自己歷代祖先們,不好好治國,終究造成了戊辰之變,幾盡亡國。幸好大明粑粑出手相助,拯朝獻萬民於水火。

李昖又說李氏氣數已盡,朝獻國運涼薄,無法再綏寧三千疆域,安撫百萬百姓。

又“大明皇帝皇天眷命,四海歸仁。朝獻官庶軍民,自今上表,請天子施曠蕩之恩,五福錫民。收朝獻小國於版圖,置有司署文武,勉揚善政,阜歲康民。

百職各思于振舉,兆民俾樂於和平。任德以承於天意,共濟唐虞之極治。”

唸完後,李昖把上表放到一邊,從匣子裡取出一方玉印,雙手高高奉起。

“臣奉朝獻傳世寶印於此.”

身後的沈義謙把手裡的圖卷舉起,“臣奉朝獻山河輿圖於此.”

鄭仁弘把手裡的書冊舉起,“臣奉朝獻戶籍田冊於此.”

“請皇帝陛下體恤朝獻百萬官庶軍民之誠心,收土歸明!”

朱翊鈞等了十幾秒鐘,等氣氛醞釀得差不多了,說道:“宣詔!”

祁言拿出一份詔書,走上前,大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受天明命,司牧黎元。荷上帝之丕休,奉祖宗之洪緒。寰區幸致於和平,稼穡屢觀於豐稔。誕膺神眷,敷布邦家

朝獻官民萬黎,誠心以體。祇膺景貺,躬受璽圖。收並疆域,同沐皇恩着改朝獻國爲海東省,立承宣布政使司、司理按察使司、提督兵備使司,任吳兌爲巡撫,樑夢龍爲布政使高策爲提督兵備使。其餘有司,斟酌齊備

封李昖爲提奚郡公,世襲罔替。沈義謙、鄭仁弘授正三品正議大夫官階。

封吳兌爲上虞侯,樑夢龍爲清苑伯,高策爲會寧子。

封盧鏜爲汝寧縣公”

早上八點,豔陽高照。

朱翊鈞換上翼善冠和常服,與戴龍鳳珠翠冠、穿紅色大袖衣加霞帔、着紅羅長裙的薛寶琴,在宗室、勳貴、外戚和正三品以上文武百官的簇擁下,上到承天門城樓上。

今天的長安東西兩街,街道兩邊站滿了勇衛營、羽林軍等官兵,街面上擠滿了京師百姓,烏央央的十餘萬人。

等到朱翊鈞和薛寶琴一起出現在城樓上時,萬民爆發出排山倒海一般的歡呼聲。

男女老少,他們高舉雙手,歡呼雀躍,放聲高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從此刻開始,一直到上元節,被稱爲“萬曆二年春節聯歡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東倭本州島伊勢海北部,剛被封爲汝寧縣公的盧鏜,站在“寧波號”*戰列艦的艉樓上,舉着望遠鏡,眺望北邊。

遠處的天空中,一柱黑煙沖天而起,彷彿連接着天與地。

副官在旁邊稟告道:“稟告大帥,陸戰隊已經悉數登艦。

經過檢點,總共有五十三人受傷,其中五十二人被沿途襲擾的東倭弓箭手射中,還有一人是剛纔登船時,手滑摔了一跤,頭磕到船體。”

盧鏜轉過頭問道:“沒事吧?”

“回稟大帥,醫官檢查過,磕破皮,綁了紗布,休息三五天就沒事了。”

“這個倒黴蛋。”

副官繼續稟告道:“清州城被五千枚火箭彈付之一炬。現在東倭國沿海一百里範圍有價值的城池,全部被摧毀。

按照參謀處的說法,我們已經把東倭國從島嶼國打成了內陸國。”

盧鏜滿意地點點頭:“嗯,挺好。不給這些猴子足夠的教訓,還真以爲我大明上下人畜無害。

仁慈教化不了,那就超度他們算了。”

盧鏜把望遠鏡收了起來。

“一晃就萬曆二年正旦了,我們出來也有半年了吧。老夫算算,前面十萬枚火箭彈已經恩賜給他們,後面補的七萬六千枚,又佈施給他們了,超度了不少人。

嗯,該回去了。對了,參謀處研究好了沒,東倭國的勢力均衡了沒有。”

副官拿出筆記本,翻了翻答道:“回稟大帥,東倭國岐阜城的領主織田信長目前實力最強,所以我們多送了些火箭彈給他。

長島城、那古野城、清州城,總共燒了他家三座城,還有四座城下町。實力大減,應該囂張不起來了。

其餘的各家領主,甲斐的武田家很厲害,不過在山窩窩裡,太遠了,鞭長莫及。”

“行了,我們揚帆回師了。玄武水師回威海港,老夫也要回京去覆命。今天是正旦,通知各艦,廚房加餐,但嚴禁喝酒,我們還在敵國海域。要喝,回港痛痛快快喝。”

“是!”

東籲國最大的港口馬都八港,火光沖天,黑煙滾滾,港區和城區被無邊無際的大火吞噬。風呼嘯着吹過,發出瘮人的尖銳聲。數不清的慘叫悲呼聲在尖銳聲中若隱若現。

海面上漂浮着無數的木板和屍體,還有數十艘船沉入海底,露出桅杆或船頭或船尾。

數百艘隸屬大明南海水師中營的戰艦,張帆背馳而行。

張元勳站在旗艦“廣州”號艉樓上,舉着望遠鏡眺望馬都八港。

看了一刻鐘後放下望遠鏡,他轉身對身邊的屬下說道。

“馬都八港被摧毀,東籲國水師殘餘也一併被殲滅。加上此前被我們摧毀的勃固等港,東籲國所有的港口,已經被我們全部摧毀,水師也悉數被殲滅。

接下來我們水師中營的任務就是封鎖東籲國海岸線,不準片板下海。皇上的聖諭,我們海軍水師,堅決執行到位,一絲一毫都不得有差池。”

“遵命!”

有將領說道:“聽聞東籲國國主莽應龍征戰四方,有一半靠的是葡萄牙僱傭兵的火槍火炮。葡萄牙被我們打殘了,自顧不暇。

現在港口被摧毀,海岸線被封鎖,看他去哪裡僱傭火槍兵,補充火藥。”

其他將領也議論開了。

“皇上斥責莽應龍的詔書,已經傳遍南海。阿拉幹、瀾滄、暹羅等國也都收到。他們此前倍受莽應龍欺凌,現在有我大明撐腰,也該支棱起來了。”

“不過蒲甘這裡,山高林密,地勢險要,莽應龍躲在內陸,我們還真拿他沒辦法。”

“聽說參謀局奉詔做出預案,叫南海水師右營那邊,提供大量兵甲給暹羅和瀾滄兩國。

還有淘汰下來的鳥銃,也撥了一部分過去。還叫海軍陸戰隊抽調了部分教官,給他們訓練兵馬。”

“沒錯,現在東籲國勢盛,先把莽應龍的囂張氣焰打下去再說。”

張元勳打斷了衆人的議論:“好了。東籲國的事,由參謀局和右營去操心。我們分出部分水師,輪流封鎖東籲海岸線,主力還是要放在炎南島上。

亞齊人已經頂不住了,我們再加把勁,就能徹底打垮他們。現在我們主力回師炎南島,目標還是亞齊人。繼續步步爲營,穩打穩紮,徹底消滅他們。”

“是!”

阿丹(亞丁)港外西北六十公里海面,到處可見起火的阿拉伯帆船和槳帆船,它們在滿是木板碎屑和屍體的海面中,慢慢沉沒。

奧斯曼紅海艦隊,在經歷過兩次烏第戰敗後,養精蓄銳,終於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收復了阿丹港。

幾經拉鋸,奧斯曼陸軍在也門地區與本地勢力(士頁派)對戰,時勝時敗。但海軍一直牢牢佔據着阿丹港,還幾次擊敗葡萄牙艦隊。

但是今天,奧斯曼紅海艦隊全軍覆滅。

“塞林木,老子原本還說着以和爲貴,可是這些大食人就是不聽勸啊,非要搞得兵戎相見。”俞大猷站在旗艦“泉州號”*艉樓上,看着前面的海面,破口大罵道。

部下在旁邊勸道:“大帥,這些蠻夷都是一個德性,畏威不畏德。我們和聲和氣跟他們說話,還當我們是癟三。

我們擡出火炮一頓猛打,他們知道厲害,只知道求饒,晚了。丟他個老母,寶劍出鞘,不沾血怎麼輕回。”

“猴賽雷啊,你都會拽戲文了。”

“丟你個老姆,你是誇我還是損我。”

“好了!”俞大猷大喊一聲,衆人立即住嘴,艉樓上一片寂靜,周圍的旗幟在風中嘩嘩作響。

“參謀處剛審訊過俘虜,阿丹港是中轉港,沒有造船能力。大食的戰艦,都來自北邊的蘇伊士港,那裡有個造船廠,還是一處繁華的港口。

阿木,我們還剩下多少火箭彈?”

“回大帥,還有三千七百枚。”

俞大猷右手狠狠往下一劈,“塞林木,把這三千七百枚火箭彈全部砸在蘇伊士港頭上,我們這次出征就告一段落,全師回滿剌加和龍口港。

傳令給各隊,告訴兄弟們,打完這一仗,我們回炎州了。”

“好!”

過了十幾分鍾,接到旗語命令的各船陸續爆發出歡呼聲,然後艦長、水手長的高呼聲從各船揚起。

“兄弟們揚帆!東北側風,升三分之一帆,偏二十六度角。”

“兄弟們,打完這一仗,我們回炎州,就可以輪換回香江了。”

一張張帆升起,兩百多艘戰艦劃破紅海海面,彷彿一羣戰馬向北疾馳。

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843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289.第289章 殿下的御下術大成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159.第159章 我和太孫都希望你入閣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490.第488章 大婚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着!第931章 山東最大的問題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74章 世子的反擊第890章 扶植爪牙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第652章 我要鹹魚大翻身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第352章 終於來了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83章 會做生意的楊金水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第951章 歷史的恥辱柱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273.第273章 此時不積極,你有什麼前途?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來救我!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393章 流水淘沙不暫停第780章 刑部尚書和御史中丞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490.第488章 大婚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932章 十一個月的大明第一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441.第440章 衍聖公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475.第473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第701章 菸酒齊全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第961章 皇上想以民制官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第751章 他們來了!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第383章 進擊的皇史宬鹹魚們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
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843章 我們要開始經營了!289.第289章 殿下的御下術大成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159.第159章 我和太孫都希望你入閣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490.第488章 大婚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着!第931章 山東最大的問題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74章 世子的反擊第890章 扶植爪牙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第652章 我要鹹魚大翻身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第352章 終於來了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83章 會做生意的楊金水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第951章 歷史的恥辱柱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273.第273章 此時不積極,你有什麼前途?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來救我!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393章 流水淘沙不暫停第780章 刑部尚書和御史中丞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490.第488章 大婚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932章 十一個月的大明第一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441.第440章 衍聖公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475.第473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第701章 菸酒齊全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第961章 皇上想以民制官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第751章 他們來了!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第383章 進擊的皇史宬鹹魚們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