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光明之城(四)

光明之城 (四 中)

對於破虜軍近期的作爲,董文柄是下了一番功夫仔細研究過的。他家裡養着一夥幕僚團,平日裡也喜歡分析一下天下大勢。作爲漢軍世家的長者,別的東西不需要把握,首先一個“勢”字是最要看得清楚。幾百年來,黃河以北,先是契丹、再是女真、接着是蒙古,在適當時機,選擇適當的主子,就是這些世家大族維持家族生存的第一要務。

做對了選擇,就像他家投靠了忽必烈一系,就可以扶搖直上。

一步走錯,則被人抄家滅族,連同部下一起,切瓜砍菜一樣斬個乾淨。

目前局勢,宋朝已經成殘宋,與流寇土匪差不多。大元以傾國之力敵一隅,只要沒有大的戰略失誤,短時間之內,局勢不會逆轉。朝堂上謀臣所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忽必烈拿主意,把消滅殘宋的任務,一步步按部就班的走下去,而不是被敵人的局部勝利所迷惑,所調動。

文天祥現在的優勢是,他手中只有一支破虜軍。人少而精幹,距離前線近,可以隨時調整戰略部署,對突發情況作出反應。而這正是朝庭的劣勢,消息戰報傳回朝庭,通過忽必烈決策再返回前線,一來一去,至少半個月。

如果戰爭還是原來那種刀劍相交的方式,半個月不算太長。

但眼下破虜軍有了火炮這種攻城利器,原來的城池營壘難以作爲障礙,半個月內,戰局可能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

所以,董文柄以爲,文天祥現在的戰略目的,就是以快和亂,來混水摸魚。

而朝堂此刻,一定要穩住,以慢和柔,化解文天祥的亂拳。

鋼弩並不可怕,弩的射程不如黃樺、黑漆、馬克打、長蠻等名弓(四種都是著名的複合弓,有效射程近二百到三百步)。雖然這些名弓難得,可搜遍全天下,足以搜出幾千把,武裝出可以剋制破虜軍弩兵的軍種。

火炮也不可怕,那東西移動慢。如果在平原上,利用騎兵包抄偷襲,可以輕易將炮羣掀翻。

需要提防的是各級將士自亂陣腳,隨着文天祥的行動而行動。所以,現在索都按兵不動,甚至撤回潮州修整,都是正確的選擇。朝庭不但不可斥責,而且要鼓勵。並且不再幹涉達春、索都和劉深三人的軍事指揮,授予絕對的權力,讓他們便宜行事。

他的話沒等說完,就再次被阿合馬打斷。仗着忽必烈平素的器重,阿合馬毫不客氣地反駁道:“泉州城乃東南第一大城,去年宋人數十萬大軍,三個月圍攻都未能將其攻下,你憑什麼說其已不可守。況且城中還有我大元官兵近萬,市泊司未解遞來的稅銀百萬餘兩,各地商人海舶上千。如果此刻我大元不發兵相救,世間各國,誰還敢不遠萬里來朝!”

“阿合馬大人莫急,且聽董大人把話說完。陛下面前,不可施禮!”伯顏聽得有些不耐煩了,站起來,隔在了阿合馬與董文柄中間。

他是個老成持重之人,知道董文柄說的話並非妄言。也知道阿合馬爲什麼如此着急。實際上,這個色目人的內心深處,泉州城命運如何,不十分關心。甚至與他同爲***的蒲家兄弟死活,阿合馬也未必放在心上。阿合馬最關心的是,市泊司未遞解進京的稅銀,朝廷四處用兵,又沒有明搶本國百姓家產的道理。失去了剛剛開始興起時的掠奪手段後,終日入不敷出。如果今年再失去東南海上貿易積累起來的財富,明年就有軍隊發不出餉。爲國理財的阿合馬大人,就有脫不了的干係。

但董文柄說的話,自有他的道理。以破虜軍半年來的戰績來看,鮮有在火炮轟擊下,還能支持過三天的城市。那種新式武器,是土磚城牆的天然剋星(宋代城牆,多爲土或者泥磚所建。直到明代火炮普及後,石塊和青磚牆纔開始普及)。失去了城牆爲屏障,靠錢財維持的左翼軍,的確很難守得住泉州。況且海路又被方家堵上了,而大元朝的水師,也沒有剋制火炮的辦法。既沒有鬥志,又沒有援軍的情況下,蒲家能堅持到現在,已經是奇蹟。而奇蹟的背後,有可能是破虜軍故意圍而不攻,以期圍城打援的圈套。

阿合馬被伯顏的威勢壓住,悻悻地後退了幾步,嘟囔着,坐回了自己原來的座位。董文柄接下來的話也的確如伯顏所想,他認爲破虜軍是故意弄了個圈套給索都鑽,當務之急,是避免索都上當,給大元帶來更大的損失,而不是討論如何去救泉州。而與殘宋爭奪天下的戰局,必須重新佈置。重視到和西北叛亂同樣的高度,由大都,山東一帶,大肆徵招和調集漢軍,徵集武器,傾力給予殘宋一擊。連在大庾嶺剿匪的李恆和呂師夔,都應該暫時放棄那些山賊,擊中兵力到福建前線,統一歸達春調度。

聽完董文柄的陳述,忽必烈輕輕嗯了一聲,並沒有急於對他的建議作出評價。內心深處,處於對南人(宋人)戰鬥力的一貫蔑視,他並不認爲泉州的形勢有那麼戰報上說得那麼危機,也不認爲蒲壽庚能守到現在,完全是破虜軍故意放水。破虜軍自下百丈嶺後,連克大城,戰鬥力不俗,這一點他知道。但破虜軍進攻邵武,靠的是威嚇。攻破福州,靠得是欺詐。這種計策具有偶然性,都玩不了第二次。反觀蒲壽庚,他與宋朝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肯定不敢投降。想棄城而走,海路又被人斷了,而陸地上那條通道,明顯是文天祥故意留出來,瓦解左翼軍軍心用的。如果蒲家兄弟能以泉州爲忠心,吸引住破虜軍,並儘可能消耗破虜軍的補給。待對方師老兵疲之時,達春、索都、和劉深大軍壓上,依然有可能完成原來圍剿破虜軍的計劃。

想到這,他把目光轉向伯顏,笑着問道:“丞相之意如何?”

聽到忽必烈點到自己,伯顏站起來,恭敬地說道,“臣以爲,董大人的分析甚有道理。只是,徵調漢軍南下之議,未必可行。近年山東、河北一帶屢受饑荒,民間凋敝。此時再徵兵,無異於雪上加霜!”

這是一個漂亮的藉口,伯顏學自那些理學先生,用爲民着想,掩蓋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漢軍不可輕用,這幾年,忽必烈和他一直在逐步裁軍,慢慢削弱那些漢軍世侯的實力。如果大舉召集漢軍參戰,已經被剝奪了軍隊繼承權的那些世侯們,少不得趁機又要些好處回去。一旦他們實力增強了,保不準其中再出幾個有野心的。

“臣也不贊成徵調漢軍南下。漢軍戰鬥力低下,軍紀敗壞,所過之處,民不聊生。幾年後依然收不上稅來!”阿合馬瞅準機會又插了一句,把蒙古軍乾的壞事,全部推到了漢軍頭上。大夥目標雖然一致,可現在不比打天下的時代。如今每一步安排,都涉及到日後的權力格局。所以,即使董文柄說得再有道理,阿合馬也不能讓他遂了心。

“軍紀之事,朕自然會派人去查。如果不抽調漢軍,衆卿以爲,哪裡可再調援軍。何策可解泉州之圍?”忽必烈笑着向羣臣問道。

“臣以爲,西北戰事可先放緩,如今諸賊內部爭執不斷,我軍不妨稍稍回撤,促其內亂。臣建議抽調一部分探馬赤軍,和九拔都所部漢軍,增援達春。而福建戰事,如董大人所云,先棄泉州於敵。帶我軍兵馬齊聚時,再行征剿!”伯顏想了想,提出了一個與董文柄所言類似的建議。

“九拔都,朕倒是將他忘了!”忽必烈臉上又是一喜。九拔都,是蒙古貴族們對漢軍世侯張宏範的稱呼。因爲他在忽必烈跟前追隨多年,所以諸臣已經不把他和他的部曲當作漢人。忽必烈甚至數度當着衆臣的面,宣稱自己視張宏範爲子侄。而張宏範也的確不辜負忽必烈的器重。多年來領軍做戰,每戰必勝。無論草原上的蒙古人,還是党項殘部、西遼潰兵,提起九拔都來,都鼓不起領軍做戰的勇氣。

“陛下,臣以爲,泉州不可輕棄,否則,我大元將失天下來朝者之心!”最不起來的角落裡,一個揣摩聖意多時的黃頭髮色目人站了起來,用生硬的漢語說道。

衆人的目光都被他的古怪腔調吸引過去,看着他那張滿是毛髮的臉和高聳的鼻子,等待他的下文。

“馬可,你且說說,爲什麼泉州不可輕棄!”忽必烈正愁如果說服董文柄和伯顏,聽見此人的話,笑着示意他不必驚慌,隨意發表建議。

董文柄搖了搖頭,他知道這個馬屁鬼肯定會耽誤國家大事。也知道自己已經無法阻止忽必烈在戰略上的冒險。那個金髮高鼻,滿臉生毛的“大猩猩”來自遙遠的西方,據說是個放蕩、荒淫且貧瘠的島國。姓菠蘿,叫馬可。靠着一肚子古怪傳聞,和與衆不同的阿諛奉承手段混到了一個官職。但見識和能力,都是下下之品,連阿合馬都不如。

華夏一下合圍五下風暴七下第5章 龍吟(四)第4章 斷腕(一)第2章 職責(一)國戰四第3章 死生(四)第3章 選擇(一)強盜貴族四五國戰十一上第3章 雲動(二)第1章 狩(二)第4章 初(四)第2章 職責(一)第4章 虎嘯(二)迷局二下風起四第1章 劫(三)第2章 蝶變(七)第1章 狩(五)第5章 風暴(六)迷局二上雲動一第4章 虎嘯(四)第4章 初(一)第1章 狩(六)華夏四上第1章 劫(三)第3章 死生(六)第1章 廟算(一)第3章 雲動(二)第2章 蝶變(五)拔劍六上第4章 虎嘯(二)風起一第4章 驚雷(十二)輪迴六第3章 選擇(三)第1章 弄潮(一)第3章 天下(九)合圍五上風暴十下國戰五輕車一下第2章 破局(六)迷局六下第2章 職責(一)第4章 虎嘯(一)拔劍八下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3章 死生(五)破賊二第5章 風暴(十)第5章 風暴(一)合圍四上華夏八華夏一下第5章 風暴(四)國戰十合圍三下第1章 弄潮(一)黃昏三輪迴七光明之城四下迷局四下華夏一國戰五第1章 劫(七)迷局四上第5章 風暴(三)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4章 初(二)第5章 風暴(五)第3章 碰撞(二)第3章 天變(一)第3章 選擇(二)破賊四第2章 職責(三)強盜貴族終第2章 職責(七)第1章 弄潮(一)輕車四上強盜貴族四五第1章 進攻(六)華夏一華夏一第2章 輕車(一)第1章 進攻(一)第3章 天下(五)第4章 驚雷(八)華夏三上第3章 死生(三)風起六拔劍五第3章 天下(四)迷局三上第5章 風暴(九)第1章 狩(七)
華夏一下合圍五下風暴七下第5章 龍吟(四)第4章 斷腕(一)第2章 職責(一)國戰四第3章 死生(四)第3章 選擇(一)強盜貴族四五國戰十一上第3章 雲動(二)第1章 狩(二)第4章 初(四)第2章 職責(一)第4章 虎嘯(二)迷局二下風起四第1章 劫(三)第2章 蝶變(七)第1章 狩(五)第5章 風暴(六)迷局二上雲動一第4章 虎嘯(四)第4章 初(一)第1章 狩(六)華夏四上第1章 劫(三)第3章 死生(六)第1章 廟算(一)第3章 雲動(二)第2章 蝶變(五)拔劍六上第4章 虎嘯(二)風起一第4章 驚雷(十二)輪迴六第3章 選擇(三)第1章 弄潮(一)第3章 天下(九)合圍五上風暴十下國戰五輕車一下第2章 破局(六)迷局六下第2章 職責(一)第4章 虎嘯(一)拔劍八下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3章 死生(五)破賊二第5章 風暴(十)第5章 風暴(一)合圍四上華夏八華夏一下第5章 風暴(四)國戰十合圍三下第1章 弄潮(一)黃昏三輪迴七光明之城四下迷局四下華夏一國戰五第1章 劫(七)迷局四上第5章 風暴(三)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4章 初(二)第5章 風暴(五)第3章 碰撞(二)第3章 天變(一)第3章 選擇(二)破賊四第2章 職責(三)強盜貴族終第2章 職責(七)第1章 弄潮(一)輕車四上強盜貴族四五第1章 進攻(六)華夏一華夏一第2章 輕車(一)第1章 進攻(一)第3章 天下(五)第4章 驚雷(八)華夏三上第3章 死生(三)風起六拔劍五第3章 天下(四)迷局三上第5章 風暴(九)第1章 狩(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