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廟算(一)

大雪,紛紛揚揚,將華夏大地蓋上了一層銀白。原野間殘破的古城和地面上尚未乾涸的血色都被這一片白色湮沒,還原爲混沌之初的蒼茫。彷彿那些屠殺,那些破壞,從來就沒發生過,今後也沒有人會回憶起。至於史家,他們只會記錄帝王和名將的封功偉業,至於墊在這些封功偉業下的白骨,他們沒時間去關注,也不在乎。

幾點粉紅從茫茫的雪幕中倔強的探出來。那是早春的梅花,帶血的凍臉迎着刺骨的寒風,在白雪中展示着生命的頑強。也許轉瞬就零落黃泥,但它們畢竟曾經,驕傲地綻放過。

一陣馬蹄聲由遠而近,送信的蒙古騎兵們飛身下馬,閃進路邊的驛站。利落地從驛站裡牽出另幾匹良駒,身子一翻落於馬上,緊夾幾下馬肚子,冒着風雪繼續向北飛奔。

被強行派差的驛卒哆哆嗦嗦從馬棚裡走出來,抹去一把因爲剛纔怠慢被蒙古士兵打出來的鼻血,牽過被遺棄在門外的驛馬,蹣跚着向驛站內走去。雙腳邁過驛站的門檻兒,楞了楞,想起什麼事兒般轉出門來,望着蒙古騎兵消失的方向發呆。

突然,老驛卒笑了,彷彿看到了什麼值得開心的事情,哼着小調掩好了驛站的門。剛纔那羣野蠻的韃子是從南向北去的,帶着緊急軍情。只要這驛道上的軍情一天沒斷,就說明那個人還在抵抗,只要那個人還在抵抗,大宋就不能算亡國。

八百里軍情,從福建一路送到大都。大元皇帝忽必烈接到戰報,當時就掀翻了桌子,氣急敗壞的咆哮聲,站在高粱橋西邊都能聽見。(酒徒注,元大都的皇宮在今北京偏西,不在紫禁城)。

忽必烈無法不生氣,歌頌大元朝武功的《平宋書》已經完成了三年,以滅宋爲名進行的舉國狂歡也過去了一年半,去年自己親自降諭中書省,向海外各國宣佈,宋已亡國,國都也改稱杭州。可令人難堪的是,那個被宣佈滅亡了的宋朝還倔強地存在着,飄蕩於海上,願意割地爲臣屬小國,卻不肯接受覆滅的命運。更可惡的是那個大宋丞相文天祥,居然在被擊潰倒後幾個月內又爬了起來,一戰而下邵武。

皇宮裡的地毯太軟,暴怒的腳踩上去,立刻限下一個大坑。敦實的忽必烈被自己絆了一個趔趄着,暴怒地跳起來,走到牆邊抽出馬刀,將地毯割碎,跺了幾下,一腳踢進了炭爐。濃郁的烤羊毛味道充滿了屋子,被嚇得大氣都不敢出得太監們想將地毯從炭爐裡扯出來,又怕祭了皇帝手中的寶刀。涅斜着身子,貼着牆根,手腳不知該放在什麼地方。

“都給我滾,沒有的奴才”,忽必烈以刀尖指着太監們罵道。小太監們如蒙大赦,抱頭鼠竄而去,生怕跑得慢了,遭受與地毯同樣的厄運。

“沒用的東西,朕白養了你們”,忽必烈怒吼着,一刀復一刀拿面前不知擺了幾百年,經歷了幾朝皇帝的紫檀木書案撒氣。猛然一刀剁得太狠,刀刃卡進了木案中。拔了幾下,沒拔出來,皇帝的眼睛立刻冒出了紅光。

“來人,將這個沒有的書案拿出去燒了,這把刀拿去化鐵”。伴隨着忽必烈的咆哮,太監們“滾”進養心殿,手忙腳亂地擡走書案,更換新的地毯,更換新的炭爐。冷風透過氈門簾兒的縫隙卷着雪花吹進屋子,讓人的精神爲之一振,煩躁的心也漸漸開始平復。

忽必烈發泄過了,倒揹着手走到宮牆前。正對着他的那面牆懸掛着一幅比例偏差甚大的大元全域圖,大都城畫在圖的中心,西域和海外各國羣星捧月般圍繞大都城,做俯首狀。在這種人爲改變比例的地圖上,邵武軍不過是一個芝麻大小的黑點兒。但是,此刻這個小黑點在忽必烈的褐黃色的瞳孔中是那樣的刺目。久經戰場的他,憑藉本能嗅到了千里之外的威脅。

不能讓文天祥率領的抵抗力量繼續存在,因爲這支力量存在一天,天下的宋人就不會放心中的希望。而這不滅的希望,對於剛剛建立的大元帝國將是致命的威脅。伴隨着蒙古軍鐵蹄而誕生的大元皇朝不穩定,抵抗之火不但來自江南,也來自塞外,包括蒙古人起家的哈爾和林一帶,都是一個暫時平靜的火山,隨時醞釀着一次劇烈的噴發。

當年爲了奪取汗位,忽必烈棄成吉思汗爲黃金家族定下的約法而不顧,親自帶領南征兵馬打進了蒙古人在草原上的都城哈爾和林,經歷四年血戰,將自己的同胞弟弟阿里不哥擊敗後毒死。這種霹靂手段告訴窺探汗位的人一個道理,實力就是一切。

誰的力氣大,誰就可以不顧祖宗關於繼承權的約法。黃金家族再不是當年團結在一起的一捆箭,而是一窩子互相敵視的狼。

如今的草原,西域的朮赤系的子孫已經宣佈脫離,再不受家族的束縛。西北,窩闊臺的孫子海都也自立了伊力汗國,隨時準備打着爲阿里不哥報仇的名義揮師東進。哈爾和林一帶,年老的蒙古貴族們虎視耽耽,只要忽必烈的行爲稍有閃失,他們就會再次舉行忽裡勒臺,推薦出一個符合他們理想的統治者來。乃顏、莫哥,凡是支持忽裡勒臺製度,且擁有黃金家族血統的人,都是上好的人選。

忽必烈需要蓋世武功來證明自己比阿里不哥更適合這個汗位。所以在奪位後才大舉南下,以近千萬人的屍體鋪平了一統天下的道路。一旦宋朝滅亡,就意味着他完成這蒙古人幾十年未完成的偉業。面對背後那些蒙古貴族的指責而非難,忽必烈就可以冠冕堂皇的說一句,“我,黃金家族的繼承人和榮譽傳承者忽必烈,不經忽裡勒臺的推舉而稱汗,毒死同胞弟弟阿里不哥,爲的是整個蒙古族的繁榮”。

對於崇昌武功的蒙古人來說,這踏平天下最繁華之所的功勞,足以掩蓋破壞成吉思汗以來的約法,屠戮自家城池的罪過。

即使後人用忽必烈自己獨創的蒙古方塊字撰寫歷史,也會把殺弟逼宮的事情,描寫成當年唐太宗殺兄逼父一樣的小節,說不定還要加上對他當時如何剛毅果敢的描述。

而這一切,都要建立在宋朝滅亡的基礎上。所以,忽必烈宣佈宋朝滅亡的消息才那樣迫不及待。但前方將士送回來的戰報顯然讓忽必烈大失所望,幾路大軍一齊南下,耗資數百萬,非但沒將南宋小皇帝捉來,反而延誤戰機,讓文天祥死灰復燃。

臘月文天祥入邵武,陣斬新附軍都督黃去疾。正月,文部大將鄒洬竄入汀州,襲擾各地,汀洲府留守的新附軍人數是對方數倍,居然躲在城中不敢野戰。任由鄒洬一個月內將汀州境內的銀坑、金礦劫掠一空。福建副參政知事王積翁是個軟蛋,帶了兩萬人馬去回奪邵武,走在半路上,聽說土匪陳吊眼要進攻福州,慌慌張張掉頭又跑了回去。離邵武最近的建武軍統軍萬戶武忠發來的奏摺最有趣,居然說文賊竄入福建,作爲江西將領,沒有皇命,他不敢越境攻擊,請忽必烈下旨定奪。

“笑話,朕下旨允許你越境攻擊,你就敢攻擊麼”?忽必烈轉過身,抓起統軍萬戶武忠的摺子,揉成一團,扔進了剛剛換來得白銀炭爐裡。絹紙奏摺被木炭點燃,火焰照亮忽必烈鷹一樣銳利的雙眼。

忽必烈對那方那些新附軍將領,既瞧不起,又放心不下。在他心目中,那些見風使舵的牆頭草,打仗不在行,互相傾軋的手段卻一個勝過一個。有他們在,早晚會把大元軍旅的風氣腐蝕得如宋朝一樣糜爛。

去年宋將張士傑率部圍攻泉州的時候,福州守將王積翁就私下裡和張士傑麾下的將領眉來眼去,不發一兵一卒救援泉州。後來漢軍元帥劉深上表彈劾王積翁私通敵國,王積翁居然振振有辭的說他是爲了保境安民,迫於賊兵勢大才不得以而爲之。

“賊兵勢大”,忽必烈看看王積翁的告急奏摺,撇撇嘴,繼續將這些無聊的說辭添進炭爐裡當柴燒。“去年張士傑引兵十萬,可以用賊兵勢大做藉口,幾年文天祥不過幾千人馬,勢頭再大,還能大過福州城裡數萬官兵麼”?

這些不忠於大元的牆頭草早晚要剷除,只是剷除的手段,需要做得隱蔽些,否則無法再以高官厚祿誘惑那些抵抗者。忽必烈計劃着,盤算着,從親信大臣董文柄、達春等人上的條陳中尋找妥善的解決辦法。眼下他需要消滅的,不僅僅是文天祥,還有那些新附軍。

只要安排好先後順序,安排好具體細節,有一個辦法可以讓新附軍和各地的抵抗力量彼此消耗掉,省卻朝廷很多麻煩。

只是那樣做,要耗費很多時間,與目前滅宋的節奏也不太相符,並且文天祥的勢力會越來越大,就像去年在贛南那樣,差一點形成燎原之火……!

第2章 職責(六)第4章 虎嘯(一)弄潮三第3章 天下(四)國戰七弄潮二下第1章 狩(七)第2章 國戰(一)第5章 風暴(三)第5章 龍吟(三)第1章 對峙(三)第3章 雲動(三)第3章 天下(八)風起三第1章 對峙(五)強盜貴族四五第5章 風暴(四)第三 卷薄暮弄潮五第3章 破賊(一)第5章 龍吟(一)第3章 選擇(一)第3章 碰撞(一)第3章 選擇(一)迷局六中輕車二上風暴八上拔劍八上強盜貴族終風起五合圍一下第5章 風暴(四)第3章 天下(十一)第4章 驚雷(十一)天變二第3章 天下(六)第4章 初(五)第3章 死生(三)第1章 廟算(三)第3章 天下(五)第1章 對峙(一)第3章 天下(六)天變六國戰四第2章 蝶變(一)合圍一下迷局六中第3章 死生(六)華夏七迷局二下華夏五第4章 斷腕(六)第5章 風暴(八)第1章 進攻(四)迷局六上風暴七下第4章 初(五)第1章 狩(二)強盜貴族三第5章 風暴(九)國戰二第2章 破局(一)拔劍四第5章 龍吟(五)第1章 廟算(二)第1章 輪迴(一)第4章 驚雷(八)天變四第5章 龍吟(五)迷局三上第3章 天下(六)第4章 驚雷(五)拔劍二風暴十下第4章 斷腕(六)拔劍一下第3章 碰撞(二)風暴十下輪迴五第3章 死生(六)拔劍六上第4章 拔劍(一)雲動一第3章 死生(七)第3章 碰撞(二)風起二第4章 驚雷(十)破賊三天變六第4章 虎嘯(一)第1章 黃昏(二)第3章 天下(三)第1章 進攻(六)第4章 虎嘯(五)第3章 天下(四)國戰十下第3章 雲動(六)風起六合圍一下拔劍八上
第2章 職責(六)第4章 虎嘯(一)弄潮三第3章 天下(四)國戰七弄潮二下第1章 狩(七)第2章 國戰(一)第5章 風暴(三)第5章 龍吟(三)第1章 對峙(三)第3章 雲動(三)第3章 天下(八)風起三第1章 對峙(五)強盜貴族四五第5章 風暴(四)第三 卷薄暮弄潮五第3章 破賊(一)第5章 龍吟(一)第3章 選擇(一)第3章 碰撞(一)第3章 選擇(一)迷局六中輕車二上風暴八上拔劍八上強盜貴族終風起五合圍一下第5章 風暴(四)第3章 天下(十一)第4章 驚雷(十一)天變二第3章 天下(六)第4章 初(五)第3章 死生(三)第1章 廟算(三)第3章 天下(五)第1章 對峙(一)第3章 天下(六)天變六國戰四第2章 蝶變(一)合圍一下迷局六中第3章 死生(六)華夏七迷局二下華夏五第4章 斷腕(六)第5章 風暴(八)第1章 進攻(四)迷局六上風暴七下第4章 初(五)第1章 狩(二)強盜貴族三第5章 風暴(九)國戰二第2章 破局(一)拔劍四第5章 龍吟(五)第1章 廟算(二)第1章 輪迴(一)第4章 驚雷(八)天變四第5章 龍吟(五)迷局三上第3章 天下(六)第4章 驚雷(五)拔劍二風暴十下第4章 斷腕(六)拔劍一下第3章 碰撞(二)風暴十下輪迴五第3章 死生(六)拔劍六上第4章 拔劍(一)雲動一第3章 死生(七)第3章 碰撞(二)風起二第4章 驚雷(十)破賊三天變六第4章 虎嘯(一)第1章 黃昏(二)第3章 天下(三)第1章 進攻(六)第4章 虎嘯(五)第3章 天下(四)國戰十下第3章 雲動(六)風起六合圍一下拔劍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