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一

指南錄? 風起 (一)

羅霄山巍峨起伏,由北向南,橫亙千里。

此山南接廣東,北連荊湖,顧盼湘、贛、鄂、粵四路二十餘州。古稱“三苗”,又稱“楚頭吳尾”,乃天下少有的險地。山下河流多狹窄湍急,多雨則漲水成災,少雨則斷流成旱,有宋之年,鮮有人在山區居住。

北元鐵騎南下後,羅霄山區慢慢開始變得“人煙密集”。雖然山中野獸成羣,蛇蟲衆多,但毒蟲猛獸殺人只爲充飢,相比較而言,遠比大元的安撫使、運轉使和倉庫使們行爲良善。特別是自從山中來了破虜軍後,一邊剿滅周圍草寇,一邊消滅虎豹狼豺,百姓的日子竟慢慢過得有了世外桃源的感覺。

遠遠的一陣細碎的馬蹄聲,打碎了桃源的寧靜。一身道士打扮的何時與一個銀甲白袍的將軍,在十幾個護衛的保護下,緩緩走出了山谷。

“好了,送君千里,終有一別,林將軍請回吧,貧道就此告辭!”何時笑着在馬上拱手,衝着將軍打扮的人說道。

“還早着呢,這明月嶺山私明月,婉轉綿延,沒有一上午轉不出去。咱們經年未見,眼下戰事不忙,我再送何兄一程!”林琦笑着拒絕,馬不停蹄,跟在何時的身側。“況且何兄此番給我雪中送炭,我不送你出山,回去咱那幫老弟兄也不答應!”

“也好,賢弟公務繁忙,本不應多擾。既然賢弟執意要送,那愚兄就客隨主便,恭敬不如從命了!”何時笑了笑,與林琦並絡而行。一年多不見,素來心高氣傲的林琦言談舉止看上去平和得多了,舉手投足間,已經有了一方豪傑的平易與沉穩。這種風格,讓何時願意和他多做一些交流。

“大戰在即,你我一別不知何日才能再見。這幾天在山中老營被西門彪那廝鬧騰的,也沒來得及與何兄私下聊幾句。此刻正好一邊看看我這羅霄山水,一邊與兄做傾心之談。大好河山,剛好拿來當酒!”林琦揮鞭前指,豪情萬丈。

提起西門彪,何時會心地笑了,“這個西門大將軍,與他的故主陳吊眼有得一拼,熱情的確熱情,不講起理來,卻也混得像頭驢一樣!”

“怎麼,陳吊眼又鬧了什麼笑話!說來聽聽!”林琦笑着發問。算算日子,再有幾個月,他就整整出來一年了,對近幾個月,福建那邊發生了什麼事,諸位老兄弟們都有什麼變化,十分關心。這次何時奉文丞相命運了大批物資上羅霄山,他就下定主意,把一些傳聞逸事打聽清楚。一則追憶一下大夥並肩奮戰的日子,二則,爲將來的事情做個規劃。

在山中,將領多,林琦不好問得太細。所以,他才刻意送了一程又一程,打定主意,要匆何時這個負責敵情的人嘴裡,挖一些自己人的內幕。比如整軍,比如治政方略,比如鄒洬等人最近的情況。

“那個陳吊眼,跟你合作好好的,回到福建後就倒打一耙子。硬說你拉走了西門彪,並了他的部曲,讓丞相賠償他。要麼,將他麾下的復興軍,全部併到破虜軍的編制中。要麼,給他的弟兄,破虜軍一樣的裝備!”何時笑着,講陳吊眼的種種“無禮”舉動一一到來。

陳吊眼本來是個縱橫一方的豪傑,但爲文天祥的能力和爲人所折服。回到福建後,又發現自己的復興軍在幾個月內,被鄒鳳叔訓練得脫胎換骨。所以,乾脆放棄了原來爭雄天下的夢想,立志加入破虜軍。

“丞相答應了嗎?”

“正是用人之際,丞相怎麼能不答應。給了他四個標的編制,並上奏朝廷,委任他爲破虜軍副統領。現在陳吊眼軍銜與鄒鳳叔平級,都是中將。這傢伙樂得天天合不上嘴巴,把肩膀上幾顆星,擦得錚亮錚亮的!直晃人眼睛!”何時笑着回答,聲音裡帶着淡淡的自豪,爲破虜軍的凝聚力而自豪。

有一個關鍵的地方,何時略過未提。就是陳吊眼把復興軍編入破虜軍時,還提的一個條件。就是他的人馬只奉丞相府號令,不理朝廷的茬。爲國而戰,不爲趙宋賣命。文天祥刻意將這些問題淡化掉了,但破虜軍中很多將領都心照不宣。他們中間很多人,也做得是如是打算。文浦山的事情,朝廷的做法,徹底寒了大夥的心。很多在新政和皇統之間搖擺不定的人,也堅定地站到了新政一方。

剩下鄒洬、黎貴達等依然對朝廷抱有幻想的人,在破虜軍中,已經起不到太大影響。

二人原本關係就不錯,此刻主客之間有心敘舊,自是無話不談。絮絮煩煩說了一會兒這一年多衆人的收穫與變化,品評了會兒世間風雲。慢慢走出了山嶺,看到了外邊的平原。想想大戰在即,今日一別不知是否有機會再見。何時夾了夾馬腹,向前緊趕了幾步,將隨從們甩開一段距離,壓低聲音,語重心長地說道:“這次送來的軍械,賢弟要謹慎些,省着點兒用。真的與韃子交上了手,下一次送武器來,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猛然間聽得此言,林琦不覺一愣。看看何時鄭重的樣子,知道他話裡有話。揮揮手,讓侍衛們綴得再遠些,低聲打聽道:“難道丞相沒把握守住邵武麼?當年咱們兵不滿萬,丞相大人依然豪情萬丈,攻城略地毫不含糊,怎麼此刻偏偏又畏縮起來?難道聽說北元召集了五十萬大軍,就怕了不成?”

“當年是當年,咱破虜軍無牽無掛。現在,……”何時聳聳肩,回以連聲冷笑,“眼下咱破福建路,是各地抗元豪傑的希望,多少雙眼睛在盯着。怎敢像當年一樣,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況且,這前方迎敵,背後還要隨時防着人下黑手。丞相大人得爲難之處啊,我跟你說,只比當時多,不比當時少!”

林琦又愣了一下,帶着幾千人馬轉戰江西,與後方溝通不暢,很多陰暗的故事,他都不是很清楚。聯繫到道聽途說的一些傳聞,沉默了一會兒,瞪起眼睛問道,“莫非,莫非何兄說,大敵當前,還有人打破虜軍的主意不成!”

“豈止是還在打破虜軍的主意,那些人的手,就一直沒停過。要不是丞相大人死撐着,咱破虜軍和整個福建,都得被人奪去糟蹋了。你知道不知道,就在破虜軍圍困索都的時候,有人派兵圍了丞相的中軍……”何時伸了伸手,做了個砍的手勢。

“真的!”林琦吃了一驚,瞪圓雙眼,額頭上汗津津的,凝上了數滴水珠。他聽說過這件事情,但他一直拒絕相信這件事。內心深處,一直認爲這是別有用心者造的謠,沒想到,在何時嘴裡得到了證實。

“那是當然,只是達春的救兵來得太急,需要咱破虜軍賣命,一些人才不得不收了手!”何時肯定地答道,“雖然說過後,丞相一力掩蓋,把這事情壓了下去。可整個福建,哪個人心裡不覺得憋得慌。眼下朝廷中一些人一計不成,又生二計,天天不是要糧,就是要軍械。稍給得遲了,就有彈劾的摺子遞到太后那裡。弄得丞相大人左右爲難!”

何時低低的,向林琦介紹一些事情的前因後果。他知道林琦驕傲甚至有些高潔的性格,不願意攙和政治爭端,所以才選擇作爲奇兵在範圍打游擊。但是,何時希望能通過一些事實,讓林琦早日在破虜軍和朝廷之間,做出一個聰明的選擇。

“陳老夫子說得好,有些人,書讀得多了,卻讀壞了腦子。只知道有其君,不知道有其國。忠於小節,卻失了大義…….”

“嗯,如此一來,還真有些麻煩!”林琦望着遠方的崇山峻嶺,若有所思。半年多來肚子領軍在外,與北元大軍、地方豪強、新附軍和土匪惡霸周旋,與人鬥智鬥勇,他的心思,已經比原來縝密了多。驚訝過後,立刻思考起眼前的局勢來。

如果破虜軍和朝廷的人馬,還有興宋、復興軍聯起手來,共同進退。實力已經與韃子可以一博。北元僞朝的討逆檄文中雖然號稱是五十萬大軍,實際上,張弘範從北方帶來的士卒,至多有七八萬。剩下的,還是兩浙、江西等地原般人馬。只要想辦法把張宏範麾下的嫡系打殘廢了,其他人都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如果朝廷和丞相府各打各的,令出多門。這仗打起來就有些麻煩了。到時候不但像許夫人的興宋軍這樣的勤王私兵不知道該聽誰的,連破虜和江淮兩支正規軍,都不能相顧。剛好被張弘範一路路吃掉。

解決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把軍隊指揮權力統一起來。從這一點上說,林琦認爲,何時所斥責的文浦山風波,朝廷在當時的所做所爲,並沒太大的錯。軍隊就應該交給國家,由皇上統一負責,這樣纔能有效地防止權臣的們擁兵自重。只是目前皇帝年幼,朝中又沒有合格的大將。文大人真的把破虜軍交出去,恐怕過不了一年,又被諸位國戚們葬送得渣都不剩。所以,文大人得以脫身後,大力整軍,通過改武職秩序爲軍銜等辦法,把破虜軍指揮權牢牢抓在丞相府,也甚有道理。

“哎!”想到這,林琦長嘆一聲,抽刀將路邊的毛竹砍去了半截。

“丞相說,軍人要爲國家負責,而不是一家一姓。更不是某個學派,或者士大夫的鷹犬,雖然我們都是讀書人,都曾經是士大夫,但我認爲,丞相大人說得沒錯!”何時見林琦滿腹心事,旁敲側擊地勸告。

“這事,我自有計較!”林琦收刀於鞘,擺擺手,打斷了何時的話。“若是何兄有空回福建,見到丞相大人,麻煩兄臺替我言明,就說林琦和江西這路人馬,誓死效忠大宋。勢必將張弘範的後路攪得亂七八糟,絕不給破虜軍丟臉就是!”

“也好!”何時見林琦神態果決,知道不能操之過急,笑了笑,換了個話題說道:“丞相托我給你帶話,說游擊戰,關鍵在於“運動”二字。無論什麼情況下,切不可與人硬拼。如果你在江西支持不住,儘可退回福建。他會安排大軍接應你。但是你自己,還有從百丈嶺帶下來的老弟兄,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咱破虜軍將來重整河山,靠得就是這些最危急時刻,依然不改其志的義士。他們,不分高低貴賤,都是國家復興的種子!”

“丞相說,你肩頭任務極重。一切需求他會從優安排。軍械要節約着用。但寶鈔你可以從寬了花。杜規大人預計,寶鈔馬上就會不值錢了,所以,如果能用寶鈔買通那些豪強和新附軍,儘管去買。花多少,他會從福建派人給你送多少過來!弟兄們的命比錢財重要!”

“末將知道了!”林琦向南拱手,感動地回答。

“好自爲之!”何時拍了拍林琦的肩膀,笑着叮囑。“這次送來的軍械中,那批鎧甲是蕭資結合了明光鎧(唐軍)、羅圈鎧(蒙古軍)和柳葉鎧的優點新設計的。鋼鏈織的底,關鍵處都是擋得住強弩的精鋼龜扳甲,輕便結實,最適合騎兵用。你自己也穿一件,別逞強。畢竟戰場上刀劍無眼!”

“知道了,何兄忒地羅嗦!”林琦笑着推了何時一把,把心頭的迷茫暫時擱置於腦後,“倒是何兄要小心,來來往往一個人,也忒託大!”

“我安全得很,小毛賊不是本道爺的對手。大賊頭和各地官員,不給我面子,也得給龍虎山和海沙幫張老大面子!”何時笑了笑,得意地指指自己身上的道袍,又向腰間摸了摸,掏出塊印着陰文的銅牌炫耀。

“海沙幫,什麼時候你又和這些私鹽販子勾結起來了!”林琦接過銅牌看了看,驚詫地問。

龍虎山爲忽必烈大軍南渡立下了汗馬功勞,天下道士都跟着享了福。念在從龍之功和先人與全真教的交情分上,忽必烈當了皇帝后,就免除了所有道觀的田賦,並且命令各地官府,不得爲難雲遊的道士。所以,很多破虜軍斥候,都打着道士的招牌。

但海沙幫,卻是與官府水火不能相容的亡命徒,在大宋未偏安海上時,這些私鹽販子就結夥走私,挑戰國家法度。作爲江西地方官,何時沒少打擊這些私鹽販子們。很多私鹽販子都恨其入骨。如今,他們居然拋棄前嫌,走到了一起,着實讓他感到意外。

“你想想,咱文大人,第一個任命的太守是誰,任命到哪裡?”何時收起海沙幫的腰牌,擠擠眼睛,故弄虛玄。

“陳老夫子,泉州啊。你不是說過麼,泉州富甲天下,陳老夫和杜規一去,重整海運。半年來泉州賺回的稅銀,就有上百萬兩!”林琦瞪大了眼睛答到,對於財政、經濟,他實在懂得不多。

“泉州旁邊是哪裡啊,許夫人老家?”何時笑着提醒,話語裡,充滿了作爲破虜軍,作爲丞相府一員的得意。

“興化,莆田!”林琦拍拍頭盔,恍然大悟。

興化軍以彈丸之地聞名朝野,並不是因爲它形勢險要。而是因爲它在大宋稅收上的作用。蒙古人未大舉南下時,全國六分之一鹽稅來自於興化莆田。普通陳家獨創利用漲潮落潮截流鹽水的灘曬法,是莆田產鹽的關鍵。其中分納潮、蓄潮、制滷、澄滷、結塊、收鹽、堆坨、出場八步,每一步包含若干變化。外人看聽起來容易,照做起來,沒有陳家嫡系子孫指導,輕易難以成功。(莆田海鹽與陳家曬鹽技術爲史實,非杜撰)

殺人王索都屠了興化,盡諸陳、許兩姓。也斷送了北元的這一財路。文天祥的部將陣斬索都,丞相府又對許夫人的人馬多次照顧。知恩圖報,流落在各地的陳家後人,自然會將曬鹽關鍵辦法傾囊托出。

北元實行鹽鐵專賣,爲了賺錢,阿合馬麾下的官吏非但將鹽價肆意加高,一斤官鹽中往往攙上四到六兩(當時一斤爲十六兩)沙土,各地百姓苦不堪言。這種情況下,私鹽貿易,一下子得到蓬勃發展。

丞相府在福建得了鹽,自然要向北元賣。海沙幫這些亡命徒爲了賺錢,自然會想盡方法與陳龍復等人聯絡。雙方利益一致,破虜軍的細作們自然能憑藉海沙幫的庇護,隨着食鹽的流通,水一樣滲入江南各地。

“老弟,不是當哥哥的羅嗦。你想想,文大人自從在百丈嶺上醒來後,下邵武、克福州、取泉州、殺索都。哪一步,不是有若神助的妙手。眼看着他恢復海運,巧設鹽場,福建各地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樣,蒸蒸日上地發展了起來。華夏復興的希望,也眼看着越來越大。就憑這點,就值得我們追隨他!”

“可,唉,何兄說得不無道理,但我畢竟是大宋的臣民……”

“賢弟謬矣!如果丞相不是對陛下懷着忠心,何必受朝廷那幫外戚的鳥氣。即使現在興兵反了,天下英雄,有幾人能說丞相錯了。鄒將軍心懷朝廷麼,當日差點跟丞相大人分道揚鑣。可聽說文浦山一事後,再不言朝廷半字。可丞相偏偏不肯反,忍辱負重,爲的是什麼,還不是心中未泯忠義之心。還不是爲了這片土地,這個國家!”

何時指點着蒼茫大地,大聲說道,那一刻,彷彿對着的是天下英雄。

起風了,山風呼嘯捲過竹林,如歌,如潮。

光明之城二下第2章 百鍊(四)第2章 蝶變(六)迷局二上第3章 天下(四)輕車四下輪迴五第1章 廟算(一)第3章 死生(一)光明之城四下第1章 狩(五)第2章 職責(二)合圍一下第3章 天下(九)華夏四下風暴七下第2章 破局(四)天變三上華夏一下國戰九華夏一第1章 劫(四)第4章 驚雷(十二)第1章 對峙(四)第4章 斷腕(七)第2章 百鍊(四)拔劍四第3章 天下(六)草莽英雄魔幻短篇弄潮七第3章 死生(五)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3章 死生(五)強盜貴族四五國戰二輕車四下迷局四下第3章 天下(十)第4章 虎嘯(六)華夏三上華夏三上第4章 拔劍(一)迷局四上第4章 初(二)第4章 驚雷(五)弄潮八下第5章 龍吟(六)迷局四下第2章 職責(七)破賊三迷局三上第3章 雲動(六)第2章 蝶變(五)第2章 蝶變(七)國戰六下第1章 狩(一)風起六第1章 對峙(六)第4章 斷腕(一)第3章 天下(六)第3章 天下(八)第3章 碰撞(一)第1章 對峙(六)第5章 龍吟(一)第3章 天下(三)風暴七雲動一第2章 蝶變(八)輕車四上拔劍四第2章 職責(三)第4章 初(六)迷局二中第3章 天下(十)第4章 初(四)第3章 碰撞(三)第5章 風暴(一上)第1章 黃昏(二)國戰十一上第1章 劫(七)第4章 驚雷(八)雲動一合圍三下國戰十下合圍三上第1章 對峙(二)第2章 蝶變(二)第4章 驚雷(十一)第2章 職責(六)第4章 初(一)國戰四輪迴三第1章 劫(一)第3章 選擇(一)華夏三上第4章 初(六)第5章 龍吟(四)迷局六上合圍一下
光明之城二下第2章 百鍊(四)第2章 蝶變(六)迷局二上第3章 天下(四)輕車四下輪迴五第1章 廟算(一)第3章 死生(一)光明之城四下第1章 狩(五)第2章 職責(二)合圍一下第3章 天下(九)華夏四下風暴七下第2章 破局(四)天變三上華夏一下國戰九華夏一第1章 劫(四)第4章 驚雷(十二)第1章 對峙(四)第4章 斷腕(七)第2章 百鍊(四)拔劍四第3章 天下(六)草莽英雄魔幻短篇弄潮七第3章 死生(五)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3章 死生(五)強盜貴族四五國戰二輕車四下迷局四下第3章 天下(十)第4章 虎嘯(六)華夏三上華夏三上第4章 拔劍(一)迷局四上第4章 初(二)第4章 驚雷(五)弄潮八下第5章 龍吟(六)迷局四下第2章 職責(七)破賊三迷局三上第3章 雲動(六)第2章 蝶變(五)第2章 蝶變(七)國戰六下第1章 狩(一)風起六第1章 對峙(六)第4章 斷腕(一)第3章 天下(六)第3章 天下(八)第3章 碰撞(一)第1章 對峙(六)第5章 龍吟(一)第3章 天下(三)風暴七雲動一第2章 蝶變(八)輕車四上拔劍四第2章 職責(三)第4章 初(六)迷局二中第3章 天下(十)第4章 初(四)第3章 碰撞(三)第5章 風暴(一上)第1章 黃昏(二)國戰十一上第1章 劫(七)第4章 驚雷(八)雲動一合圍三下國戰十下合圍三上第1章 對峙(二)第2章 蝶變(二)第4章 驚雷(十一)第2章 職責(六)第4章 初(一)國戰四輪迴三第1章 劫(一)第3章 選擇(一)華夏三上第4章 初(六)第5章 龍吟(四)迷局六上合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