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選擇(二)

福建宣慰副使黃去疾縮在皮袍子裡,激靈靈打了個冷戰。

在亂世中,做一個擇主而侍的臣子很難。縱使像黃去疾這樣自詡爲擅於申時度勢者,有時候內心深處也很迷茫。當年他靠拍賈似道的馬屁官運恆通。賈似道倒臺後,他又憑藉敏銳的政治嗅覺投靠了陳宜中。雖然作爲一個兼職武將,他黃某人屢戰屢敗,但這不妨礙他一路加官進爵。

如果不是遇上了文天祥,憑藉當年的升官速度,黃去疾可以保證自己在大宋滅亡之前,能升到樞密副使,以副丞相的身份體面的投降北元,慷慨的大元皇帝忽必烈肯定會授予他與丞相相當的文職。雖然大元初立,十來個丞相封得有點多,但畢竟掛着丞相的名號,可以光宗耀祖。

可自從遇到文天祥後,一切機會都被這個倔強的書生攪了。他居然要求自己帶着軍隊北上抗敵。蒙古兵是那麼好惹的麼,黃去疾至今還記得在杭州外圍與北軍那次遭遇,他所部伍萬多人被三千多敵軍殺得潰不成軍。那還是蒙古人剛渡長江,不適應江南水網地形的時候。

於是,黃大人英明果斷的率部棄“暗”投“明”了,拉着大將吳浚,將汀州獻給了北元。誰料到北元皇帝忽必烈手下太守一級的宋將太多了,已經不稀罕。居然派了個太監來問,“汝等何降之易耶?”,好在黃去疾早有準備,貼切的回答道,“賈似道專國,每優禮文士而輕武臣,臣等久積不平,故望風送款。”

忽必烈聽了這話,派遣中書左丞叱責說,“似道實輕汝曹,特似道一人之過,汝主何負焉!正如汝言,則似道輕汝也固宜!”這不是直接打人的臉麼,賈似道輕視大夥,居然是應該的,早知道這樣,黃去疾絕對不會這麼晚投降。

“阿嚏”!黃去疾打了個噴嚏,眼淚鼻涕一塊向下流。邵武軍地處山中,不像汀州的氣候那麼暖和。想着心事,悔意重重的他愈發覺得寒冷。白銅造的火盆裡,添滿了上好的香炭,依然壓不住空氣中的寒意。

早知道文天祥會退入武夷山中,黃去疾就不會跟着頁特密實來邵武了。原計劃跟在蒙古人後邊,撈些戰功,讓朝廷裡瞧不起自己的人就此刮目相看,順便在邵武這地兒的金坑銀礦之間撈上一票,將來好打點上司。誰知道,頁特密實這個莽夫打下了邵武后,忙着去抄大宋朝廷的老窩,帶着蒙古兵跑了,把他黃大人委任爲新附軍都督,給蒙古人看家。

這家是那麼好看的麼?文天祥就在百丈嶺中,今天出兵襲擊江源,明天騷擾建寧,幾千兵馬神出鬼沒,像長了翅膀一般,一擊便退。江源銀場,建寧金場,幾個月來,凡是能產金銀的地方,被文瘋子抄了個遍。不但害得汀州、邵武兩地的守將大折錢財,還拖累得朝廷發怒,下旨叱責福建路的降官們征剿殘匪不利。命令福建參政知事王積翁迅速入山,平息文部餘孽。

百丈嶺,就在邵武軍的轄地內。一羣降兵降將推來推去,剿滅文天祥的重任,當仁不讓的落到了黃去疾的肩膀上。想想福建參政知事王積翁佈置任務時那副嘴臉,黃去疾就覺得頭疼。瞎子都看得出來這個姓王的傢伙在幸災樂禍。去年張世傑攻打泉州,他派人和宋軍暗通款曲,被漢軍副都元帥劉深參了。一口邪火沒地方發,逮着誰就把誰向火坑裡送。這福建路上,除了蒲壽庚,就是黃去疾對他王積翁的前途威脅大。所以明知黃去疾沒膽子去捋文天祥的虎鬚,王積翁還是命令黃去疾三個月之內消滅匪患。

“唉,貳臣難爲啊”,黃去疾嘆息着,將手爐放到了檀香木書案上。機靈的婢女趕緊跑上前,將黃大人的手爐擦乾淨,收好,換過一壺香茶給大人消渴。

“你們下去吧,讓師爺把王將軍和李將軍他們找來,商討對敵的辦法”,黃去疾揮揮手,斥退了忙碌的婢女和書童。思前想後,這入山剿匪的事情還得安排,現在不比當初,眼看着大宋就要油盡燈枯了,新附軍對於朝廷來說已經屬於雞肋。如果不起到點威懾地方的作用,誰知不講情面忽必烈會怎麼處置?征討安南,調入雲貴,還是作爲替死鬼兵發日本,反正不會有好結果。一向嗅覺敏銳的黃去疾從大元朝廷最近一系列動作和人事安排上,就知道元朝準備整頓這幾十萬人馬,免得養虎爲患了。

“大人,您找我們”,門簾挑處,吹進一股冷風,刺得黃去疾又接連打了幾個噴嚏。衝進大堂的統軍萬戶王世強看到黃去疾狼狽的樣子,自覺莽撞,叉着手立在門口,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進,啊啊,阿嚏,進來,別站在那,過來烤烤火,這倒黴的天氣”,黃去疾用上好的絹帕擦着鼻涕,平和地吩咐。在將領眼中,黃大人一直是個好官,待屬性寬厚,有財也知道與士兵共享。如果不是戰場上,跟在這樣一個上司後,日子很好混。所以黃去疾手下的將領也跟他關係密切,平時大家稱兄道弟,看不出職位差別來。

“是,謝大人”,王世強恭恭敬敬的施了個禮,側着身子走進大堂,八尺多高的身軀躲躲閃閃的貼到白銅炭盆邊,顯得特別驏弱。他是個福建本土人,白淨,富態,臉上總帶着童叟無欺的笑容。本來是一幅好相貌,但看人的眼神卻躲躲閃閃,彷彿剛偷吃了狗肉的小沙彌般透着底虛。

雖然是諸兵種裡最讓人看不起的新附軍,但將領們彼此之間也講究個派系,王世強原本不是黃棄疾的嫡系下屬,憑藉給蒙古人當嚮導兩度破了福安的功勳升職爲新附軍萬戶。蒙元初立,官職秩序還沒確定,金、夏、宋三國官秩相雜,光丞相就封了十幾個。對於來降的宋將,動輒則以都督之職相委,低級的武將更是帽子封得漫天飛。王世強的萬戶職位不值錢,加上出身於行伍,做不得詩,弄不得文,所以不能被新附軍中地方官出身的將領王積翁等所容納,只好跟了黃去疾。

今天見黃大人對自己這麼客氣,王世強的心裡就接連打了幾個突。本來白淨的臉孔對着火盆,卻烤出了幾分青灰色。

黃去疾捧着茶杯,幽幽的嘆了口氣,以一種推心置腹的口吻問道:“世強啊,咱們共事也快一年了,自從你入我門下,本都待你如何啊”!

聽了上司的話,王世強知道自己終久還是躲不過一劫,頭皮發麻,嘴巴上卻帶出了幾分武人膽色,“知遇之恩,如同再造,都督有命自管吩咐,風裡來,雨裡去,末將覺不皺一下眉頭”,邊說,邊欲跪倒表示忠心,臨了,卻沒忘記加上一句,“不過,大人,眼下春節將至,臘月出兵,實屬不吉”。

“起來,起來,本都問你幾句話,又不是讓你現在就領兵去和文瘋子開戰”,黃去疾病伸出雙手,將高了自己半頭的王世強硬生生攙扶住。不用問,他也知道王世強不敢領兵去對付文天祥,如果眼前這個傢伙是個有擔當的主,也不會心甘情願的帶領蒙古人攻打自己的家鄉。可黃去疾也有黃去疾的難處,麾下兩萬多人馬,十幾員戰將,大多是跟着他在汀州降元的,也都曾經是文天祥的舊部。讓這些人去征剿百丈嶺,沒出兵,氣勢上就先輸了三分,到時候真有那麼一兩個莽漢受了文天祥的人格魅力感召玩一個陣前起義,手下這支隊伍就垮了。隊伍垮了,作爲新附軍都督,黃去疾也就沒了和蒙古人討官要俸的資本。恐怕接着的下場就是充當勸降使節,給文天祥祭刀這一條路。 先前幾個活生生的例子在那擺着,大將吳浚,福安知府王剛中,這些手中沒有兵的人在蒙古人眼中,就是可有可無的雞肋。委個談判大員的職位,送到宋營,被守將一刀砍死,既省了一份俸祿,又消滅了隱患。

王世強的眼神從頂頭上司的臉上掃過,確定了黃去疾不像安慰自己,方纔順着上司的手站起來,胖胖的手擦去眼角擠出來的眼淚和額頭急出來的汗,哽咽着說道,“大人如果硬要末將去山中送死,末將也願意爲大人效勞。只怕是末將去了,殺不得文天祥,反而分散了我軍兵力,正中了對付逐個擊破之計”。

“嗨”,黃去疾再次長長的嘆了口氣,眼下情形實在尷尬,對着幾千盜匪,自己手持兩萬大軍,反而成了守勢。“世強啊,本都督也知道你的難處,可你也應該明白,如果咱們不採取些行動,朝廷就會對咱們採取行動了。咱們以爲臘月興兵不吉,可蒙古人不信這個啊……”。

“末將倒是有個辦法,請都督定奪”,門簾啪的一挑,走進一個膀大腰圓的壯漢。身穿大宋衣冠,卻頂了個蒙古皮帽,顯得不倫不類。看樣子此人跟黃去疾彼此間關係不錯,入門前也不通稟。

黃去疾驚喜的回頭,看見心腹將領李興、張元、黃天化接連走了進來。剛纔隔着門簾獻策的是李興,黃去疾的結義兄弟,山賊出身。當年奉詔前往臨安勤王的時候被陳宜中安排在黃去疾的手下,是黃部唯一一個能上陣打仗的將領。

“鴻元,你有什麼辦法,趕快跟哥哥說說”,黃去疾見了李興,立刻換了付江湖嘴臉,話裡話外透着熱情。

“朝廷下旨讓咱們安頓地方,又沒讓咱們一定砍了文大人的頭。打敗文天祥困難,讓他不再來福建給大夥添亂,卻是容易”?李興衝黃去疾拱拱手,顯得對擊退文天祥胸有成竹。

“李將軍,請說,請說”,王世強高興得簡直要跳起來,上前一把拉住了李興的手。

千夫長李興明顯不適應王世強的熱情,抽出手來,在皮甲上擦了擦,對着黃去疾正色說道:“自從太平銀場一戰後,都督可曾聽說文大人騷擾過江南西路”。

“沒有,這還真是奇怪,照理說,江西建武軍那邊士兵更少,又是文瘋子熟悉的地頭,他應該向北打纔對,沒來由盯着咱們的地方不放”。黃去疾遲疑着回答,順便更正了李興對地名的忽視。按大元聖旨,江南西路已經改稱江西,李興是個粗人,張口閉口文大人,江南西路等故稱,極其容易惹禍上身。

“還不是瞧着咱邵武的銀礦和金礦來的,那個文瘋子自從江西兵敗後,簡直就是土匪流寇,比陳吊眼好不了多少”,黃去疾的本家兄弟黃天化氣哼哼的叫嚷。文天祥麾下的大將簫明哲襲擊了建寧金場,殺了黃去疾派去的官吏,讓黃家損失了一大筆到手的錢財。黃天化肉痛不止,雖然沒膽量去和文天祥開戰,私下裡罵上幾聲的勇氣還不少。

“別吵,別吵,聽鴻元把話說完”,黃去疾揮手製止了本家兄弟繼續出醜,讓愛將繼續說明文天祥不打建武軍的奧秘。

“末將聽人說,建武軍那邊偷偷與文大人答成了協議,他們讓開文天祥舊部上山的路,並押了一批糧草和軍械讓文天祥派兵 “打劫”,所以換了一地平安。我和張元商量,咱們今年在幾個銀場還有些積蓄,不如押送一部分去廣東南路給劉深元帥勞軍。”李興放低了聲音,儘量不讓話傳到窗子外邊,“咱們降元,無非是因爲趙家運數已盡,亂世中給自己求個平安。只要私下裡派人透個消息給文大人,告訴他銀車的押送路線和咱們的心意。文大人收了錢,有了下山去支援朝廷的薪餉,肯定不會再來打咱邵武的主意”。

“不行”,黃天化第一個跳了起來,手上的波斯戒指碰得叮噹亂響。被文部劫了金礦,已經讓他心疼,聽李興還要再送一筆錢給文天祥“餞行”,當然一百個不樂意。“咱們兵多將廣,豈能怕了他一個瘋子。老子今天就重金招募勇士,看看到底他文瘋子的本事大,還是咱黃家軍的勇士多”!

對黃天化的叫嚷,黃去疾充耳不聞。自己這個本家兄弟書沒少讀,也曾應過科舉,可心中除了金銀,什麼都看不到。李興說的話有道理,與其跟文天祥的人馬硬拼,讓王積翁等人趁機吞併了自己這點家底。不如舍點錢財,讓文部進入廣南東路。以文天祥的原來的習慣,他不會放着朝廷被元軍趕到海上不管。入了廣東之後,文瘋子抄達春後路也好,斷劉深糧道也罷,那都應該是廣東新附軍都督樑雄飛頭疼的事,與福建邵武再無半點干係。

幾個知兵的將領彼此互視,都明白了李興的辦法是最穩妥的解決問題之道。大夥只求平安,至於流寇麼,既然要流動,誰能預料得到他下一步動向?

第2章 職責(二)弄潮二下第2章 職責(二)強盜貴族四五強盜貴族四五天變六風起三風起五第5章 風暴(八)強盜貴族三風起二第2章 職責(六)第1章 劫(三)第5章 龍吟(二)第5章 風暴(三)第3章 死生(二)破賊三第1章 對峙(四)華夏七第1章 狩(五)第3章 天下(六)第5章 風暴(四)輕車四上第1章 劫(四)第4章 初(八)第3章 破賊(一)第4章 驚雷(十一)國戰十第2章 破局(一)破賊二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5章 龍吟(一)第4章 驚雷(五)第2章 職責(二)風起一第3章 天下(六)拔劍八上第5章 龍吟(六)第1章 劫(六)第4章 斷腕(六)第3章 雲動(二)拔劍七第5章 龍吟(二)第5章 龍吟(三)迷局四下第4章 驚雷(十)天變五第5章 龍吟(三)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上)迷局三下第4章 初(五)國戰七合圍二上第2章 職責(四)第3章 天下(二)第4章 驚雷(八)第4章 驚雷(八)迷局二中風起五第1章 狩(七)第4章 斷腕(五)輕車三上風暴七下第4章 斷腕(三)雲動一第1章 劫(一)輕車四上拔劍五輕車四下黃昏四弄潮三第2章 蝶變(四)華夏八迷局三下黃昏二下天變四第2章 破局(六)天變六第3章 天下(九)拔劍四第2章 職責(三)第2章 蝶變(六)第4章 驚雷(六)風暴八上第2章 蝶變(七)第3章 光明之城(一)第3章 選擇(一)拔劍五第4章 斷腕(六)第2章 職責(三)迷局六上第3章 天下(六)合圍四上華夏一第3章 天下(六)迷局三下強盜貴族四五第4章 虎嘯(五)合圍五下國戰四
第2章 職責(二)弄潮二下第2章 職責(二)強盜貴族四五強盜貴族四五天變六風起三風起五第5章 風暴(八)強盜貴族三風起二第2章 職責(六)第1章 劫(三)第5章 龍吟(二)第5章 風暴(三)第3章 死生(二)破賊三第1章 對峙(四)華夏七第1章 狩(五)第3章 天下(六)第5章 風暴(四)輕車四上第1章 劫(四)第4章 初(八)第3章 破賊(一)第4章 驚雷(十一)國戰十第2章 破局(一)破賊二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5章 龍吟(一)第4章 驚雷(五)第2章 職責(二)風起一第3章 天下(六)拔劍八上第5章 龍吟(六)第1章 劫(六)第4章 斷腕(六)第3章 雲動(二)拔劍七第5章 龍吟(二)第5章 龍吟(三)迷局四下第4章 驚雷(十)天變五第5章 龍吟(三)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上)迷局三下第4章 初(五)國戰七合圍二上第2章 職責(四)第3章 天下(二)第4章 驚雷(八)第4章 驚雷(八)迷局二中風起五第1章 狩(七)第4章 斷腕(五)輕車三上風暴七下第4章 斷腕(三)雲動一第1章 劫(一)輕車四上拔劍五輕車四下黃昏四弄潮三第2章 蝶變(四)華夏八迷局三下黃昏二下天變四第2章 破局(六)天變六第3章 天下(九)拔劍四第2章 職責(三)第2章 蝶變(六)第4章 驚雷(六)風暴八上第2章 蝶變(七)第3章 光明之城(一)第3章 選擇(一)拔劍五第4章 斷腕(六)第2章 職責(三)迷局六上第3章 天下(六)合圍四上華夏一第3章 天下(六)迷局三下強盜貴族四五第4章 虎嘯(五)合圍五下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