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劍八下

拔劍 (八下)

拔劍 八 下)

這些事件,發生的時間都與文忠記憶中的歷史毫釐不差。

但有兩個事件,於文忠記憶中的歷史出現大相徑庭。

第一個就是破虜軍在福建北部地區的一系列勝利。可以說,破虜軍這支憑空出現的武裝力量,打破了元軍在福建、廣南的整個佈局。

第二件脫離了原來歷史的事件就是,大宋行朝沒像歷史記述的一樣,如期在廣南東路登陸,收復廣州,而是至今還飄蕩在海上。

文天祥知道歷史爲什麼發生了這種偏差,按文忠的記憶中的歷史記載,在景炎三年,許夫人與陳吊眼率領各路義軍勤王,帶領義軍十萬餘人與元軍大小二十餘戰,最後在百丈浦會戰中,許夫人陣亡,元軍損失過重,不得不後退修整。海上行朝由此才能在崖山安頓下來,開始了最後,也是最長的一次駐蹕。

而由於邵武會戰的展開,許夫人和陳吊眼都趕到了邵武,歷史上的百丈浦會戰因爲當事人的缺席,錯過了其應該發生的時間。

所以,元軍繼續留在廣南,圍堵大宋海上行朝的登岸之路。而大宋繼續在海上飄蕩,每次泊岸補給的時間都不敢超過十日。

可以說,歷史在破虜軍誕生那一刻,已經偏離了原來的軌道。文忠記憶中的事件,越是靠近破虜軍,受到的影響也越大。

如果脫離自己的軀殼,以文忠的眼光看歷史,在文忠記憶中的歷史可以看做一盤棋,執子的兩邊,一邊坐着的是代表野蠻遊牧文明的北元,另一邊是農耕文明發展到極致而向商業文明摸索的的大宋。

在文忠的記憶中,這盤棋,顯然是大宋輸了,輸了個乾乾淨淨。

現在,文天祥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化身爲蝴蝶的莊周,對莊周曾經做過的事情,進行的一次覆盤。

不知爲什麼,在覆盤中途,大宋一方多出了一粒子。

無論這粒棋子多麼微不足道,此刻,整盤棋必須重新來過。執白的北元需要重新考慮戰術,執黑的大宋也必須重新佈局。

所有的步驟,都不會再重複。

也就是說,文忠記憶中的歷史,對文天祥的幫助,會越來越小。因爲黑白雙方,肯定都不會堅持原來的下法。

不知什麼時候,文天祥已經學會了變幻着文忠和自己的兩個角度看問題,穿越了歷史的目光,深而博大。

理解越深,對這個文弱的文明,也越依戀。

擁有文官政治、契約萌芽、大規模印刷、遠洋貿易和民族意識的大宋,絕不應該接受文忠記憶中那個結局。

雖然文忠的記憶中,元滅宋,是因爲宋自身的腐朽,和階級矛盾的激化。但文天祥卻固執的認爲,大元對宋的征服,是野蠻征服了文明,而不是文明同化了野蠻。

如果中國在宋代的萌芽能持續下去,中國絕不會一次次墜入歷史的循環中,周而復始地重複那些外敵入侵的悲劇。

宋代已經形成的土地契約關係,也用不着文忠記憶中,通過明朝的“一條鞭法”,和大清的“攤丁入畝”來重複。

擁有了印刷技術的華夏,也不會等到文忠那個時代,依然讓目不識丁的文盲,佔據人口的絕對比例。

宋代對政治對手放逐而不是從言論到肉體一併消滅的做法,直到文忠那個時代,依然沒有做到。

宋代開始的大航海,比西方世界早了數百年,如果不是被北元鐵騎打斷。第一個發現美洲的,應該是中國人。

在整個人類的黑暗時代,東方出現了走向近代社會的萌芽。但這一切,出現得太早了,被蒙古人的馬蹄徹底毀滅。

一個民族的悲劇,出現一次已經夠了。

所以此時文天祥的大都督府,幾乎夜以繼日的運轉。每天在那裡發出的命令有上百條,彙集到那裡的公文,也有上百件。

有些革新是憑藉文天祥的個人威望而推行的,如新式兵制。破虜軍整頓過後,建立了八個標,和一個水師。每個標的低級軍官都定期去軍官教導隊去培訓,由專人講解戰術、軍略和爲何而戰的道理。普通士兵則在讀書人的指導下,學習識字,書寫。

有些革新措施的推廣,則依靠其背後鉅額的利潤。如利用水利傳動設備的大型作坊、工廠。爲了給部隊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丞相府從破虜軍輜重營抽調好手,專門成立了一個科技部,負責將一些軍中使用的設備改爲民用,並將一些在邵武製造的新鮮設備改進,推廣。

有些革新措施,則依靠鐵腕手段去開拓,打下福州的第二天,文天祥下令拆除了福建北部,建寧、福州、邵武等地的一切大宋或北元設立釐卡,在破虜軍控制地區,實行了一稅制。所有在破虜軍控制地區的貨物,只要到指定部門交一次印花稅,即可通行。其他各地不再徵稅。所有交給官府的田賦也被廢除。包括分給百姓的官田,也不收分毫。

霹靂般的革新手段,讓所有人目瞪口呆。人們議論,不解,甚至非議。就連對文天祥一向支持的陳龍復和鄒洬,在清晨例會碰頭時,轉彎抹角地提醒文天祥,讓他注意天下人的議論,和朝廷方面的反應。

“如果我們堅持原來的制度,能拯救這個國家麼?”文天祥在文武官員面前問道,聲音低沉而蒼涼。

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大宋因什麼而走到這步,公認的結論是,謝太后昏聵,賈似道誤國。但爲什麼這個國家百餘年來,執掌朝政的除了秦檜就是賈似道之流,沒產生一個趙普、寇準那樣的名相,這個問題沒人能解釋。

“如果大宋還在太平盛世,我慢慢告訴大家,甚至寫一本書來,說明我爲什麼要這樣做。而現在,我們時間不多,請大家再相信我一次!”文天祥見大夥不說話,鄭重地說道,目光中除了企盼,還有信任。

如果遵循原來的道路已經被失敗的先例而證明,就必須改變,否則就無法在這次殘酷的民族競爭中獲勝。

“可丞相,天下……”陳龍復猶豫着,不知道該不該把溜到嘴邊的話說出來,文天祥的一些革新措施,已經觸犯了當地很多豪門的利益。大批佃戶在破虜軍的主持下分到了無主之田,大量流民被招募到破虜軍的工廠裡做工,導致福建北部的大戶豪強的土地沒有足夠人手租種,地租一降再降。很多拿了東家銀子的無賴文人已經開始私下活動,寫文章來批判文天祥的這些舉措。

“天下悠悠之口是麼!”文天祥笑着拍拍自己的光頭,“我們做了這麼多不合時宜的事,此刻才注意天下悠悠之口,不已經晚了麼。百姓們得到了實惠,自然明白誰是真正的對他們好,聖人之意是讓百姓豐衣足食,而不是讓他們爲了一個虛名而捱餓!”

“如果得了虛名,而丟了天下,我破虜軍和那些只會耍嘴皮子功夫的腐儒也差不多了。那些人,他們不閒累,讓他們說去吧。惹急了老子,大耳括子抽過去,包證他們乖乖閉上嘴巴!”張唐站起來,甕聲甕氣地說道。

他對文天祥佩服的五體投地,基本上文天祥說什麼,他做什麼,絕對不說二話。但要是誰對文天祥不客氣,張唐會第一個衝出來跟他拼命。

“就是,這些沒良心的東西,除了罵街,他們會幹什麼。廉恥二字都不知道,一個個還把自己當個大爺似的。你越理會他們,他們越不知道自己的斤兩!”李興在一旁附和,現在他也是獨領一標人馬的大將了,可說出的話,江湖氣息依然很重。

他不在乎別人說什麼,當年起步捍衛大宋,就讓他深刻認識到了那些自以爲“見識卓絕”的文人無賴嘴臉。當他投降北元時,更看到了那些原來信誓旦旦的“忠義之士”,如何在蒙古人面前爲主子歌功頌德。文人無恥起來,要比武將厲害得多,花樣也齊全得多。

“只是衆口鑠金,積毀銷骨!” 鄒洬插了句老成之言。文天祥現在的步伐,走得與大宋傳統越來越遠。那些措施,當年王荊公都沒嘗試過。作爲下屬和朋友,他怕有朝一日,文天祥趕走了外敵,卻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就是,咱們得想個辦法,不能由着人家信口雌黃!”諸將議論紛紛,對於文天祥在福州等地的革新措施,他們大部分都支持。畢竟親眼見到了軍隊和民間不同的風貌後,知道這些措施是改變大宋百年積弊的最簡單手段。

“他們說他們的,咱們幹咱們的。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文天祥輕輕敲了敲桌子,制止了衆人的議論。陳龍復等人的擔心不無道理,但自己的確已經沒有精力再理會這些事。這倒不是他自命清高,如果用文忠的眼光看來,爭取輿論支持,和戰場上獲得勝利一樣重要。但文忠記憶中那些方法,對目前的局勢卻不實用。

陳龍復不再說話,他能理解這位晚輩的胸懷。百丈嶺上,文天祥曾經給他看過一篇文章,關於家、國、天下的論述很明白。“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大丈夫立世,安民,存社稷也…….。易姓改號,謂之亡國。 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 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夫子,你能不能多寫點兒文章,把咱們破虜軍做的這些事情,讓全天下知道,簫資那裡不是造了印刷機麼。這吆喝的事情,不就是比誰嗓子眼粗,不閒累麼。他們會請人說罵咱們,咱們自己不會請人說好話麼!” 張唐突發奇想,拍着腦門來了一句。

“這倒是個好辦法!”陳龍複眼前刷地一亮。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那就是把文天祥的理論和丞相府的做法推廣出去,讓天下所有人知道,破虜軍爲何而戰,文丞相爲何,放棄了自己的虛名。而科技部的簫資,給他提供了最好的工具,水輪印刷機。

這種利用水力推動的活字印刷機械,印一本書的時間是原來的十分之一。目前利用隱藏在商隊之中的眼線,撒到北元地區的那些號令天下豪傑的檄文,揭露蒙古人在各地屠城暴行的傳單,都是由這種印刷機印出來的。陳龍復準備在此基礎上增加一些東西,比如說破虜軍的戰績,比如說文天祥的這些做法,在聖人言論裡的依據。

“別人可以用刀劍來捍衛這個國家,老夫不才,手中禿筆一樣如刀!”陳龍復望着文天祥那消瘦的面孔,熱切的想。

“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別人如何議論,而是下一步如何生存和發展,大家坐,有幾件事情需要探討一下!”文天祥看看衆人的表情,知道破虜軍內部不會因這些新政而產生隔閡,微笑着提出了接下來破虜軍需要面臨的具體問題。

“丞相請講!”鄒洬、陳龍復、張唐、杜滸、李興、張元、楊曉榮等一干將領相繼坐下。文天祥在朝廷的職位是右丞相,兵馬大都督,有開府和委派官職的權力。按丞相府規矩,衆人平時各司其職,每天早晨碰頭,安排一天的工作並彙報昨天的進展。小的事情自己解決,只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戰爭和重大決策,纔會要大夥坐在一起討論。文天祥今天突然把大夥全部留下,不知道有什麼重要事情要發生。

“莫不是丞相接受了我的建議,準備揮兵浙東,奪去那塊富庶之地”第七標統領黎貴達眼中浮現一絲得意。邵武保衛戰後,經過調整、擴張,很多百丈嶺下來的老將都提拔到高位上。大夥手中兵多了,熱情和士氣也隨之高漲,北上攻打兩浙,奪取天下富庶之地和南下攻打泉州,爲趙氏復仇的呼聲都很高。而文天祥一直將這兩種建議壓着,在鄒洬的主持下,埋頭練兵。

“估計我那個弄錢的好辦法丞相準備答應了,所以纔跟大夥知會一聲。不過,這種辦法還是不讓那麼多人知道得好!”丞相府大總管,新領了大宋戶部員外郎職務的杜規眯縫着小眼睛想,臉上有些發燒。破虜軍控制地區和整個大都督府所屬各部門的錢糧、開銷都歸他掌管,雖然剛接受了福州,從府庫和貪官們的家中抄出不少錢財來,但比較起裝備軍隊的開支,和大規模的地方建設支出,財政狀況還是捉襟見肘。文天祥不肯收農賦,又不肯設釐卡,原來的兩大地方收入全部被一個“印花稅”取代。雖然眼下世面上越來越繁華,印花稅逐日增多,但幾年之內,破虜軍的財政狀況不會緩解。因此,杜規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偷偷地報告給了文天祥。

應該安排我的事情了,原第二標統領杜滸笑着,在文天祥的正對面坐直身軀。他的身體已經養得差不多了。但原來得第二標已經重編,統領改成了簫明哲。杜滸迫切需要文天祥給自己安排一個實際職位。

“第一件事情,就是劉深已經進入贛州,與許夫人的興宋軍打了幾仗,互有勝負,目前僵持在漳平一帶,沿着九龍江對峙!”文天祥招呼參謀人員在桌子上鋪開地圖,指着上面的標記說道。通過參謀人員和斥候們的努力,如今破虜軍的地圖可以說是全天下最詳細的,連一條砍柴的小路都能標記清楚。“我準備派人去增援許夫人,儘量把劉深拖延在漳州,給破虜軍贏得更多的修整時間!”

文天祥臉上帶出了一縷微笑,一個英姿颯爽的女子身影又浮現在他面前。許夫人的出現,讓人們再不能用柔弱來形容女子。那是種鋼柔並濟的美,一顰、一笑,都像衝破濃霧的陽光一樣,讓人心情愉悅。

“我去!”杜滸一下子站了起來。兩個月沒打仗,他渾身不舒服。如果文天祥真的按照朝廷的職務,安排他這個司農卿去司農,估計下半生,杜滸要活活悶死。

文天祥笑了笑,示意杜滸先坐下。繼續說道,“張萬安將軍傳回來的口信,說興宋軍不缺兵,但是缺乏裝備和將領。所以,我想派幾個將領去協助許夫人,並且帶一批我們新趕製出來的手雷過去!”

“嗯!”很多躍躍欲試的將領都蔫了下來,帶着不是自己煉出來的兵,給一個女將領當手下,這個任務非但難,而且……。

“末將願往,把我的第六標交給杜將軍,我去協助許夫人!”張元從椅子上站起,因養傷而發胖的身體把桌子碰得晃了量,發出咯的一聲。“許夫人對張某有救命之恩,男子漢大丈夫,受人滴水之恩,當報之涌泉!”

這個張元,倒是個知恩圖報的漢子。文天祥點點頭,心中有一絲欣慰,“好,你去軍官教導團挑幾個得力助手,明天一早出發。第六標暫時交給杜滸,等你回來後,再繼續帶他們!”

在駐守建陽關時,張元已經用血證明了自己。如今全軍上下提起他和李興,都會挑起大拇指。幾個高級將領都滿意這樣的安排,笑着向張元表示祝福,希望他去了興宋軍,能夠旗開得勝。

破虜軍已經漸漸整合在一起,這種血的紐帶,可以使大夥生死與共。文天祥欣慰地想,輕輕敲了敲桌子,提出了今天的另一個議題。

這是他猶豫了很久下不了決心,卻不得不提出來公議的。因爲這個議題,非但關係着破虜軍的發展,還關係着整個大宋的命運。

“斥候送回的消息,萬歲和朝中文武眼下正駐蹕在南澳(潮州南澳),東山(漳州東山)一帶,福州行宮已經修整完畢,咱們是不是迎聖駕歸來,請大夥定奪!”

文天祥盡力壓低聲音,可話依然如驚雷般,炸得衆人的心,砰砰直跳!

第2章 破局(一)弄潮七第2章 蝶變(四)輕車三上第1章 對峙(五)第2章 職責(七)破賊四國戰十下國戰八國戰十弄潮四光明之城三天變五第3章 天下(十一)國戰十一上迷局四中迷局二上合圍四上風起五第4章 虎嘯(六)第3章 選擇(三)弄潮八上第1章 進攻(四)拔劍六上第1章 狩(七)迷局四上第3章 天下(六)輕車四上華夏八第2章 蝶變(二)合圍一上華夏二第3章 死生(一)國戰八第5章 風暴(八)第3章 雲動(六)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2章 百鍊(一)風起三第4章 初(一)第5章 風暴(四)風起四選擇四迷局四上第1章 廟算(二)輕車三下第3章 破賊(一)華夏八天變二選擇三下風起一第5章 風暴(三)迷局三下合圍二下拔劍六下第1章 廟算(一)第3章 死生(六)國戰三第3章 光明之城(四)迷局三上迷局六上第2章 破局(四)第4章 斷腕(六)第5章 龍吟(六)第1章 廟算(一)第5章 龍吟(五)第2章 百鍊(三)輪迴六第1章 進攻(五)第3章 選擇(一)華夏四下第3章 死生(五)第1章 進攻(一)拔劍六上第3章 雲動(五)第1章 弄潮(二)第1章 劫(六)合圍二上國戰八第4章 斷腕(二)第2章 破局(一)第2章 破局(一)第4章 虎嘯(二)第4章 初(八)第4章 驚雷(九)第3章 死生(三)第3章 雲動(四)天變三上廟算三上第4章 驚雷(十二)破賊三第1章 狩(二)弄潮七風暴八上第5章 風暴(三)天變三下黃昏二下第3章 碰撞(二)迷局二中第1章 劫(六)
第2章 破局(一)弄潮七第2章 蝶變(四)輕車三上第1章 對峙(五)第2章 職責(七)破賊四國戰十下國戰八國戰十弄潮四光明之城三天變五第3章 天下(十一)國戰十一上迷局四中迷局二上合圍四上風起五第4章 虎嘯(六)第3章 選擇(三)弄潮八上第1章 進攻(四)拔劍六上第1章 狩(七)迷局四上第3章 天下(六)輕車四上華夏八第2章 蝶變(二)合圍一上華夏二第3章 死生(一)國戰八第5章 風暴(八)第3章 雲動(六)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2章 百鍊(一)風起三第4章 初(一)第5章 風暴(四)風起四選擇四迷局四上第1章 廟算(二)輕車三下第3章 破賊(一)華夏八天變二選擇三下風起一第5章 風暴(三)迷局三下合圍二下拔劍六下第1章 廟算(一)第3章 死生(六)國戰三第3章 光明之城(四)迷局三上迷局六上第2章 破局(四)第4章 斷腕(六)第5章 龍吟(六)第1章 廟算(一)第5章 龍吟(五)第2章 百鍊(三)輪迴六第1章 進攻(五)第3章 選擇(一)華夏四下第3章 死生(五)第1章 進攻(一)拔劍六上第3章 雲動(五)第1章 弄潮(二)第1章 劫(六)合圍二上國戰八第4章 斷腕(二)第2章 破局(一)第2章 破局(一)第4章 虎嘯(二)第4章 初(八)第4章 驚雷(九)第3章 死生(三)第3章 雲動(四)天變三上廟算三上第4章 驚雷(十二)破賊三第1章 狩(二)弄潮七風暴八上第5章 風暴(三)天變三下黃昏二下第3章 碰撞(二)迷局二中第1章 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