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局六下

迷局 (六 下)

迷局 (六 下)

第一標、第四標、第五標、第六標,四個巨大的箭頭,在地圖上衝破阻攔,直刺泉州。失去外圍城市的泉州,就像一個被剝了殼的雞蛋,擺到了文天祥面前。

零星的炮彈爆炸聲從遠處傳來,將桌案上的蠟燭震得來回顫抖。前方的戰鬥還在繼續,泉州城內的左翼軍主力組織了幾次大規模反撲,都被破虜軍給趕了回去。各路人馬按照預定方案,有條不紊地向泉州城迫近。臨時搭建的中軍帳內,參謀們興奮地忙碌着,不停地根據各營的推進程度,調整着地圖上的標記。

一戰取泉州,這份戰績,讓老惦記着破虜軍裝備的那些人,羞也羞死。幾個參謀無法無天地議論着,高興得簡直要擊鼓而歌。朝廷以爲破虜軍的勝利,憑藉的完全是強弓利炮,但忽略了操縱武器的這些人,纔是左右戰局的決定因素。待拿下泉州後,丞相府就以打通廣南和福建通道爲名,要求行朝出兵夾擊漳州,看那時,朝廷上那些見了蒙古人就逃的將軍們,還要什麼藉口推辭。

如果不出一分力,就想從破虜軍這裡取得裝備。沒門兒,文丞相即使答應,大夥也不會答應。

“我軍全線獲勝,俘虜敵軍兩萬餘,陣斬並擊潰預計超過三萬!”參謀統領曾寰拿着一份剛剛統計出來的戰報,高聲喊着,衝進中軍帳。看看周圍的將領,不好意思地放下手,放慢腳步,來到文天祥面前。

“不妨,軍中之事,不要講那麼多虛禮。我們自己損失如何,將士們能堅持得住麼,特別是第六標的弟兄,他們那邊情況怎麼樣?”文天祥笑着問道,情緒也被曾寰所感染。練兵千日,用在一時。福建北部多山的地形,和丞相府緊張的財務狀況,讓破虜軍不可能養太多的兵。但在每個士兵走上戰場前,教導隊都爲他們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訓練。幾個月的磨合情況;編入破虜軍中的新附軍能不能融入破虜軍原來的戰鬥體系;還有保持着一定獨立性的楊曉榮部,能不能與其他幾個標齊心;重重問題,都需要通過這幾天的戰鬥來檢驗。

“各標損失甚微,戰死人數都沒過三百,興化方面遇到些突發狀況,彩號有點多。但隨軍醫官已經盡力在救治。現在將士們心氣很高,第五標攻下永春後,已經準備向南安靠近。第一標也開始進攻仙遊和。楊將軍的第六標和教導營一同攻下了安溪,正在修整,隨時可以補上去,與第五標匯合!”曾寰一口氣彙報道,臉色因興奮而變得潮紅。兩腳不停交錯,在地上走來走去。

令人新潮彭湃的除了不斷的勝利,還要破虜軍將士身上那股一往無前的精神。在大宋有史以來,從來沒有一支軍隊的鬥志如此之高。不待主帥發令,就主動請纓。支撐着將士們必勝信心的不僅僅是優勢的武器,實際上,因爲自身生產能力侷限和滿足外界龐大的需求,破虜軍的裝備遠沒達到齊全。除了張唐的第一標和各標負責攻堅的先鋒營,很多士兵依然拿着原來武器,披着當新附軍時的紙甲。被某個將領驅趕着而戰和爲國而戰時的感覺不一樣,習慣了選擇朝廷的士兵,也許還沒完全理解夜校中教導他們讀書、識字的那些書生們口中的國家是什麼概念,但對發到手中的憑之可見官不拜的守土證,還有因傷退役後三十畝地的撫卹深有感受。

三十畝地一頭牛,是一個農夫一輩子的奮鬥目標。而丞相大人承諾,如果他們爲國戰死或者負傷退役,他們的家族不但可以領到三十畝水田,而且可以世代保留那塊守土證。讓世人永遠記得,他們爲國獻身的榮耀。

簡簡單單,一塊刻着“匹夫之責”四個字的銅牌,讓百戰老兵、新兵蛋子和投降過來的補充兵肩並肩走上了戰場,他們中間大多數人註定看不到勝利的那一天。但他們知道,只要破虜軍戰旗沒倒,他們的子孫就不會像他們自己一樣流離失所。

“丞相,我們幾個參謀,想到第一線看看!”曾寰把玩着自己的守土證,神色中有些扭捏。文天祥只點出了這次行動的戰略目標,具體戰術層次的細節規劃,都出自曾寰和他麾下的參謀們之手。這麼大的規模的會戰,對包括曾寰在內的很多人來說都是第一次,所以每個人都渴望到第一線看看,檢驗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

“不急,咱們先把下一步部署完!”文天祥笑着拍了拍曾寰的肩膀,內心深處,他和曾寰一樣興奮。談笑間破賊,那是千古明將身上纔有的風度,他自認不是,甚至連名將的項背都望不到。但比古今名將多出來的優勢,就是文忠記憶中那些經典戰例。還要他自己關於火器時代戰爭與冷兵器時代戰爭異同的思考。

破虜軍是第一支將火器成建制搬上戰場的部隊,所以,註定它的做戰方式與以往不同。根據自身特長和缺點制訂附和自身能力的戰鬥目標,這纔是最切實的。至於那些羽扇綸巾的風雅,還是留給後人去發揮想象力吧。

文天祥將手扶在地圖上,仔細考慮起下一步的動作。泉州會戰的第一個目標,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但第二階段目標,還需要多作些努力。

手中沒有可以瞬間傳聲萬里的工具,部隊一旦調動,則短時間內無法控制形勢的走向。所以,每一步的考慮必須更周全,不但考慮到自己,而且要考慮到敵方。

左翼軍已經被打成了殘廢,蒲氏兄弟智謀再高,手中無可用之兵,也折騰不出什麼危險動作來。倒是南方的索都,當許夫人主動放開一段九龍江防線後,他反而停住了腳步,一心一意在漳州和潮州一帶剿起匪來。

莫非他先知先覺,知道破虜軍大舉南下,是爲了他?文天祥謹慎地想,搖搖頭,否決了這種可能。破虜軍剛剛開始在泉州附近發動攻勢,索都肯定連泉州蒲家的求援信還沒收到。可如果他收到求援信,也不肯衝進破虜軍的陷阱呢?

文天祥的兩道劍眉,皺在一起,如同墨一樣濃。此時此刻,可能不但要用詭計,有些戰場外的東西,需要發揮其作用了。破虜軍的優勢,就是比這個時代其他軍隊,多了很多軍事層面外的優勢,比如宣傳,比如民心。

參謀們的議論聲漸漸變小,他們也開始籌劃,如何讓這場戰鬥的結局更完美。但每個人都知道,調動自己的軍隊容易,讓對手按你的設計方案配合,千難萬難。

曾寰紅着臉,在地圖上把代表破虜軍的幾面小旗子向前推了推。泉州城外的局勢登時一亮,文天祥衝着曾寰讚賞地笑了笑,隨即開始佈置:“傳令各標,推進到預計目標後,立刻原地修整。切斷周圍州縣去泉州的糧道,圍而不攻。如果蒲家軍隊出城反擊,堅決徹底的消滅,一個也別放回去。同時,曾寰,你以我的名義給蒲壽庚寫封勸降信,找俘虜帶給他。告訴他如果獻城投降,我可以保證泉州除了他們蒲氏兄弟之外所有軍民的生命。如果他想走也可以,封好庫府,留下糧食財物,十日之內撤離。十日之後,如果他不降,不走,破虜軍將直接殺進城去,到時候,參與過屠殺大宋皇族的人,和所有蒲姓的人,我都會送往崖山,由皇上親自審理!”

“是!”曾寰一挺身,大聲回答。心中涌起一股爲知己者謀,此生無撼的感動。暫緩攻勢,圍而不取,是他剛剛想到的一條毒計。而文天祥在他提出來後,立刻完全採納,並且着手補充了其中的不足。當初蒲氏兄弟殺趙姓三千餘人向蒙古人邀功,如同把他們送往崖山,這筆帳,行朝一定會仔仔細細跟他算。所以,蒲家兄弟肯定不會投降。而對城裡的商人來說,只要能保住他們的生命和財產,把誰犧牲掉,大夥並不十分在乎。上次,他們犧牲了三千趙宋皇族,這次,不肯投降的蒲家兄弟,難免不成爲城中各商會共同的敵人。

“白旭,你帶我的令箭,去楊曉榮將軍那裡,對第五標通令嘉獎。說全體福州父老,都爲他們的戰績感到震驚。此戰後,我會親自去給第五標的兄弟敬酒。完顏靖遠,你乘快馬,給陳復宋將軍送信,告訴他水上行動可以開始,請方家執行和我們之間的約定…….”文天祥想了想,又下達了幾條命令。反正過來的新附軍這次在側翼打得不錯,所以要加倍鼓勵。當士兵們知道了身上的責任與榮譽後,將領們想帶,也未必能帶得走。

自信的聲音在軍帳裡迴盪,一切任務彷彿背熟了般,從文天祥口裡井井有條的安排出來。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磨合,他已經與目前的身份融和在一起。不再是那個光會疾呼奔走的書生,而是慢慢變成了一名合格的武將。

“夫子,你派人速回福州,把我軍在泉州外圍大捷的消息,印成報紙,採用一切渠道散發出去。記得,把蒲家情況說得能多危急有多危急,順便提一句,蒲家和左翼軍和破虜軍已經停止激戰。泉州可能不戰而降,重歸大宋!”文天祥將目光轉向陳龍復,現在,是爭奪民心的最好時機,雖然這樣會過早暴露破虜軍實力。但每一次勝利,都會鼓舞各地抵抗者的士氣,並且讓那些不甘心做蒙古人奴隸的人,對朝廷和破虜軍的作爲,有個切實的比較。

“是!”陳龍復興沖沖的答應,白鬍子隨着回答聲飛起老高。

“我建議加一句,說索都畏懼破虜軍,對蒲氏兄弟見死不救!”參謀曾寰放下筆,壞笑着提醒。索都嗅覺敏銳,但畏戰的名聲,和棄泉州不顧,保存實力的罪責,他都受不了。

即使他看出前面是陷阱,破虜軍也要通過各種手段,讓他跳進去。誘騙,是陰謀的一種。比誘騙更高明的計謀,讓對手除了這一條路,沒有其他選擇。

“再加一句,說破虜軍願意支持一切反抗蒙古人的力量,爲中國而戰!”文天祥的話,將已經走到中軍帳門口的陳龍復又拉了回來。“告訴所有人,這個中國,不是指的中原。而是不願意當四等奴隸,生命值一頭驢價錢的所有人,共同的家園!”

“是!”陳龍復再次將身體挺直。他知道,從這一刻起,朝廷上的人將無法再打着皇帝的招牌來阻擋破虜軍的腳步,因爲他們效忠的對象,已經從大宋,偷偷變成了中國。

此戰過程中,爲了顧全大局和不承擔扯破虜軍後腿,導致後者無法爲皇室付復仇的責任,一些名流們會明智的保持沉默。

而此戰結束後,中國這兩個字,將印在所有關注着這次戰鬥的人心裡,擦也擦不去。

天變六風起三風暴八上迷局六中弄潮八上選擇四第5章 龍吟(六)破賊二第3章 死生(三)第1章 黃昏(二)華夏二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4章 驚雷(六)第3章 死生(一)風暴七下第4章 驚雷(八)第5章 風暴(五)第3章 天下(十)國戰十一中第2章 職責(三)第1章 進攻(六)天變三下第2章 蝶變(七)國戰十下第2章 百鍊(一)第4章 驚雷(七)第4章 斷腕(六)第三 卷薄暮弄潮五輪迴二第1章 弄潮(一)華夏三下第4章 驚雷(十一)第2章 百鍊(一)第3章 碰撞(四)第3章 雲動(六)國戰五輕車二上第1章 狩(二)第5章 龍吟(三)輕車二下輕車三下選擇三下風起二華夏五拔劍二第1章 弄潮(一)第2章 職責(七)第3章 碰撞(四)合圍二上光明之城四下第1章 弄潮(二)合圍一上迷局五第3章 死生(二)第1章 狩(三)第1章 對峙(五)第1章 對峙(一)第4章 拔劍(一)第5章 風暴(十)第2章 職責(三)風暴八上第2章 職責(四)第1章 對峙(四)第4章 虎嘯(六)輪迴四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中)風暴十下第1章 狩(五)第4章 拔劍(一)第2章 百鍊(四)第5章 風暴(二)輪迴二拔劍四迷局六上第5章 龍吟(四)輕車三上第3章 天下(九)第1章 狩(三)黃昏二下拔劍六下華夏四上第3章 雲動(六)第1章 對峙(三)第4章 斷腕(一)國戰九國戰七第1章 對峙(一)第5章 龍吟(五)第4章 虎嘯(五)拔劍七第5章 風暴(五)第1章 狩(七)第3章 死生(三)第2章 百鍊(二)選擇四國戰六輕車一下第5章 風暴(三)強盜貴族終第4章 虎嘯(二)
天變六風起三風暴八上迷局六中弄潮八上選擇四第5章 龍吟(六)破賊二第3章 死生(三)第1章 黃昏(二)華夏二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4章 驚雷(六)第3章 死生(一)風暴七下第4章 驚雷(八)第5章 風暴(五)第3章 天下(十)國戰十一中第2章 職責(三)第1章 進攻(六)天變三下第2章 蝶變(七)國戰十下第2章 百鍊(一)第4章 驚雷(七)第4章 斷腕(六)第三 卷薄暮弄潮五輪迴二第1章 弄潮(一)華夏三下第4章 驚雷(十一)第2章 百鍊(一)第3章 碰撞(四)第3章 雲動(六)國戰五輕車二上第1章 狩(二)第5章 龍吟(三)輕車二下輕車三下選擇三下風起二華夏五拔劍二第1章 弄潮(一)第2章 職責(七)第3章 碰撞(四)合圍二上光明之城四下第1章 弄潮(二)合圍一上迷局五第3章 死生(二)第1章 狩(三)第1章 對峙(五)第1章 對峙(一)第4章 拔劍(一)第5章 風暴(十)第2章 職責(三)風暴八上第2章 職責(四)第1章 對峙(四)第4章 虎嘯(六)輪迴四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中)風暴十下第1章 狩(五)第4章 拔劍(一)第2章 百鍊(四)第5章 風暴(二)輪迴二拔劍四迷局六上第5章 龍吟(四)輕車三上第3章 天下(九)第1章 狩(三)黃昏二下拔劍六下華夏四上第3章 雲動(六)第1章 對峙(三)第4章 斷腕(一)國戰九國戰七第1章 對峙(一)第5章 龍吟(五)第4章 虎嘯(五)拔劍七第5章 風暴(五)第1章 狩(七)第3章 死生(三)第2章 百鍊(二)選擇四國戰六輕車一下第5章 風暴(三)強盜貴族終第4章 虎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