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美琴的無意之舉倒是又觸動了張林青的買房神、經, 這世重生後,他就非常喜歡買房子;他突然想到自己和老婆以後退休了,可以找個風景優美, 交通又方便的地方定居;最重要的是, 醫院的醫療條件不能差, 人年紀大身體自然就會變得衰弱, 經常去醫院那是常事, 將來這些都得考慮進去。
杭市離魔都很近,無論是生活購物,包括將來年紀大了, 看病什麼都非常方便。
本來打算在這裡玩3天就回去的,結果因爲他們夫婦想在杭市買房, 所以決定再待2天。跑到景區租了2輛自行車和老婆小妹一起, 找房子去了。
一天時間都騎着車圍繞着西湖附近周圍轉圈, 看到有大片房子的村落,推着自行車去找人打聽村裡那戶人家要賣房的。
工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西湖向西3公里的地方, 有個小村子。從村子再向西2公里就是後世杭市有名的西溪溼地公園了,一開始張林青也沒認出來,還是看都水中島纔想起來,找到這個地方真讓張林青喜出望外了,處於西湖和西溪中間!有沒有覺得美呆了?!
正好村裡有戶人家想把家裡的老房子連宅基地一起都賣了;房子是個四合院形式的三進宅院;房子和院落都挺大的, 張林青和方美琴都挺滿意的, 不過麻煩的是房主是兩戶人家, 兄弟兩個。
張林青把院子前前後後左左右右都看了遍, 倒是挺喜歡, 不過他倒是看出房子採光有點問題,窗戶太小了, 擡頭看到房頂瓦片也碎了不少,用手敲了敲牆面,感覺總得來說房子質量還行,房子雖然很老了,但也明顯看的出修補過,應該是前任房主都很愛護,估計現任房主兩兄弟也挺愛護,院子什麼的都收拾得挺挺乾淨的。
畢竟是祖上傳下來的,現在要賣了,算得上是賣祖產了。張林青夫婦跟着房主,進了院子,廳房看看,保存的還算不錯,房屋的樑柱都是用的最好的木材,現任房主兩兄弟畢竟還住在裡面,可算是用心維護了,方美琴倒是看出來兩家女主人都是勤快持家的,非常愛護的。家裡擦得一塵不染。
據說房子還是他們的爺爺在民國時期蓋的,房齡算算也快70年了。據說當年也是花了大價錢蓋的,不但請了當時杭市最有名的瓦工,房子設計圖紙什麼都是到魔都建築洋行請國內設計師設計出圖的,這就難怪張林青看到房屋有些西化設計了,房屋所用的木料都是用的當時最好的材料。
文、革、時、期,現任房主的父親爲此還挨、批、鬥,說他成、分、不、好,崇、洋、媚、外等,甚至網、羅、了許多、莫、虛、有、罪、名、批、鬥、他。
老人家就是在這場轟、轟、烈、烈、地批、鬥中;沒、能、熬、平、反,活活地給氣、死的。他去世後;房子當時就被政府沒、收了,後來分給了好幾戶成分都是中下貧農的人家居住,屋子給糟、蹋的不成樣了。
文、革、後,他的兩個兒子向政府遞材料,老人家被平、反了,政府把房子收回來,還給了房主的後人們。
房子才又回到兩兄弟手中的;兩兄弟倒也愛惜房屋,房子一到手,兩人前前後後也張羅着修、修、補、補,要不然房子早就破、損、不、堪了。
張林青看房子格局還不錯,只是窗戶小了些,他不滿意。如果買到手的話,需要把窗戶加大,這樣屋裡採光纔好,還有就是要注意防潮,張林青最主要的是對房子的地理位置,非常滿意,真是非常妙!
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往東是有名的西湖,往西是後世有名的溼地公園,雖然現在溼地公園還沒開發,枯枝爛葉多,到了夏天蚊蟲更多,村裡人不堪、忍、受,都不喜歡那裡。
80年代初期,國家正處於蓬勃發展期,大力發展國家工業、農業;百姓們都在貧困線掙扎,飯都沒吃飽,確實錢去改善它;所以才讓它暫時破、敗。
這個村裡經濟條件好的,都搬走了。條件不好的,只能忍着了。正因爲這樣,張林青才能花少量的錢買到房子;變相的算是撿漏了。
其實張林青就是個房奴,經歷過上輩子房價的瘋漲,這輩子有點錢他就喜歡買房子。
其實人家這套祖上留下來的房子,房主兩兄弟都想要;房子大,住着也舒服不是?但是雙方都拿不出錢來買對方的一半;而且這房子現在花在維護,修繕上的費用越來越大;想要維護,越來越感到吃力。
再加上房子也快70年的房齡,因爲採光差,總感覺房子裡面陰森森的,住着不舒服。還有點兒,心裡上覺得房子好像那兒有點不那麼不盡人意。
張林青也注意到了,別的不說,房子採光這麼差,一到黃梅雨季,家裡到處潮溼,發黴,還有股黴味;雙方的老婆孩子都不想再住這樣的老房子,但是又沒錢搬出去,置辦新屋子。
爲此兩家人經常爲了這事吵的面紅耳赤,村裡、街道經常調解,後來甚至連派出所的人都經常來調解,實在是沒辦法了。
村裡有人也不、堪、忍、受這樣的吵鬧,就給他們出一個主意,讓兩人直接把房賣了得了;這樣既不用考慮修繕老房子的花費,賣房錢兩兄弟平分後,還能直接去市區重新買房子。
省的兩家人整天爲這個房子吵吵,這個主意一出,兩兄弟一合計,還真是這樣,爲兩家和睦;兩兄弟當場就拍板賣房了。
這樣既不傷害大家的感情,將來住的遠了,還能多走動走動。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房子大,周圍交通也不是很方便,要價也不算低,所以一直也沒找到合適的買家,一直砸手裡。兩兄弟都很着急。
這不突然冒出個張林青這個冤大頭,人家還不趕緊抓住機會把房子賣了;兩兄弟和張林青夫婦雙方爲了房價來回幾次談,都沒談攏。
後來兩兄弟看着外地人也沒時間在這裡蹉跎,萬一人家回去後,後悔了,不要了,自己上哪裡再找買家呢。
於是兩兄弟找了街道辦的人做中間人,大家取了箇中間價格,這才談妥了價格後,雙方都很滿意;兩兄弟更是熱情的幫忙跑過戶。
這個時代辦事沒那麼官、僚,工作效力也高,再加之兩兄弟就是本村人大家都是熟門熟路的,攏共就半天時間就把手續辦了下來。
其實兩兄弟一點都不知道,他們村的人背地裡都罵他們兩兄弟是敗家子,罵給他們出主意買房子的人,缺德,沒事把好好的祖產給賣了,也就算了;村裡也有賣房的,人家可沒賣宅基地。宅基地都賣了,以後就不是算他們村裡人了。
這些可不管張林青什麼事,這套房子他還是非常滿意的。主要是大、位置好,這前後都得有三進的宅子了。
這套房子,張林青總花了3萬塊,幸好他本着前世窮家富路的想法,出來旅遊時把存摺也帶在身上了。(也是個奇蹟了,誰出門把家底都帶上,也就他了!)
房子過戶完,當天時間也很晚了,回魔都吧,已經沒車了,火車倒是有,他不高興坐;於是3個人在新買的房子裡挑了個好點的房間,稍微打掃了下,湊合着住了一晚上,好在天氣炎熱也不需要蓋被子,3個人湊合着住了一晚上。
第二天起牀後,張林青先出去買了早餐又買了幾把鎖,吃完飯找鄰居借了工具,自己動手把門鎖全都換了,又騎車回到景區還了車;這才動身回了魔都。
回到魔都,3個人好好把自己收拾了一番;纔出門買菜,這幾天整得灰頭土臉的不能看了。
吃完午飯,方美琴和月美在家打掃衛生,家裡有4~5天沒住人了,都積灰了;自己一行人出去旅行換下來的髒衣服還沒來得及洗呢,所以方美琴讓月美拖地,自己洗衣服去了。
而張林青因爲這次旅遊買房花了好多錢,他的緊迫感又來了,加之他本身也是個閒不住的。他想啊,以後只要有假期都帶老婆出去旅遊,現在交通不發達,他就先把魔都周圍有名的旅遊景點都去玩個遍,旅遊就是燒錢的,所以還得想辦法賺錢。
想着假期還有一下午的時間,他跟方美琴打了個招呼,自己坐公交去了嘉定,到嘉定後租了輛車自己騎着到處轉轉。
他想着,家裡存摺上就剩下不到2萬塊了,錢放着也沒意義,還是拿這筆錢做啓動資金,自己先做個小生意,既然想開超市那就先折騰個批發部看看;而且大姐一家估計就快來魔都了,大姐不識字,估計很難找到什麼工作,除了做生意,但是大姐爲人太謹慎,不大會冒險。還不如自先把店開起來,倒時候讓她幫忙看店,每個月給她開工錢。
自從有了自行車後,張林青倒是又體驗了一把年輕的時候,把自行車騎飛起來的感覺。上輩子他從老家販雞蛋過江去江縣買的時候,每天早晨5點半,就騎着自行車,屁股都不佔車墩的,兩條腿就跟上了發條的輪子一樣,車是騎的飛快,往前衝去。
一路走騎車邊走邊打聽,騎了半個小時,就到了嘉定廠區;這時候都放假了,張林青只好是一個工廠一個工廠的跟人家門衛第香菸攀談,打聽人家工廠生產什麼東西,銷售科長是誰?產品都銷往哪裡去、銷路好不好等等.......
把嘉定工廠走了大半,天都快黑了,他這纔有風風火火的踩着自行車去了車站,還了車,坐上末班車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