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高素質人才密集行業

通城,智雲微電子旗下最新,也是規模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基地:第二十五廠。

徐申學一行人在一間實驗室裡看到了智雲集團有史以來,所設計並製造出來的最頂級的芯片:S903。

智雲半導體的負責人付正陽則是在一旁介紹着這款芯片的情況:“我們的這款S903芯片,項目開始於兩年前,從一開始就是專門爲了等效七納米工藝而進行設計。”

“所以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我們大量採用了在當時看來非常激進的各項參數!”

“比如整個芯片,擁有驚人的八十三億個晶體管,芯片構架採用了我們新研發的全新的智芯6.8構架,採用六個CPU核心,包括兩大核心以及四個小核心,結合了我們一貫以來的動態主頻技術,能夠非常好的平衡性能和能耗之間的選擇!”

“GPU方面採用了全新一代的AP90構架,採用了四個GPU核心,不僅僅綜合圖形處理能力大幅度加強,更重要的是今年的AP90構架,增加了對AI領域的處理能力,能夠更好的協助AI核心爲人工智能領域提供算力支持!”

“此外還有AI核心、協處理器核心、ISP核心、內存支持、電源管理核心等其他核心功能都有所加強。”

“該通訊基帶採用了最新的通訊基帶技術,能夠支持現在市面上部分運營商推出的4G+技術,以實現對現有4G網絡的大幅度提速。”

“而5G網絡的話,因爲目前標準不明確,專利問題還沒有解決,全球範圍並沒有商用5G網絡,所以我們暫時放棄了5G通訊基帶的加入。”

徐申學聽到這裡道:”5G這東西,慢慢來,他們不着急,我們也不着急,談着就是了!”

智雲集團爲首的一系列華夏通訊企業,高通爲首的一系列西方通訊企業,再加上旁邊時不時刷存在感的西門子以及四星等企業,他們圍繞着5G技術已經反覆吵了好久了,至今也沒有個定論。

核心衝突非常簡單,那就是誰都想要用自家主導的5G技術,進而獲得專利優勢,狠狠的收割別人……但是對方也不傻啊,哪能讓你這麼輕易收割啊,所以就這麼僵持着。

後來,智雲集團這邊和高通一度商量着,雙方交叉使用部分專利技術,然後大家一起搞同一種5G標準,但是西門子和四星甚至國內的幾家廠商一聽,立馬跳反,堅決不同意!

尼瑪,在3G和4G時代裡,你們智雲和高通已經聯手收割了全球這麼多年,還想要在5G時代裡繼續聯手收割?想都別想!

面對智雲和高通的試圖聯手的陰謀……基本上除了智雲和高通,就沒第三家廠商同意了。

這也是挺尷尬的!

既然不同意,那麼就繼續爭吵着唄。

反正智雲和高通也是樂見其成……反正在3G和4G領域裡,他們各領風騷……只有他們擁有全網通通訊基帶,聯手收割全球市場。

然後這個5G就這麼一直拖了拖啊,拖到今天還沒有談成。

連個統一,或者說大部分廠商都認可的5G標準都沒有出來,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5G商用,頂多就是一些小規模的實驗性5G網絡而已……而這些網絡,基本也是各自使用各自的5G技術,無法做到大規模互通。

作爲一家智能終端設備廠商以及半導體廠商,智雲集團對所謂的5G之類的沒啥太大的特殊偏好,都是爲了更好的買手機而不斷推動技術進步而已……弄個5G上去,多了個宣傳術語,更好的買手機,刺激手機的更新換代!

當然,如果暫時用不上,那麼問題也不大……當然,前提是大家都不能用。

同樣導致智雲集團不着急的原因還有另外一個……那就是智雲集團的智能終端面向全球市場的,各國的運營商們用什麼網絡的都有,很多都還停留在3G網絡呢。

所以別看都有實驗性5G網絡了,4G網絡都玩了很多年了,但實際上依舊有相當多一部分國家或地區的客戶們,只能使用3G網絡。

所以4G還是5G,對於智雲集團的智能終端設備銷量而言,影響其實比較有限,智雲集團對此的推動力有限!

此外各運營商方面,對5G的推動力量也不夠大。

主要是早些年全球很多國家,包括國內在內,因爲智雲集團以及水果,高通等廠商的聯手強力推動,都部署了大規模的4G網絡,尤其是國內的TD-LTE模式的4G網絡規模極大……

智雲集團是TD-LTE技術的主要推動者,不僅僅推動國內的移動大規模建設這一模式的基站,也推動其他兩家運營商搞這個模式。

因爲智雲集團手握TD-LTE通訊基帶的主要核心專利技術……能卡別人脖子的那種。

以智雲集團的影響力,進而導致了國內的TD-LTE網絡的建設是非常快速且超前的……這也意味着運營商們爲此投入了極爲龐大的投資。

現在運營商那邊,連4G網絡的投資成本都還沒有收回來了,哪有閒錢跟你搞5G啊……

今年的時候,智雲集團這邊先搞出來了基於自家技術的5G通訊基帶的實驗基帶,用於配合國內外的各大運營商網絡進行測試……但是距離商用還是比較遙遠的。

只要智雲集團和高通還有西門子、華威這些企業一天沒有談妥,那麼5G商用都是遙遙無期。

至於爲什麼談不妥,這也是有理由的:一個比一個心黑,都想要趁機撈一筆,但是誰都不傻,都不給對面機會……然後就這樣了唄。

這也直接反饋到了手機SOC,通訊基帶領域的設計上。

考慮到全球還沒有什麼商用5G網絡,智雲集團這邊自然也不會沒事找事,然後非得弄個5G網絡出來。

不僅僅智雲如此,實際上其他通訊基帶廠商也一樣,今年乃至明年都不可能搞出來什麼5G通訊基帶……除非他們願意使用他們自己的非統一5G標準。

但是這種非統一的自研5G標準,也沒啥太大實際意義……別人都不支持,不兼容你的技術標準,侷限性就會非常大。

智雲集團裡一堆自研技術的5G通訊基帶……但是也沒人用啊,甚至連智雲自己都不用!

現階段裡,頂多就是一些實驗性的5G測試網絡而已,談商用還爲時過早。

但是,智雲集團裡已經是把各種技術標準的5G通訊基帶設計都給準備好了……甭管最後採用什麼技術標準,智雲集團都能第一時間推出相應技術標準的5G通訊基帶!

至於專利問題,那也不用擔心,必須是會解決的!

因爲要是不解決專利問題,智雲集團永遠都不會批准5G網絡的統一標準……徐申學針對這一場的5G談判,底線就是:甭管最後用技術標準,反正我一毛錢專利費都不會出!

而這個是底線……而談判的時候不可能按照底線來。

實際談判中,智雲集團方面的談判負責人現在強調的是:我不僅僅不出專利費,我還要收一大筆專利費,最好是能卡別人脖子!

其實,智雲集團在衆多國際技術標準領域裡是非常強勢的……你不達到我的要求,我就不批准了。

而沒有智雲集團批准,這個統一5G標準也就搞不起來……智雲集團旗下的通訊基帶,佔據了全球半壁智能終端設備的通訊基帶市場份額。

智雲集團不點頭,什麼標準其實都搞不起來。

當然,對面的高通人家也有這個底氣說這話……我不同意,你們都別指望能夠搞出來。

然後四星,西門子,華威之類的企業也一個個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一個兩個的意見作用不大,但是加起來也能對抗智雲和高通的聯手!

之前的一次投票裡,智雲和高通試圖聯合,這些第三方廠商也是聯合起來對抗,結果硬生生把智雲和高通的聯盟給拆了!

看這些廠商之間的距離利益衝突,就會知道爲什麼統一技術標準的5G網絡談了那麼久還搞不出來了。

既然一時半會搞不了5G,但是技術也得持續推動進步吧,這不,基站設備廠商,運營商以及通訊基帶廠商琢磨了一番後,搞出來了個4G+技術……在兩種4G通訊模式裡,再進行加速擴容,實現更高的速度。

這一次倒是非常容易,大家都沒啥意見!

這就是這一次智雲集團裡的S903芯片中的通訊基帶,所搭載的4G+技術的來源了。

比初代4G的速度更快,傳輸距離也更遠一些,基本上就是個4G加強版。

————

徐申學看着這個S903芯片,這芯片太小,其核心體積其實只有八十多平方毫米而已,是非常小的。

而就在這麼小的芯片裡,確實擁有八十三億個晶體管……這讓人難以想象。

這小玩意,就是當代人類工業體系裡最耀眼的結晶……想要造出來這東西,幾乎需要彙集人類各工業領域裡最頂級的技術,然後才能製造出來相應的上游設備。

相應的上游設備才能夠製造出來光刻機以及其他半導體設備的各種零部件,然後才能組裝成爲各種半導體制造設備。

有了半導體設備,才能夠談得上製造S903芯片這種頂級工業產品。

而很快,徐申學也看到了製造S903芯片的諸多設備裡,最爲核心,也是最爲昂貴的一種設備:光刻機。

他看的也不是什麼進口的NXT1980光刻機,而是看的自家海灣科技所生產的HDUV-600光刻機。

世界上第二款套刻精度達到2.5納米,支持四重曝光的DUV浸潤式光刻機。

也只有這種光刻機,嗯,再加上隔壁ALMS的NXT1980,才能夠通過四重曝光的工藝,生產出來等效七納米工藝的芯片。

這款HDUV-600光刻機,看上去其實其貌不揚,就是個大箱子一樣的東西,被安裝在恆溫恆溼無塵,甚至就連燈光都是專門的暖黃色燈光的專屬車間裡。

這種能夠在硅晶圓上曝光出來十多納米尺度的超精密設備,對環境的要求也是極高的,不是隨便什麼地方的廠商都能安裝使用的。

稍微哪裡出了點差錯,就會導致產品良率大幅度降低,甚至可能都無法生產出來合格品。

如此情況下,其實徐申學都沒有靠近去看這臺已經安裝好的設備,只是隔着玻璃在外頭看一眼而已。

而這樣的專屬車間,還有很多個……

爲了滿足第二十五廠的光刻機需求,ASML也好,海灣科技也罷,最近兩年都是加班加點趕工呢。

智雲從ASML那邊的訂購的NXT1980光刻機,還一度被臺積電以及英特爾等廠商給搶劫了產能……也不是不賣給你,而是前期生產的光刻機交付給了其他廠商,而交付給智雲微電子的則是拖了又拖,最後卡着合同最後的時間和節點才交付。

智雲微電子在這一方面,算是被老美那邊擺了一道……而這也直接導致了,智雲微電子直接撤銷了後續的NXT1980訂單,轉而把訂單交給了海灣科技!

哪怕海灣科技那個時候,HDUV-600光刻機還磕磕碰碰,產量極低!

但是海灣科技……不,準確的說是仙女山控股方面也不是吃素的,人家在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領域裡是專業的。

仙女山控股愣是讓一羣博士,碩士們天天加班加點,至於普通的本科理科生,那都是直接當普工用……天天加班加點搞研發,搞生產,最後愣是把HDUV-600光刻機的產量,短時間內就提升了起來,趕上了第二十五廠的建設進度。

能夠在短時間內,剛投產,生產經驗還不成熟、不完善的情況下,就把HDUV-600這種級別的超精密設備的產能直接翻倍提升,甚至超過了ALMS的產能,這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學上的成就!

不是什麼企業……甚至進一步來說,不是什麼國家都能做到這種事了。

爲什麼半導體這麼難搞……原因就兩個:人才不夠好,人才不夠多!

這是一個高素質人才密集行業,是一個把985出身的頂級理科人才當牛馬用的行當!

並且對高學歷的理工人才需求量極大,不管是半導體設備製造,還是芯片製造以及設計,都是如此。

所以,在這之前半導體行業是一個全球化的行業,因爲只有歐美日韓等國家的理工人才全部加起來,才能維持這麼個局面。

而現在華夏爲什麼能夠搞出來?

除開徐申學的科研系統,資金這些因素外……最核心,也是最關鍵的因素是,國內有海量的理工科人才!

不是一萬兩萬,而是數以千萬計的高學歷理工人才……這纔是徐申學敢在國內,玩全套半導體產業鏈的真正底氣所在。

科研系統再好,資金再多,也得有人去研發,去生產啊!

不然,終究只是無根浮萍而已!

人才而導致的這種變化,其實也發生在其他諸多行業裡,人工智能領域,互聯網領域,傳統制造領域,新型的製造領域,還有智雲集團的老本行,智能終端領域。

現在新型的智能機器人領域也同樣如此。

華夏能夠成爲世界工廠,並且朝着世界高級工廠而前進……依靠的可不是廉價勞動力,而是海量的高素質頂級理科人才!

換句話來說,當一個工業國家的優秀學子們,開始扎堆學法律,學醫學,學哲學,學金融等文科領域的時候,基本上就可以判斷,這個國家距離衰亡也不遠了!

因爲幾乎所有的高精尖行業,都會慢慢的變得和它沒啥關係了……

第558章 壟斷全球輔助駕駛市場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311.第311章 未來的萬億美元市場188.第188章 國人的驕傲:智雲177.第177章 兩手方案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274.第274章 歡迎來看大煙花第515章 全新的風暴99.第99章 3G大戰來了第447章 智能電動車的浪潮以及混亂第361章 威酷電子啓動上市計劃第368章 機器人發佈籌備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210章 大哥,要挺住(6K)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第6章 徐家第51章 李秘書的邀請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105.第105章 超薄商務本計劃第362章 超級大屎山:智雲第428章 AI眼鏡第536章 上月球開採氦三第237章 五天三百億以及S12樣機第32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445章 驚人市值以及國內資本計劃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163.第163章 S10的瘋狂以及C3上市66.第66章 融資談判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381章 抱團出海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332.第332章 5G時代的曙光第346章 智雲的文化輸出148.第148章 S10發佈前夕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139.第139章 新配色技術第24章 靈活的底線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第565章 清北講座第534章 新一代S系列手機的頹勢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第16章 十倍利潤325.第325章 智雲有多重要?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99.第99章 3G大戰來了324.第324章 這個世界太瘋狂第416章 一座工廠一座城第345章 有良心,但不多第529章 火爆的虛擬設備第375章 且聽鷹鳴第480章 智雲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第213章 秋季發佈會和國產雙核首發173.第173章 威酷小藍生態鏈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第53章 量產的難題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第16章 十倍利潤第558章 壟斷全球輔助駕駛市場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第502章 讓機器人成爲家庭的一份子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第351章 神奇的非洲之王川音182.第182章 人生快事第418章 萬向虛擬設備初體驗第397章 衝擊兩萬億美元市值124.第124章 C2發佈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176.第176章 SOC芯片危機第454章 萬物皆可第216章 衝擊一億五千萬臺手機銷量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第24章 靈活的底線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332.第332章 5G時代的曙光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第418章 萬向虛擬設備初體驗第571章 高喊自由貿易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第467章 徐申學又吹牛了:太空工廠184.第184章 YunPad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第471章 機器狗和旅行285.第285章 男人至死是少年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第33章 危機第422章 都在忽悠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
第558章 壟斷全球輔助駕駛市場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311.第311章 未來的萬億美元市場188.第188章 國人的驕傲:智雲177.第177章 兩手方案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274.第274章 歡迎來看大煙花第515章 全新的風暴99.第99章 3G大戰來了第447章 智能電動車的浪潮以及混亂第361章 威酷電子啓動上市計劃第368章 機器人發佈籌備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210章 大哥,要挺住(6K)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第6章 徐家第51章 李秘書的邀請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105.第105章 超薄商務本計劃第362章 超級大屎山:智雲第428章 AI眼鏡第536章 上月球開採氦三第237章 五天三百億以及S12樣機第32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445章 驚人市值以及國內資本計劃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163.第163章 S10的瘋狂以及C3上市66.第66章 融資談判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381章 抱團出海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332.第332章 5G時代的曙光第346章 智雲的文化輸出148.第148章 S10發佈前夕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139.第139章 新配色技術第24章 靈活的底線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第565章 清北講座第534章 新一代S系列手機的頹勢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第16章 十倍利潤325.第325章 智雲有多重要?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99.第99章 3G大戰來了324.第324章 這個世界太瘋狂第416章 一座工廠一座城第345章 有良心,但不多第529章 火爆的虛擬設備第375章 且聽鷹鳴第480章 智雲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第213章 秋季發佈會和國產雙核首發173.第173章 威酷小藍生態鏈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第53章 量產的難題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第16章 十倍利潤第558章 壟斷全球輔助駕駛市場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第502章 讓機器人成爲家庭的一份子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第351章 神奇的非洲之王川音182.第182章 人生快事第418章 萬向虛擬設備初體驗第397章 衝擊兩萬億美元市值124.第124章 C2發佈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176.第176章 SOC芯片危機第454章 萬物皆可第216章 衝擊一億五千萬臺手機銷量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第24章 靈活的底線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332.第332章 5G時代的曙光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第418章 萬向虛擬設備初體驗第571章 高喊自由貿易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第467章 徐申學又吹牛了:太空工廠184.第184章 YunPad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第471章 機器狗和旅行285.第285章 男人至死是少年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第33章 危機第422章 都在忽悠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