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第286章 震驚全球的海上回收

第286章 震驚全球的海上回收

三月十四日,南門航天發射場裡風和麗日,天氣晴朗的很。

不少媒體以及數量龐大的普通人員再一次彙集在周邊的一些高地上,以觀看南門航天的火箭發射以及後續的回收。

粗略估計的話,至少有接近二十萬人在周邊地區圍觀這一次的發射以及後續更重要的五號火箭海上回收。

發射場周邊的酒店早就被訂購一空,幾乎都是滿客狀態。

因爲之前南門航天就在官網上公佈了會在今天裡進行五號火箭的二次海上回收試驗,對此感興趣的一些媒體,科技愛好者早早就跑過來等候觀看。

當然,更多的還是一些普通遊客也拖家帶口跑過來觀看。

南門航天的發射場因爲就在海邊,同時周邊也有幾個比較適合觀看發射的高地。

最重要的是南門航天的發射頻率非常高,而有了高頻率的火箭發射才談得上什麼火箭旅遊啊。

而南門航天如今每個月都得發射好幾次,去年的一共發射了三十四次火箭。

一年三十四發這個數據其實非常大的,直接超過了各國傳統的航天機構,直接位居全球第一。

去年的時候,發射火箭最多的俄羅斯一共才發射了二十幾次,然後是美國十多次,其他國家就更少了。

然而南門航天一家,在13年的時候就發射了三十四次五號火箭,區區一家商業航天公司,直接幹掉了一票國家航天機構,嚇死人。

並且今年的南門航天,隨着五號B火箭的技術持續成熟,發射成本還在進一步下降,對外報價更具有性價比,因此收穫的商業發射合同也就更多了。

如今的南門航天,不僅僅爲國內企業、機構發射大量衛星,同時也爲國外大量企業、機構發射衛星。

預計今年南門航天公司的五號火箭的發射任務能夠超過五十次,爲了滿足龐大的發射需求,南門航天公司的火箭生產工廠里正在密集生產一級火箭以及二級火箭。

同時,南門航天已經正式參與了華夏空間站計劃,被確定爲華夏空間站項目的承包商之一。

尤其是五號B火箭的巨大運載力,已經讓該火箭成爲了大噸位試驗空間站的唯一運載火箭。

或者說,這個新的大噸位試驗空間站就是專門爲了五號B火箭而設計的,看質量就知道,足足二十一噸呢。

這是專門奔着五號B火箭的一次性發射極限運載力去的,而國內除了五號B火箭外,暫時沒有其他火箭具備這個發射能力。

此外,南門航天還自己開發了一款貨運飛船‘青龍飛船’,該飛船設計起飛質量達到十二噸,這個貨運飛船預計是爲試驗空間站提供物資補給的,也是專門應對五號B型火箭的陸地回收模式的運載力而設計的。

這一次的試驗空間站計劃,南門航天是最爲核心的參與企業,設計中的三次發射任務裡,南門航天就佔據了兩次。

南門航天的五號火箭的成功,可以說是極大的推動了空間站計劃,讓華夏有了二十噸以上的近地軌道發射能力(一次性使用不回收),同時還有了廉價的十二噸級的近地軌道發射能力(陸地回收)。

南門航天的五號火箭的成功,不僅僅推動了國內航天的迅速發展,也推動了全球範圍的航天發展。

很多中小國家甚至是一些企業們,看見南門航天對外報價的廉價發射費用後,本來沒有衛星計劃的他們,現在都琢磨着往天上打個衛星。

南門航天對外報價的廉價火箭發射費用,這不用一次總感覺虧得慌……

別人家報價一個億美元,南門航天報價六千萬,這不找南門航天發射個衛星上去,那不就是虧了四千萬嘛……這雖然是玩笑話,但是也可以看的出來南門航天的可回收火箭帶來的低成本發射費用,對於當下的航天格局影響有多嚴重。

以上這些都導致了南門航天的發射任務非常的頻繁,一個月都得好幾次呢,頻繁的發射也是吸引人們來觀看的主要理由。

當然更主要的是南門航天時不時還弄個爆炸!

一些試驗發射就更不用說了,爆炸的機率非常高,哪怕是商業發射,偶爾也會來個回收失敗……第一批次生產的五枚五號A型火箭,可都已經炸完了呢。

這大煙火還是很吸引人的,導致不少人來看火箭發射,都是奔着看火箭爆炸來的。

因此也導致了,南門航天的常規商業發射的時候,頂多也就是幾萬人來觀看,三五萬是比較常規的。

但是一些重要實驗性發射,還提前公佈計劃並進行一些小宣傳的話,就有可能引來超過十萬人甚至二十萬人來觀看。

就和今天這樣,足足超過二十萬人跑過來觀看五號B火箭的第二次海上回收試驗,天知道里頭有多少人是等着看火箭回收失敗爆炸的。

如此大量的遊客,已經讓南門航天的火箭發射,演變爲了當地的一個非常特殊的旅遊項目。

每次火箭發射日的時候就有大量遊客涌入周邊地區的酒店,然後在臨近發射時間的時候到周邊一些適合觀看發射的場地裡等候觀看。

很多人對此還是挺有興趣的,哪怕只是看個熱鬧呢。

看着好幾百噸的火箭騰空而起,然後直衝雲霄,給人的震撼還是非常大的。

而發射過後的回收過程就更加壯觀了,幾十米長,數米直徑的一級火箭從外太空一路返回,臨近地面的時候再來個火箭發動機點火減速,然後準確的降落到回收場,整個場面極其震撼。

很多人爲了親眼目睹這一場面,都不惜從外地跑過來。

因爲每一次都有大量人從外地跑過來觀看火箭發射,所以當地也是抓住了這一機遇,大力開展了火箭相關主題的旅遊項目,規劃了若干適合又安全的觀看區域,從海灘到附近的山頂等等。

然後還修建了一些火箭相關主題的公園,遊樂場等,就連南門航天自己也搞了一個航天展覽館,收門票,搞個表演,順帶買一些紀念品……還別說,這個展覽館還挺賺錢的,每天遊客多的很,其中光是紀念品收入就非常可觀……畢竟高精度的火箭模型都挺貴的,幾百塊,幾千塊的都有,而喜歡這些東西的人也不少。

人家南門航天,還在官網上賣各種紀念品以及模型呢,銷量挺不錯的。

南門航天落戶當地後,不算南門航天本身經營生產活動所帶來的稅收,就業等,光是帶動的旅遊經濟就讓當地獲得了極大的好處。

這麼多遊客將會帶動酒店,民宿,餐飲,紀念品以及遊樂場,商場等多方位的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還是挺大的。

就和今天這樣,當地的稍微好一點的酒店和民宿的房間,早早就被訂走了,以至於很多遊客無法在當地住宿,只能在周邊區域住,然後往返奔波。

距離發射還有幾個小時呢,網絡上就開始頻繁出現各種各樣的報道,有些性子急的媒體更是直接開啓了直播呢。

發射場的外圍,尤其是一些視野良好的海灘,高地等地區人羣衆多,媒體以及一些愛好者更是長槍短炮,早早就架好了各種各樣的攝影器材。

就連普通人,都會拿出來手機對着遠方的火箭發射塔上的火箭進行拍攝。

這一場火箭發射,可以說萬衆矚目!

不僅僅發射場裡有大量人的關注,國內有不少人關注,就算是在國外也有很多人關注,尤其是同爲商業航天領域,註定是天生競爭對手的太空探索公司的一票人員,更是熬夜觀看網絡直播。

其中就有馬斯克,這個在部分美國人譽爲,唯一能夠在高科技領域裡和徐申學板一板手腕的男人。

嗯,只是說部分領域,如電動車以及航天領域。

至於其他領域嘛,還有其他抗衡徐申學的男人,比如大家公認在智能終端領域裡,唯一能夠和徐申學相抗衡的喬布斯。

可惜,喬布斯已經去世了,現在接管水果的庫克則是被外界褒貶不一。

認爲他乾的不錯的,大多說他掌控供應鏈能力很好,水果在他的掌管下盈利能力節節攀升,市值也是持續高漲,股東們都很高興。

但是也有人覺得他不行,說他只是一個跟在徐申學屁股後面跑的抄襲者,在智能終端領域裡,徐申學幹啥,他也幹啥,各種抄。

就連個手機外觀甚至屏幕尺寸,長寬比這些東西,也都是能抄的就抄,不能抄的硬抄。

所以在聲譽上,當下的庫克還不如馬斯克呢!

如今,承載不少美國人航天希望的馬斯克,今天就和團隊們一起坐在會議室裡,看着大屏幕上的網絡直播。

如今距離發射時間已經只剩下不到五分鐘了!

看着屏幕裡的巨大五號B型火箭,馬斯克心情也非常的複雜,一方面是希望五號B型火箭的這一次海上回收成功,從而證明這一條技術路線的正確性。

但是另外一方面作爲競爭對手,他又不願意看到南門航天進步的太快。

如今太空探索公司,在回收火箭領域裡追趕的非常辛苦,自從南門航天在兩年前,秀了一波商業火箭回收成功之後,就嚴重刺激了太空探索公司。

在馬斯克的敦促下,太空探索公司的技術團隊迅速展開了相應的技術研究,並開始各種各樣的試驗測試。

去年的時候,他們公司利用小型試驗火箭先後進行了多次的回收試驗,從一開始的百米彈跳發射回收,再到三百米,一千米,再到幾千米,然後是現在的十萬米級別。

期間有成功,有失敗,尤其是到了十萬米級別的試驗後,已經涉及到了發動機關機、重啓,高速下降中的姿態控制等等一系列的複雜難題,這讓他們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當然,整體上來說技術進步的還算不錯,至少在試驗火箭上是如此。

然而,上述這些只是試驗火箭而已,距離商業火箭的應用還早着呢。

試驗火箭那小傢伙,和獵鷹九號這種五百多噸的大傢伙,一級火箭回收的技術難度都不在一個層面上。

太空探索公司想要實現獵鷹九號火箭的回收成功,還有一段路要走。

如今的太空探索公司實際上也遇到了之前南門航天的一系列問題,那就是各種問題多的很,三天兩頭就暴露一些問題,爲了追趕進度也是頻繁進行試驗發射。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經費耗費極大,尤其是試驗失敗,導致火箭爆炸後,損失很大的。

馬斯克雖然算是有錢人,但是也不可能和徐申學這樣可以隨便亂造啊,炸個火箭都不當回事。

太空探索公司那邊炸一枚試驗火箭,馬斯克都得心痛好久……當然,心痛歸心痛,後頭他還是會咬着牙繼續搞試驗,甚至進度都不帶拖延的。

在回收火箭領域上,也就只有他才能勉強追上徐申學的步伐了,其他各國的傳統航天機構還有最近兩年新成立的一些跟風的商業航天公司,連徐申學的車尾燈都看不見。

南門發射場,指揮中心控制室裡,鄧飛躍走到了徐申學面前道:“最後一遍技術檢查已經通過了,符合發射條件,將會進入五分鐘倒計時。”

徐申學道:“行,你們好好工作,我到外頭平臺看着去!”

說着,徐申學帶着林雅嫺以及孩子到了平臺,然後遙望着遠方的發射場。

爲了確保安全,其實發射指揮中心距離發射場挺遠的,不過地形比較高,可以直接遙望看見發射場的情況。

因爲平日裡徐申學來看發射的時候,都喜歡在這個小平臺上看,爲了讓徐申學在外頭陽臺也能夠看見火箭的發射全過程,工作人員還在這小平臺安裝了一個大型的顯示屏,接入了監控攝像畫面。

————

這個時候,網絡上的網絡直播平臺上,主持人和邀請來的解說專家也在進行着討論。

漂亮的女主持人說着:“現在距離發射還有最後的五分鐘了,相信很多網友們都和我一樣現在非常緊張,王教授,你覺得這一次的海上回收能夠成功嗎?”

一副科研大佬精英模樣的王教授則是在鏡頭面前道:“海上回收這個事吧,衆所周知是非常困難的,去年的時候南門航天就試過一次,結果失敗了,據傳損失達到好幾個億,可謂是損失慘重。”

“這要是換成美國nasa這種航天機構裡,就得有不少人爲此負責而被迫辭職了!”

“不過這南門航天不一樣,他們是商業航天企業,其火箭發射以及各種試驗都是企業的商業行爲,根據我得到的消息是,去年的失敗沒有任何人爲此負責,說起來,我覺得這樣多少是有些問題的。”

“畢竟航天這個事吧,是個技術含量非常高,同時也是非常特殊的行業,不能當成常規的商業行爲來看待。”

“這失敗了沒有責任,這責任心自然也就不大了,技術人員也就沒有了太大的顧忌,所以這一次的風險啊,我看還是非常大的!”

這話要是讓徐申學聽到了,估計都懶得搭理,這點損失算個屁……智雲集團裡一大堆項目各種各樣的失敗,比如智雲半導體旗下最新的W700系列芯片,採用了集團新的28NLP工藝,流片一次的成本就得四百萬美元,前後流片了三次才成功,光是流片費用加起來一千多萬美元了。

而最新式的S500系列芯片,單次流片費用更是高達千萬美元,相當之誇張。

而這流片,僅僅是試一試這芯片設計的是否能用,是否符合技術指標,很少有芯片是一次流片成功的。

說實話,航天火箭爆炸這點損失,在徐申學看來那都不算什麼:小意思!

畢竟真正貴的五號火箭,也天天爆炸,發射幾十次了一共也才爆炸了五枚一級火箭而已。

換句話來說,這五枚一級火箭早就回本了,談不上什麼虧損。

這個時候,女主持人又道:“但是南門航天之前已經獲得了三次的海上回收試驗的成功,這一次難道有什麼不一樣?”

王教授道:“自然是不一樣,之前成功的都是四號試驗火箭,而四號試驗火箭是典型的單發小型火箭,在南門航天裡就是專門用來進行各種試驗的。”

“而五號火箭多大啊,起飛重量五百六十噸呢,並且它是非常獨特的多個發動機並聯的模式,一共有着七個發動機,整體結構上和四號火箭差別極大,因此在四號試驗火箭上的成功,並不是說就能直接複製到五號火箭上,這裡頭存在着大量的技術難題以及不確定性!”

“因此,我們還是要理智的看待這個事情,不能盲目的自信!”

結果,一羣網友在直播間裡評論:呵呵,理性客!

“他之前也是這麼說五號火箭陸地回收的,說絕對不可能成功!”

“這個王教授說過,南門航天就是一個草臺班子,搞航天就是個笑話!”

女主持人瞄了眼瞬間多起來的討論熱度,嘴角都壓不住笑容……這就是爲什麼要邀請這個王教授當解說嘉賓的緣故。

負面言論比較多,容易帶熱度。

至於被網友們罵,罵的也是王教授,和她們直播平臺有毛線關係。

直播平臺上一大票網友們熱烈討論着的時候,很快就聽女主持人道:“好,現場傳來消息,現在已經進入最後一分鐘倒計時了,讓我們把畫面轉道發射場,一起倒計時吧!”

發射場外的指揮中心平臺上,徐申學看見前方的大屏幕上露出了一分鐘倒計時。

這個倒計時的信號,同時還傳遞到了周邊的一些觀景地區裡,讓遊客們知道火箭發射即將開始了。

隨着倒計時逐漸結束,3,2,1……點火。

遠方發射場上的南天門五號B型,編號N5B7的火箭的底部,開始冒出了火光,高溫的火箭噴射尾流把大量用來降溫的水直接加熱蒸發變成一團的水霧。

在水霧和火光之中,五百六十噸的龐大火箭開始緩慢騰空而起。

一時間裡,周邊的大量攝像器材陸續記錄下來了這一起飛的瞬間,但是火箭並沒有停,而是越過了發射塔的高度後繼續升空,越來越高,速度越來越快。

火箭在湛藍的天空劃出了一道尾流,穿過了天空中的雲層,然後繼續加速朝着太空疾馳而去。

隆隆的巨大聲響傳遍四周,刺激着人們的感官。

這個時候,人們已經在地面上無法直接用肉眼看到火箭的清楚模樣了,只能隱約看見一個發光的亮點。

而在人們看不清楚的高空中,五號B型火箭還在繼續爬升,一萬米,十萬米,二十萬米。

越往上,火箭因爲燃料的大量消耗,自重越輕,同時隨着空氣稀薄,空氣阻力降低,火箭的速度也就越快。

其速度在短短的一分多鐘裡,就增加到了每秒一兩千米的超高速,而且這個速度還在繼續上升當中。

此時,地面上的人們已經無法用肉眼觀察到五號火箭了,只能由地面上的先進觀測儀器,觀測到火箭的情況。不過地面控制室裡,依舊能夠看到火箭的畫面情況,這是火箭本身所攜帶的攝像機實時傳輸回來的畫面。

徐申學在屏幕上看着這個監控畫面,火箭的發動機還在繼續工作,推動着火箭上升高度,加快速度,同時畫面裡已經出現了地球的宏觀畫面。

火箭繼續爬升了數十秒後,隨後只見畫面裡的一級火箭發動機關機,隨後一二級火箭分離。

二級火箭上搭載的真空板朱雀發動機點火,繼續推動着二級火箭往更高的高度進發,在達到更高的高度,空氣密度進一步減小之後,將會拋棄整流罩,然後輕裝繼續加速朝着太空飛去。

它要把搭載的兩枚通訊衛星的速度,加速到最終超過一萬米每秒,以維持數百公里公里的軌道高度,等它達到預定高度後將會釋放衛星,然後使用最後一點的剩餘燃料,調整姿態方位,讓自己再入大氣層進行燃燒,並且確保最終殘骸要落入空曠不會殘生附加傷害的太平洋。

二級火箭繼續它的太空之旅的時候,已經分離的一級火箭先是呈現自由飛行的狀態,但是很快一級火箭的飛控系統控制火箭進行姿態調整。

簡單來說,就是把頭尾換個方向!

緊接着……發動機再一次點火,發動機產生的巨大推力推動着火箭迅速朝着地面落去,其速度相當誇張。

火箭的發動機工作一小段時間後,再一次關閉,火箭在慣性以及重力下朝着地面呼嘯而下!

火箭迅速降低高度,很快就從空氣極爲稀薄的超高空進入空氣密度比較大的高空,然後是降低到一萬米。

這個時候,眼力好的人,已經能夠晴空萬里的藍天背景下看見這麼一個小黑點了。

這個小黑點沒有什麼火光,只是就這麼直愣愣的從萬米高空一路砸下去,而且速度極快。

不用多久,火箭就已經下降到人們可以看清楚的程度了。

此時,火箭的姿態再一次調整,火箭艦體上的柵格方向舵,以及姿態調整用的噴氣口迅速把火箭的姿態調整爲火箭發動機朝下的筆直下降狀態。

而這個時候,距離地面已經相當近了,很多人都是忍不住擔心,這火箭會不會就這麼一頭扎進大海里。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火箭的發動機再一次點火,噴出來了巨大的火光!

高溫高速的尾氣,給火箭帶來了龐大的動力,迅速給火箭減速,然後火箭持續減速,並一路調整方位,最後來到了海上回收平臺船的上空兩三百米高的高度。

儘管這一場面,在這片發射場裡已經出現過三十幾次了,但是人們每一次看見這個場面,依舊會震驚無比。

哪怕這個時候,火箭都還沒有完成回收,但是僅僅是這一連串的姿態調整,發動機再一次點火,把急速下降的火箭減速到這個程度,已經足以讓很多人震驚了。

而且震驚的還不是普通人,而是業內人……

不說其他航天機構了,就說太空探索公司這邊,馬斯克看着網絡直播的這一幕都是羨慕無比。

火箭回收技術的難點非常多,但是其中的發動機多次關閉,點火以及火箭的姿態調整,絕對是最爲核心的技術。

傳統技術路線裡,一級火箭上使用的火箭發動機這東西就是一次性的,根本不考慮什麼重複點火,更別說先後點火好幾次了。

然而南門航天的一級火箭,在整個發射過程裡會經歷三次點火……

發射點火一次;一二級分離後點火一次讓火箭返回地球;降落之前點火讓火箭減速平穩降落。

而姿態調整的話,除了飛控,方向舵這些外,還有一個更關鍵的技術,那就是主堆發動機的噴口是動態的,是可以不斷調整方向的,並且在回收的最後步驟裡,爲了控制火箭的姿態平穩,其變化幅度非常快。

這一系列加起來,就讓一級火箭的回收技術成爲了難度超高的技術,太空探索公司方面雖然進行了多次的垂直起降試驗,並且都獲得了成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從來都沒有進行過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回收試驗,也就是把發動機關閉,然後再來一次啓動,並讓發動機的變量來調整火箭姿態。

這是個極大的技術難題,他們還在爲此而努力。

但是南門航天這邊,其回收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從一二級火箭分離,返回地球,再到現在的發動機點火,減速,對準回收平臺。

這一整套下來是順暢的不像話。

並且讓人看起來賞心悅目……主要是其下落速度太快,發動機只是簡單點火了幾秒鐘,姿態稍微一調整,就直接到了海上回收平臺兩三百米的高度。

這意味着這中間幾乎沒有什麼第二次調整的餘量……當然,這是外人的看法,實際上五號B火箭的整個回收過程都是由飛控系統精確計算的,並且整個過程是動態的,飛控系統會根據情況的持續變化而調整方案。

所以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現在這枚N5B7號一級火箭的發動機尾流,其實是在持續變動着的。

火箭對準了下方的回收船後,火箭繼續下降高度,降落支撐架也早早已經打開。

於此同時,火箭上的飛控系統和回收平臺上的系統已經進行聯動,海上回收平臺的系統,正在控制着船隻四面八方的多個螺旋槳進行做功,確保船隻在海面上不移位,不晃動。

這一技術也是相當難的,想要如此巨大的一個海上回收平臺維持穩定,讓一碰就倒的火箭安穩降落,這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

但是在這一領域裡,南門航天的技術絕對是當下最領先的,甚至可以說沒有競爭對手。

在回收控制系統的操控下,火箭平穩降落到海上回收平臺下,其支撐架穩穩的把火箭托住。

幾乎是火箭剛落下,回收平臺上的系統就控制着機械臂伸出,對火箭進行加固。

後續還會有諸多的回收程序,對火箭進行加固,回收以及轉運,而這一切都是系統自動控制,百分百無人化操作……這海上回收平臺上甚至都沒人!

這枚N5B7號一級火箭,成功降落到海上回收平臺的瞬間,被無數攝影器材被拍到,尤其是一些專業媒體記者扛着的高清攝影機,幾乎把每一個細節都拍攝了下來。

當火箭成功降落後,沙灘上,高地觀景平臺上等彙集大量旅客的地方,瞬間就發出了歡呼聲。

歡呼聲如同海浪一樣,不斷的拍着天空。

指揮中心,徐申學看着火箭成功降落到海上回收平臺上後,也是忍不住的蹦跳了起來,然後對着林雅嫺道:“你看到了嗎?看到了嗎?成功了!”

林雅嫺內心裡,倒是沒有和徐申學這麼激動,她理解徐申學爲什麼喜歡這些東西,但是並不意味着她也喜歡。

她只是帶着笑容,看着徐申學,微微張開手,然後等着他把自己抱在懷裡!

然後在他耳邊說着:“我看到了,恭喜你,距離你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

不用多久,南門航天旗下的五號B型火箭成功實現了海上回收這一消息,就傳遍了整個互聯網。

不僅僅是國內的,還有國外的。

大量的科技類網站,甚至是一些綜合網站都通報了這一消息。

普通人看見這些消息,也就是看個熱鬧,但是一些科技愛好者看見後卻是極爲興奮。

海上回收技術,這意味着商業火箭領域的又一重大技術突破,是能夠把每公斤載荷的發射成本再一次大幅度降低的。

商業航天,距離普通人更近了。

當天晚上,七點半新聞裡就報道了這一消息,稱之爲這是我國航天事業的重大技術突破。

隨着時間的過去,歐美地區也迎來了白天之後,衆多的外國人也陸續衆多了這一消息,然後好多洋人們就納悶啊。

怎麼這些華夏人在航天上的發展如此迅速呢?

這不合理啊。

因爲話題的熱度,很快就有相關的視頻,討論話題登陸各大海外媒體平臺上。

某視頻網站裡,南門航天的五號B型火箭的發射以及回收過程的高清記錄視頻,直接登陸首頁,播放量瞬間達到了百萬之巨。

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這視頻下進行積極的討論。

來自德國的網友:恭喜徐首富,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人類距離星際已經越來越近了。

來自美國的網友:馬斯克,別睡了,該起牀發射火箭了。

來自印度的網友:華夏人的航天的確不錯,但是比我們還差了點,我們的航天發展的非常快速,我們計劃在五年內登陸火星。

來自越南的網友:印度的朋友,你是排泄味的咖喱吃多了嗎。

來自印度的網友:你這個越南猴子,你竟然敢污衊我們偉大的印度文化。

來自日本的網友:印度人吃的咖喱,和排泄物的確有點像。

來自韓國的網友:“印度人一邊去,航天業的未來競爭,是我們和華夏的競爭,沒有你們印度人什麼事!

來自日本的網友:韓國航天?呵呵!

來自韓國的網友:阿西吧,日本狗快向太極旗跪下!

來自英國的網友:韓國不是華夏的一個省嗎?爲什麼還說要和華夏競爭?

來自韓國的網友:&*%¥%¥¥@#(該言論被屏蔽)

————

相對於一些普通網友們的爭論,意見不一致,業內的航天人士以及機構,則是清一色的表示了友好。

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恭喜徐申學,祝賀南門航天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期待人類航天繼續快速發展,早日走向星空。

緊接着又發了一條推特:太空探索公司即將進行下一輪的火箭回收試驗,這一次我們將會挑戰十萬米高度的回收試驗,敬請期待。

美NASA轉發了相關的消息,也表示了祝賀。

其他的各國的航天機構,業內的航天人士也都類似,清一色的祝賀。

不過也有人質問NASA,我們受限於沃爾夫條款,無法和南門航天達成任何的合作,這意味着也無法使用廉價的可回收火箭發射,在未來的航天發射裡,將會承擔比其他國家兩倍甚至三倍以上的發射成本,該如何解決?難道我們美國人就要當冤大頭,使用昂貴無比的火箭嗎?

NASA很光棍的艾特了馬斯克,來了句:這個問題,你應該問他!

馬斯克回覆:“明年年中,我們的火箭回收技術就能成熟並投入使用!

————

南門航天的五號B型火箭海上回收成功,在世界範圍內又掀起了一番議論,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

不過這都沒有影響到徐申學以及南門航天上下的喜悅。

當天海上回收成功後,徐申學還非常難得接受了幾家大型媒體的簡短採訪……最近兩年,徐申學是越來越低調,幾乎不接受任何採訪。

甚至連公衆場合都很少出席。

基本上,現在徐申學出席公衆場合,一般都是自家企業的新產品發佈會,除了這個外,徐申學幾乎不出現在公衆場合。

至於採訪,那就更難得了。

幾乎不接受一些私底下的採訪,頂多就是在一些公共場面裡,偶爾接受記者的提問,然後簡單回答一兩個問題。

就和現在這樣!

這是一個在外人眼裡,非常低調的超級富豪,科技大佬!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徐申學個人非常低調,一年到頭也不會接受幾次採訪,但是網絡上依舊到處都充滿了他的各種各樣的消息。

沒辦法,名頭太大,同時徐申學的個人形象其實和和智雲高度綁定。

智雲旗艦機的每一次發佈會,都是徐申學親自主持的,再加上徐申學每一次出現在公衆面前的時候,都是休閒黑色西褲加白色長袖襯衣,還有那隻萬年不變的黑色皮錶帶的手錶。

這個公衆形象幾乎被全球數以億計的人所熟知。

如此的徐申學,其實名氣非常大。

而名氣極大的徐申學,這一次接受採訪的時候,記者們卻是發現,徐申學抱着個孩子,身邊還站着個女人。

眼尖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女人是徐申學的妻子,據傳也是出身富豪家庭的千金大小姐,和徐申學之間的婚姻,就是屬於典型的富豪階層之間的聯姻。

哪怕是不熟悉林雅嫺的,基本也能夠猜的出來。

之前的幾次智雲發佈會上,徐申學都攜帶了林雅嫺出席,有心人的話其實是可以從發佈會現場的照片或視頻裡,找到坐在前排一側的林雅嫺的身影的。

不過徐申學結婚雖然很久了,但是外界依舊沒有流傳出去林雅嫺的太多個人隱私信息,整體信息保護的還是比較好。

林雅嫺這人不算什麼秘密,但是這孩子……卻是第一次出現在公衆面前。

看到徐申學抱着孩子過來,獲批過來採訪的記者雖然內心裡各種震驚,但是卻還是非常忐忑的小詢問了一句:“徐董,這是令公子?這個我們可以拍個照進行相關報道嗎?”

徐申學道:“臉就別拍了,簡單拍個背影吧!”

徐申學很清楚,他和普通的企業家不太一樣,普通企業家根本沒有他這種關注度,或者說,人們並不關心這些普通企業家的死活,家人的信息這些東西。

我知道你有錢,但是關我屁事!

但是徐申學不一樣,他已經超過了普通企業家、超級富豪的範疇,最近幾年都成爲了一種比較特殊的高科技領域大佬的,而且還是全球範圍知名度非常高,關注度非常高的科技大佬!

科舉大佬,世界首富等多種名頭彙集在徐申學身上,就讓他天然成爲了媒體的追逐焦點。

因爲很多普通人,他們關注徐申學的相關消息,感興趣。

要說個人品牌之類的,徐申學的個人品牌估計能吊打全球範圍內任何一個明星,包括至關重要的個人品牌變現能力等等。

要說代言帶貨,徐申學纔是當代地球上最頂級的那個,什麼明星和他比起來,弱爆了!

以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曝光程度,說點誇張的,全球至少十幾億人關注着他呢。

所以也很難保住一些個人信息的,實在瞞不住。

就算在國內封鎖了相關消息,但是國外的他也封鎖不了。

所以還不如大大方方一點適當透露一些信息。

當然,該保護的具體信息信息還是要保護好,讓國人知道他有個兒子就行了,其他什麼的就別宣揚了。

然後相關消息被報道出去後,雖然只有一張被徐申學抱在懷裡的背影,連個側臉都沒給呢。

徐申學這個還在吃奶的兒子,就已經迅速成爲了無數女孩子心目中的國民老公……畢竟他應該是地球上最有錢的富二代。

至少明面上如此!

第354章 歐美的破防第423章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96.第96章 ARM永久授權第19章 我成大佬了?第210章 大哥,要挺住(6K)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第345章 有良心,但不多第556章 兩千億美元的瘋狂利潤!第229章 智能家居AI252.第252章 智雲超算以及自研PC70.第70章 轟動全網第423章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第556章 兩千億美元的瘋狂利潤!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第511章 固態電池流言第397章 衝擊兩萬億美元市值第46章 開機以及交互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第14章 小而美的小藍手機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75.第75章 有錢人真變態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244.第244章 跨國企業第423章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第356章 S16發佈以及四星電池門爆發77.第77章 晚餐以及紅酒198.第198章 4G網絡的曙光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261.第261章 海藍海外交付,歐洲人的震驚323.第323章 不是智雲不好,而是我配不上它第443章 智雲嚴選,值得信賴第346章 智雲的文化輸出329.第329章 世界太小,容不下兩家70.第70章 轟動全網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273.第273章 鋪天蓋地的智雲:全球的轟動爆火第480章 智雲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第414章 世界一流的底氣第346章 智雲的文化輸出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289.第289章 車子太大,歐洲太小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156.第156章 全網通基帶芯片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37章 孿生兄弟威酷小藍第65章 渠道商搶產能第43章 辦公室的秘書們第61章 雙向視頻通話328.第328章 7500億美元市值和全面屏時代第571章 高喊自由貿易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第466章 自動去醫院的海藍汽車!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127.第127章 指紋識別的曙光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115.第115章 S9發佈會(一)第473章 活生生的非人類:徐申學76.第76章 C級名額94.第94章 讓人驚豔的C2 Pro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275.第275章 不統計,不公佈326.第326章 公交地鐵上的S15MAX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第43章 辦公室的秘書們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第202章 面對財團,他要保持基本的尊重308.第308章 瘋狂的退市以及上市第514章 擬真機器人第348章 世界首富開黑133.第133章 徐申學要搞黑科技了107.第107章 瘋狂的智雲科技第389章 掀翻傳統車企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233章 舉世震驚的火箭回收成功第226章 世界第一第63章 專屬配色星沙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86.第86章 出口轉內銷89.第89章 進軍移動和電信市場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319.第319章 看個發佈會而已,咋就成網絡蝗蟲了?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第54章 林家小姐246.第246章 狂歡之夜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第514章 擬真機器人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27章 新品牌智雲第236章 傻眼的一羣汽車廠商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69.第69章 爆炸預售第352章 海藍汽車陷入負面輿論
第354章 歐美的破防第423章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96.第96章 ARM永久授權第19章 我成大佬了?第210章 大哥,要挺住(6K)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第345章 有良心,但不多第556章 兩千億美元的瘋狂利潤!第229章 智能家居AI252.第252章 智雲超算以及自研PC70.第70章 轟動全網第423章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第556章 兩千億美元的瘋狂利潤!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第511章 固態電池流言第397章 衝擊兩萬億美元市值第46章 開機以及交互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第14章 小而美的小藍手機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75.第75章 有錢人真變態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244.第244章 跨國企業第423章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第356章 S16發佈以及四星電池門爆發77.第77章 晚餐以及紅酒198.第198章 4G網絡的曙光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261.第261章 海藍海外交付,歐洲人的震驚323.第323章 不是智雲不好,而是我配不上它第443章 智雲嚴選,值得信賴第346章 智雲的文化輸出329.第329章 世界太小,容不下兩家70.第70章 轟動全網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273.第273章 鋪天蓋地的智雲:全球的轟動爆火第480章 智雲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第414章 世界一流的底氣第346章 智雲的文化輸出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289.第289章 車子太大,歐洲太小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156.第156章 全網通基帶芯片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37章 孿生兄弟威酷小藍第65章 渠道商搶產能第43章 辦公室的秘書們第61章 雙向視頻通話328.第328章 7500億美元市值和全面屏時代第571章 高喊自由貿易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第466章 自動去醫院的海藍汽車!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127.第127章 指紋識別的曙光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115.第115章 S9發佈會(一)第473章 活生生的非人類:徐申學76.第76章 C級名額94.第94章 讓人驚豔的C2 Pro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275.第275章 不統計,不公佈326.第326章 公交地鐵上的S15MAX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第43章 辦公室的秘書們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第202章 面對財團,他要保持基本的尊重308.第308章 瘋狂的退市以及上市第514章 擬真機器人第348章 世界首富開黑133.第133章 徐申學要搞黑科技了107.第107章 瘋狂的智雲科技第389章 掀翻傳統車企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233章 舉世震驚的火箭回收成功第226章 世界第一第63章 專屬配色星沙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86.第86章 出口轉內銷89.第89章 進軍移動和電信市場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319.第319章 看個發佈會而已,咋就成網絡蝗蟲了?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第54章 林家小姐246.第246章 狂歡之夜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第514章 擬真機器人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27章 新品牌智雲第236章 傻眼的一羣汽車廠商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69.第69章 爆炸預售第352章 海藍汽車陷入負面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