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人造超級科學家計劃

機器人象奴的慶功宴結束之後,徐申學找到了負責人力資源事務的羅毅年。

值得注意的是,和季成河,丁成軍,付正陽等人都在智雲集團內任職不一樣,羅毅年不僅僅在智雲集團裡擔任高級副總裁,負責智雲集團的人力資源業務。

他同時也是柳河投資有限公司裡的副總經理兼人力資源總監,同時還兼任仙女山控股的人力資源總監。

實際上,他在整個徐申學的實業版圖裡的地位,是比季成河,丁成軍,付正陽、孔偉權等一票智雲集團裡的高級副總裁更高的。

對於羅毅年而言,智雲集團的高級副總裁的位置,那只是個兼職……

他的主要工作,是爲徐申學提供各類各種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才的建議,而不僅僅是侷限在智雲集團裡。

其在整個徐氏企業體系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這可不僅僅是說什麼傳統的人才是寶貴,人事工作更重要這些。

而是因爲徐申學因爲科研系統的緣故,旗下企業都是高科技企業,同時也基本走技術主導路線,這就進一步拉高了技術人員的重要性。

而高技術人才怎麼來的,自然就需要羅毅年爲首的人力資源團隊到處挖人了。

因爲常年到處挖人,並且挖人的手段多種多樣,不少手段還是比較招人嫉恨的那種……這也導致了羅毅年是徐申學手底下諸多高管裡,唯一個被多個國家禁止進入的人。

最先是韓國那邊,羅毅年一手操作了樑鬆教授團隊的跳槽事件,然後四星方面大爲惱火,直接禁止了羅毅年入境韓國,被列爲不受歡迎對象。

然後是日本,羅毅年在徐申學的指示下,爲了給仙女山控股那邊提供充足的技術人員甚至團隊,曾經在日本組建了規模極爲龐大的人力資源團隊,挖了一大堆日本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領域的核心技術人員,而且還幹出來了好幾次直接把對方的核心技術團隊都挖走的事情……日本的技術人員待遇太低,羅毅年出手又極爲大方,並協助解決各種後後顧之憂。

仙女山控股旗下的光刻膠核心技術團隊就是這麼挖過來的……

挖了一大堆日本的各種核心技術人員後,羅毅年就被禁制入境了,然後他在日本組建的人力資源公司,也遭到了查封。

然後在島上地區,也被羅毅年各種挖人,尤其是島上的半導體人才,羅毅年挖人挖的特別狠,別說羅毅年本人了,他手底下的幾個人力資源的得力干將都是被禁制進入島上……臺積電那邊都恨死羅毅年這一羣人了。

再過來是歐洲和美國等地,也都差不多,被羅毅年挖人挖的特別狠,當然,這些地方雖然也沒有禁止羅毅年進入,不過羅毅年要是敢跑過去,大概率也是回不來的那種。

因此,別看羅毅年在外界名聲不咋地,媒體很少報道這個徐申學實業版圖裡的核心高管,但是在各大高科技企業裡以及人力資源圈子裡,羅毅年的名頭卻是極大的。

甚至有人說,在半導體、電子消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裡,一個技術人才該如何證明自己的技術能力?

看你有沒有接到羅毅年的挖角電話就知道了……你要是接到了羅毅年親自打過來的挖角電話,恭喜你……你就是該領域裡全球一流的專家了,再不濟也是二流頂尖。

如果沒有接到羅毅年的電話……繼續努力吧!

挖人挖到這程度,可見羅毅年在人力資源領域的特殊地位!

在人力資源圈子裡,羅毅年就是當之無愧的大鱷,無數人力資源從業者的楷模!

做人力資源做到這份上,也算是前無古人了,至於後無來者,大概率也是有可能的。

有他做這些人力資源事務,徐申學也能夠更好的專注於戰略佈局以及公司管理上,而不用操心沒有足夠的人才來進行業務的佈局。

等羅毅年到了會,徐申學道:“我準備搞幾個新項目,需要幾個頂級的技術人才來挑大樑!”

“嗯,就是那種特別聰明的天才!”

羅毅年則是面露疑惑:“徐董,不知道這天才指的是?如果只是我們平時i說的天才,那麼我們公司裡其實還挺多的,很多核心項目裡的工程師們,大部分都算是外人眼裡的天才,我們我們的很多項目的工程師們都是名校出身,而且大多也是做出來了不少技術成果的。”

徐申學道:“這樣還不夠,我要的是真正的頂級天才,能夠獨自改變一個領域格局的那種!”

羅毅年更疑惑了:“徐董,不知道您打算搞什麼新項目?”

徐申學卻是不好對他直接說,我根本沒啥項目,就是手頭上有個SS級別的科研名額,然後打算找幾個頂級天才來開始新項目,至於是什麼新項目,那就需要看找到的頂級天才是從事什麼領域的。

科研名額這事也不好說,所以徐申學換了個說法:“是這樣,我們公司以技術爲導向,我想着挑選幾個頂級科學家牽頭,搞一搞能夠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一些科研項目,具體是什麼項目也不確定,主要還是看技術人員的想法!”

羅毅年這個時候算是聽懂了徐申學的話,然後道:“我是否可以理解爲,特地找幾個頂級科學家,然後對這些科學家的項目加大投入,扶持他們的項目研發?”

徐申學道:“差不多,但是也有偏差,那就是我要的不是傳統帶隊做項目的科學家,我要的是那種能真正研發新技術的技術人員本身!”

羅毅年聽到這話,卻是沉思了起來……說實話,這種人還真不好找,甚至不好判斷。

科學家和科學家之間也是有不同類型的,有些科學家在年輕的時候做出來了不少成果,並在這個過程裡積累項目管理經驗,人脈,等到了年紀大了,自身的科研能力不太行了,但是卻是能夠帶隊做項目,並且有名望有資歷可以獲得科研經費。

他們往往會提出來一個科研方向,掌控大方向,帶着手底下的一羣科研骨幹進行技術研發。

這是類似總師的角色。

還有一種科學家,他不管理團隊,本身的科研能力極強,能夠突破創新自己做出來一些重要的成果,這種人,其實一般中青年居多,比如數學家們,數學家出成果的年紀一般都是四十歲之前,甚至很多人在二三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做出來了世界級的成果。

而徐申學要的並不是什麼管理型科學家的角色……這種人在徐申學手底下的各企業裡,不說一抓一堆,但是也多得很……這種人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是組成了徐申學旗下各企業科研研發的框架力量。

但是……這種人徐申學往往不會給他們安排高級別的科研名額,基本上一個A級科研名額就到頭了,連S級的科研名額都不是給他們準備的。

很少能有和樑鬆教授這樣,一方面懂項目管理,另外一方面自身技術也是屬於世界頂級的複合型科研人才的。

這種每一個都是寶貝,哪怕是徐申學手底下的諸多高科技企業裡,也沒幾個。

徐申學之前折騰出來的幾十個S級的科研名額,往往都是給各項目裡的核心工程師使用的……這些人往往是中青代,正處於年富力強,也有經驗,同時腦子也還非常靈活,屬於項目組裡的主力幹活的人員。

而SS級的科研名額就更寶貴了,所以徐申學是打算同樣給這些年富力強,處於研發巔峰時期,能夠大量出成果階段的核心工程師。

這個時候,沉思了大概一分鐘的羅毅年道:“我們公司目前的技術人才,主要還是集中在電子消費以及半導體領域,此外人工智能、新能源領域也是我們的強項,相關的人才不少!”

“如果從這些大範圍來看的話,倒是有一些頂級人才比較值得關注。”

“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林安東教授,清北博士出身,師從國內頂級數學大師,畢業後一度留校任教,乃至國內新生代頂級數學人才,在學習以及任教裡,在多個數學領域都有非常出色的成果。”

“三年前在我的盛情邀請下加入智雲人工智能研究院,參與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的開發。”

“目前擔任我人工智能研究院裡的副總設計師兼算法團隊總監,肩負着我們公司人工智能領域底層核心算法領域的技術推進工作,在他的帶領下,我們的算法團隊在三年內快速完成了八次迭代,大幅度提升了我們人工智能的技術進步。”

之所以是副總設計師,那是因爲更上的總設計師職務,實際上是個管理崗位,這個職務和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是合併在一起的,層級爲M10,也就是集團副總裁級別,由資深管理型科學家擔任。

徐申學道:“他啊,我知道,智雲裡少有的W15級技術崗工程師,聽過人工智能研究院那邊說過幾次,是個突出的頂級人才!”

W15級技術崗,這是智雲集團裡技術人員級別的最高等級。

智雲集團裡實施人事分級別管理,普通員工是N1-N4級,管理崗則是M5-M12,不過M12實際上只有徐申學這個董事長兼總裁,所以對於員工而言,最高級別的管理崗只有M11,也就是集團高級副總裁。

而技術崗,則是採取W4-W15的模式,並沒有W1-W3這三個級別的,也就是說,智雲集團裡的技術人才剛入職,那就是W4級,待遇上類同非管理崗的普通員工的最高級別N4。

再往上則是根據技術能力,研發成果進行定級,級別越高,待遇也越高。

等到了W13級別以上高級技術人員,智雲集團就會爲他們配屬司機,生活助理、安保人員,這種級別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國之棟樑,而且可是實打實的高級技術人員,可不是什麼依靠人脈關係,派系選出來的……在智雲集團裡想要混到W13級別,那是要帶着團隊做出來突出性的研發成果才行的,可沒法混出來。

至於W15這種級別的頂級人才,智雲集團的安保團隊,會給他配屬一整個安保團隊……怕被人給刺殺了。

對於智雲集團而言,甚至對於華夏的半導體以及電子消費工業而言,智雲集團裡的一個W15級別的核心工程師,比十個高級副總監更重要!

死十個高級副總監問題不大,徐申學隨時都能從幾十個副總監裡挑選出來適合的人來接替他們的工作……但是死十個W15級別的核心工程師,那可沒有備份!

甚至都會導致智雲集團的一些核心業務的技術研發,都得面臨巨大的麻煩,背後影響的是數以千億甚至萬億的產業。

這也是智雲集團裡會給高級別的核心工程師配屬安保力量的緣故,哪怕國內挺安全的,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這個林安東教授,就是屬於這種W15級別的核心工程師。

而他負責的是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算法開發,這方面也很重要……

現在智雲集團裡的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很不錯,同樣商業化開發也不錯,各種商業化AI技術已經有了諸多項目了,部分也已經應用並獲得了不小的商業價值。

如智能駕駛,如智能機器人,智能無人機,然後還有智能終端上搭配的一些獨特的AI技術,如圖像處理,文字生成,人機交互等。

這些AI技術有的能夠爲智雲集團帶來新的業務增長,如智能機器人,這可是一個現在規模就能達到一兩百億美元的業務,其核心也是AI技術;如智能駕駛,雖然智雲集團不做汽車,但是通過爲海藍汽車提供智能駕駛套件也能夠獲得不小的收入。

而有的則是提升智雲集團的各類智能終端的競爭力,如手機上搭載的相冊智能化管理,語音助手等諸多應用技術。

此外,還給益海科技那邊提供部分人工智能技術,授權部分數據模型,協助益海科技開發更多的AI應用。

還有一些對於公衆而言不太熟悉的領域,比如智雲集團給執法部門提供過基於圖像處理技術而來的‘人臉識別技術’,可以通過攝像頭的影響裡快速識別潛在的犯罪分子。

比如智雲集團還向特殊機構提供其他圖像識別技術,比如針對各類裝備,武裝人員的圖像識別技術等等。

更不要說還有彙集了頂級人工智能技術的‘先進人工智能戰鬥機系統’也就是X系統,還有專門爲了中小型無人機,如蜂羣開發的N系統;地面無人移動終端的K系統,再有則是一個海上無人系統H系統。

最後,還協助開發大型戰場指揮系統。

這些人工智能系統,都是智雲集團所研發的一系列核心項目,屬於非常關鍵的軟件部分……後頭跟着一大票相關合作企業的硬件項目呢。

這些都是人工智能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不管是對於智雲集團而言,還是對於整個國家而言,那都是相當重要的。

而林安東,則是智雲集團人工智能領域裡的最爲核心的工程師。

徐申學琢磨着,回頭也可以把這個人納入SS級科研名額的輪換候選,這樣能夠加速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做出來更好的核心算法。

人工智能領域裡,核心算法就是一切的基礎……一個優秀的核心算法,不僅僅是可以節省成本那麼簡單,而是可以拉高整個人工智能技術的上限的。

沒有優秀的核心算法,就以現在智雲集團裡的AI訓練芯片的性能……怎麼可以搞出來現在這種劃時代的各種數據模型啊,就算搞出來了也無法在算力有限的算力芯片上運行啊。

畢竟當下智雲集團的AI芯片技術,不管芯片設計能力如何,但是製造工藝上就只有十二納米工藝而已……能夠用十二納米工藝製造出來的AI芯片,就支撐起來X系統這種大型AI的訓練以及運行,這可是相當不容易的。

原時空裡,那麼是芯片工藝到了等效五納米、三納米的水平,算力更強悍,但是依舊沒能做出來智雲集團這種級別的人工智能技術呢。

由此可見人工智能領域裡,核心算法的重要性。

而林安東,就是智雲集團裡,搞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的第一人。

至於爲什麼是一個數學家搞AI核心算法……因爲最前沿的AI算法,本身就是數學領域的事。

所有的優秀算法都是建立在數學理論之上的。

數學能爲算法提供理論支撐,有了數學理論的突破,纔能有算法的進步。

數學,就是算法的基石!

這就是爲什麼智雲集團的人工智能項目裡,是一個數學家領銜擔任項目負責人,同時承擔了最爲核心的研發工作的緣故,同時也是人工智能研究院裡,有一大堆數學領域的高級人才的緣故。

沒有數學理論作爲支撐,算法也就無法進步,而沒有算法……人工智能也就只能抓瞎了。

————

這個時候,徐申學道:“那就把林教授納入備選,然後其他方面的人才呢?”

羅毅年道:“還是人工智能研究院裡,其他幾個數學家和算法工程師都很不錯,都是屬於W14級別的人才!”

徐申學卻是不以爲意,SS級別科研名額只有一個,還要輪流使用,人工智能項目這邊能分一個輪換者就夠了,其他使用時間要分給其他項目。

羅毅年一看徐申學的表情,也沒有多說人工智能那邊了,而是道:“仙女山控股那邊的材料研究院的首席科學家王斌耀教授,少年班畢業,他二十一歲就獲得了麻省博士學位,後留麻省任教兩年,四年前受邀回國加入仙女山控股旗下的材料研究院擔任首席科學家。”

“加入材料研究院後,多次率領團隊開發出來了多種重要材料,其中EUV光刻機所預定使用的鏡片材料,就是王教授開發的!”

“同時還開發出來了其他衆多材料,不少成功應用在多個領域並獲得商業應用的成功,他乃是我們旗下諸多企業裡,目前僅有的一個W15級別的材料學專家!”

“而且他今年才二十七歲!”

徐申學一聽這人的履歷,當即也感覺眼熟……稍微回憶後大概也就知道了。

畢竟他手底下諸多公司裡,W15級別的科學家全部加起來其實也沒多少,他多少都看過相關履歷甚至見過。

這人倒是有些生猛啊,二十一歲就獲得了博士學位,任教兩年後被羅毅年挖回國,然後工作四年就拿出來了一大堆科研成果,更是解決了EUV光刻機的鏡片材料問題。

這是屬於典型的年輕力壯、腦子靈活、還特別努力工作的科學家。

這種人,必須給他來一個SS級別的科研名額輪換,說不準他什麼時候就能給自己蹦出來一個超級材料,比如常溫超導之類的東西。

因此徐申學道:“那就把這人也算上!”

隨後,羅毅年又介紹了其他幾個科學家,都是在徐申學旗下企業任職的高級別科學家,W14或W15級別的科學家。

不過徐申學從後續介紹的等諸多人裡聽着,卻是不太滿意,不是說他們不好,相反,能夠拿W14級別甚至W15級別的技術崗位級別,那都是當下最頂級的科學家,但是他們從事的領域都過於集中在半導體制造以及芯片設計,還有其他一些應用技術方面的研發上。

並且從履歷來看,一個個年紀也都不小了,基本都是三四十歲往上了,這個年紀使用了S級別的科研名額後,並沒有表現出來一些太過突出的能力或研發成果……不是說沒有成果,而是成果距離徐申學的標準太遠!

不像是林安東以及王斌耀這兩個人一樣,才華肉眼可見,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個超級天才,而他們兩個人使用S級別科研名額後,也做出來巨大的科研成果。

這種天賦都直接溢出屏幕了,光看履歷就知道他們有多牛逼!

而徐申學要的不是那些常規的科學家……雖然他們也很厲害,但依舊不是徐申學想要的。

他要的那種能夠打破現有技術格局,能夠給公司、國家,甚至人類文明都帶來巨大變化的頂級天才……

哪怕他們本身還到不了這個層次,但是隻要是具備這個基礎,那麼徐申學再給他們一個SS級別的科研名額,然後硬生生的人造一個超級科學家出來!

沒錯,爲了黑科技,徐申學是準備人造超級科學家了!

至於這些常規的科學家們,給他們一個S級別的科研名額就很充分了,沒必要浪費寶貴的SS級別科研名額的輪換使用時間。

因此徐申學道:“林教授和王教授,後續我會安排輔助人員,專項經費對他們進行扶持,開啓專項項目。”

“但是兩個人還不夠,既然公司內部的高級別科學家團隊裡沒有太適合的人選,那麼就擴大挑選範圍,從年輕的核心技術骨幹裡挑選!”

“哪怕暫時沒有重大成果也無妨,只要表現出來足夠的潛力,那麼就把名單報上來,然後給予一定的扶持,看看他們的成色!”

“除了在公司內部挑選人才外,把範圍再進行擴大,從外界也繼續進行挑選,但是記住,我只要真正的頂級天才,有潛力做出來改變科技格局的那種頂級人才,別給我搞那種一抓一堆的常規科學家!”

SS級別科研名額這種東西,註定就不是給那些常規科學家用的。

只有那些真正的超級天才才配得上如此昂貴的科研名額的部分使用時間。

羅毅年聽到這話後,卻是顯得有些爲難!

因爲頂級天才,其實是一個很難去量化的標準……如果能用科研成果去評價,那麼是最適合的。

但是徐申學明確表示,哪怕暫時沒有成果,只要有潛力都算。

問題是……潛力這東西真不好看啊。

不過羅毅年還是道:“我明白了,後頭我會對智雲集團,柳河投資旗下,仙女山控股旗下的各年輕一代的技術骨幹進行調查挑選,儘快拿出來一份候選的名單!”

“外界部分,我會吩咐下去進行大規模的調查,尋找頂級人才!”

“不過徐董,這個研究範圍是否優先滿足公司業務需求,還是說什麼類型的都行?”

徐申學道:“什麼類型的都行!”

只要是頂級人才,徐申學都準備拉一把,然後看看能搞出來什麼黑科技。

至於具體這個黑科技是什麼……這哪還能調上啊,但凡能出一個,兩個就得偷笑了。

羅毅年從徐申學的辦公室離開後,然後到了樓下的辦公室,隨後召集了他手底下的一大票人力資源的高級專家們。

然後開始討論如何從徐申學旗下諸多企業,一大堆各種亂七八糟的技術研發項目組裡,海量的年輕一代的科研人員羣體裡,尋找出來真正的頂級天才。

也要討論如何從外界尋找年輕的頂級天才!

而這並不容易……在年輕的科學家還沒有兌現他的天賦,做出來巨大成果之前,誰敢說他是頂級天才啊?

但是不試一試,你咋知道人家就不行?

畢竟都不用說,能夠作爲候選的人員,那基本都是從小都是頂着天才的名頭的,光看履歷也看不出來,最好的測試還是給予項目經費扶持,然後用成果說話。

能做出來成果,那就是頂級天才。

做不出來成果,那有啥好說的……天才不是用嘴巴說的。

然而,這樣的項目測試,可是非常昂貴的!

而羅毅年他們,不可能找一大堆人,然後每個人給他一大筆研發經費,讓他隨便折騰,哪怕徐申學的各企業錢再多,也經不過這麼折騰啊。

所以,羅毅年他們,必須拿出來一套科學而完善的頂級人才的選拔機制,然後挑選出來一批看起來比較靠譜的候選人,用以控制人才選拔成本!

雖然這不容易,但是,羅毅年以及他手底下的那些屬下也不是什麼廢物,相反,他們一個個都是人力資源領域裡的頂級專家……

他們不懂科學,但是他們懂人才!

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173.第173章 威酷小藍生態鏈111.第111章 旗艦機提前發佈第55章 相親進行時263.第263章 比腦子智雲誰都不怕97.第97章 賣遍全球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第426章 新一輪的工業革命第471章 機器狗和旅行92.第92章 未來的競爭對手們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第212章 我大哥智雲天下第一第431章 拿錢砸人的智雲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第472章 蜂羣在非洲93.第93章 C2工程樣機334.第334章 超越想象的霸道總裁第358章 內部競爭和六號重型火箭首飛第59章 發佈會奇蹟降臨人間第7章 供應鏈第540章 愛她,就給她買一臺智雲機器人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第40章 他們沒得選295.第295章 S14量產以及對等制裁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第344章 VR虛擬技術294.第294章 制裁和衝突333.第333章 是這個世界瘋了?還是我瘋了?第43章 辦公室的秘書們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435章 智海園第62章 開放生態以及C1 Pro第541章 魔光妖刀PK大賽!第435章 智海園第42章 李秘書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66.第66章 融資談判第565章 清北講座第544章 銀河生命開花結果:ARE78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111.第111章 旗艦機提前發佈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84.第84章 訂單爆炸(第十二更)第34章 爲了五百萬獎金拼了第362章 超級大屎山:智雲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第26章 人傻錢多速來115.第115章 S9發佈會(一)第48章 籌備發佈會第16章 十倍利潤第545章 超級富豪們的震驚:ARE78項目292.第292章 國產X86芯片發佈第556章 兩千億美元的瘋狂利潤!第495章 全球虛擬直播第33章 危機302.第302章 全球幹架的銀河安保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163.第163章 S10的瘋狂以及C3上市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第353章 初代AI無人機算法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94.第94章 讓人驚豔的C2 Pro98.第98章 很黑且霸道的智雲APP第542章 谷狗的困境和合作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第475章 銀河生命的新突破:免疫藥物HT197第511章 固態電池流言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第344章 VR虛擬技術第562章 爲什麼徐申學能獲得成功?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272.第272章 發佈會:不走尋常路的智雲307.第307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啓動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第25章 三品牌戰略第445章 驚人市值以及國內資本計劃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第396章 你敢用我就敢賣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第526章 席婉清的夢境第34章 爲了五百萬獎金拼了128.第128章 上市前戰略投資第368章 機器人發佈籌備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191.第191章 A計劃第477章 出差共乘150.第150章 S10發佈會(二)169.第169章 敲鐘上市和電動車第514章 擬真機器人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199.第199章 互聯網投資第216章 衝擊一億五千萬臺手機銷量294.第294章 制裁和衝突第65章 渠道商搶產能第356章 S16發佈以及四星電池門爆發
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173.第173章 威酷小藍生態鏈111.第111章 旗艦機提前發佈第55章 相親進行時263.第263章 比腦子智雲誰都不怕97.第97章 賣遍全球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第426章 新一輪的工業革命第471章 機器狗和旅行92.第92章 未來的競爭對手們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第212章 我大哥智雲天下第一第431章 拿錢砸人的智雲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第472章 蜂羣在非洲93.第93章 C2工程樣機334.第334章 超越想象的霸道總裁第358章 內部競爭和六號重型火箭首飛第59章 發佈會奇蹟降臨人間第7章 供應鏈第540章 愛她,就給她買一臺智雲機器人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第40章 他們沒得選295.第295章 S14量產以及對等制裁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第344章 VR虛擬技術294.第294章 制裁和衝突333.第333章 是這個世界瘋了?還是我瘋了?第43章 辦公室的秘書們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435章 智海園第62章 開放生態以及C1 Pro第541章 魔光妖刀PK大賽!第435章 智海園第42章 李秘書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66.第66章 融資談判第565章 清北講座第544章 銀河生命開花結果:ARE78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111.第111章 旗艦機提前發佈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84.第84章 訂單爆炸(第十二更)第34章 爲了五百萬獎金拼了第362章 超級大屎山:智雲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第26章 人傻錢多速來115.第115章 S9發佈會(一)第48章 籌備發佈會第16章 十倍利潤第545章 超級富豪們的震驚:ARE78項目292.第292章 國產X86芯片發佈第556章 兩千億美元的瘋狂利潤!第495章 全球虛擬直播第33章 危機302.第302章 全球幹架的銀河安保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163.第163章 S10的瘋狂以及C3上市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第353章 初代AI無人機算法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94.第94章 讓人驚豔的C2 Pro98.第98章 很黑且霸道的智雲APP第542章 谷狗的困境和合作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第475章 銀河生命的新突破:免疫藥物HT197第511章 固態電池流言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第344章 VR虛擬技術第562章 爲什麼徐申學能獲得成功?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272.第272章 發佈會:不走尋常路的智雲307.第307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啓動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第25章 三品牌戰略第445章 驚人市值以及國內資本計劃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第396章 你敢用我就敢賣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第526章 席婉清的夢境第34章 爲了五百萬獎金拼了128.第128章 上市前戰略投資第368章 機器人發佈籌備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191.第191章 A計劃第477章 出差共乘150.第150章 S10發佈會(二)169.第169章 敲鐘上市和電動車第514章 擬真機器人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199.第199章 互聯網投資第216章 衝擊一億五千萬臺手機銷量294.第294章 制裁和衝突第65章 渠道商搶產能第356章 S16發佈以及四星電池門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