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舉世震驚的火箭回收成功

徐申學並沒有在發射指揮室裡看火箭發射,而是到了指揮室外頭的陽臺上,站着看着前方的火箭點火升空。

在火箭點火的瞬間裡,試驗在這瞬間裡也順勢開始了,火箭上搭載的無數傳感器開始實時把大量的數據傳回基地。

作爲一次以試驗爲目標的發射飛行,其首要目標甚至不是發射成功,而是收集數據,各種各樣的海量數據。

因此試驗火箭裡部署了數量龐大的各種數據傳感器。

不過這些海量的試驗數據徐申學自然是關注不到的,現在的他看到的是讓人震撼無比的一幕。

七臺南門航天公司自研的朱雀1號發動機齊齊點火,然後噴出來了高溫高速的尾焰,尾焰的高溫瞬間讓發射場裡用來降溫的大量冷卻水蒸發,迅速騰起了出來龐大的水霧,遠遠看去彷佛煙塵一樣。

而這枚高一級直徑達到三點六米,採用二級火箭設計,總高度六十七米,起飛總量達到五百三十噸的龐然大物,在七臺性能強悍的朱雀一號液氧煤發動機的推動下,緩緩離開地面。

該火箭的設計目標,是直接對準了美國太空探索公司的獵鷹9號,都是屬於中性火箭,不過在詳細技術特徵上區別極大.

獵鷹9號採用的發動機是梅林發動機,推力相對小一些,但是自重更輕,其採用的是九臺發動機。

南天門5號火箭採用的朱雀一號發動機,單臺推力要大一些,但是自重也更重,採用的是七臺發動機。

一開始這枚火箭還是緩慢離地,但是很快火箭的速度就越來越快,朝着天空直衝而去,龐大而耀眼的尾焰哪怕是在很遠的地方都能看見。

徐申學仰着頭,看着這枚騰空而起的火箭,心情不由自主的澎湃而激動起來……這就是他爲什麼要堅持搞航天的緣故,不是因爲什麼商業因素的驅動,也不是爲了其他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純粹是對天空,對星空的嚮往!

他期待未來有一天,能夠乘坐自己的航天飛船闖入太空,探索星際!

——————

火箭越飛越高,很快就進入了雲層,因爲雲層的阻擋徐申學已經看不到火箭了。

當即快步返回了指揮室,這個時候他在指揮室的大屏幕裡,看到了多個角度架設的光電追蹤拍攝的畫面。

同時還有火箭上的攝影機實時傳輸回來的畫面。

從畫面上來看,火箭依舊在平穩飛行着,並且速度越來越快!

一旁的鄧飛躍,哪怕在其職業生涯裡,已經指揮過過無數次火箭發射,但是在這一時刻裡依舊忍不住鬆了口氣!

至少起飛階段沒有問題,上升過程也沒有問題,這意味着發動機經過了考驗,飛行控制系統也經過了考驗。

這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

至少發射試驗到了這裡,基本可以宣告南天門5號火箭芯一級已經獲得了發射成功。

僅僅是這樣就已經代表了巨大的歷史突破!

雖然這只是一款五百噸級的中型火箭,但是這玩意可沒有捆綁助推火箭,如果捆綁助推火箭的話還能夠把推力繼續往上拉。

最重要的是,南天門5號火箭的研發也好,製造也好其實都和傳統的航天工程不一樣。

南天門5號火箭,再加上之前的1號到四號的試驗火箭,其研發的重點其實並不是圍繞着火箭本身,而是圍繞着朱雀一號發動機以及飛行控制系統,火箭發動機的並聯方案。

某種意義上來說,所謂的5號火箭,也只是南門的工程師們在搭積木而已,如果有必要的話,從技術角度上來說完全可以並聯更多的朱雀一號發動機,裝載十幾臺甚至更多,把火箭起飛重量做到一千多噸甚至更大!

最重要的是南門航天公司搞火箭,其思路和傳統的航天機構是不一樣的,傳統的航天機構是太考慮什麼成本的,屬於計劃產物,包括那些發達國家裡的火箭同樣如此。

但是南門航天公司,可是一家正兒八經的商業火箭公司,雖然目前一個訂單都沒有,然而在研發以及生產上依舊遵循商業原則。

比如使用材料上,往往會從更商業的角度去考慮,比如控制成本,比如獲得更大的性價比等等,同時很多零部件也不是什麼自己特製,訂製之類的,而是直接發招標書讓其他衆多企業參與進來。

給鄧飛躍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的火箭上採用的一種溫度傳感器,一開始按照經驗這種高精尖的航天專用傳感器,自然是需要找專用的廠家進行定製生產,那價格自然是死貴死貴的。

但是南門航空公司的供應鏈是怎麼搞的?他們讓技術部門提出技術指標要求後,在國內市場轉了一圈,就從一家不太起眼的國內企業找到了這玩意,價值只需要定製價格的百分之五!

需要一百塊,高大上的航天零部件,他們只花了五塊錢就在民用市場裡找到了代替品!

而類似的情況其實還有很多很多!

有時候民用產品達不到設計指標怎麼辦?

極端例子,某種民用傳感器在惡劣環境下撐不住那麼久怎麼辦?工程師腦門一拍,怕個毛線,老子用兩個,一個使用到設計壽命百分之六十,七十的時候,直接啓動第二個傳感器接力,爲了安全餘量,我還裝三個上去呢!

民用傳感器才幾個錢了,不怕浪費!

然後柳河投資還會給該企業進行一定的戰略投資,讓他們搞更好的傳感器,順便再琢磨這種傳感器在其他領域的應用方向,一不小心,這種傳感器又在其他供應應用市場裡獲得了不小的優勢,還能再賺一筆。

然後還有其他領域,比如火箭的艦體,南門航天公司的採購部門根據技術指標,在國內外找了一圈後,發現國外有家小公司的鋁鋰合金很不錯,可以減輕艦體重量,還能加強強度,但是國內沒有這樣的廠家啊!

柳河投資那邊反手就收購了這公司,獲得了配方和專利授權後,直接在國內生產,順帶的這種合金材料還在其他領域裡有不小市場呢,還能小賺一筆。

類似這種操作,在傳統的計劃內航天機構裡搞,那幾乎不可能!

因爲計劃內的航天機構,一般不考慮什麼商業問題,不會和南門航天公司這樣,幹啥都考慮成本,性價比,產業化。

包括火箭本身也一樣如此!

這火箭還沒有搞出來呢,智雲科技市場部門出身的南門航天公司的市場營銷人員,就已經滿世界拉訂單了。

已經簽下了不少國內外衛星發射的意向訂單,就等着火箭搞出來賺一波大的!

自從來到南門航天公司任職以來,鄧飛躍已經是連接被打破了自己數十年職業生涯積累下來的認知。

但是,他很慶幸自己的認知被打破了!

因爲只有這樣,才能夠搞出來眼前的這一枚南天門五號火箭,性能指標大幅度領先國內同類火箭,但是發射成本卻是要更低!

正當他感嘆的時候,指揮室裡已經傳來了工作人員的聲音:“一級火箭順利分離,一二級火箭成功分離!”

回頭看向大屏幕,火箭上搭載的傳感器依舊傳來着視頻畫面。

二級火箭裡搭載的傳感器裡清楚拍攝了一二級火箭分離的畫面,然後二級火箭順利點火繼續衝向天空!

一級火箭則是開始自由落地朝着地球返回!

這個時候,指揮使裡的衆多人都密切關注着情況,一部分關注二級火箭,二級火箭還將會繼續朝太空而去,直到把試驗衛星送到預定軌道,如果一切順利的話。

一級火箭則是朝着地球落下,然後返回發射場並回收。

而更多的人則是重點關注一級火箭的回收!

不用多久,大屏幕上的畫面就可以看見,一級火箭經過一系列的調整方向後,抵達了發射場上空。

這個數十米高的龐然大物在空中的靈活調整,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這玩的是極致的飛行控制技術。

而接下來的回收計劃更是極限中的極限,將會極大的考驗南門航天工程師們所研發的飛行控制系統的實力。

徐申學再一次到了陽臺外,擡頭望去,天空中已經出現了一個小黑點,那正是正在自由落地的南天門5號火箭的一級火箭。

火箭下落的速度非常快,不一會就下降到了能夠簡單看清楚的高度,這個時候火箭突然噴出來了多道不同方向的噴氣流,迅速把火箭從不規則的狀態調整爲筆直狀態。

緊接着火箭底部的發動機再一次啓動,噴出了巨大的尾焰!

在火箭發動機推力的作用下,火箭的快速下降迅速變成了緩慢下降。

火箭持續下降,朝着降落場而去,徐申學的心也是不由得提了起來。

很快,火箭就落到了距離地面不足百米的高度,火箭的速度更慢了,可以清楚的看見的火箭正在自動飛控系統控制下進行持續調整。

同時緩慢下降,八十米,五十米,三十米,十米,這個過程裡,火箭上降落支撐架也已經張開。

緊接着,火箭成功降落,發動機熄火!

當徐申學看到這枚一級火箭成功回收的時候,心中突然就多出來了諸多的情緒,一種激動的情緒涌了上來。

哪怕是當年智雲科技上市,S9手機乃至S10以及S11手機爆火的時候,他都沒有這麼激動過。

就當火箭成功降落的瞬間裡,徐申學不由自主的揮起了拳頭,發出了一聲怒吼,然後對着身旁的人高喊:“你們看到了嗎?老子早就知道可以的,老子就是最牛逼的,哈哈!”

說着還原地跳了起來:“以後我看誰還敢說老子是外行,說起玩火箭,老子要當他們祖宗!”

“哈哈哈……”

自家老闆失態了!

身旁的助理以及安保人員很自覺的把前頭的門口堵住不讓旁人上來!

好歹是世界首富,還是需要保持體面的,老闆可以瘋,但是他們這些工作人員不行!

等了好幾分鐘後,徐申學纔是平靜了下來,然後大步走向發射控制室裡,控制室裡的數十人也是一片喜悅。

就連五號火箭的總設計師鄧飛躍,這會眼中帶淚!

在場的所有人裡,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一次成功回收意味着什麼,這不僅僅意味着技術的巨大突破,更意味着發射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這對華夏的航天技術乃至未來的諸多航天計劃都是有巨大推動作用的。

而拋開這些因素,僅僅是從公司角度來講,這一次的成功回收所帶來的發射成本大幅度下降,也能夠讓公司之前的大量發射任務意向訂單可以轉爲實際訂單,爲公司帶來大量的利潤。

南門航天公司,說到底還是一家商業航天公司,是要賺錢的。

而一種商業發射行爲的話,其發射成本就是最大的競爭力!

而所有的這一切,如今他們都做到了!

徐申學這個時候走到了鄧飛躍的身前:“鄧教授,恭喜,你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獲得了我期望之外的成功!”

“說實話我來之前,是沒有指望過這一次的回收計劃能夠成功的,火箭這東西不炸的十次八次的怎麼能成嘛,但是你們給了我一個巨大的驚喜!”

這個時候,鄧飛躍則是有些尷尬的笑了笑:“其實,我們炸了不止十次,而是二十幾次……”

“只不過之前使用的都是小型試驗火箭而已!”

徐申學不以爲意:“小型火箭那叫火箭嘛,就是個試驗模型而已,就是用來做試驗消耗的,那不算!”

鄧飛躍聽罷也有點無語,那小型火箭發射一次,少則幾百萬,多要幾千萬呢,你知道我在之前看着一次接着一次的火箭爆炸,心裡壓力有多大嘛!

好多之前的同事,甚至前上司都打電話,說老鄧你啊,我知道你有想法,想要試驗不同的技術,想要爲航天事業做出貢獻,但是你也不能逮着一個世界首富玩命炸啊……人家世界首富腦子秀逗了,跑過來幾十億幾十億的往下砸錢,這是好事,可以拉動國內航天發展的。

但你要是炸的太狠了把人嚇跑了怎麼辦?

把人嚇跑了,投資沒了,你可別指望回來繼續玩你那可回收火箭那一套,我們可沒那麼多經費讓你炸!

不過話雖然這樣,但是南門航天還是三天兩頭就發射一枚試驗火箭,進行各種各樣的試驗,因爲發射試驗老是失敗爆炸,搞的好多人都特地跑過來看火箭發射失敗!

網上也大量流傳着南門航天公司試驗火箭發射失敗的視頻。

好多人都說徐申學不知量力,說他一個搞手機的,竟然跨行去搞火箭,那不神經病嘛。

你手機造的好,平板電腦這些也折騰的還行,但是火箭……大哥,這太誇張了。

過去一年裡,南門航空公司基本就是國內乃至全球範圍裡航天業的笑話!

搞什麼不好,竟然學着馬斯克搞什麼回收火箭,那不扯淡嘛!

而且你搞的比馬斯克還誇張,人家頂多就是時不時的失敗一次,你是三天兩頭失敗一次,各種各樣的炸火箭!

以至於讓很多人都有誤解,難道火箭很便宜?

但是業內人士卻是知道,就算是小型試驗用的火箭那也不便宜吧,動不動把幾百萬,幾千萬的。

南天航天公司這種玩法,太奇葩,正常的航天公司或機構,是不可能這麼玩的……那羣瘋子,都把火箭當煙火放了!

有時候還特地選擇在晚上,就是因爲來觀看火箭發射的遊客不少,然後有遊客反饋了一下,晚上看煙花更好看,你們能不能搞個夜間發射啊!

南天公司的市場部門人一聽,覺得挺有道理的,然後就讓技術部門調整了發射計劃,特地在假期的時候來一次夜間發射,還提前進行了信息公佈,吸引了不少觀衆來看呢!

觀衆看完之後,一個個直呼過癮,幾千萬的大煙花呢,平常時候可不容易見到!

其他航天企業或機構,有錢也不會這麼造啊。

對此徐申學其實沒啥感覺……因爲他真的有錢,超級有錢……航天的這幾十億投資,而且單位還是華元,說實話他都不放在眼裡。

哪怕是爲了興趣愛好他都燒得起!

但是作爲具體的技術負責人鄧飛躍,他壓力可就非常大了……火箭一枚接着一枚炸,他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

好在炸着炸着,這火箭也就慢慢搞出來了……南門航天的火箭研發其實也沒什麼太過取巧的方式。

就是一邊炸一邊改。

炸一次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然後再來試一次,炸了就繼續改。

炸着炸着,就成功了。

不久前的小型試驗火箭發射以及回收成功後,他們這才把5號火箭這種五百多噸的大傢伙拉出來,準備試一次。

而這一次不知道是運氣好,還是真的技術積累到了,竟然一次發射成功不說,而且還回收成功了。

這種事,徐申學感到意外,鄧飛躍也感到了意外!

不過這都不重要了,重要都是試驗成功了!

不僅僅回收成功,二級火箭的後續飛行也非常成功,並把一枚來自智雲研究院的試驗用通訊衛星送上了預定軌道。

整個發射試驗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而就在5號火箭成功發射,併成功回收沒多久,衆多遊客或媒體記者拍攝的畫面以及視頻就已經上傳到了網絡上。

衆多媒體開始掀起了重磅報道。

“徐申學旗下南天門五號火箭成功發射,並完成了回收,開創了人類歷史先河!”

各種各樣的新聞媒體用着誇張的標題和描述,向人們傳遞着這一個航天界的重磅消息。

而不用多久,南門航天的在官方網站以及微博上還有海外推特,都發布了正式的官方消息,宣告南天門5號可重複使用火箭的首次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徐申學難得的在微博以及海外推特上,都轉發了這一消息,並評論:“感謝研發團隊的努力,讓我們一起衝向星空吧!”

而海外的馬斯克,看到了南門航天公司的發射成功消息後,沉默了好久,最後還是在推特上進行了恭賀:“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並毫無疑問的證明了可回收火箭技術路線的可行性!”

然後轉頭就去了自家的太空探索公司裡,準備開啓親自揮舞皮鞭抽打科研人員,爭取快速取得技術突破,追趕南門航天公司的步伐。

他們在可回收火箭領域裡,已經嚴重落後了!

而當天晚上七點半新聞,新聞主持人字正圓腔的報道了這一消息:“本臺記者消息,我國南門航天有限公司,於今日下午成功發射了南天門五號可回收火箭,火箭發射獲得圓滿成功,試驗衛星抵達預定軌道,一級火箭成功回收,開創了歷史先河……南門設計總師鄧教授介紹,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掌握了大型可回收火箭技術的國家,整體技術大幅度領先於國際其他國家,而南天門五號火箭,具有成本低,安全性考,性能強等諸多特點……”

於此同時,南門航天公司的市場營銷人員,一邊進行宣傳,一邊也在和各潛在客戶,尤其是之前簽訂了意向訂單的客戶進行接觸,爭取把意向訂單變成真正的訂單。

不過其他公司或機構多少還有些顧慮,只有同一體系裡的智雲科技真正下了訂單,準備讓南門航天公司發射第二枚通訊衛星。

智雲科技的通訊衛星,也不是什麼很特殊的東西,甚至也談不上完全自研,而是和國內的一家高校合作研發,主要是用於構建智雲自身的衛星通訊網絡的。

智雲是一家全球性跨國企業,在全球各地都有大量的研發中心,數據中心以及生產基地,對衛星的通訊需求一直都有,並且很大。

以前是租用衛星服務,現在是和一些大學機構合作自行研發衛星,然後發射上去搭建自家的衛星通訊網絡。

同時這也是一次嘗試,等後續把衛星技術折騰的差不多了,也就可以嘗試爲自家手機以及海藍汽車的汽車提供衛星通訊服務了。

當然,這都是後續的計劃,現在嘛,先搞幾個實驗衛星自己玩着。

而其他企業或機構的訂單,就相對複雜一些,不是那麼好找訂單的,只能慢慢來。

不過上一次運氣似乎用光了,四月初的南門航天進行第二次五號火箭發射的時候,雖然成功把衛星送上預定軌道,但是一級火箭進行回收試驗的時候卻是失敗了!

巨大的爆炸火焰又震驚了世人……一時間又有無數人唱衰南門航天的可回收火箭技術的可靠性了。

對此,徐申學都懶得搭理他們!

技術的進步哪有一帆風順的,哪怕是有科研系統的幫助也不可能什麼事都順利。

火箭這東西也是如此,炸多幾次自然就成熟了。

就在外界依舊對南門航天公司的可回收火箭熱烈討論的時候,徐申學都已經把注意力放在了海藍汽車的電動車發佈會上了。

海藍汽車公司在之前的時間裡,已經進一步完善了電動車的技術,在原型車的基礎上進行了簡配,主要是輔助駕駛上的縮水以降低成本,進而推出量產型號:海藍SEC系列。

而徐申學,將會在發佈會上,親自向世人介紹海藍SEC這款車型,給世人億點點自動駕駛技術的震撼。

宣佈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

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第41章 催婚和相親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158.第158章 六十五納米工藝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第37章 孿生兄弟威酷小藍123.第123章 S9的全球爆火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56章 空中飛人第550章 玉兔一號星際飛船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第203章 自主PC項目117.第117章 S9發佈會(三)第434章 谷狗求購顯卡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第374章 都是韭菜,不分高低貴賤198.第198章 4G網絡的曙光295.第295章 S14量產以及對等制裁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90.第90章 未來旗艦機第46章 開機以及交互第62章 開放生態以及C1 Pro第399章 無題89.第89章 進軍移動和電信市場第49章 市場調研142.第142章 Yun OS30系統第384章 商用量子計算機計劃第523章 無情而嚴苛的智雲供應鏈163.第163章 S10的瘋狂以及C3上市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第10章 立身之本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75.第75章 有錢人真變態176.第176章 SOC芯片危機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第428章 AI眼鏡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第374章 都是韭菜,不分高低貴賤322.第322章 S15MAX,科幻手機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310.第310章 28納米自主可控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165.第165章 智雲依賴症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第30章 捲起來的挖人大戰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111.第111章 旗艦機提前發佈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第60章 華夏第一款智能手機第34章 爲了五百萬獎金拼了115.第115章 S9發佈會(一)291.第291章 體量過於龐大,啥都要搞的智雲106.第106章 平板 手錶 耳機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第237章 五天三百億以及S12樣機第212章 我大哥智雲天下第一第510章 眼高於頂的智雲人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416章 一座工廠一座城第522章 全球過半算力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72.第72章 上架感言297.第297章 S14,奇蹟出現了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88.第88章 上大招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第457章 企業反腐和泄密第514章 擬真機器人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274.第274章 歡迎來看大煙花第489章 黑科技虛擬設備震撼來襲第389章 掀翻傳統車企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119.第119章 爲什麼日本造不出這樣的智能機?第23章 手機行業的殘酷第224章 AI模型限制出口127.第127章 指紋識別的曙光第561章 巨大的經濟引擎172.第172章 H20手機以及內存閃存佈局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335.第335章 AI蜂羣無人機第14章 小而美的小藍手機第531章 瘋癲的虛擬遊戲玩家287.第287章 十八納米試產242.第242章 12旗艦發佈會:智能家居AI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第438章 機場裡的會議第226章 世界第一第54章 林家小姐
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第41章 催婚和相親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158.第158章 六十五納米工藝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第37章 孿生兄弟威酷小藍123.第123章 S9的全球爆火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56章 空中飛人第550章 玉兔一號星際飛船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第203章 自主PC項目117.第117章 S9發佈會(三)第434章 谷狗求購顯卡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第374章 都是韭菜,不分高低貴賤198.第198章 4G網絡的曙光295.第295章 S14量產以及對等制裁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90.第90章 未來旗艦機第46章 開機以及交互第62章 開放生態以及C1 Pro第399章 無題89.第89章 進軍移動和電信市場第49章 市場調研142.第142章 Yun OS30系統第384章 商用量子計算機計劃第523章 無情而嚴苛的智雲供應鏈163.第163章 S10的瘋狂以及C3上市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第10章 立身之本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75.第75章 有錢人真變態176.第176章 SOC芯片危機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第428章 AI眼鏡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第374章 都是韭菜,不分高低貴賤322.第322章 S15MAX,科幻手機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310.第310章 28納米自主可控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165.第165章 智雲依賴症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第30章 捲起來的挖人大戰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111.第111章 旗艦機提前發佈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第60章 華夏第一款智能手機第34章 爲了五百萬獎金拼了115.第115章 S9發佈會(一)291.第291章 體量過於龐大,啥都要搞的智雲106.第106章 平板 手錶 耳機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第237章 五天三百億以及S12樣機第212章 我大哥智雲天下第一第510章 眼高於頂的智雲人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416章 一座工廠一座城第522章 全球過半算力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72.第72章 上架感言297.第297章 S14,奇蹟出現了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88.第88章 上大招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第457章 企業反腐和泄密第514章 擬真機器人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274.第274章 歡迎來看大煙花第489章 黑科技虛擬設備震撼來襲第389章 掀翻傳統車企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119.第119章 爲什麼日本造不出這樣的智能機?第23章 手機行業的殘酷第224章 AI模型限制出口127.第127章 指紋識別的曙光第561章 巨大的經濟引擎172.第172章 H20手機以及內存閃存佈局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335.第335章 AI蜂羣無人機第14章 小而美的小藍手機第531章 瘋癲的虛擬遊戲玩家287.第287章 十八納米試產242.第242章 12旗艦發佈會:智能家居AI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第438章 機場裡的會議第226章 世界第一第54章 林家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