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第291章 體量過於龐大,啥都要搞的智雲

第291章 體量過於龐大,啥都要搞的智雲

關於S14系列手機的前期備產,在會議上談了不少,主要還是負責供應鏈的顧之明在解說相關計劃和準備。

而這種事智雲集團也做了好多年了,顧之明更是其中老手因此S14手機的各項量產準備工作都是不會出現問題的。

非要說有什麼問題的話,也就是S503芯片的量產了。

而這方面就需要智雲微電子那邊來解決了,來參加會議的集團副總裁,智雲微電子CEO丁成軍在會議上,直接立下了軍令狀:“我們十七號廠的十八納米工藝一定會在六月份開始進行試產,在七月份的時候就進入全面大規模量產階段,絕對不會耽誤S503芯片的量產計劃。”

同時因爲今年的旗艦機發布計劃從六月份推遲到了八月份,而往年的八月份是秋季發佈會,用來發布C系列以及A系列手機等產品的。

對此,負責市場營銷工作的季成河調整了相應的計劃:

“爲了確保S系列在發佈上市的時候,有着足夠的宣傳資源,避免自家的其他產品搶去風頭,更是爲了避免公司其他產品被S系列手機直接壓着翻不起浪花來。”

“之前我們採取的是間隔一個半月的時間再發布系列以及A系列手機,也就是;六月下旬發佈旗艦機,八月中旬發佈C系列以及A系列手機以及SX去庫存手機。”

“今年我們受到S503芯片的延後,旗艦機預定延後到八月中旬,爲了避免和旗艦機發布上市重迭,我們把原定的秋季發佈會調整到了九月中旬,維持一個月的間隔。”

對此,徐申學是表示認可的,產品發佈也不是把所有東西都一股腦都扔出去的,這樣很容易導致自家產品的踐踏現象,既影響了S系列手機的宣傳以及銷量,更會影響C系列以及A系列手機的宣傳和銷量,屬於兩敗俱傷。

所以必須間隔一定時間進行發佈。

“發佈會時間就初步這樣吧,上市前的準備工作要做紮實了。”

這一場戰略會議結束之後,徐申學後續又視察了藍牙耳機項目,藍牙耳機項目的降噪版也預定會在八月份的旗艦機發佈會裡一起發佈,畢竟智雲集團裡的藍牙耳機項目,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和S系列手機高度綁定的。

季成河陪着視察的時候,還向徐申學介紹了目前藍牙耳機的銷售情況:“之前購買我們藍牙耳機的用戶,百分之八十都是屬於同期上市的S13手機的用戶,還有少量是A13以及S13X,C6手機等去年新款,並搭載了藍牙4.5協議的手機用戶。”

“此外還有一些則是屬於老款智雲手機的用戶也購買了我們的藍牙耳機。”

“只不過這些老款智雲手機並沒有搭載藍牙4.5協議的硬件,因此無法支持藍牙4.5協議,在使用YunBuds的時候,其實體驗很一般,音質不太好,少量負面評論也是基於這些用戶所反饋的。”

“還有極少數是其他手機品牌的用戶,嚐鮮購買了智雲的藍牙耳機,不過數量極少可以忽略不計。”

“從之前的銷售情況來看,我們的藍牙耳機和新款手機是屬於一個高度綁定營銷的狀態。“

“所以今年的藍牙耳機降噪板發佈,也會直接放到S14旗艦機的發佈會上去,可以利用新款S14手機的熱度,來一定程度上帶動藍牙耳機的銷量上漲!”

除了旗艦機發佈會裡的核心產品S14手機以及藍牙耳機降噪板外,以及算是附帶在S14手機裡新一代Yun OS操作系統的更新外,今年的旗艦機發佈會將不會再發布其他新產品。

尤其是一些可能會搶風頭的產品更是被延後,其中就有智能研究院團隊裡開發的輪足機器狗。

非常有意思的小東西。

看着沒啥用,實際也沒啥用,但技術含量卻非常高。

就和之前的跳舞機器人,四足機器狗一樣,都是屬於智雲集團的炫技作品。

這玩意要是公佈出去估計會引來不小的反應,但是這種東西目前來說只是智雲集團在炫技,並沒有太大的商業價值。

所以季成河建議,關於機器人領域,AI領域的一些炫技產品,可以推遲到明年一月份左右發佈,順帶還可以再帶一波熱度,宣傳自家的技術先進,帶動其他智能終端產品的銷量。

對於季成河的建議,徐申學直接批准了,反正這些玩意也不賺錢,早幾個月發佈和晚幾個月發佈並沒有太大區別,甚至不發佈也行……

智雲集團搞的很多項目,暫時都沒什麼實際商業價值,比如各種亂七八糟的機器人。

這些東西耗費的研發經費不少,但是缺乏應用場景,難以進行大規模的商業化,只能當個炫技作品或者小批量銷售,給科技愛好者充當玩具用。

屬於東西很厲害,但是不知道能幹啥的狀態……

還不如AI領域的商業化成功呢。

要知道智雲集團的AI技術已經是廣泛應用,併爲集團的衆多產品附加大量的價值,推動智能終端產品的吸引力,提升銷量,甚至一些單獨推出的AI項目也能獲得一些營收。

同時智能終端裡搭載的內置AI,只能依靠本地算力進行計算,其實挺傻的,幹不了什麼事情。

爲此智雲集團旗下的智雲軟件科技有限公司,也已經正式向市場推出了AI軟件,以收費的模式向客戶提供AI圖片生成,修改功能,並提供文字的高級處理功能,比如商業文案,報告類等文字生成。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因爲當代的算力成本很高,因此這個AI軟件的收費也非常高,基礎會員一個月就要九十九元,並且是限定次數使用,超過限定次數後繼續使用還需要購買額外的次數包。

因爲價格比較貴,同時這年頭的AI在圖像處理以及文字處理上還有所欠缺,因此商業化也不算太成功……說的人多,花錢的少。

但是不管怎麼說,智雲集團已經開始推動AI技術進行商業化……

而以上這兩點,那只是最表層的AI技術的應用。

很多人可能對AI的瞭解,來源於圖片生成,文字生成,代碼生成這些普通人消費者能夠接觸到,互聯網企業所推動的一些生成類的AI技術。

但實際上,生成類AI技術,只是整個AI技術領域裡的一個小分支,甚至是不太重要的分支……只是它門檻低,很容易宣傳,然後就被當成了典型。,

智雲集團在這方面的成果也挺多的,也被外人所熟悉,比如直接集成到了手機語音助手裡的AI小云……說實話,沒啥卵用。

然後是智雲手機相冊裡的照片分類,圖片編輯功能裡的簡易更換背景、人物等功能,這其實就是AI領域裡的圖像識別以及生成功能。

智雲軟件的專業AI軟件:智雲AI軟件,收費提供高級AI的圖片生成以及文字處理。

然而以上的圖片處理以及文字生成,其實還是智雲集團的AI技術最爲表層,甚至最沒啥用的AI應用……如果智雲集團的AI技術,只能幹這個話,那麼上頭就不會禁止智雲集團出口AI相關技術以及AI芯片了。

那麼智雲集團的AI技術是用來幹嘛的?

商業化成果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智能研究院旗下無人車項目組所研發並提供,搭載在海藍汽車上‘高級自動輔助駕駛’。

這個輔助駕駛技術是怎麼來的?是無人車項目組先開發了算法,構架模型,然後再大量的數據訓練出去的。

海藍汽車則是從智雲集團裡採購這個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包括軟件以及硬件一整套。

因此海藍汽車每賣出去一臺海藍汽車,智雲集團都能從中獲得數萬元的費用。

此外AI技術也是工業生產以及部分特定領域的重要技術。

AI技術,只是一個籠統的稱呼,而具體下來是在AI芯片上運行深度學習算法,然後利用這個算法進行超高效率的學習,最後形成一個大數據模型。

這裡頭的核心是算法以及算力,使用不同的算法,進行不同的模型訓練,那麼就能夠得出來各種各樣的大數據模型,而這些各種各樣的大數據模型可以應用在各行各業。

圖片生成,語音助手乃至無人駕駛都是目前智雲集團公佈出來的一些應用。

但實際上還有不少AI項目都沒有公佈出來,比如一些工業製造領域的項目。

此外還有一些比較敏感的特殊項目也是無法公佈出來的。

畢竟很多東西太敏感了,比如什麼中大型無人固定翼飛行終端的機載AI系統,小型無人地面移動終端的AI系統,以及小型多旋翼飛行器的AI系統,還有分佈式AI指揮控制系統這些AI項目……這些都是絕密項目,不能對外公佈的。

甚至在智雲集團內部裡都是找不到相關資料,全部都是通過層層套殼的皮包公司來處理相關項目。

至於能說的,就是一些什麼機器狗、機器人之類的小玩意了,而智雲集團說這些東西也不是爲了賺錢,目前這些東西並不具備大規模商業化的可行性,智雲集團之所以研發並每年發佈相關產品,純粹是爲了炫技。

不爲啥,就是爲了讓全球各地的普通人知道我智雲的技術很牛逼!

進一步樹立智雲集團的技術很牛逼的印象,然後引導人們購買它的各類智能終端產品。

我智雲的機器人都能做的這麼牛逼了,區區一個手機,還不是手到擒來……我們智雲的手機,必然也是最頂級的產品。

智雲,說到底還是個賣手機的……

也不全對,其他智能終端,比如電腦也是智雲集團的重要業務,然後半導體產品,也就是諸多亂七八糟的芯片也是智雲的主要產品。

而今年智雲集團裡的個人電腦業務,受限於英特爾先進芯片供貨不足,現在過的比較艱難,爲此,智雲集團的PC事業部門正在加班加點打造基於自研X86移動端芯片,即WZ4000U芯片的新一代YunBook。

智雲集團副總裁,PC事業部的執行總裁王寬正在給徐申學說着目前YunBook這個智雲集團重要產品的情況。

“目前我們搭載自研芯片的新一代筆記本已經完成了初步樣機的開發,後期還會進行完善,同時也需要等到十八納米工藝的產能騰出一些空餘來生產WZ4000U芯片,所以我們的筆記本的試產都要到十月份去了,全面量產要進一步推遲到十一月份。”

“因此我們打算今年把筆記本的發佈會單獨放在十一月份,發佈後就直接上架銷售新一代的筆記本。”

“畢竟我們的筆記本的整體銷量也沒有那麼大,同時銷量也是屬於比較平穩的項目,不會出現前期搶購的情況,前期不用備太多庫存,一邊生產一邊賣是可以的。”

“當然,這樣一來的話,我們今年的筆記本業務的銷量以及營收相對去年就要差一些了,我們預估的全年PC銷量預計在一千五百萬臺左右,比去年少了很多,我們爭取年底發佈新產品後,到明年把銷量重新拉起來。”

徐申學道:“這個銷量下滑是能夠接受的,畢竟是受到了CPU供應受限,這一點不能怪你們,這是非戰之罪!”

“不過等到十一月份後,我們的自研CPU就搭載上去,到時候好好做,爭取第四季度來個提升,這樣明年發佈財報的時候纔好看一些。”

智雲集團的PC業務,自從發佈了第一代YunBook之後的銷量就相當可觀,畢竟智雲筆記本是當代裡唯二的高端超薄商務本,消費者要購買這種定位的筆記本時,要麼選擇水果筆記本,要麼選擇智雲筆記本,不存在第三個選項的。

不是說沒有其他品牌的超薄商務筆記本,實際上有很多的,問題是很難和智雲以及水果的筆記本進行競爭。

不是他們不想,而是消費者不認可。

要說超薄商務本,其實威酷電子那邊也有,也就是小藍筆記本,但是就是賣不起價,同時銷量還很低,主打五千元價位的小藍筆記本,年銷量才一百多萬臺,主打的也是國內市場。

而智雲的筆記本業務,去年賣出去了兩千萬臺呢,主打的市場是全球市場。

而今年本來應該是乘勝追擊,進一步衝擊更高銷量的,但是因爲英特爾斷供先進的高端CPU,導致智雲這邊產能受限,最後不得不採取限量供應,並有限滿足高端型號。

英特爾試圖這樣來逼迫智雲放棄自研X86芯片業務,但是又進一步導致了智雲集團更加重視X86芯片的自主可控……

這是智雲集團第一次被卡脖子,而智雲集團方面諸多高層的共識就是:這種事一次就夠了,集團不允許出現第二次,永遠也不允許出現第二次被人卡脖子的情況!

因此今年威智科技那邊得到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人才以及相應的資金都很充足,就連寶貴的十八納米工藝的產能,都將會在今年下半年擠出來一部分用於WZ4000U芯片的生產。

要知道,就連戰略意義巨大的AI4000芯片,需要爭奪第三方手機廠商芯片訂單的W800系列SOC芯片,都沒能搶到今年的十八納米產能。

迫使智雲半導體那邊,先用了個小改款AI3500臨時過渡,同時也推出了新改款W700的手機SOC芯片,以上這兩款芯片都是採用28NLP工藝。

由此可見,智雲集團的高層對X86芯片的斷供有多大的怨氣,寧願拖延AI技術的更迭以及市場規模龐大的W800系列芯片延遲幾個月投產,也要先把這個WZ4000U芯片給弄出來。

他們不想被卡脖子了!

而現在來看,WZ4000U芯片以及相應的YunBook筆記本項目進展都比較順利,這讓徐申學放心了不少。

————

徐申學陸續視察,聽取報告,把今年,甚至到明年初要發佈的一系列新產品都簡單瞭解了一番。

今年後續的大半年裡,智雲集團要發佈的智能終端產品,包括S14系列手機,A14系列手機,C7系列手機。

第一代藍牙耳機裡的降噪版。

最後則是搭載自研WZ4000U芯片的14款YunBook筆記本。

以上這幾種就是主要的終端產品了。

至於平板電腦以及智能手錶,在今年春季發佈會的時候就已經發布了,其中的14款平板電腦銷量不咋地,剛發佈的時候還能有一些增長,但是進入四月份後,銷量已經同比去年四月下持平了。

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意味着平板電腦市場經過幾年的高速猛增後,在今年可能就進入頂峰了……集團內的戰略分析部門從多角度,全球各地衆多市場進行綜合分析後,得出了很不樂觀的預測,明年的平板電腦市場將會進入整體的萎縮期,集團的平板電腦業務有可能迎來大幅度的下跌。

最讓人無奈的是,集團的分析師們發現一大票競爭對手們的平板電腦業務也不咋地。中高端平板電腦市場整體呈現了萎縮的狀態……

智雲集團的平板電腦,不是被同行的競爭對手幹掉的,而是被跨行的超薄筆記本,大屏幕手機給擠佔了生存空間!

而智雲的手機和筆記本,剛好就是屬於這一類型……

換句話說,智雲的五點五寸大屏幕手機,再加上十三寸的超薄商務本,把自家的平板電腦業務給擠的半死不活……

這你能怪誰……沒辦法,如今的平板電腦只能轉型爲教育學習,觀影遊戲領域了,至於平板電腦裡的輕度辦公市場已經越來越小了。

倒是智能手錶的銷量比較良好,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預計今年銷量能夠達到一千臺。

有意思是,外界分析今年的全球智能手錶市場,一共才一千五百萬臺……基本上就是智雲手表一千萬,四星一百萬,其他各家加起來四百萬。

至於水果,水果的智能手錶業務要稍微推遲一些,估計明年才能發佈。

沒有水果通常競爭,智雲集團在智能手錶領域裡不說通吃,但是也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類似情況還有在藍牙耳機市場。

外界分析師們分析,今年的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市場,大概在兩千五百萬臺左右,其中的兩千萬就是智雲的藍牙耳機的預估銷量,剩下的幾百萬臺則是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各品牌的藍牙4.0協議的藍牙耳機。

在智能手錶以及藍牙耳機兩個看似小衆的分類市場裡,智雲集團依靠先發優勢,佔據了絕對優勢,吃下了絕大部分市場利潤,比手機領域的利潤佔比還誇張。

除了上述終端產品外,今年智雲集團還會發布一些生態鏈產品,比如各種智能家居,智能終端零配件等東西,不過都是零零碎碎的小東西,普遍營收也不高,因此智雲集團也很少爲它們搞專門的發佈會,往往都是在其他產品的發佈會裡順口提一提。

然後是佔據營收比較大的,但是普通人不太關注的半導體芯片產品,包括W700系列手機SOC芯片,B41全網通通訊基帶。

PC芯片裡有自研SOP指令集的盤古P2系列芯片,ZS2系列服務器芯片。

威智科技的X86芯片,如WZ2000系列以及低壓版WZ2000U,還有短期內只供應自家筆記本,等到明年產能寬鬆會後對外銷售的WZ4000U芯片。至於WU4000標壓版雖然設計出來了,但是要明年才能量產併發布銷售。

還有一個X86的服務器芯片,目前還處於設計當中,也要明年才能自用以及推向市場。

再過來是新一代內存以及閃存產品,這兩種智雲集團每年都會在冬天的時候公佈新產品,只不過普通人都不太關注而已。

最後還有智雲半導體旗下的衆多IC設計公司自行研發推出的一些輔助功能芯片等等,這些雖然大多也掛着智雲的標,不過和智雲總部這邊沒啥太大關係,都是各子公司自行負責研發以及運營。

上述各類產品,將會在下半年裡陸續對外發布並上市,有些是集團總部這邊召開大型發佈會進行發佈,也就是那些核心智能終端產品,還有一些則是各子公司自己搞,比如智雲半導體發佈各類芯片。

一些負責運營具體品牌或產品的子公司也進行單獨發佈等,比如英偉達的顯卡。

整個智雲集團的各類產品其實非常多,各種發佈會也多,只是大部分普通人們不熟悉,不瞭解,只知道智雲是個賣手機的!

實際上,智雲集團的業務覆蓋了整個電子消費產業鏈以及半導體產業鏈、軟件以及互聯網業務。

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輔助業務,比如從事公務機以及貨運飛機業務的智雲航空,從事衛星通訊服務的智雲衛星,從事物流業務的智雲物流,從事商業地產運營和管理的智雲物業(智雲的大量物業都是自行運營以及管理)

當然,這些輔助業務大部分都是不對外展開業務,只是爲了滿足自身的需求而已。

比如智雲物業,只管理集團自家的各類物業,並不對外承接商業物業的管理和運營,同時還負責一些商業設施裡的附加設施的管理和運營,包括企業內的幼兒園,小學,診所和商超等。

總部園區裡五萬多人辦公呢,不少人也是拖家帶口的,有着孩子上學的需求,所以智雲乾脆自己辦了個幼兒園以及小學,用來滿足員工的需求。

一家擁有數十萬人員工的跨國企業,其實內部機構以及分支是非常多的!

別說這種級別的企業了,就算是幾千萬把人的工廠裡,裡頭往往也會有幼兒園,超市,衛生站之類的機構,只是規模會稍微小一些。

並不是說智雲搞大包大攬,走什麼從出生到死亡這一套,而是人家員工是需要這些基本的配套服務設施。

對於一個光是宿舍區,就弄了兩個大型小區的企業……在宿舍小區里弄個幼兒園,再搞個小學、診所,開個大型商超這些也很正常。

整個智雲集團,就是一個體量龐大,同時朝着各方面不斷滲透觸角的巨無霸企業,而這種滲透,甚至都是徐申學所不知道的。

他高高在上,一天到晚眼裡盯着的都是全球行業競爭,看的是水果,四星,英特爾,高通,臺積電等競爭企業的動向,關注的是各種先進技術的研發以及戰略佈局。

可看不到大量的智雲中下層員工的生活,甚至都不知道智雲集團旗下很多子公司的運營情況。

還是那個智雲物業,這其實是一個體量相當龐大的服務類企業,但是徐申學也就在兩年前的時候開了個集團會議,然後敲定了成立這麼一個子公司用來管理公司物業,順便給員工們提供一些基礎的服務。

至於後續……徐申學就沒有關注過了,都是呂俊能他們在管這些東西。

還有什麼航空,物流,衛星這些,他徐申學一句話就完事了,但是做事的是負責供應鏈業務的顧之明。

徐申學只需要一個流傳順暢,高效且成本可控的全球供應鏈網絡,至於怎麼實現,具體怎麼做……其實徐申學不關心的,甚至他也不懂這些東西。

他只交代任務,然後撥給資金,剩下的都是顧之明這些人來完成。

所以智雲集團裡的很多事,哪怕是正在研發的很多高科技項目,其實徐申學也不知道……企業太大,研發項目太多了,徐申學又不是神仙哪能全部都關注到啊。

於是乎,等徐申學如今全面審查整個集團的時候,他就發現,集團下頭怎麼多了這麼多的子公司,孫公子,幹啥的都有……

仔細一看,似乎大部分子公司,孫公子都有存在的價值!

但是這種情況讓徐申學看了後,卻是沒有感到高興或興奮之類的,相反,他嗅到了危機的味道!

公司涉及的領域太多,太雜,非核心業務的經營支出逐漸上漲,並且增長幅度非常大。

並且絕大部分非核心業務,都是屬於看似有必要,但完全可以尋找合作企業降低成本,不需要自己親自來搞的業務。

比如那什麼物流車隊……市面上一大堆物流企業,不是非要自己購買一大堆車輛然後直接幹物流的啊,這是沒必要的,成本還高,要物流服務,直接找物流企業合作就是了。

還有什麼商超,開個毛線的超市,宿舍區有需求,直接引進商超企業進行合作就行了,不需要自己去開個超市的。

智雲一個堂堂高科技企業,還跑去開超市……讓庫克知道了,門牙都得給他笑掉。

讓手底下的這些人繼續這麼折騰下去,什麼都想要自己搞,到時候智雲就不是什麼高科技公司了,而是一個大雜燴,然後核心業務會被周邊這些業務逐漸吸血,最後死翹翹。

針對這個問題,徐申學又和集團裡的不少高層們談話,讓他們別瞎折騰,公司的錢雖然多,但是這些錢都是需要用來搞研發的,可不是用來給你開超市的……

徐申學這麼一番動作後,也算是給智雲集團這邊踩了一腳剎車,免的什麼都搞。

一些重要的,核心的領域是要搞,但是一些可有可無,尤其是有潛在可控合作商的就可以找合作商,如果不放心那就戰略投資,甚至進行控股都行,但是沒必要全部都自己搞。

這樣容易分散精力。

“要記得,我們智雲集團不是什麼綜合性企業,也不搞所謂的多元化,我們從頭到尾,從裡到外就是一家徹頭徹尾的高科技企業,是一家以研發爲驅動力,科技爲導向的高科技企業。”

“專注於高科技領域,別折騰一些亂七八糟的附加業務。”

“除非這種附加業務很重要,同時沒有可控的合作商可以選擇,迫不得已之下只能自己搞。”

徐申學敲打了這麼一番後,後續智雲集團這邊將會根據徐申學的要求,對一些非核心業務,尤其是和科技領域沒啥關係,又不屬於關鍵領域的業務進行裁汰。

該出售的出售,該合併的合併,總是原則上不保留這些非核心業務。

處理完公司這些內部事務後,五月三日,徐申學來到了海藍汽車,再一次親自舉辦了海藍汽車新一代車型:海藍SLC的發佈會,同時在發佈會上也宣佈了新款轎跑海藍SEC,以及新款SUV海藍SEV。

然後還宣佈了海藍充電樁的建設成果。

在全球範圍內,一共建成了超過三萬個充電樁,這些充電樁都是海藍自行建設以及運營的,總投資達到了十億美元。

這個數據對於海藍汽車而言,其實不算多,因爲海藍汽車的全球銷量已經達到了幾十萬,這意味着幾十臺車才能對應一個充電樁。

實際上,在國內的充電樁建設,海藍汽車並不是主力,一些專門運營充電樁的企業纔是主力,如電網,部分專營充電樁的企業,都是超過十萬十萬的建設,建設數量非常龐大的。

目前僅僅是國內的充電樁數量,就已經超過了五十萬個……主要是目前正在全面扶持,推動新能源戰略,海藍汽車既是這一場浪潮的推動者,也是受益者。

這些專門運營充電樁的企業,他們採用的充電接口也是統一標準,嗯,也就是智雲力推的充電標準,因此海藍汽車也能很方便的使用這些充電樁。

以目前來說,公共充電樁的數量太少,密度太低,絕大部分購買了海藍汽車的車主,其日常充電還是使用家用的充電樁。

不過一家汽車企業,耗資十億美元,在全球建造超過三萬個充電樁,這也是屬於相當誇張的事情了。

所以這個消息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至於發佈會裡發佈的海藍SLC,說實話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這車太貴,起步價都要八十多萬,並且定位大型轎車,註定了和普通人關係不大。

所以發佈會之後銷量也不大,只獲得了一千多臺的預購訂單,其中好幾百輛還是徐申學旗下各企業以及關聯企業採購的,作爲公司高層配車,接待用車使用。

但是銷量不大也無所謂,這種車型本來就不是用來走量的,而是用來進一步拉高品牌價值的。

然後利用這個品牌價值,去推動入門級走量車型的銷量,也就是售價四十五萬的海藍轎跑,售價五十五萬的海藍SUV的入門版。

同時也是先一步樹立品牌,爲後續推動真正的走量中端車型奠定品牌基礎。

海藍汽車這邊,可是一直都在研究中端走量車型,各種各樣的車型設計都有了,就等着動力電池等核心零配件的成本進一步下降,同時滬城那邊的工廠投產後,把電動車的整體成本給拉下來,並隨着電池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把車輛的續航再往上拉一拉,然後到時候國內的充電樁估計也搞的差不多了。

那個時候,海藍汽車也就可以順勢推出三十萬元左右,定位於家用轎車以及SUV的中端車型。

而這個價位的汽車市場,競爭更爲激烈,消費者對性價比,品牌認同更重視。

不像是海藍汽車的前兩款車型,針對的是高端市場,甚至定位的是玩具,不需要考慮太多,只需要弄個科技感慢慢就會有一大羣有錢人僅僅是爲了好奇,好玩而下單購買。

但是三十萬元左右的中端車型,這面向的是有一定消費能力的普通家庭,也就是比較典型的中產羣體。

而這羣人的錢還是不容易賺的。

怎麼說呢,高端市場的用戶不差錢,更看重品牌以及高端屬性以及一些能打動他的獨特性,比如海藍汽車靠的就是高科技屬性,智雲帶來的品牌加持,徐申學的站臺等優勢來撬動市場,銷量相當好。

低端市場的用戶雖然窮,但人家也知道自己窮,所以要求也不高,主流品牌,車子質量稍微過得去,性能配置什麼的能開的走就行了,但是前提你必須得給我弄便宜點,如果再有幾個小功能那就是意外之喜,我能把它吹爆。

但是中端市場的用戶就不一樣了,這部分用戶你說沒錢吧,人家也有些錢,但是你讓他們花錢不眨眼,僅僅是因爲喜歡某個功能特性就花幾十萬買車,那也不可能。

然後對車子的各種要求很高,什麼品牌啊,性價比啊。

要空間大,要乘坐舒服,還要有操控感,還要什麼質感好,品牌高大上……

總結起來,錢不多屁事多……

但是……儘管中端市場的用戶不好伺候,但是這個價位裡的車毛利潤也可以,銷量也算挺大的,綜合起來利潤也就大,所以也是汽車廠商必須爭奪的一個領域。

海藍汽車同樣想要進軍中端市場,爲此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準備,今年發佈的大型豪華轎車拉品牌價值,某種程度上也是爲了未來發布的中端車型打基礎。

就和奔馳一樣,網絡小說裡寫個奔馳一般都寫奔馳S級或者大G,但是人家奔馳走量的車型是C級以及E級,價位在二三十萬左右。

這是非常典型的高端車型拉品牌,中端車型走量賺錢的路子。

海藍汽車也想要走這種路線……至於高端車型,在前幾年靠着稀缺性,獨特性,高科技特性弄點銷量還行,不少有錢人都能接受,但是隨着時間的過去,電動車開始普及化後,海藍汽車還想要依靠這些大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車型走量,那是不可能的。

別說以後了,就算是現在海藍SEC以及SUV車型的銷量也沒有什麼增長的潛力了……價格太貴,市場容量太小,前途有限。

豪華轎車就更不用說了,一年能賣出去一萬輛就算很不錯了。

海藍汽車想要在未來獲得高速增長,把自家汽車的年銷量朝着百萬輛衝擊,就必須依靠中端車型。

當然,中端車型是未來,現在海藍汽車玩的還是清一色的高端車型。

其新發布的海藍SLC上市後,雖然銷量小,不過供貨也算充足,提前準備好的車輛僅僅在發佈會第三天就交付給了客戶。

某城市裡的一箇中等企業的王老闆,就是屬於第一批用戶之一。

他之前就覺得自己使用了多年的奔馳S級已經老舊不堪,想要換一臺車了,這不剛好想要換車的時候,就看見了海藍汽車的關於豪華轎車的前期宣傳。

然後看着這車的圖片以及宣傳視頻,覺得心裡癢癢的。

他是個搞資源回收的,他往日也自詡是搞高科技行業的,但是架不住別人把他當成收破爛的……娘希匹的!

然後看見了海藍SLC後,就覺得這車很配他,渾身上下都是科技感啊,同時又彰顯成熟穩重,同時還是徐首富座駕同款,逼格滿滿!

所以發佈會剛結束,他就下單購買一輛,什麼選配直接拉滿,不差錢……

等到今天提車的時候他還親自跑過來提車,交車後他也不用司機,自己上手就開。

坐在車裡,老王感覺心裡舒服了!

我老王,搞的是高科技,用的也是高科技,渾身上下都是高科技……

別把我和那些收廢紙,收廢鐵的混爲一談,哥玩的是高分子聚合物的回收再利用。

正兒八經的高科技行業!

第230章 一款產品一個概念一種生活179.第179章 五百億美金現金流4第64章 憂心忡忡的友商第48章 籌備發佈會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241.第241章 美國製裁來了(萬字大章)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253.第253章 智雲股價波動第229章 智能家居AI310.第310章 28納米自主可控82.第82章 海外運營商也來了(第十更)118.第118章 S9轟動上市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第17章 瘋狂的人才92.第92章 未來的競爭對手們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第525章 席婉清的煩惱165.第165章 智雲依賴症第32章 競爭對手來了148.第148章 S10發佈前夕285.第285章 男人至死是少年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137.第137章 智雲科技大廈308.第308章 瘋狂的退市以及上市第231章 電動車樣車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273.第273章 鋪天蓋地的智雲:全球的轟動爆火第414章 世界一流的底氣113.第113章 七月十六日81.第81章 智雲半導體(第九更)第221章 最無恥的商業競爭185.第185章 智雲空間第448章 AI眼鏡引發的風口爆發第527章 複雜而特殊的董經辦第536章 上月球開採氦三第39章 融資計劃第452章 X1曝光,列強竟是我自己?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第542章 谷狗的困境和合作172.第172章 H20手機以及內存閃存佈局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第458章 全新子品牌:新雲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295.第295章 S14量產以及對等制裁第223章 誇張的智雲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第508章 虛擬遊戲爆發第513章 LSP的夢想:擬真機器人第228章 賣數據線的搞光刻機光源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第492章 Yun VW發佈148.第148章 S10發佈前夕第219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第226章 世界第一第11章 小藍手機第37章 孿生兄弟威酷小藍76.第76章 C級名額第39章 融資計劃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374章 都是韭菜,不分高低貴賤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第16章 十倍利潤70.第70章 轟動全網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68.第68章 我讓你們財富自由第48章 籌備發佈會第434章 谷狗求購顯卡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第5章 時不待我197.第197章 真正的備份方案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327.第327章 黯淡的水果6S,水果的危機117.第117章 S9發佈會(三)第398章 全球跨國企業284.第284章 三年三百億132.第132章 破壞行業的智雲科技295.第295章 S14量產以及對等制裁第355章 無人機表演第496章 新一輪的抄襲智雲浪潮第414章 世界一流的底氣第28章 繼續碰瓷大品牌第379章 火種計劃以及希羅克達上市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288.第288章 抱着智雲大腿等起飛第53章 量產的難題第473章 活生生的非人類:徐申學第50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價第494章 全球的虛擬瘋狂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534章 新一代S系列手機的頹勢第540章 愛她,就給她買一臺智雲機器人
第230章 一款產品一個概念一種生活179.第179章 五百億美金現金流4第64章 憂心忡忡的友商第48章 籌備發佈會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241.第241章 美國製裁來了(萬字大章)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253.第253章 智雲股價波動第229章 智能家居AI310.第310章 28納米自主可控82.第82章 海外運營商也來了(第十更)118.第118章 S9轟動上市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第17章 瘋狂的人才92.第92章 未來的競爭對手們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第525章 席婉清的煩惱165.第165章 智雲依賴症第32章 競爭對手來了148.第148章 S10發佈前夕285.第285章 男人至死是少年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137.第137章 智雲科技大廈308.第308章 瘋狂的退市以及上市第231章 電動車樣車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273.第273章 鋪天蓋地的智雲:全球的轟動爆火第414章 世界一流的底氣113.第113章 七月十六日81.第81章 智雲半導體(第九更)第221章 最無恥的商業競爭185.第185章 智雲空間第448章 AI眼鏡引發的風口爆發第527章 複雜而特殊的董經辦第536章 上月球開採氦三第39章 融資計劃第452章 X1曝光,列強竟是我自己?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第542章 谷狗的困境和合作172.第172章 H20手機以及內存閃存佈局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第458章 全新子品牌:新雲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295.第295章 S14量產以及對等制裁第223章 誇張的智雲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第508章 虛擬遊戲爆發第513章 LSP的夢想:擬真機器人第228章 賣數據線的搞光刻機光源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第492章 Yun VW發佈148.第148章 S10發佈前夕第219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第226章 世界第一第11章 小藍手機第37章 孿生兄弟威酷小藍76.第76章 C級名額第39章 融資計劃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374章 都是韭菜,不分高低貴賤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第16章 十倍利潤70.第70章 轟動全網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68.第68章 我讓你們財富自由第48章 籌備發佈會第434章 谷狗求購顯卡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第5章 時不待我197.第197章 真正的備份方案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327.第327章 黯淡的水果6S,水果的危機117.第117章 S9發佈會(三)第398章 全球跨國企業284.第284章 三年三百億132.第132章 破壞行業的智雲科技295.第295章 S14量產以及對等制裁第355章 無人機表演第496章 新一輪的抄襲智雲浪潮第414章 世界一流的底氣第28章 繼續碰瓷大品牌第379章 火種計劃以及希羅克達上市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288.第288章 抱着智雲大腿等起飛第53章 量產的難題第473章 活生生的非人類:徐申學第50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價第494章 全球的虛擬瘋狂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534章 新一代S系列手機的頹勢第540章 愛她,就給她買一臺智雲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