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

最近幾年來,時不時就搞個大新聞的徐申學在十一月份裡又搞了個大新聞,宣佈了旗下南門航天公司的商業空間站計劃,引起全球範圍內航天界乃至普通人的關注。

普通人也關注這事,一方面是徐申學的名氣實在太大,而且搞出來的很多東西都是帶着黑科技屬性的科技產品,不僅僅搞手機,還搞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電動車,無人機,可重複使用火箭,而上述這些都還是已經搞出來的。

此外人們所熟悉的徐申學投資研發的項目,還有腦控技術,純無人駕駛汽車,機器人,虛擬現實技術等等一大堆看着就是黑科技的東西。

此外還有不被普通人所熟悉的一些項目,主要是銀河生命那邊的一系列生物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衰老項目,抗癌項目上……這兩者是衆多超級富豪們最期待的生物項目。

這樣的徐申學某種程度上已經脫離了常規商人的屬性。

而是被人們視爲引領科技潮流的高科技巨頭。

好多人都把徐申學看成是現實裡的鋼鐵俠……當然,也有不少人把徐申學當成了邪惡公司的大反派。

但是不管怎麼樣,徐申學都不是個普通的商人,這一點不僅僅是普通民衆的看法,同樣也是諸多權貴們的看法。

國外如此看,國內也同樣如此。

這換了普通富豪過來,你想要拉着一大堆企業搞什麼半導體自主可控計劃,上頭都懶得搭理你。

還有商業航天項目,普通商人想要搞這個基本別指望,有錢都不行,這東西在當下而言太敏感。

此外還有相關聯的商業衛星項目也同樣如此,普通富豪你想要自己搞個衛星網絡,你連批文都拿不到。

同樣的還有看似普通的電動車……冷知識,造車資質其實很難搞的,後世一大票的造車新勢力,早期基本都是找傳統汽車廠商合作的,都是努力好久之後,等到了新能源徹底發展起來後才陸續拿到相應的造車資質。

但是海藍汽車呢,可沒有找什麼傳統汽車的合作商,而是直接投資研發,然後修建工廠,最後按部就班申請造車資質,然後獲得了批准,一切順利的不像話。

而這些,都是徐申學過往的諸多成功經歷,尤其是個人所附加的高科技屬性所帶來的巨大影響。

當初徐申學說要搞電動車,而且還是高度智能化的輔助駕駛電動車的時候,人們是真的相信他能弄出來,所以纔會有這麼大的支持力度。

之前搞可回收火箭的時候也一樣……普通富豪或企業想要自己搞商業航天,還要自己修個商業火箭發射場,在多地方修建觀測站,並租用遠洋測量船,甚至訂購兩艘遠洋測量船。

這些操作,換了普通企業過來連去哪裡申請都不知道。

但是在南門航天裡,一切都順理成章,並且還大量租用了現有的諸多航天設施。

而到了現在,人們又聽說徐申學要搞商業空間站計劃,一開始認爲他腦子壞掉了,然後認爲他異想天開。

但是在開始的震驚,質疑之後人們卻是開始正兒八經的討論起來了徐申學搞商業空間站可行性。

不少業內的專業學者也參與其中,不過得出來的結果並不太樂觀。

因爲空間站這種項目和火箭一樣,都是屬於比較敏感,特殊性的東西,基本不可能從國外獲得相關的技術支持。

南門航天要搞這些東西就只能從國內獲得技術支持,但是目前國內的航天技術說實話也就那樣,雖然做到了載人航天,併發射了空間站實驗室上去,獲得了一些技術成果了。

但是距離真正的空間站還是有一些技術差距的。

此外按照人們對徐申學的瞭解,一旦要做什麼東西,那肯定是奔着最好,甚至超越同行去的。

從手機爲核心的各種智能終端產品,再到汽車,火箭都是如此。

這商業空間站也不會是例外。

那麼問題來了,如今的南門航天公司以及背後所依託的華夏航天技術,能夠支撐起來南門航天公司搞真正意義上的商業空間站嗎?

很多業內人士,尤其是技術領域的人士對此表達了巨大的擔憂。

業內人士參與,普通網友們吃瓜,總之網絡上好不熱鬧。

不過徐申學對此都懶得搭理,而是又乘坐專機前往瓊州島的南門航天公司,然後召集了高級管理層以及核心技術人員開了一場戰略會議。

在戰略會議上,徐申學看着二三十名南門航天裡的核心員工,隨後道:“首先,我要先向大家通報一個好消息,來之前我拉了幾個通訊遙感衛星的發射訂單,加上試驗空間站的發射訂單,近期增加的發射訂單還是很不錯的!”

“此外我旗下衛星服務公司智雲衛星,已經獲准組建衛星通訊網絡的許可,後續幾年,智雲衛星將會在該領域裡進行技術探索,也會陸續發射一些試驗衛星,這部分的發射任務,也是需要南門航天這邊來做的!”

“爲了更好的進行協同合作、溝通等因素,智雲衛星後續將會和南門航天進行交叉持股。”

“相關的程序已經正在進行,預計不用多久就能夠完成股份上的變更。”

徐申學一上來,就通報了旗下核心的衛星服務企業智雲衛星的變動。

智雲衛星作爲一家衛星服務公司,想要後續更好的發展,直接和航天公司深度綁定也是情理之中。

而對於南門航天而言,和自己最重要的客戶進行深度綁定也是必須的。

不然做起很多事情來都不太方便。

而對於徐申學來說,則是區別不大,其實他一開始是打算讓南門航天搞衛星公司的,但是南門航天公司的資金有限。

他徐申學的個人資金也不是沒有上限的,也不能隨便挪用。

同時智雲集團又有大把錢花不出去……智雲集團如今的現金儲存,即現金,現金等價物、短期有價證券以及長期有價證券等流動資產,價值超過一千八百億美金。

一千八百億美金呢,這是極其誇張的數字。

要知道,智雲集團的資產總額也就大概三千多億美金左右,包括現金,各類固定資產,應收賬款,持有的衆多企業的股份等等。

市值則是要高的多,智雲集團的股價,雖然經過連日陰跌,但是目前依舊有五千四百億美金左右。

某種程度上來說,智雲集團的大量固定資產的投資,包括晶圓廠的大量投資,對大量供應鏈企業的大量戰略投資,極大的拖累了智雲集團的股價。

分析師以及大量投資者想要看到的是輕資產路線的智雲集團,賺來的錢搞一搞研發設計就行了,有錢了就搞一搞分紅或者股票回購之類的回報投資者啊。

這錢都是投資者的,你別用來搞晶圓廠,屏幕這種重資本的東西啊!

但是徐申學不聽,非要投資晶圓廠,供應鏈衆多企業,搞重資產模式。

所以資本用腳投票,把智雲的股價給拉低了。

但是不管怎麼樣,一千八百億美金的現金流,那都是非常誇張的!

同時智雲集團是屬於全球性跨國集團,因此其現金流是分散在離岸公司的賬戶裡,因此智雲在海外動用大量資金進行收購或投資的時候,都不用從國內抽調資金出去的,國外資金就很充分,甚至都有多的。

這就是徐申學和當下諸多國內富豪們的核心差距之一……徐申學的錢是從全球市場賺來的,徐申學在海外進行收購,投資從來都不需要什麼外匯,因爲智雲集團自己在海外就有上千億美元的外幣資產,大部分還是現金或容易變現的等價物。

智雲的外匯儲備,比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外匯儲備還要多!

富可敵國,可不是開玩笑的。

但是國內的那些玩互聯網的,玩房地產的,一個個看似錢不少,但是賺的都是華夏幣,手裡頭根本沒幾個外幣資產的,想要搞海外投資的時候就會非常麻煩……小打小鬧可以,但是大筆對外投資就會很麻煩了。

智雲集團的有錢,可不是隻停留在市值上,更停留在它們龐大總資產,數量更龐大的現金流儲備上。

對於這樣的智雲集團而言,現階段幾個億美金的衛星花費也沒多少,而這些支出看似很龐大,但是要是放在整個供應鏈成本里,其實也沒多少。

智雲集團的這種全球實時變動,高度智能化的供應鏈體系,其成本本來就非常高。

爲了打造這個全球頂級的智能供應鏈體系,智雲集團先搞了一個智雲航空,隨後又搞了個智雲衛星,同時還有智雲物流。

各方面的投資其實相當大。

因此,現在的智雲衛星,其實是算在智雲集團的供應鏈網絡建設裡的。

而在未來,都不說什麼太科幻的未來無人交通網絡這些東西,只說目前:這一套衛星通訊網絡,除了滿足企業自身的供應鏈通訊需求外,還將會爲智雲集團旗下的各移動終端提供衛星通訊服務,比如以後在手機里加個衛星通訊功能之類的。

智雲搞衛星網絡,那是有自身需求的,而且也不差這點錢。

智雲有錢不差這點,但是換成南門航天來就有些不太好搞了,太花錢,而且應用落地非常困難。

所以按照徐申學的規劃,乾脆就讓智雲集團這邊來搞衛星了,南門那邊就專心搞火箭等航天業務。

不過爲了兩者更好的進行聯動,南門航天和智雲衛星還是要進行一定的交叉持股,以達成深度的戰略合作關係,讓雙方企業的投資者們放心。

雖然都是徐申學的企業,但是他們依舊是兩家人,目前智雲集團裡超過百分之四十的股份,都是外資持有呢;

此外南門航天裡百分之三十八的股份,則是國內的航天機構持有。

這雙方區別還是挺大的,因此在進行合作的時候,該算清楚的賬還是要算清楚,不能讓其中一方吃虧。

所以最後算來算去,還是交叉持股比較方便一些。

這些事情,其實南門航天的公司高管之前也多少知道了,現在聽徐申學正式公佈下來後,其實不少人也稍微安心不少。

智雲衛星是南門航天裡最重要的客戶,同時智雲衛星背靠智雲集團,那是不差錢的重量級客戶啊!

能夠通過交叉持股深度進行綁定,這麼智雲衛星那邊的火箭發射訂單,未來基本就綁定在南門航天裡了。

“不過我這一次過來,除了帶來了這兩個好消息外,還是過來提一些要求的。”

“如今外頭對我們的商業空間站的計劃質疑聲還是很大的!”

“對於質疑聲,我們要做的不是跑上去和他們對噴,這樣毫無意義,普通人的所謂質疑乃至吹捧,對於我們這樣的企業而言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把業務做好,把技術搞好!”

“近期的五號火箭發射任務,要持續加強,維持安全性檢查,確保每一次發射任務都能獲得成功,必須把客戶的衛星準確的送到預定軌道。”

“只要能夠把客戶的衛星準確送到預定軌道,那麼對於客戶而言,我們的發射服務就是最頂級的!”

“至於一級火箭回收,那就是我們自己的事了,炸也好,回收成功也好都和客戶沒什麼關係了,當然回收技術還需要繼續鑽研,爭取少炸乃至不炸。”

“還有六號重型火箭的研發任務要加速,我希望在三年內能夠看到六號火箭首飛成功”

“但是不管是五號火箭還是六號火箭的研發,其中的關鍵還是火箭發動機,我之前瞭解到我們的朱雀一號發動機A型的成本是一百三十萬美元,B型則是降低到了一百二十萬美元!”

“但是,這個價格還是太高了,火箭發動機也是一種流水線工藝產品,它的價格不應該這麼貴的,在我看到了,單臺發動機的價格超過五十萬美元就已經非常誇張了,所以下一步我們的工作重心是要進一步降低朱雀一號發動機的成本,我初步定一個指標,爭取在三年內把發動機的成本降低到五十萬美元以下!”

“至於具體怎麼做,這一點你們已經有了經驗,此外我也會另外再邀請幾個智雲供應鏈裡的高級工程師過來協同你們工作,相信我,他們在降低成本這方面是專業的,不僅僅降低成本,而且還能夠保障質量甚至提升性能!”

“除了火箭發動機外,其他方面的成本也要儘可能的降低!”

徐申學說到這個降低成本的時候,在場的不少管理層都是表示同意,但是一些核心的技術人員則是多少有些想法。

之前的朱雀一號發動機以及五號火箭的成本控制,就已經非常誇張了……這是當代地球上性價比最高的火箭,其性價比是大幅度領先國內外的航天同行們。

爲了達到這樣的成本控制,這些工程師們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的。

但是這樣,徐申學爲首的公司管理層依舊不滿意,還是覺得這個火箭太貴了。

徐申學繼續說着:“記住我們的目標,我們是要造出來最優秀,同時性價比最高的商業火箭,發射成本就是一切的基礎!”

“爲了降低成本,我們才採用了一級火箭可回收技術!”

“但是僅僅如此還是不夠!”

“我看到資料上說,火箭發射的時候,燃料成本只佔據了幾個百分點而已,而火箭發射,除了燃料是不可或缺的,其他的都是可以節省的!”

“但是有一點也是我要必須明確的,那就是所有的降低成本的措施,都不應該通過降低安全性的方式去做,這是不可接受的!”

“成本的降低,應該通過技術的進步,設計的改良去做!”

徐申學在上頭繼續說着火箭的降低成本一事,說了一大堆後又把話題扯到了空間站上。

“我們的商業空間站計劃已經確定了下來,但是要搞商業空間站也不容易,同時國內的一些技術儲備也嚴重不足,至少是不足以支撐我們的商業空間站計劃,因此接下來我們要展開商業空間站的一系列針對性研發!”

“比如貨運飛船的開發,載人飛船的開發!”

“太空環境下的維生系統研發,還有宇航服的研發等等。”

“最後是空間站本身的技術研發,包括相關聯的對接技術等等!”

“宇航員培訓等等!”

“其中一部分技術或零配件,固然可以從現有的航天機構裡採購獲得,但是我們說到底還是一家商業航天公司,很多東西航天機構可以使用,但是我們不能,因爲我們要追求效率,追求性價比,追求更好的技術!”

“因此我希望大家可以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繼續進行技術創新,打造出來更好的航天產品!”

南門航天的這一次戰略會議,還是相當重要的。

徐申學親自定下了後續的發展規劃,後續南門航天將會按照這個規劃,朝着商業航天的路子繼續發展。

離開南門航天的時候,徐申學看着從廠房裡,緩緩運往發射場裡的南天門五號火箭裡的6號火箭。

這高大的身影讓人看了都充滿了嚮往!

繼續這麼發展下去,南門航天遲早是要衝向星際的!

乘坐專機離開瓊州島後,徐申學並沒有返回深城,而是來到了一箇中部大城市安城。

今天過來這裡,徐申學是來參加威酷實業在當地的超大型建造基地的落成典禮的。

前兩年的時候,威酷實業就一直在持續高速發展,並規劃了多個大型生產基地的計劃,除了深城總部基地外,還有莞城大型生產基地。

但是這依舊不夠用,要知道目前的威酷實業可是國內規模最大的代工企業。

該公司,目前承接了智雲集團各項智能終端生產任務裡的百分之五十左右的生產任務。

其中的S12系列手機的生產任務,更是有百分之八十都是由威酷實業來代工的。

此外威酷電子裡也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各類智能終端設備,是由威酷實業來生產的。

而這兩家公司的出貨量可是非常龐大的,一年好幾億臺的。

畢竟智雲集團是世界第一智能終端廠商,威酷電子則是世界第四,兩者加起來的體量是相當龐大的。

之所以沒有讓威酷實業全部代工,並不是智雲集團和威酷電子不給訂單,而是威酷實業的產能一直都不夠。

哪怕威酷實業在過去幾年裡,一直都在快速擴張當中,高峰期裡僱傭的員工數量已經超過八十萬人。

但是依舊跟不上智雲以及威酷電子的發展步伐。

爲了提升產能,威酷實業在現有的莞城生產基地、深城生產基地之外,打算規劃第三座超大型生產基地。

不是那種只有幾千人,幾萬人的中小規模的工廠……這種工廠其實威酷實業其實在很多城市都有。

威酷實業要搞的是用工數量超過二十萬人的超大型生產基地。

自從威酷實業透露出來了第三座超大型生產基地的規劃後,威酷實業那邊就被各省代表的人給包圍了,各種重量級的人都找上門來希望威酷實業的第三座超大型工廠落戶當地。

因爲這種超大型的生產基地,對地方的經濟帶動作用是巨大的!

要知道一旦威酷實業過去投資,它可不是單純自己去,還會帶着一大票的智雲、威酷供應鏈企業過去,最終形成一個超大型的電子消費產業鏈。

威酷實業以及關聯供應鏈工廠一旦落戶當地,直接創造的就業崗位預計能夠超過三十萬個。

同時他們也要進行各種消費的啊,然後可以帶動周邊的大量第三產業的發展,這些第三產業發展起來了也是需要繳稅的,同時也能產生大量的就業崗位的。

威酷實業的落戶,帶來的間接就業崗位那也是個相當龐大的數字。

這一環扣一環後,最終就能夠爲當地的經濟帶來極爲龐大的拉昇作用。

當然了,直接稅收就沒那麼多了,一方面代工行業本身就是屬於低利潤的行業,別看智雲科技的利潤那麼高,但是給到威酷實業的代工費其實很少的。

同時爲了跟上智雲科技的發佈,威酷實業在研發上的投入也不少,每一次智雲科技搞出來什麼新產品,他們都得跟着進行相應的生產線研發,把實驗室產品變成工業產品。

▪ T Tκan▪ C O

威酷實業爲了配合生產,甚至都有自己的設備研發部門……沒辦法,很多產品的零部件生產外頭根本就沒有相應的設備,只能自己設計,然後和設備廠商一起合作研發生產。

因此威酷實業看似體量龐大,但是並沒有多賺錢,營收一般,交的稅也一般。

再者,各地爲了吸引威酷實業落地當地,那一個個都是出血本的,各種能夠給的稅收優惠都會給。

因此能夠直接收取的稅收其實很一般,但是間接稅收多啊!

幾十萬人擺在那裡,你還怕收不到稅啊!

甚至爲了吸引威酷實業落戶,往往還會有其他諸多政策,比如土地!

這建設工廠用的土地不說白送,但也和白送差不多了,當地就象徵性收點錢,回頭又用在了三通一平上來了。

最後還要聯繫銀行給威酷實業提供貸款。

人家威酷實業資金也很緊張,搞這種超大規模的工廠建設投資太大了,依靠自有資金就太難了,因此是需要銀行資金支持的。

但是……你別指望從威酷實業身上收取多少利息。

不管當地和銀行怎麼談,那都是他們的事,反正威酷實業不出這個利息。

而上述這些,都還是基本條件,想要來拉威酷實業的這個超級大工廠的項目,上面這些條款那都是基本門檻。

這後頭還有各種更細節上的一些各種措施呢。

同時威酷實業方面也會從各方面對當地進行考察,最後反覆比較後纔會做出決定。

最終,威酷實業和中部的安城達成了投資協議,安城威酷實業項目正式展開!

當時這個工廠開工建設的時候,徐申學也飛了一趟安城嗎,參加了開工典禮。

而針對這個超級生產基地,威酷實業方面非常重視,而當地比威酷實業更重視!

因爲不出意外的話,威酷實業這個生產基地帶來的生產總值,有可能佔據當地GDP的百分之五十五以上。

換句話說,現在安城裡全市GDP,還沒規劃建設中的安城威酷實業基地一家多!

至於出口什麼的就不說了,比例基本是百分之九十以上。

別說在當地市了,哪怕是在當地省,各種數據比例那也是相當誇張的。

由此可見,威酷實業項目對當地的重要性!

對於一個除了人多,要啥沒啥的中部內陸城市乃至省份而來,威酷實業項目對他們而言,那就是一劑強心針。

有了威酷實業項目後,就會有智雲/威酷供應鏈諸多項目,而有了這些供應鏈項目,那基本上也可以說當地已經具備了基本的電子消費產業鏈了,由此可以發展更多的配套產業。

威酷實業的生產基地,對於任何一個地方而言,那都是一個巨大無比的經濟龍頭!

別說是配合威酷實業了,當地比威酷實業更着急,更主動,在項目施工建設階段裡都是催着威酷實業來推進的。

整個項目的建設階段裡,威酷實業是沒有遇到哪怕一丁點的麻煩,全都是順順暢暢的。

同時又因爲威酷實業的生產基地以及連帶的供應鏈企業,對工人的數量要求極其龐大!

那可是三十萬人呢。

儘管管理以及技術人員,威酷實業以及各供應鏈愜意都能夠從其他工廠裡抽調人員過去,但是普通工人就很難這麼搞啊。

爲了滿足威酷實業的用工需求,當地提前進行了職業培訓計劃,同時廣發信息,號召在外的人員返鄉務工。

然後到鄉鎮上進行廣泛宣傳,號召當地人進入威酷實業的工廠工作。

不過當地的人力資源的確是足夠充沛,愣是讓他們給湊齊了開工所需要的龐大員工數量。

當然,湊不齊可不行,提供足夠的員工數量,可是雙方合作的基礎。

當地可是承諾過:如果威酷實業的員工福利待遇,一切合法合規的情況下,還無法在當地招募到足夠的員工,那麼他們的大量基層辦公室的人就會直接頂上去。

總之,無論如何都不會讓威酷實業的生產線停工!

因爲不承諾也不行,或者說就算你不承諾,但是隻要你做不到,那麼別看威酷實業在當地投資巨大,搞了廠房……但是當地要是工人數量不足,直接就會縮減規劃,同時緊急啓動備份計劃。

組裝工廠嘛,地皮和廠房才幾個錢啊。

值錢的是設備,這東西直接拉走就是了,再把技術和管理人員換個地方,不用多久就能在其他地方又把工廠給開起來了。

一旦停工,那造成的影響可是極爲嚴重的,威酷實業乃是智雲以及威酷供應鏈上的重要環節,這樣的核心環節一旦出現意外停工,哪怕是意外幾個小時的停工,那損失都是用億爲單位來計算的。

要是因爲員工不足而長期停工……但凡來一次,威酷實業就會把當地徹底拋棄,然後啓動備份計劃。

人家威酷實業,也是有備份計劃的,目前也在和不少城市進行聯繫,規劃第四座超大規模生產基地以及若干中型生產基地。

一羣城市做夢都想着把安城的項目給搶走呢。

但是安城沒給它們這個機會!

通過各方面的齊心協力,愣是讓這個超級生產基地給建設起來,然後做好了招工工作。

到了如今,這個項目已經一切都準備好了,工廠已經建設好了,設備也安裝調試好,第一批工人也招聘並培訓好了,甚至都進行過試產了。

現在,也是到了正式開工的日子。

如此重要的項目,徐申學也是親自過來看看,主持開工典禮!

徐申學的專機很快抵達了安城機場,下了飛機後,很快通過擺渡車就到了停車場,坐上了提前準備好的防彈轎車。

在當地威酷實業子公司的負責人還有當地代表人員的陪同下離開了機場。

徐申學這一次過來的隨行人員不多,基本就是安保人員以及柳河投資裡的些許後勤人員以及董事長辦公室裡的精英助理。

並沒有常規意義上的企業高管。

不過來接機的人倒是挺多的,所以離開機場的時候,車隊的車輛不少,有十幾輛車呢。

機場外的道路上,一輛私家車接上了剛下飛機的家人,然後返回家的路上,剛走沒多久呢到了一個紅綠燈的時候,卻是發現紅路燈的紅燈時間有點久。

並且前方還有警車停在馬路中間,巡警直接下車就站在前頭直接封路了……

什麼情況啊?

不少路上的人對這種操作都有些奇怪了。

但是沒多久,就看見右前方的機場內部道路的路口駛來了兩輛警用的摩托車,摩托車閃着燈一路前進。

警用摩托車的後頭,還跟着一輛警車呢。

警車過後,則是來了一排的各種黑色的豪車,奧迪,大型SUV,中間還有一輛很顯眼的邁巴赫的防彈轎車!

而且這車隊明顯不遵守交通規則,都違規變道甚至壓線了。

看着這些車隊從眼前過去,很多人都興奮乃至好奇的很,因爲這種一般都是在電視裡才能看見的。

如此也讓很多人好奇:我們這安城是來了什麼大人物嗎?

衆多人疑惑的時候,車內裡的徐申學對此卻是已經習以爲常。

他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外地出差的時候,享受到這種或類似的待遇了,畢竟這種安排也不用什麼成本,卻是能夠給重量級客人一種心裡滿足感。

警車開道,直接封路讓你過……這待遇,就問你爽不爽,這錢投不投!

別人不知道,但是大多時候徐申學多少會投一點。

面子嘛,你給我一點,我也給你一點,既然大老遠過來了,當地的確又誠意滿滿,禮遇到位,就算對當地的一些設施環境不太滿意,但是多少也會留下一點投資。

多少給別人點面子!

而徐申學這樣給面子多少都會投資一點的行爲,則是讓不少其他城市的人看來也是覺得自己找對了路子,所以很多三四線小城市的人,就喜歡在徐申學過來的時候也跟着搞這些東西。

讓徐申學滿足一下虛榮心!

回頭徐申學要是對當地感覺好了,弄個大投資,甚至弄個電動車超級汽車工廠什麼的,當地做夢都能笑醒!

不過他們低估了徐申學的承受能力,這種事經歷多了,也就不覺得有啥了。

所以這種事,當地做了,徐申學沒啥感覺!

但是,咳咳,拿筆記本,要記下來的:你要是不做,徐申學就會有感覺了!

————

很多東西,別人做了,你也做了,那沒事。

你不做,別人也不做,那也沒什麼。

但是別人都做了,就你沒做,得,你就會成爲夜空中唯一的螢火蟲,耀眼的很!

具體到接待徐申學這事上,其實也是同一個道理。

253.第253章 智雲股價波動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240.第240章 世紀婚禮第527章 複雜而特殊的董經辦第238章 一點五億銷量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第218章 挖人挖到上入境黑名單182.第182章 人生快事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325.第325章 智雲有多重要?第561章 巨大的經濟引擎80.第80章 憂患意識(第八更)240.第240章 世紀婚禮第381章 抱團出海第497章 錢漢的虛擬空間初體驗72.第72章 上架感言第497章 錢漢的虛擬空間初體驗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第4章 謀劃智能機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164.第164章 不講武德的四星第21章 產能不足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151.第151章 S10發佈會(三)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第49章 市場調研第392章 史上最大的空間站發射!!287.第287章 十八納米試產第213章 秋季發佈會和國產雙核首發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第42章 李秘書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484章 奇葩的林家兄弟274.第274章 歡迎來看大煙花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第222章 就算是破爛那也是世界第二164.第164章 不講武德的四星164.第164章 不講武德的四星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第517章 電池行業的動盪以及5G時代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第5章 時不待我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第9章 互聯網品牌手機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第57章 發佈會啓動107.第107章 瘋狂的智雲科技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478章 智能終端的未來!266.第266章 互聯網行業的爸爸242.第242章 12旗艦發佈會:智能家居AI第216章 衝擊一億五千萬臺手機銷量第469章 全新的核心支柱產業:智能機器人327.第327章 黯淡的水果6S,水果的危機第506章 機器人開車338.第338章 高端之路93.第93章 C2工程樣機第219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248.第248章 被各種抄襲碰瓷的智雲手機第238章 一點五億銷量97.第97章 賣遍全球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第357章 四星跌倒,大家吃飽第546章 慷慨的超級富豪們第26章 人傻錢多速來325.第325章 智雲有多重要?131.第131章 智雲微電子第222章 就算是破爛那也是世界第二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第564章 海藍汽車上市談判第361章 威酷電子啓動上市計劃第42章 李秘書第488章 虛擬設備的商業化計劃第31章 來自3G通信行業的惡意第401章 市場換利益248.第248章 被各種抄襲碰瓷的智雲手機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132.第132章 破壞行業的智雲科技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484章 奇葩的林家兄弟第451章 韓國訪談節目第557章 人工智能的基礎:萬億瓦時電量!331.第331章 銀河生命ARE78項目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第444章 威酷電子上市第237章 五天三百億以及S12樣機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161.第161章 第一臺光刻機192.第192章 新的征程2.第2章 高頻機海戰術100.第100章 手遊撈金戰略第468章 這不是他們想要的‘全球化’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
253.第253章 智雲股價波動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240.第240章 世紀婚禮第527章 複雜而特殊的董經辦第238章 一點五億銷量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第218章 挖人挖到上入境黑名單182.第182章 人生快事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325.第325章 智雲有多重要?第561章 巨大的經濟引擎80.第80章 憂患意識(第八更)240.第240章 世紀婚禮第381章 抱團出海第497章 錢漢的虛擬空間初體驗72.第72章 上架感言第497章 錢漢的虛擬空間初體驗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第4章 謀劃智能機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164.第164章 不講武德的四星第21章 產能不足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151.第151章 S10發佈會(三)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第49章 市場調研第392章 史上最大的空間站發射!!287.第287章 十八納米試產第213章 秋季發佈會和國產雙核首發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第42章 李秘書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484章 奇葩的林家兄弟274.第274章 歡迎來看大煙花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第222章 就算是破爛那也是世界第二164.第164章 不講武德的四星164.第164章 不講武德的四星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第517章 電池行業的動盪以及5G時代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第5章 時不待我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第9章 互聯網品牌手機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第57章 發佈會啓動107.第107章 瘋狂的智雲科技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478章 智能終端的未來!266.第266章 互聯網行業的爸爸242.第242章 12旗艦發佈會:智能家居AI第216章 衝擊一億五千萬臺手機銷量第469章 全新的核心支柱產業:智能機器人327.第327章 黯淡的水果6S,水果的危機第506章 機器人開車338.第338章 高端之路93.第93章 C2工程樣機第219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248.第248章 被各種抄襲碰瓷的智雲手機第238章 一點五億銷量97.第97章 賣遍全球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第357章 四星跌倒,大家吃飽第546章 慷慨的超級富豪們第26章 人傻錢多速來325.第325章 智雲有多重要?131.第131章 智雲微電子第222章 就算是破爛那也是世界第二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第564章 海藍汽車上市談判第361章 威酷電子啓動上市計劃第42章 李秘書第488章 虛擬設備的商業化計劃第31章 來自3G通信行業的惡意第401章 市場換利益248.第248章 被各種抄襲碰瓷的智雲手機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132.第132章 破壞行業的智雲科技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484章 奇葩的林家兄弟第451章 韓國訪談節目第557章 人工智能的基礎:萬億瓦時電量!331.第331章 銀河生命ARE78項目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第444章 威酷電子上市第237章 五天三百億以及S12樣機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161.第161章 第一臺光刻機192.第192章 新的征程2.第2章 高頻機海戰術100.第100章 手遊撈金戰略第468章 這不是他們想要的‘全球化’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