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彙報和經濟調整

京城機場上空,衆多排隊等候降落的商業航班飛機裡,兩架灣流G650公務機也在空中排隊等候降落。

這種當前世界上最頂級的商務公務機,售價極爲昂貴,在當下的公務機機羣裡還是屬於非常罕見的。

而在國內,那就更少見了,一般都是頂級富豪的私人座駕,又或者乾脆是作爲商業運行,作爲出行包機所用。

而國內極少數的G650公務機裡,智雲航空的機隊裡擁有了最多的數量。

智雲航空爲了滿足集團以及兄弟企業公司高管、重要客戶的出行,先後採購了四架G650公務機。

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多架公務機,實際上智雲航空擁有全球範圍內數量最多的自用公務機。

其公務機機隊裡一共擁有十一架公務機,全部都是自用,並不對外進行商業運營。

同時在智雲航空偶爾還會租界其他航運公司的公務機,臨時滿足公司高管在全球範圍內的出行。

除了公務機外,還擁有大量的商務直升機,全球內一共有超過三十架商務直升機,這些直升機主要是部署在國外,國內基建方便,遠距離乘坐噴氣式公務機,中短距離直接乘坐車輛更方便。

但是國外就不行了,很多地方里對商務直升機是硬需求。

這也導致了智雲航空成爲了全球範圍內,擁有數量最多的自用公務機隊。

這是智雲集團以及徐申學名下其他諸多企業的全球佈局有直接關係的……這麼多企業高管三天兩頭全球飛,沒那麼多公務機,忙不過來。

近期,智雲航空還訂購了一架空客A340公務機,預計下半年就能交貨。

主要是現有的灣流公務機都算是比較小,而徐申學出行又往往帶着很多人……每次徐申學出行,最少都是需要兩架公務機執行任務。

考慮到這一情況,智雲航空那邊專門訂購了一架A340公務機作爲徐申學的專屬公務機。

雖然徐申學現在不出國,但是在國內也經常到處跑,對公務機的需求也是很強烈的。

雖然G650這種公務機,已經被智雲航空所嫌棄,覺得這種公務機不適合充當徐申學的公務機了,但是在此時的公務機市場裡,依舊是屬於頂級的存在。

平日裡出現一架都少見,但是現在卻是同時出現了兩架,所以也是吸引了不少附近機長的注意。

而塔臺那邊的人員,也是及時接到了相關的信息,開始引導這兩架公務機降落,而且還是專門安排到了非常用跑道上。

主要是爲了避開那些大型商業航班飛機在起降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氣流波動。

雖然G650公務機的最大起飛重量能夠有四十多噸,但是對比那些大型商業航班飛機而言,還是顯得比較小的……很常見的空客A320,波音737-700這些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都能有七八十噸呢。

讓G650公務機這些小飛機,過於靠近這些大型商業航班進行起降的話,容易出現意外……但是京城是超級大機場,航班密集,也不可能專門給你空出來多少時間的。

所以,還不如干脆安排專門跑道起降來的省事!

不用多久,天上排隊等候降落的這兩架G650公務機一前一後的降落在跑道,然後滑行到了一側專門停放公務機的停機位上。

在飛機上,於泰和透過窗外看着旁邊的停機位,再看看遠處的那些商業航班的停機位……不由得感嘆,這一趟真的是長眼了。

以前他也是坐過幾次飛機的,但是以往的普通商業航班的乘坐體驗,和乘坐這種特殊的公務機,是完全兩個感覺。

沒有所謂的值機過程,也沒有和普通乘客們一樣走常規通道,甚至就連上飛機的位置都不一樣。

中間雖然還是有檢查身份的步驟,但都是專人來進行檢查,整個過程他們甚至連車都沒下……後續車隊直接在一輛引導車的帶領下,通過特殊通道進入了機場內部,然後一路開到了公務機的停機位上。

下車後直接就上了飛機。

如今飛機降落後,又是類似的流程!

他們下了飛機後,就直接上了等候的一排海藍汽車的車隊,隨後直接離開機場!

整個過程,讓於泰和感受到了今天的特殊……當然,他也更加感受到了自家老闆的特殊性!

這可不是尋常有錢人能夠做到的事情!

尋常富豪,哪能身邊跟着一羣持槍安保啊……更別說帶着持槍的安保人員乘坐飛機了。

但是他徐申學可以!

清一色的防彈黑色海藍汽車的車隊一路前行,於泰和也開始了他人生中最特殊,甚至可以說對他而言最重要的一天。

被徐申學親自帶着去做了一場,他以前做夢都沒有想到過的彙報……

等彙報完,被人提前帶出來然後在外頭等候的時候,他整個人都還是暈乎乎的……甚至他都記不清楚自己在彙報裡說了什麼了。

緊張的!

這良久後,才緩過神來!

隨後一旁的何院士道:“於博士,昨天和今天這種場合啊,你還是要習慣,我估計着以後可不會少。”

於泰和勉強擠出笑容道:“剛纔我說話都結巴了……唉,丟臉丟到姥姥家了!”

“沒事,多來幾次就好了!”

於泰和道:“何院士,你以前也經常來吧,我看你一點都不緊張……”

何院士一聽,略顯尷尬,不過還是說道:“以前單位上班的時候,這地方倒是來過幾次,不過今天這種也是第一回!”

“今天能來參加這種級別的彙報,還是多虧了你於博士的福!”

何院士雖然在科研上成果不少,做到了院士這個級別,以往各種科技類獎項也是拿到手軟,一些回報也做過。

但是今天這種場面,說實話,他也是頭一次經歷。

然後又想到自家老闆……要說牛逼,自家老闆纔是真的牛逼啊!

這種級別的彙報,自家老闆就跟上班打卡一樣,隔幾個月就得來一趟……來的次數多了,連這裡倒茶的工作人員都能喊出名字來了。

以前外頭還有人傳聞,說自家老闆是什麼人的白手套。

這種話也就只有一些智商缺陷的人才會相信了。

如果非要說徐申學是白手套,那他也是十四億人的白手套!

也不知道自家老闆這個時候在裡面和他們在談什麼。

但是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就是MMK34材料的後續商業應用問題了。

這種超級材料一旦開始大規模商用,那麼造成的後果將會是極其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巨大的產業衝擊。

比如說,現有的超導行業估計就得全軍覆沒了……國內可是有不少企業是做超導材料的,主要用於醫療等領域,比如MRI設備就是使用超導材料比較多的設備。

而這些傳統超導材料在MMK34材料面前,不堪一擊。

今天MMK34材料推向市場的話,明天這些傳統超導材料廠家就得倒閉。

假如MMK34材料的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可以用於在一些普通設備上的話,比如電力供應體系裡的設備,包括髮電、輸電、變電、儲電等環節裡……那麼就會導致很多現有的電力設備都會一夜之間徹底過時,進而造成巨大的產業衝擊。

同時,已經確定使用MMK34材料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按照何院士自己的估計,使用了MMK34材料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性能提升的速度將會比原來預計的快很多。

按照何院士瞭解到的資料,目前集團里正在小規模測試的超導量子計算機,使用的是之前研發出來的低溫超導材料,常壓下最低溫度是零下一百四十度……利用這一材料,智雲集團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有望在今年突破一萬量子比特,並在明年進行商用。

但是使用了MMK34材料的話,智雲集團的在超導量子比特技術、超導線路技術和超導諧振腔技術上就能獲得巨大的突破,進而把量子比特提升到五萬,甚至十萬。

進而讓超導量子計算機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商用時代,取代部分現有的傳統電子計算機進行部分任務的運算。

未來甚至能夠達到百萬量子比特以上,而到了這個程度的話,超導量子計算機已經可以宣告逐步進入個人電腦終端市場了。

其中的戰略意義是巨大的。

哪怕是現在也意義重大,未來智雲集團在部分運算領域裡,能夠獲得比其他競爭對手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運算速度……而這對於當代諸多越來越依賴超級計算機的科研體系而言,這是至關重要的。

此外,何院士也知道,人工智能研究院裡正在研究使用量子計算機來進行人工智能的訓練以及部署,聽說進展比較順利。

軟件領域裡的持續進步,再加上超導量子計算機技術的巨大突破……那麼未來何院士覺得甚至有可能看到人工智能領域裡的算力提升百倍甚至千倍。

到時候會發生什麼,那簡直不敢想象!

此外,超導材料在國防領域裡也有巨大的應用!

諸多種種的超導材料應用,最後將會帶來整個基於電力而建立起來的工業體系的巨大變化……但凡是用電的行當,最後都有可能被MK334材料所影響。

只是直接還是間接的問題而已。

所以MMK34材料要商用的話,就會導致一連串的事情出現,好處肯定非常多,但是陣痛也會非常劇烈。

顛覆行業的新技術出現後,是會帶來陣痛的。

而這種陣痛,依靠智雲集團自己的實力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必須要有一個整體的統籌方案來。

畢竟這涉及到的是衆多產業的產業升級,可不能亂來,不然陣痛期會導致一定的混亂的。

經濟這種東西,玩起來很複雜的,並不是說什麼好東西出現了就一定會導致好現象……有時候也會導致動盪。

人工智能領域就是如此,很多領域裡以智雲集團的實力,不是不能用人工智能來解決,但是不能亂來啊……不然導致大量失業怎麼辦?

比如很多工廠裡使用的工業機器人,以目前智雲集團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實力,其實也可以做出來一些很便宜,用來取代大量低端重複勞動力的工業機器人。

但是智雲集團可沒這麼搞……因爲這會導致大量的低端重複勞動力的失業。

所以智雲集團只做高端的工業機器人,讓國內企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裡使用這些工業機器人得不償失,但是國外部分人力成本更高的國家裡,他們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採購使用這些工業機器人,比僱傭他們當地的工人成本更低,有利可圖。

至於國外的工人是否失業,這就和智雲沒啥關係了。

還有什麼無人出租車行業這些,智雲集團以及海藍汽車也沒搞……要說技術的話,其實目前海藍汽車裡的自動駕駛功能,完全可以用於常規的無人出租車了,但是海藍汽車愣是不搞。

原因很簡單……傳統出租車以及現在的網約車行業,養活了幾千萬人口呢,哪能隨便來啊。

徐申學認爲無人出租車,未來肯定要搞的,但不是現在……

相反,徐申學更鼓勵網約車行業採用電動車,而不是什麼無人車……採用電動車,運營成本更低,能夠給網約車司機更多的收入,同時還能大幅度刺激國內電動車行業的發展。

畢竟不是什麼國內電動車企業,都能和海藍汽車一樣,直接玩中高端智能電動車的,國內的諸多電動車企業目前的核心市場,並不是私家車領域,而是進行商業運營的出租車、網約車市場。

行業之間的關係,往往是相互聯繫的,一環扣一環,不能瞎來的。

徐申學對此也是非常的謹慎。

而到了MMK34常溫常壓超導材料這一塊,徐申學就更加謹慎了!

這也是他來做彙報的主要原因。

MMK34材料,那必然是人類科學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研發成果,至少是之一!

但是具體怎麼用才能夠帶來更大的好處,避免出現大規模的負面影響,這就需要仔細斟酌了。

一天的彙報後,徐申學這才結束了行程,然後帶着何院士、於博士等人離開,到了酒店下榻。

休息一晚後,徐申學又跑去開會去了。

整個會議持續了三天之久。

這三天裡,於博士也跟着去,主要是開始進行MMK34材料的各種介紹,而後續的一些具體事務就和他關係不大了……都是涉及一些宏觀經濟上的東西,他也沒辦法參與,只能提供一些MMK34材料的技術上的資料。

不過於博士也是在這三天裡,見到了諸多國內久負盛名的學者。

都是從各地大老遠專門跑過來開會的。

有的是其他科技行業裡的科技大佬,院士之類的就有不少。

還有的則是一些經濟領域裡的大佬級別的學者……不是那些三天兩頭在網絡上公開發表各種經濟言論的學者,這些人其實都上不了檯面。

真正能上得了檯面,爲經濟出謀劃策,充當智囊角色的經濟、工業領域的大佬們,其實一般都不會公開發表什麼言論。

甚至,普通人連他們的名字都不知道。

換句話說,人們在網絡上所能看到各種大放厥詞的所謂專家,他其實不是專家,參與不了真正意義上的經濟決策。

而這三天裡,於泰和就看見了一堆能參與到經濟決策裡的頂級專家……

這三天裡看見過的各種頂級專家,比他聽過的都多,也算是開眼了。

三天後,徐申學這才帶着於博士等人乘坐專機返回,隨着他們一起過去的還有另外一家民航包機,上頭有着一百多號各種技術專家。

兩架公務機和一家民航包機降落到廣城機場後,又直奔廣城智雲科技園去,徐申學在這裡又停留了一天,親自安排了諸多瑣事後,這才暫停了這邊的事務,然後返回深城。

過去三天裡,徐申學也是少有的進行了高強度的工作,各種會議開了不少,其中涉及到的東西,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現在不能公開的……因爲那涉及到了未來數年的宏觀經濟決策。

這種東西,哪能公佈出去啊……但凡透露一些消息,立馬就會引起股市動盪甚至部分產業的動盪。

整個計劃的推動,是需要一步一步的來進行宏觀調控,提前準備好諸多的政策進行引導。

這樣等到明年,智雲集團正式對外公佈重量級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投入商用的時候,才能夠避免劇烈動盪。

而等到後面或者大後年,MMK34材料進行大規模工業量產並應用的時候,才能夠避免產業動盪!

那個時候,國內的諸多相關產業鏈就會驚喜的發現……自己不知不覺當中,已經完成了對超導時代的提前準備,可以很好的無縫銜接,直接跨入到超導時代。

還是以人們相對熟悉的醫療設備MRI爲例子,按照預定規劃,後續兩年裡,將會引導國內的幾家MRI設備的廠商進行積極的技術升級。

以便在未來使用MMK34材料取代現有的傳統超導材料,同時搭配研發出來更先進的MRI設備……進而不單單奪取國內MRI設備市場,更要做到全面出口,攻佔海外市場。

其他行業也差不多,國內會陸續發佈一些扶持超導材料相關的政策,引導企業主動進行技術升級,轉型。

當然……這個時候,人們興許會認爲要推動超導行業的發展,引導資金投入,爭取研發出來真正的常溫超導材料……就和以前以及現在扶持電動車行業發展,扶持半導體設計以及製造行業發展一樣。

人們對此往往深信不疑,因爲這種模式其實都是模板套路,而且非常有效。

大概模式都是這樣的,先看看什麼產業具有戰略作用,如果認定該產業具有戰略作用,那麼就進行扶持,各種政策,資金密集進入,然後扶持國內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擴大生產。

然後逐步搶佔國內市場,進入百花齊放時代,這個過程裡,國外企業會迅速丟失國內市場。

等到國內企業搶佔了國內市場後,又會出手進行整頓,同時因爲行業競爭的關係,出現大魚吃小魚的過程,進而完成一個行業的整頓,培養出來了若干大型龍頭企業,具備國際競爭能力的企業。

然後就推動這幾個大型龍頭企業出海進行競爭,依靠供應鏈優勢,把海外企業直接幹趴下,進而搶佔全球市場。

這一套模式每一次用都效果極好。

所以,人們很大概率也會認爲超導行業的扶持,也是屬於這一種。

但應該沒幾個人會猜出來,常溫常壓的超導材料已經準備好了……就等着產業界進行技術升級、調整然後大規模應用了。

這一次的產業升級,扶持是和以往的產業升級/扶持都不一樣!

並不是爲了國際競爭這些,而是爲了避免國內自己的諸多行業出現混亂!

國外企業的死活不用操心,但是自家裡的企業死活,總得操心啊!

要不然,智雲集團傻乎乎的直接把MMK34材料推出來大規模商用,密集衝向市場……國內的很多企業都得成片成片的死。

那事情可就大條了!

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第495章 全球虛擬直播第531章 瘋癲的虛擬遊戲玩家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第381章 抱團出海289.第289章 車子太大,歐洲太小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292.第292章 國產X86芯片發佈150.第150章 S10發佈會(二)112.第112章 定價以及牌面162.第162章 沙灘上的城堡第46章 開機以及交互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第386章 顯卡的瘋狂漲價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288.第288章 抱着智雲大腿等起飛第32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549章 月球基地計劃啓動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第556章 兩千億美元的瘋狂利潤!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122.第122章 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570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218章 挖人挖到上入境黑名單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第222章 就算是破爛那也是世界第二89.第89章 進軍移動和電信市場177.第177章 兩手方案199.第199章 互聯網投資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331.第331章 銀河生命ARE78項目第237章 五天三百億以及S12樣機第216章 衝擊一億五千萬臺手機銷量130.第130章 新世界首富324.第324章 這個世界太瘋狂88.第88章 上大招第537章 四星半導體的尷尬321.第321章 直播中的發佈會第437章 王華回國298.第298章 S14發佈會,智雲的良心第369章 5G標準之爭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346章 智雲的文化輸出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261.第261章 海藍海外交付,歐洲人的震驚第48章 籌備發佈會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第415章 一天狂賺四百二十億美元第433章 是個人都能搞人工智能了第539章 徐微微的婚事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第344章 VR虛擬技術第9章 互聯網品牌手機第65章 渠道商搶產能第25章 三品牌戰略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495章 全球虛擬直播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第372章 X1試驗戰鬥機收費117.第117章 S9發佈會(三)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第480章 智雲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第25章 三品牌戰略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279.第279章 他們急了第467章 徐申學又吹牛了:太空工廠267.第267章 S13試生產287.第287章 十八納米試產第492章 Yun VW發佈113.第113章 七月十六日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138.第138章 莫名其妙271.第271章 全球科技峰會一樣的智雲發佈會第224章 AI模型限制出口第518章 七納米產能困局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第46章 開機以及交互第510章 眼高於頂的智雲人第479章 腦機接口和文化輸出廣告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第43章 辦公室的秘書們第538章 半導體五年戰略規劃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第477章 出差共乘168.第168章 路演和座談會159.第159章 仙女山控股第454章 萬物皆可180.第180章 收購圓晶廠182.第182章 人生快事
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第495章 全球虛擬直播第531章 瘋癲的虛擬遊戲玩家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第381章 抱團出海289.第289章 車子太大,歐洲太小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292.第292章 國產X86芯片發佈150.第150章 S10發佈會(二)112.第112章 定價以及牌面162.第162章 沙灘上的城堡第46章 開機以及交互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第386章 顯卡的瘋狂漲價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288.第288章 抱着智雲大腿等起飛第32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549章 月球基地計劃啓動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第556章 兩千億美元的瘋狂利潤!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122.第122章 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570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218章 挖人挖到上入境黑名單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第222章 就算是破爛那也是世界第二89.第89章 進軍移動和電信市場177.第177章 兩手方案199.第199章 互聯網投資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331.第331章 銀河生命ARE78項目第237章 五天三百億以及S12樣機第216章 衝擊一億五千萬臺手機銷量130.第130章 新世界首富324.第324章 這個世界太瘋狂88.第88章 上大招第537章 四星半導體的尷尬321.第321章 直播中的發佈會第437章 王華回國298.第298章 S14發佈會,智雲的良心第369章 5G標準之爭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346章 智雲的文化輸出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261.第261章 海藍海外交付,歐洲人的震驚第48章 籌備發佈會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第415章 一天狂賺四百二十億美元第433章 是個人都能搞人工智能了第539章 徐微微的婚事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第344章 VR虛擬技術第9章 互聯網品牌手機第65章 渠道商搶產能第25章 三品牌戰略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495章 全球虛擬直播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第372章 X1試驗戰鬥機收費117.第117章 S9發佈會(三)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第480章 智雲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第25章 三品牌戰略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279.第279章 他們急了第467章 徐申學又吹牛了:太空工廠267.第267章 S13試生產287.第287章 十八納米試產第492章 Yun VW發佈113.第113章 七月十六日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138.第138章 莫名其妙271.第271章 全球科技峰會一樣的智雲發佈會第224章 AI模型限制出口第518章 七納米產能困局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第46章 開機以及交互第510章 眼高於頂的智雲人第479章 腦機接口和文化輸出廣告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第43章 辦公室的秘書們第538章 半導體五年戰略規劃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第477章 出差共乘168.第168章 路演和座談會159.第159章 仙女山控股第454章 萬物皆可180.第180章 收購圓晶廠182.第182章 人生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