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全球跨國企業

時間進入八月份,智雲集團總部裡,市場部門向徐申學彙報了過去半年機器的銷售情況,尤其是剛上市的Yun Robot C6以及C7這兩款入門級機器人的銷售情況。

季成河道:“過去半年來,我們的通用機器人的銷量隨着產量的增加而增加,截止到八月份,我們已經出貨一共超過三十三萬臺機器人!”

“其中的年初發布的第一代機器人Yun Robot A型輪式機器人,累計出貨量達到八萬臺,同樣年初發布的Yun Robot B型雙足機器人,累計出貨量達到了十八萬臺。”

“還有七月份新發布的Yun Robot C型,C6輪式平臺的銷量達到了六千臺,C7雙足型號達到了五萬臺。”

“剩下的則是D型的四足平臺,E型號的六足平臺加起來大概是三千臺。”

“整體上來說,我們的通用機器人裡,雙足機器人明顯更受歡迎,不管是B系列的高端以及旗艦雙足型號,還是新發布的C7型號入門級雙足型號,都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尤其是C7雙足型號,剛發佈不過半個月,目前也只在國內以及少數海外地區銷售,卻已經拿下了五萬臺的出貨量,我們市場部門內部分析,這款C7機器人的市場潛力會非常大,未來甚至能夠做到年銷量五十萬臺以上。”

“相對來說,輪式移動平臺的機器人,在經過了最初的市場利好後,目前輪式移動平臺的市場潛力正在快速下降,哪怕是新發布的C6輪式型號也沒能取得預期的市場銷量,我們已經向供應鏈部門進行了反饋,適當的調整輪式型號的產能!”

“同時也向機器人研發部門發去了相應的市場報告,讓他們進一步重視雙足機器人的開發,我們計劃在後續,把整個機器人的C系列都做成是入門級的雙足機器人系列,搭配B系列的高端以及旗艦雙足機器人,形成一個覆蓋入門級、中端、高端的雙足機器人產品陣列。”

“而四足以及六足移動平臺的話,在民用消費級市場裡並沒有獲得太大的成功,我們發現購買四足以及六足平臺客戶,主要是以企業客戶爲主,他們購買這些機器人主要是用於特定領域的工業生產。”

“此外我們也發現,部分購買輪式平臺的客戶也是屬於企業客戶。”

“不少企業,都在嘗試使用我們的通用機器人來取代以往的專業的工業機器人,從事一些精密加工操作。”

“我們的通用機器人,雖然定位於消費級機器人,但實際上依舊具備了良好的工業生產能力,並且比一些侷限性比較大的工業機器人,適應性更廣,能夠從事更多種類的工作!”

“畢竟,我們在通用機器人裡也放開了工業分類的高級模式訂閱,用戶可以訂閱特定高級模式後獲得不遜於專業機器人的能力!”

徐申學看着手中的報告道:“這個C7機器人賣的挺不錯的啊,半個月就出貨五萬臺,而且目前只在國內和少數幾個國家銷售,潛力很大啊,你們市場部門也要抓緊了,儘快的在更多的國家完成上市,尤其是人力成本高昂的歐洲、加拿大,澳洲以及日韓等地市場!”

“還有美國市場,現在談的怎麼樣了?”

季成河道:“我們市場營銷部正在和國際事務部等部門一起積極推動機器人業務在全球更多的國家上線,目前已經成功獲得了歐盟、日本以及韓國、澳洲、加拿大等主要市場的上市許可。”

“美國市場的話,目前還是比較麻煩,我們之前嘗試過把機器人業務定位成工業設備,玩具設備進行出口,但是對方依舊把我們的機器人定位爲智能終端設備,進而延伸了一系列的數據安全問題!”

“他們不僅僅要求我們禁止收集機器人的使用數據,還要求我們把提供機器人運行的數據中心設立在美國,並交給美國企業進行託管,最後,他們還提出來要審查我們的機器人的底層數據代碼,也就是想要審查我們的人工智能底層代碼!”

“而我們拒絕了他們的所有要求!”

“基於此,我們的通用機器人目前依舊沒能在美國市場里正式上市銷售!”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後臺裡監控機器人的運行情況,在美國地區裡至少發現了五千臺以上的機器人正在運行!”

“這些機器人相當多一部分都是美國人從墨西哥或加拿大購買後,自行攜帶回美國的,還有一部分是墨西哥地區走私進去美國的。”

說到這裡,季成河自己都笑了:“現在在美國,個人從國外購買,或墨西哥那邊走私我們的智雲終端產品,都已經成爲了一個潮流甚至專門的產業鏈了。”

美國那邊禁制智雲的智能終端產品在美銷售,禁制是智雲自己以及相應的經銷商之類的……但是可禁制不了人家美國人從國外購買智雲產品帶回去用。

最近幾年,在美墨邊境裡,已經發展出來了一個非常獨特的個人走私模式……很多美國人每天往返美墨之間,在墨西哥邊境裡的智雲免稅專賣店裡購買智雲產品後,直接帶着回美國。

儘管這些智雲手機過關的時候還是需要繳納關稅,但是一轉手依舊會有不小的利潤。

所以,現在美墨邊境裡,靠着走私智雲產品吃飯的人可不少。

而到了通用機器人領域裡同樣如此。

智雲集團不能直接在美國上市銷售通用機器人,但是想要購買機器人的美國人可不少。

因此很多人就跑到墨西哥邊境的智雲免稅店裡去購買。

順帶一提,智雲集團在墨西哥的經銷商,專門在衆多邊境城市裡都開設了專門面向美國消費者的智雲免稅店呢。

所以智雲的智能終端產品雖然在美國禁售,但是美國那邊依舊使用智雲手機的人並不在少數……甚至很多公衆人物都公開使用智雲手機呢。

這也是挺有意思的。

此時季成河道:“儘管美國市場我們進不去,但是其他國家的市場我們基本都能進去,畢竟我們的機器人是沒有什麼競爭對手的,不像是隔壁的海藍汽車一樣,還會對當地國家的汽車產業造成威脅。”

“我們的機器人,是沒有競爭對手,同時這些消費級機器人也不會衝擊到當地的產業鏈,因此我們的機器人在全球各地裡大部分市場都能進入。”

“我們的團隊正在爲C7型機器人在多個國家裡申請許可,預計一個月內就能夠打通歐盟的市場。”

“得益於國內以及國外市場的良好反饋,尤其是C7型號機器人的市場反饋良好,我們的機器人業務的總銷量,今年有望達到六十萬臺左右,超過之前的預期,在超過五十萬臺銷量後,我們的機器人業務就已經開始扭虧爲盈,並進入高毛利狀態!”

“而到明年一月份,我們還會發布第二代的機器人中高端機器人,發佈性能更好,同時價格相對比較低的機器人,把B系列機器人的價格控制在二十五萬左右,進一步擴充市場容量!”

“同時今年秋天以及明年春天,我們的機器人兩條機器人生產線也會陸續投產,向市場進行更充足的供貨,同時銷量的擴大也會降低成本,給我們有了更多的降價空間!”

“等到明年,我們將會把機器人的銷量衝向百萬臺以上,徹底把機器人市場給做起來!”

“只要明年的機器人銷量達到百萬臺,那麼我們的機器人業務的各方面成本就會被平攤到一個非常低的數據,到時候我們在機器人業務上將會迎來真正的大豐收,硬件毛利率預計能夠做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同時軟件收入也會帶來非常可觀的收入!”

徐申學道:“百萬臺銷量,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有了這個基數打底,製造成本以及研發成本就能夠得到非常好的控制,所以你們市場部門的任務還是很重的。”

機器人業務再好,如果銷量不高的話,受限於目前機器人制造成本的高昂、研發費用的高昂,那麼也是無法賺錢的。

按照智雲集團高層制定的策略,是以儘可能的降低價格,擴充市場容量,犧牲前期的毛利潤來換取更大的銷量,攤薄更多的成本。

按照之前的成本計算,銷量達到五十萬臺這個節點後,那麼大幅度壓低售價的機器人業務就能夠進入扭虧爲盈的狀態。

如果銷量能夠達到百萬臺,那麼硬件毛利率就能夠達到百分之三十以上,並且賣的越多,毛利率也就越高。

因爲機器人的生產數量越多,平均製造成本也就越低。

而研發費用是固定的情況下,產量越大,那麼平均研發成本也就越低。

所以,對於智雲機器人而言,是賣的越多,其毛利率會越高。

當然,前提是能夠把銷量做到五十萬甚至百萬臺以上。

而這並不容易!

說實話,也就只有智雲集團這樣的龐然大物,才能夠在機器人上市之後的第一年,就把價格昂貴的機器人賣出去五十萬臺以上。

換了其他的公司,就算能夠拿出來同樣的好產品,也缺乏這樣的銷售能力。

智雲集團,它不僅僅是技術強悍,還有着強悍的爲各國市場的配套能力,擁有着遍佈全球的銷售渠道……而後者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國內的其他企業,他們的產品想要出海可不容易……很難和智雲集團這樣,把產品賣到全球幾乎每一個國家的。

要做到這一點,除了技術先進外,還需要其他領域的能力。

比如爲不同國家進行不同的適配,別都不說,光是一個語言問題就得難倒很多國家……你總能在海外市場裡只弄一個英文版,至少一些主流語言都得弄上啊,比如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日語,俄羅斯語等等……全球各國的語言多了去,想要全部適配可不容易。

同時全球各國的法律,風俗都一樣,彼此間有很大的區別,還需要針對不同的國家的法律以及風俗進行優化修改……這對尋常企業而言就更難了。

但是對於智雲集團而言,這些都不是什麼問題……智雲集團擁有國內,甚至全球範圍裡最多的小語種人才,但凡地球上有比較多人使用的語言,智雲集團這邊都會有專門的語言項目組,爲旗下各產品提供語言適配和優化。

都有人說,國內小語種專業的人最好的就業方向就是去智雲集團任職……

此外,智雲集團在全球各地的大量研發中心,這些海外研發中心的一大重要任務,就是把集團的產品進行本地優化,以符合當地的法律、風俗、語言等。

同時智雲集團裡的法務部門裡,是有專門面向各國的專業法務團隊,同時也會和一些國際或當地的頂級律所進行合作。

智雲集團玩法律,其實也很溜的!

畢竟這是一個常年在全球各地打官司,不是當被告就是當原告,常年官司纏身的全球性跨國巨頭。

而智雲集團裡的法務部執行總裁,同時也是智雲集團裡的高級副總裁,正兒八經的集團高管。

以上的語言,風俗,法律等諸多問題,是限制諸多企業把產品撲向全球市場的重要障礙……但是這些障礙,在智雲集團裡卻是不存在相應的問題。

最後一個,則是普通人都知道的渠道問題……這個也挺麻煩的。

一個兩個國家的渠道可以打開,但是十個,一百個國家的渠道想要打開,那就有很大難度了。

如果想要和智雲集團這樣,把銷售渠道鋪遍全球,那麼就是難上加難了。

不僅僅是國內企業很難做到,其他的一些跨國巨頭也同樣難以做到。

這涉及到了一系列非常複雜的問題,比如產品本身就不適合全球開賣,競爭力不強等因素。

而智雲集團在這方面,很不巧又得心應手的很!

因爲智雲集團的核心產品是手機啊,而且還是一個全球知名的頂級手機品牌,依靠手機爲先導,智雲集團能夠在輕易的在各國建立起來銷售渠道。

隨後鋪設其他各類智能終端產品,如電腦,平板,智能手錶、藍牙耳機,VR眼鏡以及智能電視,家庭主機等各類產品。

同時伴隨着智能終端產品的渠道,後頭的軟件以及互聯網服務,各類半導體產品也跟着進入一些國家的市場。

現在呢,智雲集團的機器人產品,也利用了這一套遍佈全球的銷售渠道進入各國市場。

所以,別看智雲集團能半年內賣出去三十多萬臺機器人,其他企業就難了……其實不是這樣的。

同樣的機器人換一家企業來賣……它都賣不出去這個銷量,更別說明年衝擊百萬銷量了。

智雲集團的全球跨國巨頭的名頭,可不是吹出來的,而是人家的觸角真的遍佈全球……哪怕是在美國也有面向各企業的各類半導體、軟件服務啊。

等季成河離開後,徐申學繼續翻看着這份機器人的業務報告,又繼續琢磨了半個小時後,這才放下。

稍微休息後繼續看起來了各公司的報告。

海藍汽車公司那邊報告了在巴西工廠的推進情況,整體算是比較順利,預計年底就能夠動工了,同時該工廠的項目確認,也讓海藍汽車進入巴西市場更加容易,對方將會給予電動汽車更大的關稅優惠,這將會有利於海藍汽車在巴西地區的出口。

同時海藍汽車又報告,歐洲地區裡的合作企業,試圖重啓談判,並且表示已經放棄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只針對零配件在當地的國產率有要求,目前海藍汽車和對方進行新一輪的接觸。

對此徐申學回複道:可以談,但是底線不容突破,核心技術絕對不能轉讓。

之前歐洲那羣人還試圖獲得海藍汽車的諸多核心技術,把徐申學給噁心壞了,直接來了個單方面中止談判,撤回了所有投資計劃。

對方內部爭論了幾個月後,最後又跑過來試圖談判引進海藍汽車,同時把關稅也當成了籌碼。

這種情況下,該談判還是要談判的……做生意嘛,昨天翻臉也不影響今天達成新的合作啊,只要對方條件適合,海藍汽車去歐洲建個組裝廠還是可以的。

這也涉及到了一個關稅問題,目前歐盟那邊正在醞釀針對海藍汽車的關稅上漲……他們覺得海藍汽車的電動車賣的太便宜,競爭力太大了。

法國,德國的汽車產業也是推動電動車的主要廠商,他們的電動車也搞的有聲有色的……至少看起來是這樣。

然而他們的電動車不管是在技術還是成本控制上,都比海藍汽車差了老大一截呢。

以前海藍汽車賣的都是高端車型,他們也不太在乎……但是現在海藍汽車賣三十幾萬的海藍SLMC以及海藍MEV後,這些相對便宜一些的車型就開始衝擊這些國家的汽車市場了。

所以,有人開始說要拉高關稅,避免本國汽車產業被海藍汽車所衝擊。

這也是挺搞笑的,全球人都知道,海藍汽車是個高端品牌,買的車都死貴死貴的……而就海藍汽車這樣的昂貴价格,一羣歐洲汽車廠商依舊比不過!

因爲他們搞的電動車性價比更差,性能拉跨不說,而且價格死貴死貴的……競爭不過海藍汽車。

對於歐洲那邊建成,徐申學保持開放態度,對方願意的,條件不錯的話那麼就去建個廠。

尤其是特斯拉那邊也想要跑到德國去建廠。

作爲主要競爭對手之一,海藍汽車還是比較關注特斯拉的動向的。

特斯拉要是跑過去,海藍汽車爲了保持在歐洲地區的競爭優勢,大概率也會跑過去建個廠。

但是如果條件不行,那麼就不去了。

汽車市場本來就非常複雜,海藍汽車是不可能拿下全球所有的汽車市場的……這和海藍汽車的產品好不好沒關係,而是汽車產業地方保護的問題。

總之在汽車產業上,徐申學的態度是能做就做,做不了拉倒……但是想要轉移核心技術,別說門了,窗都沒有!

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338.第338章 高端之路第423章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第59章 發佈會奇蹟降臨人間193.第193章 讓人尷尬的手機殼第17章 瘋狂的人才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112.第112章 定價以及牌面第424章 制裁:百分百汽車關稅303.第303章 吃相太難看,手段太野蠻134.第134章 站着進去躺着出來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第383章 一封郵件引起的轟動:量子計算機第8章 電商渠道的機會90.第90章 未來旗艦機第33章 危機第421章 朱儁能的間諜生涯148.第148章 S10發佈前夕第20章 線下渠道324.第324章 這個世界太瘋狂97.第97章 賣遍全球316.第316章 世界最大的手機SOC廠商第531章 瘋癲的虛擬遊戲玩家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334.第334章 超越想象的霸道總裁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第229章 智能家居AI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第371章 機器人發佈會: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338.第338章 高端之路86.第86章 出口轉內銷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170.第170章 全球第一高科技公司300.第300章 樸素的商業競爭137.第137章 智雲科技大廈第347章 半導體產業會議第389章 掀翻傳統車企第49章 市場調研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159.第159章 仙女山控股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77.第77章 晚餐以及紅酒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309.第309章 再創歷史第406章 奔赴廣城第560章 黃金時代第228章 賣數據線的搞光刻機光源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110.第110章 新機全球營銷策略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180.第180章 收購圓晶廠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131.第131章 智雲微電子第472章 蜂羣在非洲第437章 王華回國第388章 買房買車相親156.第156章 全網通基帶芯片323.第323章 不是智雲不好,而是我配不上它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第549章 月球基地計劃啓動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111.第111章 旗艦機提前發佈第356章 S16發佈以及四星電池門爆發第408章 彙報和經濟調整第435章 智海園第9章 互聯網品牌手機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第415章 一天狂賺四百二十億美元第28章 繼續碰瓷大品牌第524章 世界前五的天才第408章 彙報和經濟調整第60章 華夏第一款智能手機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第203章 自主PC項目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201.第201章 歲月靜好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第541章 魔光妖刀PK大賽!197.第197章 真正的備份方案162.第162章 沙灘上的城堡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
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338.第338章 高端之路第423章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第59章 發佈會奇蹟降臨人間193.第193章 讓人尷尬的手機殼第17章 瘋狂的人才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112.第112章 定價以及牌面第424章 制裁:百分百汽車關稅303.第303章 吃相太難看,手段太野蠻134.第134章 站着進去躺着出來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第383章 一封郵件引起的轟動:量子計算機第8章 電商渠道的機會90.第90章 未來旗艦機第33章 危機第421章 朱儁能的間諜生涯148.第148章 S10發佈前夕第20章 線下渠道324.第324章 這個世界太瘋狂97.第97章 賣遍全球316.第316章 世界最大的手機SOC廠商第531章 瘋癲的虛擬遊戲玩家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334.第334章 超越想象的霸道總裁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第229章 智能家居AI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第371章 機器人發佈會: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338.第338章 高端之路86.第86章 出口轉內銷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170.第170章 全球第一高科技公司300.第300章 樸素的商業競爭137.第137章 智雲科技大廈第347章 半導體產業會議第389章 掀翻傳統車企第49章 市場調研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159.第159章 仙女山控股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77.第77章 晚餐以及紅酒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309.第309章 再創歷史第406章 奔赴廣城第560章 黃金時代第228章 賣數據線的搞光刻機光源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110.第110章 新機全球營銷策略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180.第180章 收購圓晶廠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131.第131章 智雲微電子第472章 蜂羣在非洲第437章 王華回國第388章 買房買車相親156.第156章 全網通基帶芯片323.第323章 不是智雲不好,而是我配不上它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第549章 月球基地計劃啓動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111.第111章 旗艦機提前發佈第356章 S16發佈以及四星電池門爆發第408章 彙報和經濟調整第435章 智海園第9章 互聯網品牌手機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第415章 一天狂賺四百二十億美元第28章 繼續碰瓷大品牌第524章 世界前五的天才第408章 彙報和經濟調整第60章 華夏第一款智能手機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第203章 自主PC項目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201.第201章 歲月靜好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第541章 魔光妖刀PK大賽!197.第197章 真正的備份方案162.第162章 沙灘上的城堡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