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上月球開採氦三

深城,仙女山控股總部附近的一棟大樓裡,這裡之前是仙女山控股旗下一家子公司所持有的物業,這棟大樓被騰出來充當新成立的星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臨時辦公地點。

在這家新成立的星海能源子公司裡,徐申學特地出席了成立會議,並和該公司的高管們進行了交談。

不過這家公司說是科技企業呢,但實際上更像是一個科研機構,所以徐申學見到的公司管理層,基本都是科研人員爲主,只有少數幾個行政,財務等人員,而這些人也都是做後勤工作爲主。

畢竟可控核聚變這東西,一時半會的也沒辦法進行商業化,星海能源也很難在短時間裡進行商業化。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星海能源的任務都是進行‘星海可控核聚變科研實驗堆’的研發,並且前期還是以理論研發,子系統測試爲主,真正施工建造實驗堆還需要一些時間呢。

至少要先把設計方案搞出來,重要子系統先做出來,然後才能夠真正的建造實驗堆的。

而這需要時間!

不過星海能源這邊也已經對徐申學報告,公司方面已經準備在城郊地區裡建設公司的的總部大樓以及相關的科研大樓。

預計下個月就能完成相關的設計以及施工準備,下個月正式開工,預計明年整個公司就能夠搬進新的公司總部裡。

現在的這棟辦公大樓只是臨時用一段時間,進行前期的理論研究工作,而很多科研工作是需要大量的專業場地以及設備來完成的,現在這地方可不行。

徐申學在星海能源裡待了半天時間,主要是見人,鼓舞士氣爲主,而王斌耀教授則是很興奮的陪着徐申學一起視察。

王斌耀教授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可控核聚變實驗堆計劃竟然這麼順利,前腳說服了徐申學後,不用幾天又說服了上面的人,這就讓他的可控核聚變實驗堆計劃一路暢通。

現在可以說是要有錢就有錢,要有人又有人!

錢這東西,徐申學不缺,千把億的科研經費看似多,但是隻要能夠把可控核聚變實驗堆給弄出來,那都是不值一提……不僅僅徐申學出錢,作爲星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另外幾個股東也是很爽快的出錢了!

而人才也是獲得了大量的支持,在其他材料學以及半導體、人工智能、超導等領域裡,由仙女山控股,智雲集團支持,而核工業以及其他諸多領域裡則是由合作企業以及研究所提供人才支持。

目前,星海能源旗下的研發團隊,已經初步確定了八百多人的名單……而這,只是實驗堆整體的設計研發的團隊。

實際上更多的子系統,材料等關鍵項目的研究並不是由星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直接承擔,而是由其母公司仙女山控股旗下的材料研究院以及其他子公司、兄弟公司智雲集團旗下的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材料研究所以及子公司下屬的研究機構所承擔。

當然,還有相當多的項目研究,則是由合作企業旗下的研究機構所承擔。

此外星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和數十所高校以及其他研究機構合作研發部分子項目。

整個‘星海可控核聚變科研實驗堆’計劃,其實非常龐大,涉及了衆多學科以及幾乎整個工業體系。

星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承擔的,其實只是整機的設計、組裝的研發而已……它本身並不關鍵技術,比如新材料進行研發。

其性質,有點類似仙女山控股旗下的海灣科技有限公司一樣,海灣科技有限公司搞光刻機、蝕刻機、例子注入機等半導體設備,其實他們本身也不研發這些子系統,只是一家半導體設備整合設計、製造商。

所以,整個項目裡最關鍵的一些研發項目,並不是在星海能源科技,而是在仙女山控股旗下的材料研究院以及智雲集團旗下的人工智能材料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院這三個研究機構。

仙女山材料研究院,主要承擔的是TP85材料的後續改進研發工作以及其他多種準備用於項目裡的高性能新材料的研發工作。

其中的TP85碳化硅複合材料是整個星海可控核聚變科研實驗堆裡的關鍵材料……有了這種新材料,才能夠製作出來滿足長時間運行,並大幅度提升收集等離子能源的第一壁。

這個第一壁,其實就是可控核聚變裡,唯一實際接觸超高溫等離子體的一層罩子……這層罩子既是用來防護整個核聚變設施,避免外層的諸多設備被高溫等離子燒燬的防護措施,同時也是用來收集等離子的能量的。

所以這個第一壁的性能如何,能不能長時間使用,直接關乎了可控核聚變技術能否投入實際使用。

而王斌耀教授無意中搞出來的TP85碳化硅複合材料,就是當下人類所發現的唯一一種能夠長時間承受高溫等離子轟擊,並在這個過程裡大幅度收集能量的材料!

其他材料,雖然也能勉強做到,但是使用壽命太短了,並且能源收集效率太低,所以不具備實際長時間使用的價值。

但是TP85碳化硅複合材料不一樣,它可以做到長期使用,並且收集能量的效率非常高。

也正是因爲這種TP85碳化硅複合材料的無意中出現,才讓王斌耀教授萌發了搞可控核聚變的心思……

當然,要搞可控核聚變的話,各種技術難題還有非常多,比如如何更好的使用磁場約束高溫等離子……這裡頭需要兩個關鍵技術。

一個是超導材料,有了靠譜的常溫超導材料,才能夠遲早超磁體,並承受巨大的電流……尋常材料在如此大的電流衝擊下,會因爲電阻直接燒燬的。

而超導材料這一塊上,智雲集團擁有極爲雄厚的技術儲備,其中依舊處於絕密狀態,已經開始少量生產,並用於超導量子計算機制造領域的MMK34超導材料,就非常符合可控核聚變的需求。

除了超導材料外,還有一個核心的技術問題就是,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預測、控制等離子體的專用大模型。

這個技術問題也需要智雲集團這邊來搞!

畢竟搞人工智能,智雲集團是專業的!

而且搞這種類似的人工智能技術,智雲集團已經有過經驗了……智雲集團研發製造的超導量子計算機,其中的一個核心技術難題就是如何控制量子比特,而智雲集團的技術人員就是採用了人工智能技術爲核心的數據模型算法,來預測並控制量子比特,進而讓可控量子比特的數量從昔日的幾十個,迅速增加到了幾百個,幾千個,再到LC-51超導量子計算機裡的一萬個。

並且隨着算法的持續更新,訓練數據的增加,這個量子比特控制模型算法還在不斷的進行迭代優化,智雲集團的短期目標,是讓它能夠控制五萬個量子比特!

而這也是正在研發中的下一代,即第六代超導量子計算機的核心性能指標。

因此智雲集團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對這一類型的人工智能模型上的技術積累以及經驗還是非常充沛的,他們有信心搞定可控核聚變上使用的等離子體的預測,控制模型。

之前的研發裡,就已經把預測時間做到了提前三百毫秒,他們還會持續進行研發,整體進一步提升預測時間以及控制效率。

所以整個星海可控核聚變科研實驗堆計劃裡,仙女山控股的材料研究院、智雲集團的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材料研究所纔是核心的關鍵研發機構,其他的都是打下手,進行配合的研發的。

徐申學從星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回來後,心情很不錯……哪怕是在半個月之前,他都沒有想到竟然這麼快就能夠看到可控核聚變的曙光。

畢竟可控核聚變這東西,從七八十年代就開始喊了,十年又十年,以至於很多人都說,可控核聚變的技術突破,永遠都在下一個十年!

而自己手底下的公司,瞎折騰,一開始也沒有想着搞什麼可控核聚變,但是隨着大量的材料技術突破,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後,莫名其妙的就發現自己手底下的公司所研發出來的一些成果,已經足以滿足可控核聚變的一些關鍵領域的技術需求了。

搞個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可控核聚變,這暫時還不太行,但是搞個科研實驗堆的話,那麼問題就不大了。

而在徐申學看來,如果能夠把科研實驗堆給弄出來,證明了技術路線的正確性,實驗堆的未來潛力,那麼距離大規模應用也就不遠了。

自己很有可能在未來十年內看到可控核聚變發電……當然,這並不意味着可控核聚變發電後,電價就會變得便宜了。

這兩者沒有太大的直接聯繫。

電價的成本,是由發電和輸電兩部分組成的,發電的成本其實很低,比如水電站發電站的電輸入電網的價格,其實也很便宜,貴的幾毛錢,便宜的時候甚至只要幾分錢。

電價的成本大頭,其實在輸電這一塊上……輸電網的建設以及維護是比較花錢的,此外還要考慮到人比較少的偏僻地區的輸電要求。

不能只能賺錢的城市以及工業區裡供電,然後對農村偏僻落後地區的居民用電需求不管不問啊。

這兩者的成本加起來,再加上部分的稅費和利潤,纔是用電的價格。

考慮到輸電成本,哪怕是發電端裡的發電成本是零,但是這些成本是零的電輸送到用電端,那麼依舊會面臨着好幾毛的成本……所以可控核聚變時代免費用電是不可能的。

再者,可控核聚變其實現在來看,也挺貴的,可談不上便宜……徐申學搞個科研實驗堆都打算投下去上千億。

未來要搞商業發電堆的話,一座核聚變發電廠估計也是幾百億上千億的……這都是發電成本。

最後,可控核聚變的日常運營發電成本,其實也不低,主要是燃料貴,目前的技術路線用的是氘氚混合物,這裡頭的氘不值錢,地球非常多,但是裡頭的‘氚’非常稀缺並且難以提煉了。

這導致氚的價格極爲昂貴,目前大概每克是三萬美元左右!

注意,這重量單位用的是‘克’!

每公斤氘氚混合物的成本就得一億多元,之前國內外的核聚變裝置,大概能夠利用這一公斤的燃料發電幾千萬度電,按照一度電一塊錢賣的話,都還得倒貼!

所以哪怕是不考慮核聚變設施的建設以及運營成本等,之前的核聚變技術方案也不靠譜,因爲發電成本太貴了。星海能源科技的可控核聚變計劃,則是準備使用更先進的TP85材料作爲第一壁材料,能夠大幅度提升能量收集,能夠發出來更多的電。

不過即便如此,星海能源科技的可控核聚變最後發電的成本,也不會太低……更別說做到免費了。

對於這個問題,徐申學給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既然核聚變燃料裡的氚價格昂貴,那麼就換一種燃料嘛,比如氦三!

地球上雖然沒多少氦三,但是月球上的氦三可多了去,我們用這東西發電嘛!

至於說怎麼從月球上開採並運回來,這一點你們就不用多操心了。

雖然現在技術還差了點,但是如果真的要用到氦三,並且有巨大的需求的話,那麼在巨大的商業利益的推動下,南門航天將會非常樂意湊集大量資金開啓月球工廠計劃,跑月球上搞個氦三開採工廠。

同時智雲集團以及威酷實業方面也能夠提供各類太空機器人等高度智能化的開採設備。

只要你們把利用氦三的技術搞利索了,有這個需求了,這些問題都不會是問題!

關鍵在於商業需求!

一羣人聽到這話,認真琢磨了一下後,發現還真的挺靠譜的,氦三作爲主燃燒的核聚變實驗堆技術上不是什麼問題。

而月球開採氦三,這聽起來似乎非常誇張,但是真正做起來還是有這個可能性的……畢竟南門航天的技術還是很不錯的。

在機器人領域裡,智雲集團也是足夠牛逼,現在的空間站上都有智雲集團旗下的太空機器人服役,用於日常維護等各種任務呢……這太空機器人既然能夠在空間站上,在月球上用自然也沒什麼問題。

既然技術大方向問題不大,那麼用氦三作爲核聚變燃料似乎也就沒啥大問題了。

隨後徐申學也吩咐了南門航天那邊,要加快超重型火箭以及太空飛船的研發了,然後準備搞一個月球實驗基地出來……爲未來開採氦三進行準備。

同時也讓智雲集團和威酷實業那邊,加快各類太空機器人的研發,尤其是要研發一套可以在月球環境下自動開採氦三的無人開採設備!

跑到月球那地方去搞開開採,自然不可能去搞什麼常規的開採手段的,得大規模上專業的機器人,而且這這種機器人還要具備防輻射,高度智能化等手段。

徐申學把相關的計劃吩咐下去後,也期待着未來數年後,可控核聚變搞出來後,能夠用上月球上的氦三作爲主燃料,這樣可控核聚變才具備大規模應用的可能性。

再往後,還可以期待可控核聚變小型化,然後把核聚變搬到飛船上,那麼真正意義上的星際航行就能初步實現了……讓人類邁出走向星空的第一步!

儘管剛開始的時候,可能第一步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步,但是再怎麼樣也能夠開個頭啊,這開頭了,後面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萬事最怕開頭難!

————

就當徐申學折騰着可控核聚變項目的時候,外界確實不知道這些消息,反而都是在關注智雲集團在國內上市的計劃呢。

可控核聚變項目現在還處於保密期間,也沒有進行對外公佈,所以外界暫時還不知道。

但是智雲集團要在國內上市的消息,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公佈消息了。

而隨着時間的過去,進入九月份後,就在國內乃至全球進入秋季智能手機大混戰的時候,智雲集團也正式登陸國內股市。

智雲集團在國內第一天上市的時候,其發行價算下來的總市值是三萬一千億美元多點。

但是上市不過一個小時,國內A股的股價來算的話,總市值就已經達到三萬三千億美元……而等到下午收市的時候,智雲集團的總市值以國內股價計算的話,已經來到了三萬四千多億美元。。

受到國內股市的股價上漲,港股那邊的股價也略有上漲,以港股的股價計算的話,智雲集團的市值也來到了三萬兩千五百億美元。

這也導致了智雲集團的國內股價和港股股價出現了差異……不過這對於A+H兩地上市的上市公司而言,這是屬於常規現象,大部分兩地上市的企業都是國內股價高於港股的股價的。

這裡頭的因素比較多,幾個比較淺顯的原因就是,智雲集團在國內的股票受到了大量的散戶的追捧,很多散戶甚至大量之前沒有進入股市的人們,都把購買智雲集團的股票直接當成了長期理財。

同時國內的大量投資機構也把智雲集團的股票當成了壓艙石,大量購買並持有。

所以這都導致了智雲集團的股價,在國內要更高一些,算總市值的話也就更高。

智雲集團在國內的上市,給智雲集團帶來了超過兩萬億華夏元的現金流,這些資金將會用於半導體的建設投資,推動機器人業務以及虛擬業務的發展,同時也會利用這一筆資金對各類新技術持續展開研發。

這一筆龐大資金的注入,將會加速智雲集團在各核心領域以及未來高科技領域的業務推動和技術研發進度。

而智雲集團在國內的上市,也帶來了好幾個附加的效果……其中一個就是導致了國內房地產市場的降溫!

因爲智雲集團的國內上市,吸納的資金太多了……超過了兩萬億呢!

而國內的閒置資金雖然多,但也不是無限的……其中的一部分資金被智雲集團所吸納後,很自然的就會導致新流入房地產市場的資金減少,使得房地產市場出現了降溫的情況。

因爲很多人都把錢拿去購買智雲集團的股票了,而不是炒房了!

以前國內很多有錢人也沒得選,錢放銀行裡抵不過通貨膨脹,其他投資也搞不來,股票和基金這些更不敢碰,所以就拿着錢去買房投資去了。

也不僅僅是那些炒房團才這樣,實際上很多收入相對高一些的家庭都這麼幹,家裡有閒錢,爲了保值以及增值,所以會選擇購買好幾套房……畢竟這年頭,很多人都覺得房價會一直漲下去,信誓旦旦的說房價絕對不會跌,會一直漲下去,因爲國家不會讓房價跌……

但實際上,上頭一直都在想方設法的控制房價,爭取房地產市場軟着陸……而且隨着時間的過去,時機的逐步成熟,也在逐步加快房地產軟着陸的進度!

以前是因爲國內缺乏足夠多,足夠大體量,具備核心競爭力的高科技核心產業的支撐,擔心軟着陸變成硬着陸……然而隨着過去十年的發展,國內在移動互聯網、半導體,智能終端,人工智能,電動車,機器人,虛擬產業等諸多新產業上已經建立起來了足夠龐大的高科技經濟體系。

其中的電動車領域,光是海藍汽車一家的產銷量就奔着三百萬輛去了,其中接近半數都是出口整車,或者出口核心零部件的方式……而除了海藍汽車外,國內的其他一大堆車企也在快速崛起當中。

電動車產業,已經迅速成爲了國內的支柱產業之一,而且經濟比重還在不斷的上漲,預計不用多久就能夠達到千萬輛級別,未來幾年甚至能夠達到三千萬輛的的產能規模。

機器人產業,也是奔着數百萬臺產量而去,這個的產值也是非常大的。

虛擬產業,這個經濟拉動作用比機器人產業還要更大一些,因爲虛擬產業除了硬件產業鏈外,還有龐大的軟件產業鏈,國內一大堆互聯網企業都陸續宣傳進軍虛擬內容產業呢,這帶動的就業和稅收也是非常龐大的。

再有就是智能終端產業鏈,如今國內的智能終端產業鏈以智雲集團爲核心,玩的可是全產業鏈模式,從芯片的設計和製造,再到屏幕,電池以及其他各類零部件,整個產業鏈全都在國內。

其經濟產值是非常誇張的,而帶動的就業和稅收也是極爲誇張的。

諸多新興而起優勢巨大,競爭力充足的新產業鏈的出現,已經讓國內的經濟體系,足以低效房地產市場逐步軟着陸所帶來的經濟衝擊……

影響肯定還是會有,但是可控!

這些都是屬於比較宏觀的經濟調整,其實用心分析看的話,普通人都能看的出來,只是很多人選擇不信!

不過大資本都是聰明人,最近兩年很多大資本已經在逐步撤離房地產市場……

就連徐申學手底下柳河投資旗下的柳河資產管理基金,這家管理着超過八千億美元資產的龐大資產管理基金,已經逐步從房地產市場以及相關行業裡撤離。

仙女山控股旗下的房地產公司,都已經不涉足具體的房地產開發了,補貼的地皮到手後直接就轉賣,根本不自行開發……自行開發房地產已經變得風險越來越大了。

只有一些看不清楚形勢,或者想要逆勢向上的房地產公司現在還在傻乎乎的大規模接盤,搞一大堆項目!

而普通人嘛,房地產漲跌都已經爭論十幾年了,所以依舊有不少人認爲房價會一直漲下去……所以該買的還是繼續買。

智雲集團的國內上市,給了缺乏投資渠道的大量國內資金一個新的投資方向,這也是起到了承接國內資金流向的任務。

資金總要找到一個新的投資方向的,而的一系列高科技企業的股票,就是屬於很不錯的投資選擇!

其中一系列徐申學旗下的企業,或者是和徐申學的這些企業有戰略合作的智雲系等相關聯企業的股票,就是屬於非常優質的投資對象了。

智雲集團更是優中選優的投資選擇!

336.第336章 風向變了第565章 清北講座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第17章 瘋狂的人才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第378章 僞裝成輔助駕駛的自動駕駛76.第76章 C級名額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74.第74章 售罄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197.第197章 真正的備份方案165.第165章 智雲依賴症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第421章 朱儁能的間諜生涯185.第185章 智雲空間122.第122章 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69.第69章 爆炸預售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105.第105章 超薄商務本計劃第435章 智海園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502章 讓機器人成爲家庭的一份子第458章 全新子品牌:新雲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553章 兒時智雲夢330.第330章 全球最好的老闆291.第291章 體量過於龐大,啥都要搞的智雲第362章 超級大屎山:智雲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第507章 內陸城市的第一家虛擬體驗館303.第303章 吃相太難看,手段太野蠻第418章 萬向虛擬設備初體驗245.第245章 舉國之力的產物第18章 驚人的研發速度第454章 萬物皆可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512章 聯合發佈會289.第289章 車子太大,歐洲太小第364章 黑科技:家政機器人第218章 挖人挖到上入境黑名單152.第152章 上市首日192.第192章 新的征程第363章 短視頻全球戰略第538章 半導體五年戰略規劃第207章 3D手遊黑暗西遊第8章 電商渠道的機會第460章 間諜故事進行中135.第135章 搞手機賣流量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546章 慷慨的超級富豪們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第4章 謀劃智能機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526章 席婉清的夢境第460章 間諜故事進行中第369章 5G標準之爭101.第101章 狗男女跳頻聊天76.第76章 C級名額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33章 危機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310.第310章 28納米自主可控第513章 LSP的夢想:擬真機器人第384章 商用量子計算機計劃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176.第176章 SOC芯片危機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第27章 新品牌智雲第406章 奔赴廣城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第518章 七納米產能困局第457章 企業反腐和泄密306.第306章 技術過於先進,不便上市152.第152章 上市首日第414章 世界一流的底氣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266.第266章 互聯網行業的爸爸第505章 公佈國內上市計劃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2.第2章 高頻機海戰術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第350章 進退兩難的美FDA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490章 顧之明的威脅利誘第5章 時不待我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
336.第336章 風向變了第565章 清北講座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第17章 瘋狂的人才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第378章 僞裝成輔助駕駛的自動駕駛76.第76章 C級名額第208章 發佈會的王炸:AI小云74.第74章 售罄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197.第197章 真正的備份方案165.第165章 智雲依賴症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第421章 朱儁能的間諜生涯185.第185章 智雲空間122.第122章 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69.第69章 爆炸預售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105.第105章 超薄商務本計劃第435章 智海園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502章 讓機器人成爲家庭的一份子第458章 全新子品牌:新雲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553章 兒時智雲夢330.第330章 全球最好的老闆291.第291章 體量過於龐大,啥都要搞的智雲第362章 超級大屎山:智雲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第507章 內陸城市的第一家虛擬體驗館303.第303章 吃相太難看,手段太野蠻第418章 萬向虛擬設備初體驗245.第245章 舉國之力的產物第18章 驚人的研發速度第454章 萬物皆可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512章 聯合發佈會289.第289章 車子太大,歐洲太小第364章 黑科技:家政機器人第218章 挖人挖到上入境黑名單152.第152章 上市首日192.第192章 新的征程第363章 短視頻全球戰略第538章 半導體五年戰略規劃第207章 3D手遊黑暗西遊第8章 電商渠道的機會第460章 間諜故事進行中135.第135章 搞手機賣流量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546章 慷慨的超級富豪們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第4章 謀劃智能機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526章 席婉清的夢境第460章 間諜故事進行中第369章 5G標準之爭101.第101章 狗男女跳頻聊天76.第76章 C級名額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33章 危機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310.第310章 28納米自主可控第513章 LSP的夢想:擬真機器人第384章 商用量子計算機計劃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176.第176章 SOC芯片危機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第27章 新品牌智雲第406章 奔赴廣城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第518章 七納米產能困局第457章 企業反腐和泄密306.第306章 技術過於先進,不便上市152.第152章 上市首日第414章 世界一流的底氣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266.第266章 互聯網行業的爸爸第505章 公佈國內上市計劃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2.第2章 高頻機海戰術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第350章 進退兩難的美FDA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490章 顧之明的威脅利誘第5章 時不待我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