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智能電動車的浪潮以及混亂

威酷電子集團要進軍智能電動車行業,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警惕,這是因爲汽車市場的特殊性。

全球汽車市場,這是一個和智能終端市場差別很大的市場,體現在各方面。

地緣性這些先不提,只提該產品本身的市場情況……智能終端行業,因爲產品價格受限,哪怕是智雲S系列手機這種高端手機,也只是大幾千塊而已,撐死了一萬出頭。

所以智能手機爲核心的智能終端市場,出現了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況,那就是高端產品佔據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市場份額,並佔據了大部分的銷售額以及利潤。

然後是中端產品銷量總體比較低。

最後則是低端產品,這個銷量非常大,但是體現在總銷售額上確實比較低,而總利潤就更低了。

經常有人說,智能手機市場上的利潤,被智雲公司拿走了一大半,水果拿走了一小半,僅僅是這兩家,就聯手拿走了手機市場上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利潤。

剩下的一羣廠商爭着搶一些殘羹剩飯。

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銷量屬於兩大頭,中間小;同時銷售額以及利潤則是高度傾向於高端市場的特殊市場。

所以威酷電子哪怕是世界第四大智能終端廠商,手機銷量全球第三,但也是沒有引起太大的重視和警惕,國外高科技行業更多的還是盯着智雲集團,只是把威酷電子當成智雲集團的小老弟,甚至是附屬企業而已。

但是汽車行業不是這樣!

汽車行業因爲單價高昂,哪怕是便宜的最低端車也得好幾萬,普遍是十多萬,二十多萬的車型,因此汽車市場是一種非常典型,傳統的金字塔結構的產品類別。

賣的最多的是中低端汽車,價格越往上銷量就越少。

這和產品本身的性能甚至質量都沒太大關係,主要是因爲價格問題……人們也知道中高端是汽車更好,但是他們消費不起。

這也導致了,世界上的各大傳統汽車巨頭們,其產品銷量以及利潤來源,大部分都是依託中低端市場,比如國內市場,賣的最好的是十萬出頭,十多萬的產品。

而國外市場的話,雖然受限於價格更貴,但是普遍也是中低端產品銷量最大……

如果威酷電子推出來的智能電動車,售價在十多萬,二十萬左右的話,那麼有可能會引來巨大的市場衝擊!

對於很多國外汽車廠商而言,威酷電子的智能電動車的威脅,比海藍汽車還要更大!

哪怕海藍汽車已經崛起好些年了,甚至在17年的時候都已經達到了過百萬的總銷量。

但實際上並沒有給各大傳統汽車巨頭造成什麼傷筋動骨的情況!

——————

在國內市場,海藍汽車裡最便宜的海藍LSMC,補貼後的價格依舊需要三十萬出頭,看似賣的很多,但是依舊不是主流,它的競爭對手反而是各種油車裡的豪華車型。

而在國外,海藍汽車的售價更貴,以歐洲爲例子,純進口的海藍SLMC在關稅以及當地運營成本以及其他地緣因素的加成下,最便宜的入門版都要折算下來五十多萬,海藍MEV還要更貴一些,起步價得六十多萬。

而海藍SEC以及海藍SEV這兩款車型,價格得一百多萬了。

這個價格在當地其實沒有太大的競爭優勢了,屬於正兒八經的豪華車型,歐洲人買也得心痛。

海藍汽車的銷量之所以高,主要還是依託了國內市場,此外依託智雲集團的海外渠道,進軍的海外市場也非常多,這個國家買一點,那個國家買一點,如此積少成多就導致了總銷量比較高。

但是具體到每個國家,包括國內在內,其實市場佔比很低的。

海藍汽車是一個豪華汽車品牌,所以哪怕它銷量已經過百萬,在汽車行業裡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但是各大汽車巨頭們的想法也是:我也要搞智能電動車……

而不是說一味的打壓和警惕……當然,這也和他們覺得自己也行有關係:你華夏的海藍汽車,華夏的其他汽車廠商可以搞智能電動車,那麼我們也可以搞嘛。

說白了,他們還有競爭的自信。

同時也是因爲過去幾年,乃至現在華夏的汽車市場還是個非常龐大的市場,對這些傳統汽車廠商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對海藍汽車亂搞小動作,小心徐申學發飆!

在國外諸多財團的眼裡,徐申學也是個很小氣,並且有仇當場就報的人……一般情況下,沒有特殊利益的情況下他們也不願意招惹徐申學那個瘋子。

之前美國那邊搞關稅,徐申學反手就報復了回去,禁止出售給最新一代的車載算力芯片給美國汽車廠商,然後反過頭來加大給日本,德國甚至韓國的汽車廠商供貨……日本以及德國的汽車廠商笑眯眯的接過了大量的車載算力芯片,在美國市場推出了一系列的擁有不錯輔助駕駛功能的傳統油車或混合動力的車型。

同時通用和福特在華夏這邊的車型,也因爲得不到最新的算力芯片,陷入了無法更新換代的局面,在輔助駕駛領域裡被其他廠商所超越。

通用和福特折騰了半天,發現自己的市場份額竟然又跌了……不僅僅在華夏跌,就連美國市場也跌。

此外動力電池領域,也拒絕了向通用和福特供應半固態電池,只賣傳統液態電池,愛要不要……

倒是特斯拉算是一個例外,雙方還處於一種比較微妙的合作狀態,但是這種合作能持續多久也很難說……具體就要看明年海藍汽車在墨西哥的工廠所生產的汽車,能否順利進入美國市場。

如果到時候不行,那麼海藍汽車和特斯拉的合作基本也可以宣告破裂了!

特斯拉現在在華夏的工廠,到時候也可以雖然還可以繼續生產,但是也只能用於出口了,在華銷售是別指望了。

大家都來一場竹籃打水一場空,各自損失大筆投資,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徐申學在這方面,是非常強勢的……你讓我進去,我也讓你進來,然後大家各憑本事進行競爭。

你不讓我進,我也把你擋在門外!

智能終端領域如此,智能電動車領域也同樣如此!

——————

海藍汽車進入的是高端領域,各大汽車廠商還能忍受。

但是現在的威酷電子要進軍智能電動車領域,這就不一樣了……全球人,哪怕是非洲人都知道威酷電子旗下的手機,主要是走中低端品牌的,哪怕威酷電子旗下的小藍MAX系列手機也賣的挺貴,銷量很不錯。

但是依舊無法改變人們對小藍以及威酷這兩個品牌的中低端認知……

實際上也的確如此,威酷電子旗下的各類智能終端產品,都是走中低端爲主。

這個品牌定位不是那麼容易改的,衝擊高端也是難上加難……消費者們一看你這牌子,就覺得你是中低端的貨色,具備良好消費能力的消費者,看都不看威酷電子的產品一眼。

但是……這個時候威酷電子跑出來說我要搞智能電動車,而且對外透露的是要打造普通人也能消費得起的智能電動車。

再集合威酷電子那強悍的供應鏈整合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性價比等因素……很多人就開始流口水了。

如果說四千塊的小藍手機,誰買誰傻。

但是如果是十來萬,二十萬左右的小藍智能電動車,再把性價比做好一些,外觀設計好一些,很多人是忍不住動心的,同時也引起了大量傳統汽車廠商警惕!

不管怎麼樣,小藍也是個世界知名品牌啊,哪怕之前做的是中低端的智能終端產品,但也是世界頂級的品牌廠商啊。

這種廠商搞出來的東西,可比一大票所謂的造車新勢力靠譜多了。

威酷電子集團不管怎麼說,人家都是國內第三大市值的上市企業,徐申學旗下的核心企業之一,至少你不用擔心它破產跑路以及各種售後,質量等基本上的問題。

大企業,怎麼也比那些小作坊靠譜啊!

再者,威酷電子這種玩智能終端,也算是高科技領域的企業搞電動車,那麼其設計理念,經營理念其實和傳統的汽車廠商是有巨大區別的,威酷電子在新聞發佈會,也放出來了一些設計概念圖,外形科幻又時尚。

這就更吸引了人們的好奇以及同行的警惕乃至擔憂了。

數天後,威酷電子集團的CEO白啓文,接受了一家媒體的專訪,談及了諸多事情,同時也回答了國內諸多普通消費者,甚至很多投資者們,汽車同行們極爲關心的事:智能電動車業務。

“最近幾天,很多朋友們都在關注我們的智能電動車計劃,尤其是售價問題,對此,我想說的是,請大家放心,我們威酷電子一直以來的宗旨就是,產品要讓大部分人買得起,用得起,而智能電動車也不會是例外!”

“什麼時候推出?這個還需要時間,雖然是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但是一款智能電動車的設計研發是需要時間的,從子系統設計研發,再到整車設計,測試等,需要一步一步的來,並且要在每一步都做到最好。”

“因爲我們不僅僅希望造出來大家能夠買得起的車,更要造開起來安全的車!”

“此外,我可以提前透露的是,我們的新車的動力電池系統,將會採用最先進,最安全的半固態電池,不僅僅續航大幅度提升,更重要的是將會比現有的鋰電池更加安全!”

白啓文接受專訪的時候,透露出來爲數不多的信息,也是迅速引起來了人們的關注。

一片傳統汽車高度關注,並用憂心忡忡的目光看着威酷電子的動作!

——————

無獨有偶,當威酷電子這邊搞汽車,白啓文接受專訪透露信息的時候。

國內的其他大企業也一個個也開始搞智能電動車了。

幾家互聯網企業,想要搞電控系統,研發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然後找傳統汽車廠商合作搞汽車……畢竟搞軟件部分是他們比較擅長的,而硬件部分的話說實話就不太行了,跨行太嚴重了。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說,現在的智能電動車,就是給智能手機安裝上輪子,但問題是智能手機也不好搞啊!

因此這些互聯網企業搞的是智能輔助駕駛部分,不涉及整車製造。

反倒是大米那邊,直接宣佈要玩整車製造,要推出大米品牌的智能電動車。

都是玩中低端智能終端的,都是靠着抱智雲這個大腿混的設計組裝類企業……沒道理威酷電子可以搞,他們大米就不行啊?

所以他們反應迅速啓動的智能電動車計劃,號稱要打造國民價格,同時又性能頂級的純電轎車!

當然,說是這麼說,但是他們實際上非常謹慎的……並沒有和一些所謂的新勢力車企一樣,大手筆直接開始砸錢。

因爲這年頭的智能電動車行業投資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新勢力造車廠商,砸錢一個比一個兇猛,不知道的人還以爲,它們比海藍汽車,智雲集團還有錢呢。

而過高的成本,對於大米那邊也是無法接受的,畢竟品牌價值就在這裡擺着,它們也不可能搞太貴的車,賣不出去的……

它們之所以下決心跟進,主要還是看了威酷電子那邊也搞,而且似乎投入也不是很大的樣子……如果不是有威酷電子在前頭趟路,它們是不會現在就嘗試搞什麼智能電動車的。

問題是,威酷電子真搞了啊!

然後問題就來了,威酷電子可以搞,爲什麼我們大米不行呢?

至於成本高,我們慢慢來,摸着威酷電子過河嘛,看看是不是真的要花大幾百個億甚至上千億搞智能電動車。

也不能怪大米的管理層小心謹慎……主要是最近幾年,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廠商們表現的太嚇人,而且到處宣揚各種高成本。

動不動就是幾百億投資的,就這,也沒搞出來什麼堪用的車型,一個比一個虧的厲害。

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智能電動車,除了海藍汽車這個當之無愧的霸主外,就剩下比亞迪、北汽這兩家賣得比較好了,而剩下的賣的比較不錯的車型,也是傳統汽車廠商轉型而來的國產自主品牌電動車。

這是一個目前新能源車領域裡比較矛盾的一點……甚至讓大米的管理層都非常疑惑的一點。

咋一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似乎很高,但是人家威酷電子那邊似乎也沒真花多少錢啊。

最大筆的開支就是收購了一家小車企,但是也才花了十多個億,就算是後頭還有改裝、升級工廠的開支,打通供應鏈,整個生產鏈條上的投資,估計撐死了百來億。

再加上什麼研發,廣告營銷以及門店鋪設費用這些,估計也得一百多億。

設計研發營銷領域以及生產領域加起來,估計有個三四百億也就差不多了。

而威酷電子集團的財報公佈的擬投資數目,也是三百億。

一邊是威酷電子說三百億就夠用了,一邊是說其他造車新勢力說哪怕是有三五百億還不夠用!

這就相互矛盾了啊!

造智能電動車到底要多少錢?

大米那邊是跨行玩,心中也沒底,因此他們是非常謹慎啊!

讓他們謹慎的另外一個造車資質問題。

這個製造以及銷售乘用車的資質,也不是那麼好解決的。

不是所有車企都是海藍汽車,可以獲得特批的製造以及銷售汽車牌照的。

其他車企,哪怕是威酷電子也得老老實實按照規矩來,而這難度並不小。

爲了解決造車資質問題,威酷電子一開始是選擇找海藍汽車那邊進行合作,但是海藍汽車那邊自己的產能都不夠用,哪有多餘的給他們啊。

同時海藍汽車那邊的管理層,也擔心合作後會拉低自己的品牌價值。

此外威酷電子造車,在海藍汽車的管理層看來,其實也是一種挑戰和威脅……而且是不小的威脅。

雖然大家都是屬於徐申學這個老闆手底下的企業,然後兩家公司之間依舊有着各自的利益。

管理層以及技術人員拿的可是各自公司裡的薪資以及大量的股票期權,公司的經營情況好壞,直接影響了他們的收入。

上頭的大老闆徐申學要推動威酷電子搞中低端的電動車,還讓海藍汽車把一些關鍵專利,技術付費授權給威酷電子,但是這已經是極限了。

再多的話,海藍汽車那邊的管理層就要跑到徐申學家門口上吊去了……

你徐大老闆要扶持威酷電子可以,但是你不能拿着海藍汽車十多萬名員工的利益去扶持啊。

徐申學對此也很清楚,手底下的企業多了,不可避免就會遇上這種事,各企業之間開始出現山頭主義,各自爲了各自的利益而行事。

很多時候徐申學也需要綜合考慮旗下各企業的情況,也不能強行拉郎配的。

這種情況下,威酷電子嘗試和海藍汽車達成合作的計劃沒能成功,但是不要緊,國內遊造車資質,但是經營不太行的車企雖然少,但還是有的。

威酷電子很快就找到了一家經營情況不樂觀,但是擁有轎車資質的國內汽車廠商直接收購。

至於自主申請,威酷電子一開始就放棄了這條道路!

造車資質一向來都很難申請,早期階段不用說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很難申請。

稍微寬鬆一段時間的階段是海藍汽車成立後,爲了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曾經一度對新能源的資質有所放寬鬆,但是也依舊非常困難申請。

現在國內的諸多造車新勢力廠商,其實都不是獨立申請的造車以及銷售資質,而是通過掛靠或收購的方式來解決……但是真正獲得的其實也不多,只有少數幾家實力強悍的。

威酷電子一開始想要省點錢,找海藍汽車掛靠,但是計劃不可行後,乾脆花費了大約十五億收購了一家擁有資質的小車企。

說起來也搞笑,這個小車企早已經面臨破產邊緣,要啥沒啥,就只剩下個造車資質……但是就這,依舊賣了十五億。

光是解決一個造車資質問題,就花了威酷電子十五個億……這種情況也是說明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進入門檻,正在迅速提高!

不管是收購也好,掛靠也好都很難的。

現在已經不是四五年前的時候,隨便拿個PPT,搞個亂七八糟的所謂新能源車,就能通過掛靠的方式把車出來進行銷售並騙補。

現在沒點硬實力,資金不充足的話,別說獨立申請資質或收購擁有資質的廠商,就算是掛靠也不給批!

當然,這些所謂的難題對於威酷電子這樣的企業而言,不算什麼大問題!

實際上以威酷電子的實力,就算是獨立申請造車資質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無非就是要等一段時間,把各種準備工作做紮實了而已。

爲了避免夜長夢多,威酷電子採取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直接收購了一家小車企來解決這一問題。

獲得了造車資質後,威酷電子又在收購來的工廠上進行停產大升級改造……原來的這家小汽車的工廠,說是有年產三十萬的產能呢,但實際上已經非常落後,根本沒辦法生產現代頂級的電動車,整個工廠都需要進行升級大改造。

這樣改造過後的工廠,才能夠的真正意義上生產智能電動車!

同時也在準備佈局第二座智能電動車工廠……以威酷電子的體量,是不可能滿足於只產銷三十萬臺車的,他們的目標以及野心也挺大的,在未來肯定是要奔着年產銷量五十萬輛,甚至百萬輛去的。

所以進行提前的投資佈局就很有必要了。

威酷電子的一連串動作,也持續推動了威酷電子的股價繼續上漲……投資者們對威酷電子進軍智能電動車行業還是比較看好的。

對於其他新勢力車企或者傳統車企而言,搞智能電動車困難重重,投資也是極爲龐大。

但是很多對於其他車企而言非常困難的事,對於威酷電子而言並不算什麼問題。

比如困擾無數造車新勢力的資質問題,威酷電子直接花錢收購……當然,這並不是說其他新勢力車企沒這個錢收購,而是人家不賣給他們!

擁有造車資質的當地,可都指望着利用這張資質盤活當地的造車產業呢,想要的引入實力強悍的玩家,而不是跟風進來的投機者。

所以不是什麼新勢力廠商去收購擁有造車資質的車企,人家都會賣給你的。

而威酷電子則是沒有這個顧慮……實際上威酷電子當時還有好幾個選擇呢,三個地方都邀請威酷電子過去投資,造車資質都給你直接準備好了,你過來花錢收購就行。

他們的要求也簡單而統一,就是希望能夠依靠威酷電子這種巨頭企業,拉動,盤活當地的汽車產業鏈。

威酷電子經過綜合考慮之後,才選擇了其中一家。

同樣的,對於其他新勢力車企而言,很難的電控,尤其是智能輔助駕駛部分,他們都得自研,要麼使用爛大街的EYEQ平臺,但是威酷電子確實有着智雲集團的技術支持,直接就獲得了輔助駕駛的人工智能算法,後續依託這一算法進行適配就可以了。

而品牌以及廣告營銷這些東西,威酷電子也是頂級水準!

再怎麼說,人家也是世界第四大智能終端廠商,牌子很過硬的!

而廣告營銷能力也是頂級水準,各種硬廣告或軟推廣玩的飛起……威酷電子每年在廣告營銷領域裡的投入都是三百多億呢。

威酷電子一年僅僅是打廣告的錢,比國內絕大部分上市期的總營收還要高!

資質、資金、技術等領域上,威酷電子都是擁有巨大優勢的。

這些都讓投資者很好看威酷電子,也讓很多消費者們比較期待威酷電子的電動車。

同時也讓大量汽車廠商警惕威酷電子的進場!

在智能電動車一片混亂之中,智能終端領域以及智能機器人領域,則是迎來了新的浪潮!

十二月月底,智雲集團正式舉辦了冬季新品發佈會,準備發佈多種重磅產品,包括新一代的智能機器人以及AI眼鏡等足以引起巨大轟動的新產品!

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第364章 黑科技:家政機器人第521章 智雲超導材料工廠245.第245章 舉國之力的產物159.第159章 仙女山控股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第529章 火爆的虛擬設備第388章 買房買車相親171.第171章 內部慶功以及自研芯片手機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546章 慷慨的超級富豪們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326.第326章 公交地鐵上的S15MAX第56章 空中飛人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274.第274章 歡迎來看大煙花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133.第133章 徐申學要搞黑科技了第360章 AI無人機首飛136.第136章 新產品新需求第490章 顧之明的威脅利誘第439章 白富美的主動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123.第123章 S9的全球爆火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第3章 野望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98.第98章 很黑且霸道的智雲APP80.第80章 憂患意識(第八更)180.第180章 收購圓晶廠第9章 互聯網品牌手機172.第172章 H20手機以及內存閃存佈局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第430章 趙立全考察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117.第117章 S9發佈會(三)13.第13章 顏值即正義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第403章 超級黑科技:常溫超導面世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第210章 大哥,要挺住(6K)82.第82章 海外運營商也來了(第十更)180.第180章 收購圓晶廠第50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價第557章 人工智能的基礎:萬億瓦時電量!第354章 歐美的破防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254.第254章 老闆就是霸氣第37章 孿生兄弟威酷小藍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150.第150章 S10發佈會(二)171.第171章 內部慶功以及自研芯片手機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75.第75章 有錢人真變態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66.第66章 融資談判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第24章 靈活的底線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271.第271章 全球科技峰會一樣的智雲發佈會294.第294章 制裁和衝突第426章 新一輪的工業革命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559章 財報和影響第14章 小而美的小藍手機第54章 林家小姐171.第171章 內部慶功以及自研芯片手機第39章 融資計劃第202章 面對財團,他要保持基本的尊重248.第248章 被各種抄襲碰瓷的智雲手機第34章 爲了五百萬獎金拼了166.第166章 未婚夫婦看房記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72.第72章 上架感言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144.第144章 獨特的高端供應鏈體系第215章 卷着卷着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第491章 全新虛擬時代的到來!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第381章 抱團出海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123.第123章 S9的全球爆火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81.第81章 智雲半導體(第九更)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448章 AI眼鏡引發的風口爆發
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第364章 黑科技:家政機器人第521章 智雲超導材料工廠245.第245章 舉國之力的產物159.第159章 仙女山控股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第529章 火爆的虛擬設備第388章 買房買車相親171.第171章 內部慶功以及自研芯片手機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546章 慷慨的超級富豪們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326.第326章 公交地鐵上的S15MAX第56章 空中飛人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274.第274章 歡迎來看大煙花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133.第133章 徐申學要搞黑科技了第360章 AI無人機首飛136.第136章 新產品新需求第490章 顧之明的威脅利誘第439章 白富美的主動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123.第123章 S9的全球爆火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第3章 野望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98.第98章 很黑且霸道的智雲APP80.第80章 憂患意識(第八更)180.第180章 收購圓晶廠第9章 互聯網品牌手機172.第172章 H20手機以及內存閃存佈局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第430章 趙立全考察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117.第117章 S9發佈會(三)13.第13章 顏值即正義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第403章 超級黑科技:常溫超導面世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第210章 大哥,要挺住(6K)82.第82章 海外運營商也來了(第十更)180.第180章 收購圓晶廠第50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價第557章 人工智能的基礎:萬億瓦時電量!第354章 歐美的破防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254.第254章 老闆就是霸氣第37章 孿生兄弟威酷小藍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150.第150章 S10發佈會(二)171.第171章 內部慶功以及自研芯片手機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75.第75章 有錢人真變態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66.第66章 融資談判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第24章 靈活的底線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271.第271章 全球科技峰會一樣的智雲發佈會294.第294章 制裁和衝突第426章 新一輪的工業革命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559章 財報和影響第14章 小而美的小藍手機第54章 林家小姐171.第171章 內部慶功以及自研芯片手機第39章 融資計劃第202章 面對財團,他要保持基本的尊重248.第248章 被各種抄襲碰瓷的智雲手機第34章 爲了五百萬獎金拼了166.第166章 未婚夫婦看房記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72.第72章 上架感言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144.第144章 獨特的高端供應鏈體系第215章 卷着卷着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第491章 全新虛擬時代的到來!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第381章 抱團出海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123.第123章 S9的全球爆火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81.第81章 智雲半導體(第九更)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448章 AI眼鏡引發的風口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