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徐申學對王林徒的工作,還算是滿意的。
在王林徒接管智能終端事業部之前,全球範圍內的智能終端市場就已經進入存量市場,全球的智能手機銷量逐年下降,其他的幾種主要智能終端也同樣進入了存量市場。
而具體到智雲集團的智能終端業務裡,則是C系列手機逐年衰退,A系列手機長期銷量不振。
平板電腦已經過了輕辦公的市場潮流,整體的市場銷量日漸萎縮。
智能手錶的銷量也可以說到頂了。
同時智雲集團的智能終端業務還面臨着衆多廠商的集中圍剿……不是常規意義上的一個兩個廠商的競爭,而是所有的智能終端廠商都盯着智雲競爭,形成了圍剿的局勢。
在海外國家市場裡,有水果、四星正面競爭,然後還有國內的華威、威酷電子的高端機型也逐步在海外發力。
其中的威酷電子別看它賺的不多,但是它的手機,尤其是小藍MAX系列也是非常強勢,三四千元的價格還能賣三千多萬臺呢,在海外市場也賣的非常火爆。
在國內市場,這個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裡,華威、OV以及威酷電子,大米等廠商,一個個都把智雲手機當成了挑戰的目標。
智雲集團的C系列手機逐步衰落,最後被迫全面停產退市,也是因爲衆多廠商的圍剿下……一個個都盯着智雲C系列手機打呢。
很多手機廠商發佈新款手機的時候,都喜歡把智雲C系列手機拉出來當反派踩一腳。
同時他們也在集中圍剿A系列手機!
至於S系列手機倒是好一些,飄的太高他們一時半會倒是威脅不到。
在衆多手機廠商的集中圍剿下,智雲集團的手機業務,除了S系列持續發展外,其他的手機系列都面臨巨大的威脅,尤其是C系列以及A系列。
王林徒接管的智能終端事業部,其實面臨着巨大外部壓力以及內部壓力。
而王林徒正式接管智能終端業務之後,制定了一系列的智能終端策略。
首先是繼續穩住至關重要的S系列,保持品牌格調,儘可能的推出更多的新技術。
其次則是大力推動SX/SXL這個系列的發展,吸納二手機用戶的同時,也是滲透進入三四千元的中端偏高市場。
最後,則是持續推動新雲品牌的發展……過去一年裡新雲品牌的運營可以說相當成功。
過去一年裡,新雲品牌的手機銷量已經突破了四千萬臺,作爲一個代替C系列手機,主打中端市場的新手機品牌,哪怕是有智雲集團這麼個龐然大物作爲靠山,但是能夠做到這個程度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也正是新雲手機的銷量大漲,才能夠讓智雲集團的手機整體銷量,維持在三億臺出頭規模。
如果去年的新雲手機沒有大幅度增長的話,那麼智雲手機的銷量估計都要跌破三億臺大關。
雖然新雲手機的業務毛利率比較低,但是好歹能有銷量,而有了銷量就能夠持續賣出去更多的核心零配件,如W系列SOC,內存芯片,閃存芯片,屏幕成本,這對於集團的整體利潤貢獻還是很大的。
此外更多的銷量,還定位中端市場,可以繼續採用成熟技術的零配件產品,進一步延長成熟零配件產品的壽命期,這對於智雲集團的手機業務的整體成本攤薄是有很大好處的。
新雲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子公司不怎麼賺錢,不代表智雲半導體,智雲儲存,華星科技不賺錢啊……
所以,手機的銷量對於智雲集團而言還是很重要的。
S系列爲核心主力,再加上SX/SXL爲輔助,然後再算上主打兩三千元市場的新雲手機……最後還有個作爲添頭,最近幾年半死不活,但是也能維持一千多萬臺的A系列。
智雲集團的手機業務,過去一年裡銷量達到了三億一千萬左右,繼續穩坐全球手機銷量榜第一!
繼續大幅度領先四星以及威酷電子!
其他的智能終端產業也是持續穩定,銷量沒有跌,售價也沒有下跌,相反隨着技術成熟了,成本下降,毛利潤還有所增長。
在存量市場裡,銷量不跌,營收不跌就已經算是勝利了,更別說還能進一步提升利潤。
在王林徒的掌管下,過去一年裡的智能終端業務,營收達到了三千三百億美元左右,毛利潤達到了一千三百億美元。
這個成績在徐申學看來已經算是很不錯的……營收和利潤持續維持小幅度的增長,在當下的市場裡已經算不容易了。
所以,徐申學對王林徒的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
在王林徒的彙報結束後,徐申學對他的工作成績表示了認可,同時也給他送上了一份不錯的年終獎禮物:一份價值一點五億元的股票激勵!
王林徒作爲集團高級管理層,其薪資待遇是和工作成績直接掛鉤的,基本年薪其實也不多,才三千五百萬元。
三千五百萬的年薪,對於王林徒這種級別的高級管理層而言,其實不算高……他可不是普通的企業高管,而是一個掌管兩萬多億營收業務的高級管理層。
王林徒的薪資,更多的是體現在股票激勵上。
根據他目前的工作合同,每年可以獲得價值五千萬到五億元不等的股票激勵……具體能拿多少,就要看他的工作成績了。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福利待遇之類的,比如安保措施、專屬公務機、公務出行的日常待遇等等,不過那些都不太好算錢了。
王林徒的薪資待遇,其實對比之前的謝建勇還不如了……謝建勇在正式退休前,綜合年收入可以達到五個億以上!
大型高科技企業的高級管理層,收入都非常可觀的!
謝建勇也好,王林徒也罷,他們的收入其實都非常高……主要是這兩個人一個個手裡都拿着大量的智雲集團股票呢。
這兩個人,作爲早期核心員工,在智雲集團正式上市之前就獲得過大筆的期權,後續工作多年也陸續獲得了不少的股票激勵。
謝建勇如今退休了,但是其持有的智雲集團的股票可不少,這些股票價值至少千億以上……人家也是超級富豪來着。
王林徒少一些,但是持有的股票價值也是有兩三百億的。
所以別看智雲集團……或者說徐申學旗下的各企業裡的高級管理層也是打工的,但實際上一個個都是超級富豪,身家幾十億,幾百億都是常態。
至於幾個億身家的員工,那更多了……
智雲集團上市前的早期管理層以及研發員工到現在,如果中途沒有傻乎乎賣掉股票的話,身家基本都能到這程度……
徐申學在早年的時候爲了拉攏人才,穩定研發以及管理層團隊,在股票激勵這一塊上是相當大方的。
別說這些人了,就算是當年公司裡的掃地阿姨,當年也是能拿少量股票激勵的,這些股票如果留到現在的話,那也是價值上千萬呢。
徐申學基本上沒有虧待當年和自己一起奮鬥的早期員工!
當然,中途賣掉了股票那就是屬於另外的故事了。
相對來說,後期加入的員工那麼身家就要少的多……沒辦法,入夥的晚了,已經過了創業階段了。不過光是拿工資和股票激勵,智雲集團的員工們每年的綜合收入也不低,在國內是屬於獨一檔的範疇……
王林徒這邊負責的智能終端業務板塊,維持了穩定,還略有增長,徐申學是比較滿意的。
而其他業務的話,則是有好的也有壞的。
其中最爲顯眼的自然是屬於半導體板塊……過去一年裡隨着人工智能的持續火爆,智能化電動車市場的持續發展,然後各種各樣的搭載所謂人工智能的終端也是層出不窮!
同時還有智雲集團自身的虛擬設備以及機器人業務的大幅度增長,也推動了對算力芯片的整體需求!
這些都極大的刺激了對各類算力芯片的需求。
APO系列顯卡,PX芯片,ZY芯片,EYQ芯片,LC系列芯片這幾個代表性的算力芯片,過去的一年裡出貨量持續大漲,並且溢價極高。
這些都爲智雲半導體帶來了豐厚的營收以及利潤!
同時還拉動了智雲儲存、智雲微電子的營收以及利潤增長。
智雲半導體業務板塊繼續維持了高速增長,勢頭非常不錯。
除了半導體業務板塊外,還有虛擬設備以及機器人業務。
虛擬設備作爲剛起步一年的業務,實際上還處於虧損階段……主要是虛擬設備的成本太高,同時爲了擴大市場智雲集團採取了前期低毛利,持續壓低產品售價,以換取更大的市場容量的策略。
這導致了虛擬設備雖然賣的不錯,過去的一年賣出去了接近五十萬臺的虛擬設備,營收也有四百多億美元,但是卻虧損了五十多億美元……主要是過去一年裡的虛擬設備雖然賣的多,但是虛擬設備業務本身不怎麼賺錢,同時還需要持續投入研發,建設售後渠道,持續進行廣告宣傳營銷等。
最後導致了整體業務的虧損!
但是誰都知道,這種虧損只是暫時的……實際上只要智雲集團自己願意,分分鐘就能扭虧爲盈,甚至大量賺錢,只需要降低虛擬設備的持續研發投入力度,然後把產品價格略微拉高一些就行了。
問題是,智雲集團自己不願意啊……
人家智雲集團的野心大着呢,現在是寧願虧本也要持續培育市場,然後期待着未來每年能夠把虛擬設備的營收做到幾千億美元,年利潤超過千億美元的程度。
短期區區幾十億美元利潤或虧損,人家智雲集團都不放在眼裡!
這個經營策略,其實也是效仿了前期的機器人業務的經營策略:前期不賺錢甚至虧損,持續拉低產品售價,擴大市場容量。
前期的智雲集團機器人業務也是持續虧損,年營收幾百億美元了竟然還虧損,這讓外頭的一票普通人看了都搖頭,但是投資者們看了則是高興不已,紛紛增持股票……大家都等着智雲集團把機器人市場做起來後收割呢。
而智雲集團也沒有讓投資者們失望!
得益於智雲集團持續降低機器人的成本以及售價,主打十多萬的入門級機型,過去的一年裡,智雲集團的機器人年銷量突破了三百萬臺,這是個非常巨大的銷量突破。
而巨大的銷量也帶來了不錯的營收,全年下來獲得了超過七百億美元的營收,並且實現了不錯的利潤,其硬件毛利潤已經達到了一百二十億美元。
並且還在持續維持高速增長,外界很多分析師們信誓旦旦的認爲,明年智雲集團的機器人銷量,有望突破五百萬臺,營收有望達到一千二百億美元以上,毛利潤有望達到兩百五十億美元以上。
這個銷量、營收、毛利潤的高速增長……可以說是得益於智雲集團過去幾年裡在機器人業務上的持續成本以及售價的大幅度壓縮。
如果智雲機器人一開始就賣上百萬,並且維持這種高售價的話,一年能夠做到幾十億美元營收也就撐死了……畢竟上百萬元的機器人,銷量會很低的!
現在的賣十多萬售價的機器人,雖然單機售價低,利潤也不算高,但是量大啊!
而且還是那句話,機器人業務賺的少,不代表智雲集團的半導體業務賺的少啊……這機器人裡的EYQ芯片,ZY芯片溢價可是很高的。
這一點,放在虛擬設備上也通用!
虛擬設備看似虧損了,但是搭載在虛擬設備上的APO顯卡以及ZY芯片,WZ320服務器CPU,先進的DDR5內存,先進的3D NAND閃存……再加上一些自研的傳感器等零配件。
這些東西可都是賺錢的!
шшш .т tκa n .¢O
比如虛擬設備裡最貴的零配件就是APO顯卡,其統計成本的時候,是按照智雲半導體的對外供貨價,再稍微給點折扣來統計成本的,比如APO4600S/80GB的顯卡,是按照十三萬每張來統計成本的。
但是隔壁的智雲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統計APO4600S/80GB顯卡的成本時,其實只有一萬七千元……十三萬的內部售價裡,有十一萬三千元可都是智雲半導體的毛利潤。
具體算的話,提供大寬帶顯存的智雲儲存,他們提供80GB的HBM2顯存,內部供貨價是一萬塊左右,HBM2顯存,也是APO顯卡里最貴的零部件!
負責代工的智雲微電子,他們負責GPU核心的代工,還負責APO顯卡的先進封裝,內部報價是大概六千塊左右……其中GPU核心代工倒是不要多少錢,都是十二納米工藝的成熟工藝了,很便宜的。
主要是2.5D封裝工藝價格貴,封裝一塊APO4600S顯卡,智雲微電子內部報價是五千元左右,很貴的!
再加上其他一些雜七雜八,但是不值幾個錢的硬件成本,那麼APO4600S整體的硬件成本大概也就一萬七千元左右。
這意味着,虛擬設備業務那邊每用一塊APO4600S顯卡,智雲半導體就能賺十一萬三千元的毛利潤……售價八十萬左右的入門級虛擬設備,單臺機器用兩塊的話,那麼就能給智雲半導體貢獻二十二萬六千元的毛利潤。
然後智雲半導體在虛擬設備上用的ZY芯片、英偉達品牌的X5高端遊戲顯卡,還有其他一些芯片上還能再賺大幾萬!
智雲集團每賣出去一臺八十萬售價的虛擬設備,智雲半導體就能從中賺至少三十萬以上……這可不是說營收,而是毛利潤!
虛擬設備如此,機器人業務也有點類似,EYQ芯片以及ZY芯片都是比較貴,溢價非常高的……給智雲半導體能夠帶來不菲的利潤。
現在的虛擬設備業務以及機器人業務裡的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給智雲半導體打工了……自己苦哈哈的做產品,產品利潤沒多少。
反倒是智雲半導體屁事不幹,躺着賺大錢……這些搞半導體的心太黑了,竟然都還弄個APO4600S這種倒吸牙膏的產品來收割他們這些兄弟部門,臉都不要了!
但是,這些也讓智雲集團旗下的半導體業務板塊,在去年迎來了巨大的營收以及利潤增長。
進而大幅度拉動了智雲集團的整體營收以及利潤增長。
去年,智雲集團旗下所有業務,包括智能終端業務、半導體業務、虛擬設備業務、智能機器人業務,再加上軟件以及互聯網業務板塊、智雲計算業務板塊(雲計算、服務器)。
智雲衛星、智雲航空等附屬業務!
然後還有售後業務以及數據線、藍牙耳機,鍵盤等外設業務板塊。
對外各廠商供應一些常規的零配件業務。
再加上一個金融投資業務……智雲集團那麼多現金資產也需要進行打理,會進行一些財務投資的,不過都是投資一些固定收益、低風險的產品,如部分國家的國債,其他一些大企業的價值股票等各類有價證券產品。
以規避各國貨幣的通貨膨脹爲主要目的,倒也不是說真爲了賺錢。
然後還有一大堆控股公司、投資企業所帶來的分紅或市值/估值上漲所帶來的收入。
過去的一年裡,智雲集團的整體營收再一次創下了記錄……不僅僅是智雲集團公司自己的記錄,同時也是全球所有企業的記錄!
其營收規模達到了驚人的七千七百三十億美元,這個營收其實都還在很多分析機構的預期之內,去年年初的時候,很多分析機構就認爲,智雲集團的營收應該能夠達到七千五百億美元到七千八百億美元之間。
但是利潤非常驚人,達到了兩千億美元,這大幅度超過了之前很多分析機構的預估,之前很多分析機構的普遍預估是一千八百億美元,這直接超出了兩百億美元呢。
智雲集團的利潤超預期增長,這主要是去年的算力芯片大規模出貨並且毛利率非常高……
當然,智雲集團賺錢多,但是各種支出,尤其是研發成本支出以及半導體業務板塊的財務支出,也是再一次創下了歷史新高,讓很多人看了都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