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你敢用我就敢賣

徐申學舉辦了機器人和X14智能無人機的聯合發佈會,不僅僅介紹了這兩種產品,而且還讓這兩種產品進行了聯合展示。

X14智能無人機吊裝着發佈會裡新發布的Yun Robot D型在低空中以一百多公里的時速進行飛行,隨後把無人機後,無人機離開,這款六足機器人開始執行預定的複雜地形的作業。

牢牢的固定在狹小的平臺上,然後使用其機械臂進行各種作業演示,包括焊接、切割、扭螺絲等一系列操作。

這款六足機器人,定位上就是一款側重於工業應用的機器人,標配了機械作業高級模式的數據模型……當然,這種售價達到四五十萬的高端機器人,可不是用來什麼取代普通工人的,而是用來執行危險、複雜環境下的作業,比如一些搶修任務等等。

同時爲了更好的進行這種高危作業,該機器人除了依靠AI自主行動外,還可以通過後方的遙控設備進行遙控。

後方的操作人員依靠VR設備,動作捕捉設備,體感傳感設備等組成的操控設備,再加上人機交互系統,用來對機器人進行精密操控。

這一場演示,本來是爲了演示X14智能無人機的飛行性能,同時也是爲了演示Yun Robot D型的複雜環境下的施工能力。

但是卻是讓很多人看了這一場演示後,生出了不太一樣的想法。

太平洋對岸,美國那邊的一個研究機構裡,不少人瞭解到了X14智能無人機之後,就有了不少的新想法。

尤其是X14智能無人機低空快速調運機器人的場景,讓他們看了都想要吞口水……好的東西啊,好想要啊!

這X14智能無人機,雖然續航只有一百多公里,最大載重不過三百公斤……從這看起來和直升機差距極大,哪怕是諸多輕型的直升機,在其飛行參數也要超過這個標準。

但是這個X14智能無人機,最大的特性並不是速度,載重,而是低門檻……這破玩意,根本不需要飛行員,可以獨立自主的飛行,撐死了就是再部署一個地面控制中心進行一定的遙控而已。

同時其低空飛行性能也相當誇張……在距離地面只有七八米的高度上進行時速一百多公里的高速飛行,直升機雖然也能做到,但是風險極大。

直升機雖然號稱可以進行樹梢高度的飛行以及執行任務,但實際上這麼做風險極大,因爲在距離地面比較低的時候,氣流會變的非常複雜多變。

經常有直升機在低空中飛的好好的,但是突然就莫名其妙的墜毀了……飛行員沒有失誤,也不是機械故障,這就是因爲遇到了地面附近的複雜氣流而突然導致飛機失去升力。

但是X14智能無人機,人家本來主打的就是低空飛行,再加上還有八個螺旋槳,其容錯性遠遠超過直升機,再加上X14的飛行控制系統也是相當牛逼,小疆科技在多旋翼飛控這一塊上,可不僅僅是領先全球那麼簡單,而是超過其他企業至少十年以上的技術差距。

多旋翼帶來的更大容錯性、多旋翼飛機的頂級飛控技術、VT人工智能飛行系統、再加上海量的傳感器,這些集合起來後就給X14智能無人機帶來了卓越的低空飛行性能……

這讓很多國家的軍方人士看了流口水啊……這玩意,你徐申學拿去做什麼低空經濟那不扯淡嘛……這東西,最適合的地方根本不是在民用運輸領域,而是應該出現在戰場上。

而且低空經濟還存在諸多法律麻煩,不說海外那些國家很難搞,就算是你徐申學自家的地盤上,也不好搞商業化啊。

但是……如果在戰場上,可不需要講究什麼交通法律,追究誰的責任……甚至就連很多人擔心的無人機的飛行安全性能這些通通都不是問題。

這東西就算飛行安全性能再差,也比各國普遍裝備的各種輕型或中性直升機強!

美國那邊的內部機構,很快就搞出來了一個分析報告,認爲這種X14智能無人機,的非常適合用來前線的中短距離的傷員運輸,物資補給等任務,必要時候甚至可以作爲人員運輸工具來使用。

考慮到其飛行高度,甚至比傳統的直升機還要更低,其戰場上的生存空間會遠遠超過傳統的直升機,其戰術價值極大。

試想一下,一架X14智能無人機,在距離地面七八米左右的高度,以時速一百多公里高速掠過……傳統的防空導彈連看都看不到它,更別說打下來了。

就這,人家還能確保安全性,因爲人家是人工智能在飛……只要硬件上滿足需求,那麼人家人工智能都能飛,高度一百米和高度十米,甚至一米,對於人工智能而言區別都不大。

這其實也是X14智能無人機,一口氣安裝了六個高性能激光雷達的緣故,就是爲了實現超高精度的飛行控制。

而相控陣雷達,又能給X14智能無人機帶來更遠的探測、掃描距離。

高倍數超清攝像頭,則是可以中近距離上的各種數據。

在這些傳感器數據的支持下,X14智能無人機能夠在距離地面很低的高度上進行高速飛行,並且還能隨着地形上下起伏呢……

同時這東西還不需要飛行員,這意味着進行單純的物資運輸的時候,並不會出現人員傷亡。

這個X14智能無人機,可以作爲傳統直升機一個非常好的補充,甚至代替部分作用。

唯一的問題就是,X14智能無人機是華夏的!

不過……問題雖然有,但是不大!

他們很快也啓動了自己的類似低空人工智能無人機項目……但是天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做出來。

而在之前,倒是可以先賣點小疆科技的X14智能無人機先用一用。

很快,就有一家來自菲律賓的商業公司找小疆科技訂購了X14智能無人機,而且訂購的數量還不少,全都是長續航頂配版,無人貨運型號十架、載人型號五架,同時還附加採購了一套地面控制中心,一大批的備用輪換電池組……甚至連充電樁也有。

這家公司是搞旅遊業的,他們所採購的這些X14智能無人機,是用來進行商業運營。

整個訂單的金額可不低,達到了兩千多萬美元。

其中的X14智能無人機長續航版本無人貨運型號,單套,包括飛機本身、便攜儀遙控設備、附帶的常規充電樁,小疆科技對外報價是八百萬;載人版因爲附加了有人駕駛模塊,所以更貴一些,要九百多萬。

同時考慮到電池成本並不是主要成本,也是爲了典型一開始的飛機的整合續航能力,因此這一次發佈裡,只有一個長續航版本,並沒有短距離續航版本。

無人機和電動車還是不一樣的,電動車的至少半數以上的硬件成本都是電池。

但是無人機裡的更多的硬件成本,則是來源於其各種傳感器,電控設備,電機甚至機體本身,電池組反而是屬於成本的小頭……其中的僅僅是兩千多線超高精度,同時還要滿足航空飛行的諸多苛刻需求的高性能激光雷雷達,都得三十幾萬一個,其他的五個輔助激光雷達也不便宜,價格都得十萬以上。

而X14無人機一口氣裝了六個激光雷達上去,僅僅是這一項的硬件成本就得大幾十萬。

然後專用的相控陣小型雷達,又得幾十萬。

還有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等等。

這說的還是對外的各類傳感器,而機身內部的各種傳感器也是非常多,價格也很貴。

然後是機身大量採用了先進的材料。

所以,整個X14智能無人機的硬件成本,其實非常高,整體就接近了兩百萬……比很多輕型直升機都要貴。

而這僅僅是X14智能無人機諸多成本的一部分而已,X14智能無人機最大的技術優勢,也是最大的成本其實是飛行人工智能以及地面飛行控制人工智能,其研發成本非常高的。

高昂的研發成本,硬件製造成本這些加起來,就導致了X14智能無人機的價格非常高……沒辦法,剛出來的東西就是這麼貴,小疆科技目前想要降價也降不到哪裡去,總不能白乾吧。

而X14智能無人機,也只是整個系統的一部分而已,實際上要想讓X14智能無人機進行大規模的商業化運營,你還得有一個地面控制中心,這個地面控制中心除了一個超級AI以及服務器外,也附帶了起降場地的大量傳感器,地面大型通訊塔,智雲衛星通訊服務等等……

地面控制中心,最小的部署單位是一千五百萬一套,如果你想要更大的也行……只要你有錢,小疆科技都能給你弄一整套超大型的地面控制中心,這個控制中心還搭配一個APO4500顯卡組成的超算。

備用電池組,這個相對便宜一些,備用電池組只有一百多萬一套。

什麼,你說這電池和海藍汽車上半固態電池是一樣的,人家海藍汽車整輛車才賣幾十萬,你咋單獨一個電池組就要要一百多萬?

動不動什麼叫專用電池,我的電池接口都是加密的,裡頭用的都是專門的加密芯片,你用其他電池組去試試,看看能不能接上去。

真當人家智雲集團裡的加密算法團隊是白癡啊……智雲集團在加密算法這一塊上也是世界頂級的好吧。

整個X14智能無人機,其實是一整套系統……哪怕是個人用戶購買使用,也得搭配一個便攜式的遙控指揮設備,也需要使用智雲衛星的衛星互聯網通訊服務,按月付費……人家智雲衛星可不會白白給你提供衛星通訊服務。

這樣一來,企業購買使用X14智能無人機,其實成本還是挺高的。

而人家菲律賓一個名不經傳的小旅遊公司,就一口氣花了兩千多萬美元購買十多架的X14智能無人機,順帶還有地面控制中心,不少的備用電池組。

這種情況自然會引起注意……稍微一查就知道這是史密斯專員旗下的公司。

但是大家都是裝着不知道,反正這玩意其實也沒啥威脅。

畢竟對方購買的小疆科技的這種人工智能無人機,想讓它有一天飛到你頭上,那真的是挺有難度的。

所有出口的X14智能無人機,都會在底層算法裡直接禁止在華夏境內進行飛行。

除非對方能夠把裡頭的人工智能也給破解了,進而修改人工智能的底層數據,或者乾脆換一個自己的人工智能……但是美國要是有這本事,它們自己造X14智能無人機還要更快,更簡單一些。

如果對方粗心大意一些,連接了民用網絡,包括智雲衛星網絡的話……嘖嘖,說不準哪天X14智能無人機就自動起飛,然後往他們自己頭頂上扔東西了。

當然,對方不會那麼傻就是了,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他們會第一時間就拆除這一批無人機的通訊模塊,然後換用自己的專用內部通訊模塊,直接從物理上進行隔絕。

但是,無人機底層的數據,他們是無法修改的……這是和飛行人工智能直接綁定在一塊的。

如果說直接把整個人工智能飛行系統給拆了,那麼X14智能無人機也只是徒有其表了……只剩下個硬件的話,其實美國自己的科技企業也能做出來,但是沒啥用啊。

X14智能無人機的最大價值,就在裡頭的飛行人工智能上……這是靈魂所在。

這也是X14智能無人機,明明具備了相當不錯的軍用潛力,但卻沒有禁止出口的原因……真心沒啥威脅。

至於拿去抄襲,模仿……不是徐申學小看他們,他們還真抄不了。

就谷狗等美國科技企業的人工智能水平……說不客氣的,現階段裡直接把VT飛行人工智能的代碼給他們看,他們的技術團隊都看不明白。

不說靈魂的人工智能技術了,就算是機體的硬件部分他們也很難抄!

X14智能無人機的硬件部分,其實也不算是什麼黑科技,裡頭最牛逼的算是激光雷達技術以及電池技術以及EYQ3芯片以及ZY24芯片了。

但是這幾樣東西之前在海藍汽車或智雲機器人上都已經滿世界賣了……迄今爲止,也沒見什麼企業能夠搞出來高性能的激光雷達或半固態電池以及機載算力芯片。

尤其是EYQ3芯片以及ZY24芯片,這兩款機載算力芯片,一個用於綜合計算,一個用於傳感器數據處理。

其中沒啥名氣,哪怕科技愛好者也很少人知道,專門用於海量傳感器數據處理的ZY24芯片,採用十二納米工藝製造,足足有兩百多億個晶體管……這麼多晶體管,你咋抄?看都看不明白。

這是目前地球上最頂級的民用機載算力芯片,在傳感器數據處理領域裡吊打一大羣同行芯片,世界上無數研究機構盯着這款芯片研究呢,也沒見他們研究出來個所以然了。

而EYQ3芯片也差不多,同樣屬於非常複雜,技術難度極高的機載通用算力芯片。

智雲集團半導體,壟斷全球機載算力芯片領域,靠的可不是什麼其他場外因素,而是實打實的技術優勢。

就和在服務器GPU領域,也就是APO4500顯卡這方面的技術優勢一樣,是非常大的,大到讓後頭的英特爾,高通,AMD等半導體設計企業連追趕都無法追趕。

想要抄,也得有這本事才行!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X14智能無人機在正式發佈之前,其實就已經把相關的技術轉移給了一家皮包公司,也就是目前承認人工智能蜂羣無人機的公司。

這是一家明面上和小疆科技沒什麼關係,但實際上就是小疆科技子公司的公司。

該公司利用X14智能無人機上的技術,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開發專門的軍用版本。

之前徐申學找上頭進行了推銷,人家看過後覺得這東西還挺有意思的,所以也準備弄一點試一試,看看效果如何。

當然,人家不要民用版的,要是軍用版!

這個軍用版的無人機,在飛機的常規硬件性能上,其實差不多,尤其是續航以及載重上……畢竟用的都是海藍汽車的半固態電池。

但是飛行系統以及數據感知,數據聯網等領域上卻是更好。

用的激光雷達都是軍用版的,然後各種傳感器也都是專用的。

同時也會做各種的抵抗電子干擾,並提升溫度的適應性等能力。

最重要的是,底層的VT飛行人工智能將會進行修改,以更符合軍方的需求,比如解除各種禁飛限制,危險動作限制等等,同時也不需要使用專門的地面控制中心,而是可以直接加入戰場AI系統,直接接受戰場AI的指揮。

此外還增加了一個控制蜂羣無人機以及其他小型遙控型無人機、機械狗的功能模塊!

有人腦洞比較大,覺得這無人機的體型也足夠大,續航時間也足夠,飛行距離也足夠遠,這樣就可以攜帶大量的一次性攻擊無人機,飛到數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放飛這些無人機。

必要時候還可以使用上面機載的人工智能現場遙控指揮這些一次性無人機,使得蜂羣無人機的性能更加強悍。

畢竟蜂羣無人機,受限於體積和重量,其能源供應是非常有限的……供電有限的話,芯片的性能也就受限了,機載AI的性能就比較拉跨。

這個時候,如果有個無人機母機來來提供算力指揮,那麼就有可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當然……無線通訊還存在干擾問題,所以這種模式還存在巨大的問題。

同時,電子干擾的存在,也是推動人工智能無人機領域發展的關鍵因素,有了人工智能就不需要什麼無線電信號來進行遙控,自然也就不用擔心電子干擾了。

X14智能無人機的軍用版本,因爲改動比較大所以還需要幾個月後才能夠看見。

但這是值得的,經過專門改造後的X14智能無人機軍用版本,用於傷員運輸,前線物資補給等領域還是會非常好用的。

哪怕不是軍用版本,民用版本其實也非常好用……但是小疆科技直接禁止了任何明面上的軍購訂單!

小疆科技,一直都是標榜自己是個造民用無人機的企業,和軍用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所以任何公開的軍用訂單都不接!

但是……你可以用皮包公司嘛,一大堆出現在各國裡的小疆遙控型無人機,都是這麼來的,小疆科技又不會去調查常規商用公司採購的無人機,然後又轉手賣給了誰。

只要你不是直接軍方機構出面訂購,但凡你換一層皮,小疆科技都會敞開了全球供貨……當然,針對這些特殊客戶採購的一些比較專業的無人機,出口的都是專門的後門版。

別扯什麼後門不後門的,要是沒後門,這種高科技的好東西你都賣不到……

X14智能無人機也是如此,後門一大堆,就這麼公開明晃晃的擺在這裡……但是基本也都知道,只要你不打算讓X14智能無人機飛到華夏來,其實也沒影響。

小疆科技的良好口碑就擺在這裡……多年來,從不禁制海外客戶的自由使用,只有在海外客戶試圖把無人機飛往華夏的時候,纔會自動返航,客戶要是來多幾次這種事,無人機直接就來個墜毀表演。

所以!

你敢用,我就敢賣!

還別說,敢用的還真不少,一大堆皮包公司紛紛找到小疆科技下訂單,沒多久,訂單金額竟然都達到了三億多美元。

然後小疆科技那邊的管理層默默盤算了一番後,也是挺無語的。

上市後一共賣了三億多美元的貨,只有區區一千萬美元的訂單是正兒八經的商用訂單,其他的全都是皮包公司的訂單。

就那一千萬美元的商用訂單,還是小疆科技和合作企業一起搞的國內特定航線的運營企業訂購的。

這意味着,X14智能無人機上市後,民用市場根本沒打開,倒是各個國家裡的軍隊聞着味跑過來了。

面對這種情況,小疆科技那邊報告了徐申學,徐申學也不好擅自決定,又找上頭說了說。

上頭說:你都弄了一堆後門了,還怕個啥,有錢不賺王八蛋,賣!

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第354章 歐美的破防第42章 李秘書第31章 來自3G通信行業的惡意第40章 他們沒得選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第452章 X1曝光,列強竟是我自己?第507章 內陸城市的第一家虛擬體驗館241.第241章 美國製裁來了(萬字大章)第225章 天價AI芯片138.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213章 秋季發佈會和國產雙核首發第565章 清北講座第383章 一封郵件引起的轟動:量子計算機278.第278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84.第84章 訂單爆炸(第十二更)87.第87章 局外人177.第177章 兩手方案第372章 X1試驗戰鬥機收費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268.第268章 玩產業鏈的徐申學329.第329章 世界太小,容不下兩家90.第90章 未來旗艦機308.第308章 瘋狂的退市以及上市248.第248章 被各種抄襲碰瓷的智雲手機261.第261章 海藍海外交付,歐洲人的震驚第353章 初代AI無人機算法第55章 相親進行時89.第89章 進軍移動和電信市場112.第112章 定價以及牌面185.第185章 智雲空間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第406章 奔赴廣城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164.第164章 不講武德的四星155.第155章 第一款國產SOC第218章 挖人挖到上入境黑名單311.第311章 未來的萬億美元市場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20章 線下渠道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70.第70章 轟動全網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第546章 慷慨的超級富豪們130.第130章 新世界首富189.第189章 智雲不僅僅是一家手機公司第40章 他們沒得選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255.第255章 南天門六號重型火箭和空間站計劃第564章 海藍汽車上市談判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284.第284章 三年三百億245.第245章 舉國之力的產物132.第132章 破壞行業的智雲科技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187.第187章 三千億美元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第559章 財報和影響第512章 聯合發佈會第560章 黃金時代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87.第87章 局外人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197.第197章 真正的備份方案第458章 全新子品牌:新雲第517章 電池行業的動盪以及5G時代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156.第156章 全網通基帶芯片第539章 徐微微的婚事173.第173章 威酷小藍生態鏈第535章 可控核聚變計劃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第207章 3D手遊黑暗西遊第477章 出差共乘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第484章 奇葩的林家兄弟第37章 孿生兄弟威酷小藍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282.第282章 王華在加州第509章 虛擬遊戲裡的少爺小姐們第20章 線下渠道296.第296章 退市計劃以及全面屏幕手機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第53章 量產的難題97.第97章 賣遍全球第363章 短視頻全球戰略第372章 X1試驗戰鬥機收費第570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
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第354章 歐美的破防第42章 李秘書第31章 來自3G通信行業的惡意第40章 他們沒得選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第452章 X1曝光,列強竟是我自己?第507章 內陸城市的第一家虛擬體驗館241.第241章 美國製裁來了(萬字大章)第225章 天價AI芯片138.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213章 秋季發佈會和國產雙核首發第565章 清北講座第383章 一封郵件引起的轟動:量子計算機278.第278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84.第84章 訂單爆炸(第十二更)87.第87章 局外人177.第177章 兩手方案第372章 X1試驗戰鬥機收費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268.第268章 玩產業鏈的徐申學329.第329章 世界太小,容不下兩家90.第90章 未來旗艦機308.第308章 瘋狂的退市以及上市248.第248章 被各種抄襲碰瓷的智雲手機261.第261章 海藍海外交付,歐洲人的震驚第353章 初代AI無人機算法第55章 相親進行時89.第89章 進軍移動和電信市場112.第112章 定價以及牌面185.第185章 智雲空間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第406章 奔赴廣城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164.第164章 不講武德的四星155.第155章 第一款國產SOC第218章 挖人挖到上入境黑名單311.第311章 未來的萬億美元市場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20章 線下渠道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70.第70章 轟動全網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第546章 慷慨的超級富豪們130.第130章 新世界首富189.第189章 智雲不僅僅是一家手機公司第40章 他們沒得選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255.第255章 南天門六號重型火箭和空間站計劃第564章 海藍汽車上市談判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284.第284章 三年三百億245.第245章 舉國之力的產物132.第132章 破壞行業的智雲科技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187.第187章 三千億美元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第559章 財報和影響第512章 聯合發佈會第560章 黃金時代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87.第87章 局外人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197.第197章 真正的備份方案第458章 全新子品牌:新雲第517章 電池行業的動盪以及5G時代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156.第156章 全網通基帶芯片第539章 徐微微的婚事173.第173章 威酷小藍生態鏈第535章 可控核聚變計劃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第207章 3D手遊黑暗西遊第477章 出差共乘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第484章 奇葩的林家兄弟第37章 孿生兄弟威酷小藍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282.第282章 王華在加州第509章 虛擬遊戲裡的少爺小姐們第20章 線下渠道296.第296章 退市計劃以及全面屏幕手機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第53章 量產的難題97.第97章 賣遍全球第363章 短視頻全球戰略第372章 X1試驗戰鬥機收費第570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