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超級黑科技:常溫超導面世

次日,於泰和照常去上班,上午的時候閒着也是閒着,所以還跑到了隔壁的一個項目組裡找人聊天來着。

隔壁的項目組和他們於泰和的帶的項目組一樣,都是搞人工智能材料學領域的,只不過他們的項目組更傾向於金屬材料爲主。

他們之前研發出來的一種超高強度,的合成金屬材料,已經被應用在智雲機器人,用來製造機器人的關節,這種新材料製造的機器人關節,對比之前的一些傳統材料,強度以及耐磨性、重量等性能都有所提升。

而於泰和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硅基複合材料,主要的應用方向是半導體以及能源等領域。

當然,研究方向雖然不同,但是方式還是有比較大的共同特徵,那就是都是大量利用人工智能來進行輔助研究。

智雲集團內部專門開發的科研類AI,早就已經開始在各實驗室裡的進行應用,最開始的時候這些AI只是用來進行繁雜而沒有什麼意義的數據整理上,進而節省了大量科研人員在數據整理上的時間。

後續隨着科研AI模型的逐步成熟……也是收集了智雲集團以及多個兄弟公司大量科研人員的訓練數據後,如今已經可以承擔更多的科研類工作的……當然,依舊只侷限於非創新式的工作,只能用來減輕科研人員的工作負擔,提升科研效率。

目前技術條件下,哪怕是智雲集團所研發的最頂級的大型AI,它依舊無法和人類那樣具備想象力、創新能力、情緒這些東西。

它只是對人類各種行爲的一種模仿。

但儘管這樣,智雲集團內部部署的科研AI系統,依舊能夠節省大量不必要的重複科研行爲,大幅度提升科研效率,讓科研人員可以更加專注於創新。

這也是徐申學旗下的各控股公司,在最近幾年裡的技術研發呈現一種爆炸式增長的原因之一。

除了科研系統的科研名額帶來的創新突破外,也和智雲所部署的‘人工智能輔助科研系統’有極大的關係。

前者帶來更多的創新想法,後者則是大幅度縮短對這些創新想法的驗證時間以及成本。

這一點,在材料學領域裡體現的更加明顯。

僅僅是於泰和自己帶的這個硅基材料的研發團隊,過去一年裡所研發出來的新型硅基材料就有十多種,其中一種還獲得了實際工業應用。

其成果遠遠超過傳統的計算機材料學。

到了隔壁項目組,和同事們聊天的時候很自然也說起來了最近整個集團上下最關注的事情,S17手機的即將發佈和上市。

儘管他們這些人和S17項目沒啥直接關係,但實際上他們的諸多研發成果,很多都會轉化到S17手機這種終端產品上的。

比如搞半導體材料的,搞電池材料搞其他各種研發的,他們的研發成果可能用於半導體制造領域,也有可能用於電池領域,也有可能用於攝像、聲學或其他諸多領域。

最終,這些領域裡所生產的一些零部件,就有可能用於S17手機上。

類似S17手機這種智能終端、智雲機器人、海藍汽車、智雲衛星、航天的火箭以及飛船、空間站、還有半導體邏輯芯片、儲存芯片、感應器等等。

這些高科技的工業產品都是需要底層技術來支撐的!

需要設備來製造,需要材料來製造。

而這些底層的設備以及材料研發,就是於泰和這種科研人員所從事的工作了。

當然……不僅僅是智雲以及徐申學旗下其他企業的科研人員參與了這些底層的技術研發,實際上幾乎整個華夏的科研體系裡的研發人員都或多或少參與了這些高科技產品的研發過程……只是他們自己甚至都不知道參與了這麼一個過程而已。

因爲上述的任何一種終端產品,都是屬於當代裡非常複雜的頂級工業產品,背後有着非常龐大而複雜的供應鏈。

每一種零部件的背後,又是一整條的供應鏈。

最後一環扣一環,幾乎會讓整個工業體系裡都參與進來。

如果沒有背後這些龐大的供應鏈體系支撐,智雲集團再牛逼,它也只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所以很多人都說,是智雲集團製造了這些頂級的科技產品……瞭解深入一些的內行人,可能還會說仙女山控股體系爲核心的半導體供應鏈,智云爲核心的智能終端供應鏈。

但是如果真正的去深入瞭解,你就會發現……遠遠不是智雲集團、仙女山控股那麼簡單。

來一個簡單的鏈條:S17手機需要芯片,芯片需要智雲微電子的晶圓廠,智雲微電子的晶圓廠需要海灣科技的光刻機以及其他核心設備。

製造光刻機的海灣科技的背後,是仙女山控股體系下的光刻機子系統承包商,比如製造鏡片系統的南江科技。

南江科技製造頂級鏡片,又需要國內頂級科研所下屬公司製造的離子束拋光機。

想要造這種頂級的離子束拋光機,則是需要國內頂級精密機械、材料、自動化等領域的全方位支持。

這後頭……串聯了一大堆的各種企業和科研所呢。

這也是爲什麼說當時依靠仙女山控股自己,無法搞DUV浸潤式光刻機,還需要數千家企業以及科研機構支持的緣故。

實在是涉及的領域太多太多,不是一個企業,或者說一羣企業就能做出來的……這背後,你得有一整個工業體系的支持。

整個光刻機項目,包括EUV光刻機的研發過程裡,其實海灣科技那邊做的主要是系統整合的事情,提出來各種子系統的技術要求。

仙女山控股下的各企業針對技術要求研發子系統,然後需要什麼零部件,需要什麼材料,需要什麼設備則是從全國範圍內進行大範圍的查詢,能找到的最好,找不到的就組織力量尋找合作企業進行技術攻關。

這麼一層一層的傳遞下去,最終到了最後,很多的科研任務其實都是被分攤到了數千家企業,數百家科研所裡。

也正是得益於國內過去數十年來的深厚積累,徐申學才能夠用砸錢,再加上科研系統名額的方式,強行把光刻機給搞出來了。

想要搞這種頂級工業產品,也得有這個基礎才行啊。

依託整個體系,徐申學旗下的各企業,一邊做整合和創新,而另外一邊也是極大了對基礎設備,材料領域的研發。

廣城智雲研發中心裡的‘人工智能材料研究所’就是屬於這種大背景下的產物。

外人可能無法理解,智雲集團這麼一家造手機、造芯片的、機器人的企業,竟然還跑去做基礎的材料學研究。

但是深入瞭解智雲集團的業務機構、它的產品來源鏈條,那麼就可以很輕易的理解爲什麼智雲集團會搞這些基礎性研究了。

於泰和作爲一個科研人員,對這些東西瞭解的不多,反正他只知道自己現在的工作挺好的。

工作也談不上累,待遇又非常好。

對這份工作,於泰和還是很滿意的。

正和同事們聊着S17手機的時候,於泰和的工作手機上來了信息。

於泰和拿起來手機看了看後,起身道:“我那邊還有點事,先走了,回頭我們哥幾個組個局,一起看發佈會啊!”

“行啊,現場去不了,這看個直播還是可以的,聽說今年的發佈會裡會有不少的好東西出來呢!”

於泰和起身離去後,很快到了隔壁的自己的實驗室,實驗室裡的他的幾個助手則是神色比較奇怪。

當即於泰和道:“怎麼回事?試驗出問題了?”

他的年輕助手道:“於博士,我們可能發現了了不得的東西,你過來看看!”

然後於泰和就進入了其中的一個實驗室,然後他就看到了比較特殊的情況。

一個金屬託盤上,漂浮着一小塊金屬,金屬塊上還冒着淡淡的白霧!

如果是普通人看到這一幕,可能會感到很奇怪,或者覺得很神奇,但是於泰和是一個專業的材料學專家,他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東西有些古怪。

“邁斯納效應?”

這眼前的現象,對於專業理工人員不陌生,不就是低溫超導嘛,沒啥好奇怪的,一大度材料可以在超低溫,或者低溫超高壓下獲得超導的特性。

這漂浮的金屬塊冒着白霧,一看就知道是浸泡了液氮的。

如今液氮溫度條件下的常壓超導材料雖然不多,但是也有不少,甚至有些都已經用於工業應用上,智雲集團自己之前就研發出來了一種很不錯的常壓低溫超導材料,遠超世界其他同行的水平。

智雲集團正在研發的量子計算機,其實就是基於常壓低溫超導技術……這也是爲什麼智雲集團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需要大型製冷設備來維持的緣故。

就是因爲採用的核心材料超導材料,需要維持在一個非常低的溫度裡。

“我們這是做出來了常壓低溫超導材料?”於泰和能夠理解手底下的這些助理,看見什麼超導材料就一下子興奮了……但實際上絕大部分所謂的超導材料不具備實際使用價值,要麼所需要的溫度太低,要麼所需要的壓力太大。

所以,看見所謂的高溫超導材料也不用第一時間驚訝……哪怕對方聲稱自己的超導材料可以做到零下二三十度……這個時候,你就需要關注對方這種超導材料的工作壓力是多少的!

基本都是上百萬個大氣壓起步……基本上等同於地球最核心的地方里的壓力。

別說工業應用了,連實驗室條件下都難以進行製備,沒啥實際應用價值的。

此時,他的助理道:“於博士,我們之前做出來的MMK34材料製備成功後,我們進行常規測試的時候,發現了這種材料比較特殊,其內部電子的表現非常怪異,和那些超導材料有一些類似的特徵,所以我們就嘗試了進行測試!”

“結果真的和我們預計的一樣,還真的有超導特性,而最關鍵的是,於博士你看,現在MMK34材料的溫度正在逐步上升,但是它依舊漂浮着!”

“剛纔我們測試過,它表面溫度已經只有零下七十度了!”

於泰和一聽頓時道:“多少?”

助手直接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給於泰和看,上面顯示的都不是零下七十度,而是零下六十八度了。

之前浸泡過液氮,導致溫度大幅度下降的MMK34材料,置於常溫之下後正在持續的吸取熱量導致溫度逐漸升高。

“零下六十八度了,它竟然還能飄着?”

於泰和一時間,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實……要麼溫度計測量系統壞了,要麼是自己出現幻覺了。

之前科學界裡,其實也出現過了零下七十度的超導材料,那就是硫化氫H2S,但是這種材料需要在150萬個標準大氣壓下才能夠實現超導特性……換句話說,基本沒有實用性。

而現在呢,於泰和所看到的這個材料,卻是直接就這麼漂浮在一個簡單的磁力金屬盤上……換句話來說,這是常壓狀態。

而常壓狀態下的超導材料,之前普遍在零下一百多攝氏度。

之前智雲集團的其他材料實驗室,所研發出來的的低溫超導體,常壓下的工作溫度是零下一百二十五度……就這已經是打破了世界紀錄,成爲了最優秀的超導材料了。

也正是依靠這一材料的突破,智雲集團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才能夠取得巨大的突破,甚至開始商業應用……邏輯很簡單:超導材料的工作溫度提升了,那麼製冷也就更容易了,成本更低了。

而現在,於泰和看到了什麼?

看到了一個常壓狀態下,在零下六十八度依舊維持超導特性的新型材料!

哪怕後續沒有任何變化,只是維持這種性能,於泰和都能想象得到量子計算機團隊那邊的驚喜若狂的神情……他們又可以把製冷設備大幅度進行縮減了。

然而,現在這個MMK34材料的溫度卻是還在持續上漲……和空氣接觸,不斷吸取熱量,溫度正在緩緩上升當中。

零下六十度!

零下五十度!

零下三十度!

於泰和一邊看着溫度顯示的數字,一邊看着那塊只有手指頭大小的黑色材料,繼續期盼着溫度繼續上漲。

零下二十八度、二十六度……最終,到了零下二十五度的時候,這塊原本懸浮着的材料才突然掉落下來。

這意味着,此時它已經失去了超導特性!

於泰和連忙問:“準確溫度是多少?”

助手道:“測試溫度顯示,最終溫度爲零下二十五度!”

於泰和看着這個異常顯眼的溫度數字,又看了看眼前的這塊黑色小材料。

深吸一口氣後,他拿出來了手機,打開了工作APP,簡單操作一番後道:“現在開始,實驗室封閉,所有人原地等待,不要亂動,小和,和我一起封存試驗數據。”

於泰和有一種預感,這一次的發現恐怕會引來劇烈的科技震動,甚至是產業震動……這甚至有可能改變現有人們的生活方式。

事情已經嚴重到,遠遠超出他的處理權限,所以他第一時間就選擇了上報。

不是上報給上級的技術主管,而是直接上報給了安保部門……理由是‘重大機密泄露危機可能性’。

而且還是最高等級的那種!

隨後,於泰和親自帶着首席助手上前,先是把僅有的一個試驗品收好,緊接着在實驗室的電腦上,開始封存所有的實驗資料。

儘管MMK34材料,理論上是他自己搞出來的,手底下的助手們只是根據他的命令進行實驗室製備,然後進行各種測試而已……所以理論上他是可以複製的。

但是天知道這還是不是自己設計研發的MMK34材料啊,萬一是那個助手粗心大意,搞錯了步驟,多了或少了一些操作,最終無意中搞出來了一種新材料,也是大有可能的……材料學歷史上這種事情數不勝數,很多重大的科研成果,往往就是這種無意間的產物。

材料學這東西,本來就充滿了玄學!

所以於泰和必須確保留存所有的實驗過程資料,做到百分百的複製……這要是丟失了某個過程,然後複製不出來……那事情可就大條了……這都不是公司損失不損失的事,而是人類損失了一大科技進步的事。

常壓常溫超導材料,就是有這麼強悍的作用。

雖然零下二十五度,看似溫度還挺低的,然而這實際上已經足夠在工業上大規模應用了……甚至跑到北方的冬天裡,直接露天都能滿足其工作溫度!

北方很多地方在冬天裡,都是零下二三十度甚至更低溫度呢。

零下二十五度的超導材料,在這種地方甚至都不用額外製冷就能工作。

這種東西對於人類科學技術的推動,對於人類生活水平的推動,作用是巨大的!

其他的研究員也不是什麼笨蛋,經過一開始的震驚後,他們也反應過來了這種材料的重要性。

然後一個個都興奮的很。

其中一人道:“我們這是搞出來了常溫常壓超導材料了吧?畢竟冬天零下二十多度也很常見啊,總不能二三十度纔算是常溫吧!”

邊上的一個助理則是道:“零下二十五度,必須算常溫啊?我老家那邊冬天,最冷的時候能有零下三十多度呢,這零下二十五度怎麼就不算常溫了。”

“技術領先的人才能定義標準,而現在,我們就是標準……我們說零下二十五度是常溫超導,那它就是常溫超導!”

這個時候,又有一個道:“你們說,我們做出來這麼個好東西,是不是能得諾貝爾了?”

其他人道:“有可能,這一次,我們項目組肯定是要揚名全球了!”

衆人暢聊之際,很快,實驗室外就出現了一羣穿着保安制服的人,領頭的是一箇中年安保隊長。

於泰和道:“如今有重大機密泄露風險,麻煩你們把守實驗室進出口,封鎖所有電子設備,包括無線傳輸設備,封鎖,檢查所有個人智能終端設備等。”

安保隊長並沒有問機密是什麼,而是點了點頭:“在你啓動最高頂級機密警報的時候,實際上安保系統已經第一時間切斷了整棟大樓的網絡連接,同時也啓動了無線電屏蔽裝置……在你發出警報的那一秒開始,一個字節的數據都飛不出去!”

“至於個人終端設備方便,我們也會有相應的程序的!”

於泰和道:“那就好,現在我還要忙,你們等我!”

於泰和帶着首席助手,親自把整個MMK34的試驗流程的所有數據都進行了封存後,然後稍微鬆了口氣,然後又拿出來手機聯繫了上級的技術委員會,報告了這一情況後,於泰和又帶着助手們開始了新一輪的工作。

他要現場做一次重複試驗!

沒錯,是重複試驗!

於泰和需要確定,剛纔的MMK34並不是一個個例,而是能夠複製的,能夠通過同樣的試驗流程,然後重新制備出來第二塊MMK34材料……並且具備同樣的超導性能。

這一忙起來,於泰和也就顧不上其他什麼東西了,甚至連守在實驗室外的安保人員都已經被他忘記了。

大約十分鐘後,一箇中年男子帶着幾個人腳步匆忙的趕來……於泰和擡頭看到後,把人帶了進來。

這來的可不是什麼普通人,而是人工智能材料研究所的主管,他的頂頭上司,也是智雲集團裡材料學領域的資深科學家……只不過是偏向於管理型的科學家。

此人來了後,也沒有多問多說,而是和於泰和簡單說了幾句後,就是在一旁靜靜等等待起來。

但是從他頻繁喝水,然後坐下又站起來的舉動來看,就知道他也有些緊張。

能不緊張嘛……這喝茶喝的好好的,結果先是安保部門反饋了一則緊急信息,說是有重大泄密風險,安保部門直接把他的整個人工智能材料中心的大樓都給封鎖了,並且還直接斷網,開啓了無線電屏蔽,只剩下大樓內部網絡可以運行。

還沒等他搞明白出了什麼事,於泰和這纔給他發來信息,讓他過來一趟。

這來了之後……於泰和簡單說的幾句話就把他給震住了。

於泰和的項目組,竟然搞出來了一種常壓下只需要零下二十五度就能達到超導特性的材料!

光是一聽常壓以及零下二十五度這幾個字眼,這所長立馬就知道了這種材料的重大價值。

怪不得於泰和這麼穩重的一個人,第一時間就啓動了最高等級的安保措施。

這玩意要是真的,對於科技界而言,不亞於一場超級大地震……而且不僅僅是科研意義,讓人們說幾句的那種科研突破,而是真的能夠帶來巨大的產業界變化,人們生活變化的巨大科學突破。

非要用金錢形容的話,MMK34的價值一萬億美元都是嚴重低估!

甚至,十萬億美元都是有可能的!

這玩意的應用範圍,會非常廣泛,而且會帶來巨大變革的!

不說別的,光是超導量子計算機領域裡,智雲集團明年就敢說進行大規模商用,三五年內就讓超導量子計算機進入消費級市場!

而這,僅僅是MMK34材料的一個小範圍應用而已!

可想而知,MMK34材料到底有多重要!

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243.第243章 新瓶裝舊酒的智雲要完蛋了338.第338章 高端之路第466章 自動去醫院的海藍汽車!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110.第110章 新機全球營銷策略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第471章 機器狗和旅行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第527章 複雜而特殊的董經辦第558章 壟斷全球輔助駕駛市場第9章 互聯網品牌手機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第502章 讓機器人成爲家庭的一份子81.第81章 智雲半導體(第九更)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194.第194章 跨國企業270.第270章 銀河生命在非洲74.第74章 售罄第422章 都在忽悠303.第303章 吃相太難看,手段太野蠻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196.第196章第511章 固態電池流言310.第310章 28納米自主可控268.第268章 玩產業鏈的徐申學122.第122章 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第534章 新一代S系列手機的頹勢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第379章 火種計劃以及希羅克達上市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184.第184章 YunPad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第550章 玉兔一號星際飛船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第529章 火爆的虛擬設備第401章 市場換利益328.第328章 7500億美元市值和全面屏時代277.第277章 全面屏和十八納米190.第190章 首款國產雙核芯片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第64章 憂心忡忡的友商第10章 立身之本第546章 慷慨的超級富豪們第570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204章 高通的危機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443章 智雲嚴選,值得信賴第571章 高喊自由貿易71.第71章 火爆開售169.第169章 敲鐘上市和電動車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第56章 空中飛人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100.第100章 手遊撈金戰略第570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188.第188章 國人的驕傲:智雲148.第148章 S10發佈前夕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97.第97章 賣遍全球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第223章 誇張的智雲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第434章 谷狗求購顯卡第63章 專屬配色星沙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328.第328章 7500億美元市值和全面屏時代第431章 拿錢砸人的智雲第510章 眼高於頂的智雲人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158.第158章 六十五納米工藝244.第244章 跨國企業第60章 華夏第一款智能手機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385章 生成式AI的瘋狂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7章 供應鏈253.第253章 智雲股價波動第571章 高喊自由貿易75.第75章 有錢人真變態第349章 海藍汽車出海策略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第393章 爲廣告而生的南門航天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第8章 電商渠道的機會第375章 且聽鷹鳴第438章 機場裡的會議
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243.第243章 新瓶裝舊酒的智雲要完蛋了338.第338章 高端之路第466章 自動去醫院的海藍汽車!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110.第110章 新機全球營銷策略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第471章 機器狗和旅行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第527章 複雜而特殊的董經辦第558章 壟斷全球輔助駕駛市場第9章 互聯網品牌手機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第502章 讓機器人成爲家庭的一份子81.第81章 智雲半導體(第九更)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194.第194章 跨國企業270.第270章 銀河生命在非洲74.第74章 售罄第422章 都在忽悠303.第303章 吃相太難看,手段太野蠻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196.第196章第511章 固態電池流言310.第310章 28納米自主可控268.第268章 玩產業鏈的徐申學122.第122章 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第534章 新一代S系列手機的頹勢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第379章 火種計劃以及希羅克達上市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184.第184章 YunPad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第550章 玉兔一號星際飛船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第529章 火爆的虛擬設備第401章 市場換利益328.第328章 7500億美元市值和全面屏時代277.第277章 全面屏和十八納米190.第190章 首款國產雙核芯片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第64章 憂心忡忡的友商第10章 立身之本第546章 慷慨的超級富豪們第570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204章 高通的危機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443章 智雲嚴選,值得信賴第571章 高喊自由貿易71.第71章 火爆開售169.第169章 敲鐘上市和電動車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第56章 空中飛人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100.第100章 手遊撈金戰略第570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188.第188章 國人的驕傲:智雲148.第148章 S10發佈前夕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97.第97章 賣遍全球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第223章 誇張的智雲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第434章 谷狗求購顯卡第63章 專屬配色星沙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328.第328章 7500億美元市值和全面屏時代第431章 拿錢砸人的智雲第510章 眼高於頂的智雲人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158.第158章 六十五納米工藝244.第244章 跨國企業第60章 華夏第一款智能手機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385章 生成式AI的瘋狂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7章 供應鏈253.第253章 智雲股價波動第571章 高喊自由貿易75.第75章 有錢人真變態第349章 海藍汽車出海策略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第393章 爲廣告而生的南門航天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第8章 電商渠道的機會第375章 且聽鷹鳴第438章 機場裡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