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門前,吳越默默的轉頭看向司機。
「我地址不是這吧?」
司機觀察着吳越的臉色,心說我給你個機會。
但凡能看到一絲心虛,他就要按喇叭丶下車丶鎖門一條龍了。
好在什麼都沒有,於是繼續前進:「不好意思,可能聽錯了,哪兒來着?」
吳越指了指前方200米的餐館。
計程車開了一會兒,再次停車。
「152,您給150就進行。」
「空車」牌立起來,吳越等待着發票列印,然後不等司機扯拽,一把撕下。
面無表情道:「我給你個機會,這表調的不錯啊,第幾代的技術?」
「你!」
「別,想好了再說話,你這副駕駛就貼着標語,舉報有獎500元,現在開個能說服我的價吧。」
「我」
幾分鐘後,翟達抵達時,吳越手上拿着一個奇怪的東西,像是從哪個設備裡扯下來的小玩意兒,還連着線頭。
「這是啥?」
吳越搖搖頭:「我也不知道,我那司機調錶,被我詐了一下,我讓他把作案工具給我,他就給了我這個,估計以爲我是個內行。」
另外還有1000塊錢。
關公面前耍大刀,說了論髒...啊呸!是論陰。
未必有我陰.
許學軍看了一眼就說道:「這是調錶的『小馬達』,改計價器的。」
翟達無語道:「真是缺德,機場到市區車費已經拉滿了,還要調錶。」
吳越:「你們多少錢?」
「177。」
吳越:「:.嗯.:沒什麼,進去吃飯吧。」
許學軍和宋武的抵達,意味着精釀項目正式啓動。
之前一個月的時間主要是因爲等原型設備漂洋過海,不過整體進度也沒有閒着,除了場地已經完全準備好了外,吳越也已經預備好了一些意向客戶。
至於多快能夠開始釀造,就看許學軍多久能開始製作了。
週一的下午,翟達請了一節課的假,專屬導員江小白沒有再問爲什麼,估計以後也不會再問了。
而翟達則帶着自己的電腦,來到了哈工大後門。
城市規劃和發展總有落下的地方,後門這處小區就是其中之一,陳舊到甚至比不上東陽的三毛。
雖然隔着「聖馬家溝」就是哈工大校園,但一面環河,兩面高架,一個小小的三角形,彷彿被城市遺忘了一般。
小區裡一大半是退休老頭老太,也有小部分是哈工大學生,想和男女朋友沒羞沒躁的租房,預算不足選擇這裡也不奇怪。
反正有張牀墊就成。
沿河唯一路況較好的水泥路邊,已經有了一個看上去像模像樣的啤酒吧,只有寥蓼十幾個座位,吧檯丶酒櫃丶高腳凳丶落地窗戶,推開門會有銅鈴響起,各處角落裡還放了些懷舊老物件。
如果晚上來,暖黃的燈光,估計會在這老舊小區的外延營造出一種奇特的氛圍感,比鬧市街道的酒吧更有氛圍感。
雖然看上去格調很高,但面積極小,只有不到四十平,所以沒花多少錢,它的最大作用是讓後面四百平的精釀基地,看上去不是一個純粹的「工廠」。
再次強調,精釀是作坊級食品加工,餐飲執照就能搞,在08年屬於新事物,
當前管理辦法上和「酒釀圓子」丶「酸梅湯」沒太大區別...但凡事都有一個度。
三十幾臺精釀設備,視覺上已經完全是工廠級別了,搞點門面能讓事情合理化一些。
咱是前店後廠,創新商業模式!
對了,這間精釀吧的名字叫「迷霧酒館」。
當時吳越問翟達起什麼名字,翟達說反正就是個樣子貨,讓他自己隨便想一個得了。
後來確定後翟達問爲什麼,吳越說想名字當天剛好有霧,覺得挺有種寂寥孤獨的逼格,適合小酌一杯。
後來他才知道,那不是霧,是剛通供暖引起的霾。
「迷霧酒館」側面是車庫入口似的卷閘門,裡面面積很大,但沒有任何裝修,只是乾淨平整,大門敞開,翟達直接走了進去。
一臺三罐式精釀設備孤零零的放在空曠的場地中間,許學軍丶宋武已經研究了一個上午。
兩人一個懂設備丶一個懂釀酒,互相配合,很快就搞明白了各個部件的作用。
「糖化罐丶加熱罐丶發酵罐..:.前兩個都幾個時就能搞完,發酵罐則要7天,
要我說,1:10都行啊,三種罐子各一個很沒效率...」
宋武解釋道:「小酒館沒那麼大需求,精釀最佳風味保質日期也就7-10天,
一般店裡按照1:3配,不過越哥說原型機主要研究用的,沒必要買一模一樣的發酵桶。」
許學軍點點頭,對翟達道:「東西我差不多弄明白了,排除掉和釀酒有關的技巧需要,其實沒什麼秘密,原型機我也不會弄壞,個別地方拆了看看,會給你安回去的。」
翟達對此沒有意見:「專門買來給你折騰的,弄壞也沒關係,研究明白就成3
「那不行...30萬呢,就這破不鏽鋼...洋鬼子掙錢還是太容易了。」
翟達翻出電腦,說道:「這邊你列個設備需求和材料需求,吳越會盡快安排採買,對了,需要精密儀器的全都交給我來負責,哈工大里什麼都有,我在那邊給你弄出來。」
這種作坊級工具,用CNC加工中心輕鬆拿捏。
許學軍無所謂道:「也就是運來運去麻煩,不然我工坊裡就能弄,明白你的意思了,大動作放在這裡搞,買不到的小零件你來做對吧,手藝沒落下吧?」
「開玩笑,我超勇的。」
接下來就是翟達和許學軍打頭陣了,兩人都是條理清晰的行家裡手,很快初步的計劃就定了下來,哪些是要採購的,哪些是要翟達做的,工序如何等。
整體尺寸和規格上,翟達和許學軍不打算完全復刻,所以就自由了許多,只要整體設計合理就行。
站在一旁的宋武感覺有些怪怪的,這麼簡單就能製造精釀設備?
反正他一個文科生感覺挺離譜的。
哎.:.自己當年也是腦抽,跑德國讀文科,哪怕讀個骨科也好啊!
似乎看出了宋武的難以置信,吳越輕笑道:「放心吧,許大爺和你達哥都是有水平的,尤其翟達,哪怕在哈工大..:」
想了想覺得哈工大畢竟藏龍臥虎,吳越補充道:
「在所有新生裡,也是最牛逼的!」
宋武眨了眨眼...這範圍是不是太小了..
最後幾人一直忙碌到晚上,覈算下來一臺設備的自身成本大概在3-5萬左右,
如果製造的足夠多,還能低些。
這是原型設備的十分之一。
項目啓動的是全方面的,除了設備很快人手也需要配齊,許學軍這邊需要幾個壯勞力,有一定機械基礎的那種,哪怕修車出身的也行。
人機靈,性格好至少佔一樣,因爲不機靈的許老頭會罵,性格不好的可能會反過來打老頭。
這方面吳越一早就想到了,已經預篩選了幾個求職者,讓許老頭自己挑挑,
其他崗位也需要逐漸填充起來。
最後翟達和吳越還對了一下帳。
由於目前市場上沒有精釀供應,這是個絕對緊俏的東西,定價權僅僅取決於各個酒吧丶夜店丶餐飲的接受能力,而且消費者非常能接受它的溢價。
吳越已經調研了一個月,最後基礎款定在16塊錢每升,也就是兩杯500m1或者三杯330ml。
店家賺的也不少,翻三倍是基操,給到客人手上25塊一杯500ml是基操,若是中高端或夜店還能溢價。
以後會有更優質的酒種,價格也會高一些。
而這東西的成本....很低....
由於相較單一門店,翟達他們屬於規模化生產,毛利率在80%左右,如果這樣還不夠直觀,換個說法就是400%的利潤。
這玩意兒拆分開來,最大的單項成本就是麥芽,不考慮特殊風味的話,目前才兩塊多錢一公斤.::
剩下的水電丶酒花丶酵母..:.均攤下來到每升酒,都不是以「元」爲單位,
而是以「分」和「角」爲單位。
翟達看了看錶格,心道難怪自古酒水生意門道多,按照「馬克思先生」的名言來算..
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而他們有400%.:
請問絞刑架怎麼走?
好吧,這是毛利,沒計算雜七雜八,但也很厲害了。
起初被吳越說動一起搞這個,純粹是翟達覺得精釀這東西未來肯定流行,至少不會虧來着..:
當然具體多賺錢,還要看規模。
「銷量怎麼說,你覺得能到多少?」
吳越翻開一個小本本說道:「我跑了一些地方,聊的都不錯,有幾個特別投機的訂金都交了,我保守一點估計,初期大概2000升吧。」
翟達思索了片刻:「有點少,不過沒事...銷售慢慢來吧。」
「2000升每天。」
「什麼玩意兒?!你喂河馬呢?」
吳越給翟達看了看自己的小本本:「一百平米的酒吧,每天啤酒消費量根據生意好壞大概在100-500杯不等,再低就要倒閉了。」
「『open酒吧』記得麼?那邊80%的啤酒消費都點的精釀,他們一晚上就是一百多升,酒保和我透底了,他們那設備根本供不上,有的壓根就不是精釀,後半夜喝多的客人,都是以次充好,酒渣都快打出來了,連他們都打算問我們進貨。」
「總之有意向的大大小小店三十幾家,其中有一家夜店需求量特別大,我就當其中只有三分之一能落實,也得這個數,而且現在是淡季,夏天才叫厲害,七八個人一桌,一晚上就能霍霍幾十升,你再對比一下,還覺得2000升一天多麼?」
「我的想法,明年春夏的時候,隨着旺季和銷售渠道的擴張,甚至有可能達到上萬升每天的需求。」
「那肯定供不上啊...生產壓力太大了。」
這都不是啤酒喂河馬了,泡河馬都泡硬了......
「沒事..生產慢慢來吧。」
總而言之,前景是遠大的,現實是骨感的。
至少相當長一段時間不用擔憂銷路問題,只需要考慮生產能不能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