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兩天,翟達每日都兩點一線。
起牀就去「錢學森工程科學實驗基地」,他已經完成了所有練習,開始在龔長章的帶領下,正式在龐大的「傾倒之塔」上工作。
這臺工程巨獸的主體工作,早在幾個月前就完成了組裝,但科學前沿的項目都一樣。
人人都得「幹中學」。
不是高中下面那個,想歪的可以去罰站了。
所以需要不斷的調整和改進。
當龔長章通知「工程現場部」可以重新開始運轉後,原本空曠的廠房返回二十多位工人。
二十位工人每一個放出去,在普通工廠都是工程師的級別,但是在此地,他們只是配合翟達工作的一部分。
翟達只需要在龔長章的指導下,完成最關鍵的工作,緊接着檢測丶復原丶清理等工作就會有人跟進。
對了,這兩天龔長章感覺有些不同,感覺整個人都通透了,經常一個人抽菸,一個人沉思,一個人傻笑...不知道是經歷了什麼。
當然工作的時候依舊專注負責,好似人生中只剩下這一件有價值的事兒了。
某處工作段中,翟達弓着腰在管道內操作,有一個空間只有煙盒大小丶手臂卻要整個伸進去的狹窄地方,需要調試一個傳感器。
這個角度任何電動工具都伸不進去,能使用的只有一把十五釐米長的異形扳手,而且手伸進去的時候,就會失去「視野」。
這就是前沿工程,如果是不斷疊代丶不斷優化的設計,完全可以避免有這麼尷尬的角落。
奈何現在,它應該在這裡就得在這裡,剩下的需要人自己克服操作困難,
外公筆記的含金量還在提升,人在尖端前沿中的作用真的是無可替代的。
龔長章在外面緊張道:「千萬拿穩了,沒調明白可以多試幾次,扳手掉進去了一週白乾。」
整個一圈都得拆掉去找扳手!
翟達心道你可安靜點吧,要是你不在我反而方便,拿出【純金秘密手杖】敲着幹早弄完了。
純靠着靈敏的右手,翟達凝心靜氣,一點一點感知着角度和扭力的細微變化半響後手拔了出來:「好了,看一看正常了不?」
龔長章立刻拿出對講機,詢問兩百多外的中控室:「看一下QD417接上了麼?
指數正常麼?」
沒辦法,長度跨度太大了,不同工段的交流靠吼都吼不明白。
過了一會兒,對講機傳來消息:「有反應,初測指數正常,我會安排複測和穩定性測試。」
「哦了,那我們去下一個點。」
翟達擦拭了一下額頭的毛汗:「走吧.::」
很快就有人來進行復原和現場檢測,這種搭配讓翟達輕鬆不少,千軍方馬他就是那個先鋒。
龔長章已經不會再爲翟達的「天賦」驚訝了,但他卻不知道這天賦也少不了額外的努力,但凡有空翟達就會拿出【純金秘密手杖】敲一敲。
空閒時甚至還會畫圖,這使得他對這臺設備的理解遠超一個剛接觸的人。
唯一可惜的是翟達做的都是「精細小動作」,大結構上這臺龐然大物並沒有太大變化,缺少了那種看着它從無到有的成就感。
好似忙了這麼多天,就光修了個腳.:,
每天六個小時高強度工作,之後的時間翟達要麼練習工序操作,要麼複習期末考試。
回去的早了就和陸思文吃個飯,回去的晚了就洗澡休息。
期間,星浪那邊聯絡了翟達幾次,爲了省的麻煩他沒說自己已經在京北了,
只說機票什麼的不用再安排。
那邊給了他流程單,17號晚上要入住星浪安排的酒店,地點就在晚會現場「長安大劇院」隔壁的國際飯店,之後幾天無論是轉場還是採訪都會很方便。
十八號他要接受兩個「備採」,也就是預備採訪,一個是單獨的,一個是和韓函丶郭金明一起,他們三個被稱爲「新生代作家三小生」,其他還有些雜七雜八的晚宴丶公益活動.::
星浪問翟達有沒有帶團隊,翟達詢問了陸思文的意見後,決定把她帶上一起,湊個熱鬧。
話說他倆本身就是「團隊」,尤其是和星浪有關的時候。
備採什麼的陸思文都能在鏡頭外參加,不過十九號的頒獎典禮的時候,得坐在後排。
作爲初代的「網絡分大餅」,一個晚會設置了70個獎項,現場頒獎三十多個,總流程長度超過五個小時.::從下午七點入場一直到晚上快十二點。
也是個體力活.::
來到京北的第五天,12月14日。
JF-12需要翟達才能操作的工作,整體已經做完了80%,比預料中快得多。
兩天半的練習實際上翟達一天半就完成了,計劃五天的工作時長也節省了近一半明天最後收個尾,理論上他「技術飛刀」的工作就完成了。
當然不是說他可以直接走了,龔長章的手畢竟還未恢復,剩下幾天如果叫他,他還得回來。
午休的時候,由於沒有食堂又地處郊區,所有人都是統一的盒飯,翟達端了一盒在休息室裡扒拉,手上還拿着《線性代數》複習。
盒飯的味道馬馬虎虎,附近餐館定的,據老成員說送了快一年了,越來越糊弄,可能要換家餐廳了。
龔長章走了進來,在翟達面前放了一瓶可樂:「小翟辛苦了,條件簡陋招待不週啊。」
翟達沒客氣,擰開喝了一口:「沒什麼,反正我就呆幾天,倒是你們這麼長時間,更辛苦。」
龔長章坦然道:
「沒辦法,項目到目前爲止總投資才一千萬出頭,人吃馬嚼的...不過若是這次測試能達到預計效果,也就是『5馬赫-50毫秒」,應該就不一樣了,那基本確立了全球最先進風洞的底子,往上每一步都是突破。」
翟達疑惑道:「按道理咱家對戰鬥機開發還是很上心的,爲何風洞反而投入的有些摳搜?」
這種國之重器,1000萬算個雞毛.:
龔長章笑道:「因爲先進過頭了唄,戰鬥機最多兩馬赫出頭,而且現在都不玩速度玩隱身了,咱這是最低五馬赫的風洞...」
「你知道高超音速這個概念是錢老提出的,但飛彈也好,火箭也罷,外形都很簡單,更是有乘波體這樣的幾十年依舊先進的技術,所以理論上,五馬赫以上的風洞,對應的該是五馬赫以上的複雜飛行器.:.對於許多領導來說,是天方夜譚...也是空中樓閣。」
「之前有個大佬來看了一眼,當着俞院士的面就說了,你們這造出來也沒用,國外都是拿軟體模擬,說我們完全是錯誤道路浪費錢...若不是『超越美國」這四個字有價值,項目都未必能啓動..:」
軟體模擬和工程風洞哪個更有效,翟達也不懂,但未來似乎已經有了答案。
「五馬赫以上的飛行器...難麼?」
龔長章摸了摸下巴:「難..:.難啊,美國都沒有的東西,F22才兩馬赫吧?」
翟達寬慰道:「自信點,我相信會有的!時代在進步嘛。」
與翟達不同,他知道這個JF12一定會成功,並且青史留名,但龔長章他們不知道.
對他們來說,這一年都是在比較「屈」的狀態下工作,前途是未知的。
龔長章自嘲道:「我有時候覺得我們這些人也挺無聊的,一聽『世界第一,立馬就來了,一聽能超過老美,加班都比平時有精神,也不知道圖個啥。」
翟達一口半個大雞腿:「圖個牛逼。」
「有道理,圖個牛逼哈哈!」
就在這時,這處休息室的門被推開,又有幾個人端着盒飯進來,其中還包括這裡的負責人「俞紅孺」院土。
俞院士笑道:「小翟,小龔,也吃飯呢?」
院士吃盒飯並不奇怪,工程現場沒那麼多講究,要是每頓便飯都要出去找地方吃大餐,這活也不用幹了。
這位老人作爲項目總負責,需要負責的事情很多,往返於各個研究所丶部門丶實驗室之間,但每天終究會來現場看一看,對翟達也已經很熟悉了。
俞院士找了個座位,打開盒飯看到裡面的大雞腿有些犯難:「老頭子吃不了肉,小年輕多吃點~」
說着夾了起來。
龔長章飯盒都推過去了,結果俞院土「捨近求遠」,雞腿落在了翟達飯盒裡。
翟達笑呵呵道:「謝謝俞院。」
俞院士轉頭看到龔長章,疑惑道:「你...湊這麼近幹嘛?」
脖子伸這麼長,都快搭我肩膀上了.:
龔長章一陣尷尬,急中生智道:「我減肥,我的也給小翟吧。」
於是將自己盒飯裡的雞腿也給了翟達。
小葷變純素.::血虧。
翟達偷着樂,坦然接受,任憑龔長章擠眉弄眼,也沒說一句「不用」。
俞院士道:「正所謂十八九,啃死牛!小翟要再不夠就多拿一份,這段時間你可是大功臣。」
翟達很懂人情世故的擡了一手:「都是龔師傅教得好。」
不過雞腿他是不會還給龔長章的。
多了兩個雞腿,味道一般的盒飯也有滋有味起來吃了幾口,俞院士道:「對了小翟,你是打算哪天走?」
翟達道:「其實約好的時間就到明天,不過我京北還有些事情,20號才返回,如果這邊需要我隨時回來。」
俞院士算了算道:「這樣...我們20號試運行測試,是一個重要的節點,邀請你也來作爲項目成員參與一下..:」
「我聽說你還要期末考試,不過留下來見證這一刻,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應該比期末考試的績點對你幫助更大,這點自信我還是有的。」
「若是不好辦,我幫你寫封信給哈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