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衆人之“念”
兩天後,就有人來培訓學校,拉走了【原型機:超大腔體CVD】。
且一次性同時更換了許多培訓設備。
甚至不乏一些價值上百萬的“真傢伙”。
僅僅是培訓新員工,就直接砸了幾百萬,財大氣粗簡直刻在了研究院的門牌號上。
在員工眼中,這是爲了增加培訓質量和真實度。
但很少有人知道,新來的幾樣設備,全都是翟達在做設備自主化時的“原型機”。
是的,每一臺都是他親自制造的。
翟達在推進設備自主化進程中,根據國產替代率、技術需求度,一共逆向研發了六種設備。
包括:
超大腔體五聯CVD系統。
紅外列陣離子注入機。
超高溫穩態退火爐
金剛線超硬材料切割機。
ωwш Tтkā n C○
三相薄膜沉積一體化機。
根據逆向+統合產業鏈+系統工程視角的方式,各項設備的極致參數都未超過原型機太多,但能效和成本上,往往有着數倍的差距。
這些設備自身價值都不俗,且有很強的紀念意義。
這是翟達的一個小小測試。
他要確認一下,能否依靠這種方法,來有規律的製造“特殊物品”。
即:由他親手悉心製造,再安插在合適的場景裡,讓人輪番上陣,吸收大量的“念”。
這是一條全新的路徑。
數百學員的悉心使用、學習,無疑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念”,翟達姑且將之稱爲“衆人之念”,但顯然遠不足夠誕生“特殊物品”。
否則大學校園裡的每一張課桌,每一塊黑板,每一片小樹林,都該成爲特殊物品。
毛紡中學的廁所豈不是直接【金色傳說】?
這肯定不合理。
“衆人之念”也許數量不俗,但質量駁雜,除非能達到【無畏集結號】那樣的程度,現代社會中基本很難了。
但若是來自翟達親手製造的物品,“衆人之念”只做臨門一腳,卻又帶來了完全不同的可能。
這不起飛了?!
如果是幾年前,翟達即便發現了這一隱藏機制,也很難利用起來。
造個啥玩意兒,能確保幾百人使用?廢這功夫不如干點別的。
但現在,他手底下有上千號人,有龐大且井然有序的產業集羣,甚至有一塊能隨意折騰的土地!
至於出現的裝備,是以他製造時爲主,還是之後的“衆人之念”爲主。
他不在乎。
效果給力就行!
巴依老爺不在乎羊毛出自哪隻羊,他只知道都是他的就行。
【原型機:超大腔體】非常強,僅僅一件白色裝備、一個效果,就足夠支撐一家傳奇半導體巨頭的誕生。
嗯.前提你擁有一家半導體廠。
怎麼不算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呢?
如果可能,翟達希望未來,每一間工廠都有自己的“神器”。
在培訓學校獲得新設備的同時,那臺殘值不多的真傢伙,已經被運往了“機核半導體”的一號廠房。
跟最髒的貨物一個級別,先要接受一番清潔度的洗禮。
而後由一個玻璃罩子保護着,放在了廠房一樓大廳處,提前成爲一個“內部展品”,光榮退休,不必再被一羣人上下其手。
翟達站在其面前,感覺清洗後包漿都掉了,反而有一種老鴇強裝新人的硬撐感覺。
而在裝備列表中,翟達可以看到其影響的範圍:完整包含1號廠房。
就好似遊戲裡那種無死角填充,與它是否在廠房中心無關,只與廠房自身結構有關。 翟達摸了摸下巴.感覺有點浪費,畢竟日後還會有第二、第三廠房.是不是可以打通一個“連廊”?
於工廠而言,也可以加快物資轉移效率,減少污染暴露風險。
而就在翟達思索如何鑽系統空子的時候,突然收到了一條未曾想過的提示。
“解封任務:帶領他人,完成10項複雜的系統工作,進度+1,當前進度(2/10)”
翟達一愣.這是【論系統工程】的解封任務
可爲什麼是現在?他最近又沒做什麼項目.
最後目光,還是落在了眼前的原型機上,心裡有了一個猜測。
恐怕指的就是“半導體廠”這個項目,但系統的判定並非以“開始投產”爲界限,而是“穩定生產”一類的概念。
新【裝備】帶來的良率提升,帶來了連鎖反應。
翟達暗自點點頭.之前沒收到提示,還以爲系統連這麼大的活都看不上呢。
那他可要頭大了,得想辦法整更大的活了
至於具體良率變化,還要沉澱幾天才能統計出來
對廠專用神器【原型機:超大腔體CVD】的效果簡直立竿見影。
在其入駐“機核半導體”後僅僅三天,技術總監孫婷就打來了電話,彙報好消息。
最新一個批次的綜合良品率,提升到了92%。
達到了“成熟工藝”的分界嶺。
這一速度,遠遠快過孫婷的預計,她本以爲至少要明年呢。
這完全是一個足以上新聞的新成績!讓那些試圖進入這一領域的人感到絕望!
東陽環形總部,已經初具雛形的A區之中,翟達正在體驗自己的新辦公室。
兩百平的面積,以研究院現在的水平,其實已經算低調了,但就辦公而言完全足夠。
他不太理解那些四五百平乃至上千平辦公室的大佬是什麼思路,人爲了裝逼,不能連效率都不要了吧?
出個門都費勁。
以研究院“技術驅動”的主旨來說,翟達未來在這裡的時間不會太長,更多可能是耗在各種實驗室中,所以這裡更多還是接待和休息用。
所以側面有一個小暗門,推開后里面是一張牀和一個浴室,這很合理。
內裝是陸濤親自做的設計,有着小而精緻的佈局,雅緻不俗的擺件,另外在翟達的要求下,側面專門留了一排展示櫃,不過目前裡面只有一把古樸斑駁的小號。
那排展示櫃爲什麼準備的,不言而喻。
翟達四處走了走,手指拂過雅緻擺件光滑的表面,對這裡很滿意。
電話裡對孫婷說道:“這是一個很好的徵兆,不過在總結技術細節時,還是要保守一點,我個人感覺,良率的提升和員工的積極認真有很大關係,技術層面的提升空間依舊很大。”
裝備效果可以提高效能,帶來無與倫比的競爭力,但反過來說,對技術提升而言又屬於一個“泡沫”。
做開發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其擠破,才能走的更長遠,否則根基不穩,每一代都覺得自己100分了,實則只有90分。
將其歸結於員工的認真細心又優秀,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電話那邊,孫婷道:“我明白了會長,您放心,不會驕傲自大的!”
“那就好。”
新辦公室中,翟達踱步到落地窗前,看向窗外那神奇瑰麗的倒吊之樹。
上面已經多了十幾只烏鴉的族羣,不過白天大多在四處覓食,晚上纔會回來睡覺。
然後早上又會去江岸陽光城搞團建.
最近可以說無法無天好似整個“自然庭院”都是給它們建的似的
不過好日子也要到頭了,環形總部日漸豐滿,很快將會迎來它真正的主人。
研究院即將入駐。
“下週一,環形總部正式啓用,雖然只有A、B兩個區,不過意義重大,大家開個會,上次那個太潦草了,這次會嚴肅一點。”
“沒問題會長。”
掛了電話,翟達轉頭看向自己的新辦公桌。
此時上面擺放着七八個大小不一的盒子。
那條未曾設想的道路上,除了“衆人之念”,他還想試驗一個東西。
“個人之念”,對他製造的物品,也能完成“臨門一腳”的操作麼?
如果是足夠契合性格、行爲模式的物品呢?
恰好π裡面,全是問題兒童.
沒費太多功夫,但翟達猜測他們會喜歡的。
大概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