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對手



“全體都有……持槍!”

“全體都有……上子藥!”

步隊隊官們的吆喝聲在陣前此起彼伏,響成一片。不管譚泰怎麼小心,但當着明軍前來邀戰而不戰,這個臉他丟不起,這個責任他也是背不起。

所以在看到浮山兵逼過來時,清軍也是開始陣列向前迎戰。

在相隔三百步左右時,浮山營的軍令聲就在旗幟的擺動下不停的響了起來。

“持槍……”

“持搶!”

幾乎是同時,“涮”的一聲,五個步隊,近千五長槍兵全部將靠在肩頭的長槍從斜舉變成平端,一個由鐵甲組成的鋼壁頓時就成了一隻披着鐵甲的刺蝟,而隊中的火銃手們則是將火銃從高舉便成放低斜舉,同時在武裝帶上取下引火藥瓶和子彈,等候下一步的命令。

這般整齊的動作,看的人心驚無比,而橫亙綿長的長陣之上,放眼看去,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長槍和火銃的密林。

光線之下,武器也在閃爍着奪人心魄的寒光。

“炮隊預備……”

“大人有令,炮隊預備!”

在步陣前行的時候,炮隊早就開始準備,等接到命令之後,所有戰馬解開,每個炮組的二十個人,除了炮長和搬彈藥的彈藥手外,全部都開始推動炮身,用小跑的速度,向着預先選定的炮兵陣地跑過去。

炮兵陣地就在現有隊伍附近,工兵已經裝好麻包,定好炮位,只等火炮一至,就是用各種方法開始固定炮位。

這年頭的火炮的後座力問題是沒有辦法徹底解決的,儘管浮山火炮已經足夠好,但在發射時,炮管過熱,受損,後座力大導致炮位移動,這都是需要工兵配合來解決的難題。

很快,十四門火炮的炮口昂首向天,正對着清軍陣地。

看到浮山軍的戰陣和火炮炮羣,清軍陣列中不少人都露出惶恐和驚異的眼神,哪怕是滿洲兵也是一樣。

此次入關,傳說是最能打也難打的難啃的骨頭宣大軍已經被吃掉,五千不到的宣大山西兵馬給清軍帶來的死傷十分有限,死亡人數只有一百多人,傷者有三四百人,比起明軍戰死近四千人,宣大總督兵部尚書也被殺的結局,清方的死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在此時,突然出現這麼一支殺氣騰騰的強軍,擺開架式,絲毫不懼,在清軍的認知中,已經有好幾十年沒遇到這樣的場面了!

就算是宣大鎮,在被清軍圍困時,號稱是北中國最強的軍鎮,但上到將領,下到士卒,都是混亂不堪,沒有什麼戰意,五千宣大兵被圍,要不是盧象升的忠義之心撐着大家,怕當場就是四散而逃,就算明知逃跑死的更快,但事到臨頭,還是有很多人會下意識的撒腿便走!

嵩裡橋的勝利,不算什麼!

“擊鼓!”

譚泰的雄心突然就鼓了起來,多少年了,沒遇到過這麼象樣子的對手了?身爲武人,能遇着這樣的對手,還有什麼可猶豫的?

他心裡頭,唯一覺着遺憾的就是沒有帶齊自己的部下

。事情緊急,蒙古兵先走,然後漢軍開拔,接着嶽託不大放心,派譚泰帶着大量馬匹和少量的白甲兵和自己牛錄下的旗兵,一路趕了上來。

要是他帶着自己正紅旗下所有的擺牙喇兵……數字也就是在三四百人左右……擺牙喇兵的珍貴是八旗之外的人難以想象的,正紅旗下一共才那幾十個牛錄,一牛錄說是三百丁,實際上幾乎沒有一個牛錄能滿編,有的牛錄是二百多丁,有的牛錄甚至才一百多丁的都有,這幾十個牛錄,三丁抽一,甚至是兩丁抽一,這樣一共才能抽出多少真正的女真戰士出來?

丁,就是成年的男子,在女真人來說,丁就是戰士,但實際情形遠非如此,總有傷殘,年邁,或是疾病等諸多因素導致成丁無法成爲合格的戰士,在三年一考的八旗考覈中,總會涮下不少不合格的男丁。

當然,八旗是不存在故意被涮下來,這個國家,現在是上升時期,軍國一體,八旗子弟騎不得烈馬,上不得戰場,那是一個洗涮不掉的恥辱呢。

這一次嶽託入關,正紅旗子弟進來六千出頭,其中擺牙喇兵三百不到四百,算是幾乎全來了,然後葛禮什賢營有幾百兵,阿禮哈哈營有一千左右,這不到兩千人是精銳中的精銳,全部是考覈爲馬甲以上經驗豐富,格鬥技巧一流,膽氣也一流的敢死戰士。

還有四千餘人,有馬跟役,無馬跟役,弓箭手等等,其中跟役在幾十年前做的是輔兵的活,現在的跟役卻是族中的青少年,年紀和經驗不足,在戰場上做一些輔助工作,或是充當弓箭手,並不是真的拿他們做輔兵。

每一個真正的女真人都是未來的勇士,賤役就是叫漢人包衣來做就行了,女真人只管學習打仗就成!

但此時此刻,譚泰要倚重的,卻偏是一羣自己在內心底裡十分瞧不起的尼堪阿哈,也就是漢軍部隊!

在看到浮山營用大量的長槍的時候,譚泰先是高聲道:“這一股明軍氣象森嚴,部勒井然,確實是精兵。”

衆人想不通他爲什麼在這最關鍵的時候給敵人張目,不過這裡譚泰最大,以他擺牙喇章京的身份,用的是親王貝勒纔有資格用的織金龍纛……就算覺着他說的話不大對勁,還有誰敢去挑譚泰的理不成?

在這裡,除了官職不如譚泰的女真人外,兩個旗的蒙古騎兵都散開在兩翼,一會打起來,清軍用的是半月陣,中間突前去打,兩翼稍稍拖後,戰局不利,掩護中間後退,戰局有利,兩翼騎兵加速,頓時就是包抄過去,妥妥的把敵人包餃子。

在現在這樣的大平原地帶,這樣的打法,十分合適。

就是剛剛先挫一陣,叫蒙古人知道對面的明軍騎兵十分兇悍,戰鬥力很高,人數雖比自己這邊少二百騎左右,但真打起來,後果難說。

很可能就是打的不勝不敗的慘烈結局……蒙古人不想打爛仗,更不想慘勝或失敗,他們跟進來是撈便宜的,跟在八旗後頭撿便宜沒問題,叫他們披堅執銳去衝陣,還是免了的好。

“不過,他們將領也窮的很嘛,你們瞧着沒有,那麼多的長槍兵?

譚泰緊接着一句,就是說的衆人鬨堂大笑起來。

在所有人的認知中,明軍的長槍兵就是消耗品,削根木棍加個鐵槍頭就算是武器了,真真是笑話了。

和清軍的精鐵所制的長槍大戟和各種長兵器比起來,明軍的長兵器確實不值一提,就是一蕩而決的事。

“李真,楊銳,王超,率你們的兵馬,去給這些明國漢子一點教訓吧。他們長槍手多,穿着甲,正好用你們的火銃來打服他們。”

譚泰這話,更對路子。明軍的長槍兵不能防遠射,身上又是鐵甲,這玩意防弓箭和劈砍的話,效果十分的好,但對火銃迸發而出的圓彈丸,效果反而不如棉甲來的好。

這也是八旗在後來鐵甲漸少,更多的是皮棉甲的原因。

穿着鐵甲的明軍將士,倒真的是十足好靶子的模樣。

幾個漢軍將領,原本就是躍躍欲試了。戰場之上,原本也沒有辦法退縮,況且濟南就在眼前,打跨這一支援軍,就等着進城生髮便是,揚武大將軍那裡,也會重重記上一功。等回遼東之後,漢軍全體都是與有榮焉,而恭順王爺,也必定會高看他們一眼。

這一次入關,漢軍進來的全部也就在這裡,大將軍嶽託對漢軍還算高看一眼,此時不好好打出個樣子出來,以後哪個貝勒或是王爺還用他們?

這些人,已經剃了頭,留了辮子,穿着滿洲服飾,從內心裡頭,也是把自己當真是旗人了。

漢軍旗人!

當下各將都是高聲領命,一個個齊聲叫道:“請章京大人在陣後替俺們坐鎮,待我等戮力向前,破了敵陣,來向大人報妻。“

說完,便是分別歸列,此時漢軍們勉強把隊列都整理好了,令旗招展,鼓聲隆隆,大隊終於又一次向前行進了。

孔有德的這些漢軍的旗號和盔甲都是白色鑲黑邊,所有軍士一色的皮甲或棉甲,手中都是持着鳥銃。

這廝的部隊,其實是徐光啓和孫元化的心血,花費了明廷大量的銀子和物資,結果現在卻成了清軍隊列中的一員。

這些火器部隊,源自孫元化爲登萊巡撫時接受的徐光啓的命令而開展的試驗。精心打造火銃,以西洋技工爲主,中國匠人爲輔,孫元化親自監督,打造的火炮和火銃都是十分精良。

同時,訓練是以葡萄牙人爲教官,甚至還有一小隊葡萄牙人的僱傭軍。

西式鑄炮和火銃造法,西式操練,這一支軍隊,其實是明朝擺脫自己舊有火器格局,全盤向領先自己的泰西諸國靠攏的一次嘗試。

在行將成功之時,被孔有德反身一刀,狠狠紮在心腹之間!

登萊兵變,明軍失去了一支可以策應遼西戰場的強兵,同時也失去了改革火器部隊的最後的一次良機。

而相反,清朝一方卻得到了優秀的將領,有經驗有戰鬥力的士兵,更重要的就是鑄優質大炮的匠人和技師也被帶過去了。

此時此刻,這些漢奸帶出來的軍隊,在隆隆鼓聲中,向着自己母國的軍隊,擊鼓前行!

(本章完)

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六百八十五章 入城第七百零三章 勸說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止第四百零二章 修好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軍法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發達的真相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七百零一章 降伏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四百七十章 莊園第六百二十五章 奧妙第二十二章 難民第五百零四章 戒備第五百六十三章 深山第三百二十九章 割頭兵第六百一十五章 建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霸氣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止第八百零九章 短兵第九章 叩見千戶第四百五十一章 驕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四百七十七章 海上演習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七百五十三章 逼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莊第五十四章 軟禁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六百九十九章 反水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四百八十章 開源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二百三十六章 練習第四百五十一章 驕兵第五百零九章 曉諭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監第二百七十六章 塘報第四百五十四章 棍子第六百六十九章 商團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七百一十八章 造艦(加更)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四百七十章 莊園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場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二百六十二章 前哨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呸第五百零二章 心願第六百零二章 教導第八十二章 彙集第四百零六章 新規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志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隊第二百四十一章 田間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六百九十九章 反水第二百一十三章 勉勵第七百六十八章 霸氣第四百二十二章 權閹暴怒第二百六十九章 警告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鐵熟鐵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二百九十九章 計算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軍法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七百八十七章 渡河第八十五章 敬畏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六百四十章 官兵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六百四十章 官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演講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五百七十八章 逃竄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六百七十九章 調度
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六百八十五章 入城第七百零三章 勸說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止第四百零二章 修好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軍法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發達的真相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七百零一章 降伏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四百七十章 莊園第六百二十五章 奧妙第二十二章 難民第五百零四章 戒備第五百六十三章 深山第三百二十九章 割頭兵第六百一十五章 建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霸氣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止第八百零九章 短兵第九章 叩見千戶第四百五十一章 驕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四百七十七章 海上演習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七百五十三章 逼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莊第五十四章 軟禁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六百九十九章 反水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四百八十章 開源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二百三十六章 練習第四百五十一章 驕兵第五百零九章 曉諭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監第二百七十六章 塘報第四百五十四章 棍子第六百六十九章 商團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七百一十八章 造艦(加更)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四百七十章 莊園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場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二百六十二章 前哨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呸第五百零二章 心願第六百零二章 教導第八十二章 彙集第四百零六章 新規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志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隊第二百四十一章 田間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六百九十九章 反水第二百一十三章 勉勵第七百六十八章 霸氣第四百二十二章 權閹暴怒第二百六十九章 警告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鐵熟鐵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二百九十九章 計算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軍法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七百八十七章 渡河第八十五章 敬畏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六百四十章 官兵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六百四十章 官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演講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五百七十八章 逃竄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六百七十九章 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