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鬼胎



儘管主力已經撤回,遼鎮在這廣渠門軍營裡還是有三千餘人。

此時已經天黑,碩大軍營之中,到處都是一片漆黑,只有在衆將接近的時候,纔有穿着對襟鐵甲或鑲葉鐵甲的值星武官過來喝問,待知道是自家總兵帶着客人前來時,自是都半跪請罪。

“不妨,”被衝撞了的張守仁毫不在意,只微笑道:“貴鎮軍紀之佳,軍容之盛,不愧是我大明邊軍第一鎮。”

“徵虜過獎了。”

祖大弼臉上和其餘遼鎮大將臉上,都是佈滿了得意之色。

天黑之後,按大明營規,任何人不準發出任何聲響,否則的話,輕則軍棍或是插箭遊營,重則一定處斬。

因爲封建軍隊不僅訓練不精,而且平素待軍士過於嚴苛甚至殘酷,待遇差,軍法嚴,怨氣難免,沒有機會也就罷了,一旦有機會,便有有人趁機發泄不滿,最終成爲營嘯,滿營官兵,在一次營嘯後全部散光逃走,或是乾脆轉兵爲賊,這在戰場上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就算駐在城中,萬一出事,也是了不得的大事。

但軍紀雖嚴,動輒處斬,反而也是使得軍隊更增暴戾之氣,故意違反軍紀的情形大有人在,法不責衆之下,將領能忍便也忍了。

象遼鎮這樣,器械精良,放眼看去,營帳裡睡的都是赤條條大漢的軍鎮,又能把軍紀管束到如許地步,確實是難得的精銳了。

在營盤間四處行動,果然也是感受到遼鎮強大的底蘊。

火器庫裡是放着三千多支三眼銃,這種火銃是和浮山用的火銃截然不同,走上了另外一條路子。

就是銃管很短,銃身厚實,而且銃管三眼,可以輪轉,分別裝填好之後,在戰場上通過火摺子點燃火引,然後扳擊擊發,連發三次後,銃身倒轉,就是一柄十分稱手的鐵榔頭了。

當然,遼鎮也用長槍大戟,馬上格鬥纔是最要緊的。

這樣的騎兵,說是純騎兵吧,有遠程火器,說是步戰騎兵,也就是西方說的龍騎兵吧,又強調馬戰格鬥。

在張守仁看來,是有點不倫不類了。

不過此行也真的開了眼界,這個年代的大明軍隊,在火器上也確實是有很多獨到之處。

在遼鎮的火器庫中,光是三眼銃就有三千多,還有幾百支鳥銃,還有一窩蜂萬人敵大將軍炮二將軍炮盞口炮佛郎機等各種火器,光是名稱就是有五六十種。

彈丸儲存也是極多,火藥有超過十萬斤以上。

吳三桂在一邊負責講解,看到火藥庫藏的時候,吳三桂笑道:“遼鎮火藥儲存最近可是嚴重不足,徵虜應知原因。”

這是笑話,張守仁也是打個哈哈,朗聲一笑,算是揭過此事。

遼鎮的火藥是全國各地調撥供給,但這年頭制火藥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大量硝石硫磺混合添制,浮山營又是一直不停的試製改良火藥,指望自制那是差的太遠了,再加上火炮試射,火銃手的訓練也是向來不惜火藥,浮山每月所耗費的火藥不要說是一個普通的駐防營,就連整個山東鎮都是

比不上,也就是孫元化在登萊任巡撫時,訓練兩萬餘人的火器部隊時,耗費量比浮山營要高出不少。

用的多,當然要靠買,全大明的火藥都在遼鎮多,好在遼鎮的將領和司庫們用銀子很方便就能買通,每個月最少有一萬石以上的火藥被運到登萊,從登州水門上岸,再運到浮山。

這一條線,漸漸不僅走私火藥,連生鐵和糧食都很不少,浮山前一陣的生鐵和糧食缺額,不少便是從山海關一帶走私過來。

吳三桂此時一說,等於是在最高層面認可了這種走私,算是遼鎮善意的一種釋放了。

這邊在閒聊,那邊孫良棟也是把一杆三眼銃裝填好。雖然營中一片寂靜,但這廝是想到什麼便去做的性子,一邊錢文路和蘇萬年幾個也是慫恿,遼鎮諸將當然不會掃興,都是笑吟吟看着他的動作。

等裝填好了,便是點火擊發,此時便是張守仁也吸引過來,他對大明火器向來關注,以前也是用不同渠道走私了不少,但是不是軍中正經裝備也是難說,此時見孫良棟要打,便也是過來觀看。

“砰,砰砰!”

三聲巨響過後,孫良棟對面的靶子晃了三下,一邊的遼鎮諸將都是十分吃驚的樣子,一個叫金冠的參將大聲道:“孫將軍好神射,末將佩服!”

“神射啊!”

“這般晚上,只憑幾個火把就能中的,孫將軍真是了得。”

夜射也是浮山的訓練科目之一,雖然這年代夜戰十分罕見,但總要提防意外情況的發生,經過一年多的身體鍛鍊和調理,浮山的夜盲症也是很少了,這種症候並不是人人都有,而且一般是營養不良導致,以孫良棟的眼神目力,有火把照亮,五十步不能中靶,他這個火器教習就不如一頭撞死算了。

“嗯,不錯,這東西不錯。”

看過靶子上的印記之後,孫參將乾巴巴的誇了兩句,就是躲到一邊去了。

其餘的浮山諸將,都是嘴角抽動,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這靶子原本就是薄木板,五十步的距離都不到,三槍輪發打過,上頭也就是淺淺的幾個白點,這樣的威力,實在是太弱了一些。

張守仁倒是覺得釋然了。

怪不得三眼銃赫赫大名,但遼鎮與東虜打起來卻向來是吃虧的多,只有寥寥幾次的小規模騎戰,比如寧錦之戰時,遼鎮守城,是滿桂領着自己的宣大騎兵追擊八旗的殿後兵馬,斬首二百餘級,算是不小的斬獲。

其餘幾次勝利,無不是與守城有關,真正的戰場對決,很少,更不要提戰而獲勝。

要是三眼銃真的如某些書籍記錄的那樣犀利,遼鎮怕也不會打的那麼稀鬆了。

看罷火器,再看甲仗,鎧甲方面,遼鎮比現在的浮山還要領先一些。

後世所謂的關寧鐵騎,也就是此時的山海關鐵騎營,整個鐵騎兵有五千餘人,火器充足,兵器也是十分精良,而且是人人有鐵甲,最不濟都是泡釘鑲鐵葉的對襟棉甲,此外戰馬也很多,留在此處軍營中的戰馬就有五千餘區,而且都是十分神駿的良駒。

在營中轉了一圈,遼鎮的闊氣,裝備之精良,儲備之豐盈,也是給了登萊鎮的客人們深刻的印象。

太廟祝捷後,包括老實人張世福在內,都是有一點虛驕之氣,此時此刻,不少將領都小有領悟,看來這一次痛快赴宴,張守仁也是有用意的。

“留駐京城的兵馬開銷甚大,一天所需豆料就是好幾百石,更不提人吃的了。今日宴請徵虜過後,我等也就逐次返回遼鎮了。來,大家飲了此杯!”

坐定之後,祖大弼等人也是十分豪爽,大碗乾杯,來者不懼,到最後各人都有三五分醉意時,祖大弼先是說了要走的話,接着又舉碗到張守仁身前,笑道:“將來登萊鎮再復崇禎七年前的情形,亦未可知,可能我遼鎮補給,又要從登萊轉運,請徵虜一定上心。今日徵虜也看到了,遼鎮耗費極大,甲仗火器和戰馬,所需物資極多。又或者,登萊再立水師,收復皮島,到時候,我遼鎮上下,一定與徵虜和登萊鎮配合便是,請徵虜滿飲此杯,哈哈,哈哈。”

到這時,在場登萊諸將才知道遼鎮熱忱的用意在哪裡,說是什麼配合做戰,當然是胡扯,這大明天下哪個軍鎮敢和遼鎮配合?

廣寧之戰,祖大壽拋棄友軍逃走,飛將軍毫髮無損,但友軍的遭遇就不必提了。

大淩河一戰,主將可是祖大壽,援兵總兵是妻弟吳襄,郎舅至親,結果吳襄就拋棄了祖大壽落荒而逃,根本不管大舅的死活,結果祖大壽殺何可綱副將後決意投降,這才保住了自己性命。

遼鎮自己人都是坑你沒商量,外系兵馬更是被坑者無數,誰和遼鎮配合,那一定是得了失心瘋纔是。

要緊的就是軍需供應的話,看來現在確實有風聲,將來朝廷重新開闢登州到遼東的海路,收復旅順和皮島等沿途重要軍堡島嶼城池,到那時,遼鎮的軍需供給,可能相當一部份由登州海運至覺華島,今日宴會,最要緊的原因就是遼鎮未雨綢繆,先和登萊鎮修好套交情,免得到時候登萊這邊給遼鎮挖坑下絆子。

主持軍需供給的當然是文官,不過以張守仁的強勢,預先做一點疏通工作也是應該的。

“祖帥說的什麼話來!”

張守仁起身,端碗,慨然道:“一切均以朝廷軍務大局爲重,如果真有那一天,末將和鄙鎮一定竭盡全力,絕不會叫遼鎮的弟兄們受一點委屈。只是,本鎮力量十分有限,想要修造大船,重立水師,實在是力有未逮,如果朝廷真的要本鎮轉運糧草,末將是一定會推辭的,有心幫忙,卻是無能爲力,末將實在是慚愧啊。”

“哈哈,有張帥這話,咱們還能強求什麼?來,喝酒喝酒。”

“來來來,再飲一碗,張帥如此夠交情,俺心中十分快活。”

聽到張守仁的話後,在場的遼鎮諸將都是互相使着眼色,其中自是以祖大壽和吳襄及祖大弼這三巨頭眼神交流最爲活躍,今日這樣的宴請,全遼鎮上下都是給足了登萊鎮的面子,光棍只打九九,不打加一,登萊鎮將來再有什麼動作,遼鎮這邊,自然是有充足的說法了。

(本章完)

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三百五十一章 巴圖魯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王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三百二十九章 割頭兵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第一百章 論政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戰場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第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五百三十四章 孤童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六百二十七章 土壤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一百零九章 仁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三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一章 引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七百六十七章 戰神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對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內閣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五百六十三章 深山第四百四十三章 召見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編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七百七十七章 興盛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編第八百零八章 教子第五百四十章 狼狽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三百九十三章 知恩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一百二十章 大陰謀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未來水師的起始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四百七十五章 柔情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四百五十一章 驕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九章 叩見千戶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勳章第七百六十八章 霸氣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六百九十五章 執委第五百六十一章 江湖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覈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八百章 怒吼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六百零四章 謀算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七百五十九章 瀋陽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五十二章 火銃立威第二百七十三章 巡營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一百三十四章 炮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二百零九章 新任命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七百五十五章 攀談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一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七百六十五章 參觀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七百章 轟動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
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三百五十一章 巴圖魯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王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三百二十九章 割頭兵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第一百章 論政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戰場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第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五百三十四章 孤童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六百二十七章 土壤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一百零九章 仁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三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一章 引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七百六十七章 戰神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對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內閣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五百六十三章 深山第四百四十三章 召見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編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七百七十七章 興盛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編第八百零八章 教子第五百四十章 狼狽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三百九十三章 知恩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一百二十章 大陰謀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未來水師的起始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四百七十五章 柔情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四百五十一章 驕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九章 叩見千戶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勳章第七百六十八章 霸氣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六百九十五章 執委第五百六十一章 江湖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覈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八百章 怒吼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六百零四章 謀算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七百五十九章 瀋陽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五十二章 火銃立威第二百七十三章 巡營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一百三十四章 炮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二百零九章 新任命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七百五十五章 攀談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一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七百六十五章 參觀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七百章 轟動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