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變



職方司負責的職能很多,其中官員的考評也是在其中,當然,最爲要緊和權重的是武選司,如果不是因爲張若麒是楊嗣昌最親信的心腹,考覈戰功之事,當然也輪不着他。

此時張若麒老貓戲鼠一般,用得意之極的眼神打量着張守仁。

張守仁心中卻是隻覺得悲涼。

他是一個穿越客,已經有了辦法對抗這種人和這種莫名其妙的體制。但試想一下,如果是一個普通的武將,在辛苦搏殺,麾下兄弟死傷慘重後得到戰功,而在述功之時,某個五品或六品的兵部文官就是看他不順眼,然後就是要把他的功勞削個三成五成下來。這個文官是直管文官,哪怕上司壓迫,只要他堅持已見,很大程度上這個事情也就是該管的文官就能決定下來了。

哪怕是事後尋仇,當時的委屈卻是隻能默默承受,毫無辦法可言。

國朝二百多年以下,文官中不乏這種楞頭青或是老謀深算者。用武夫的委屈甚至是腦袋來邀自己的直名,清名,這個買賣是做的過的。

武將的委屈沒有人可以伸張,文官如果被打壓了,卻是有大量的同年爲之奔走呼籲,就算是當朝一品,在此事上也是隻能屈從於公意。

百年之下,武將的委屈,也真是罄竹難書了!

回想當年抗倭名將俞大猷,一生行狀,豈不就是如此?屢次被文官針對,屢次打壓,屢立大功而屢次被一免到底,俞將軍一生的心境,大約就是在這種事裡起伏不定吧?

……

……

張守仁的感慨與浮山衆將形諸於臉的憤怒都是被張若麒看在眼中,沉默和感慨在張若麒眼中卻成了退縮與忍讓,他心中得意,雙手按在桌案上,逼視着張守仁道:“如何?由本官派人去驗看吧?貴部和張將軍,先在京城裡頭候着,等兵部諸衙門驗看清楚,祝捷之事,大約就能提上日程了。只是,這時間是定不下來了……”

這麼說法,明顯就是要用拖字決,把浮山拖疲,拖累,拖的煩燥了,而在皇帝和人們心中的那種對大勝的高興,在拖了一段時間後,自然就淡忘了,稀釋了,等日子正常過起來後,人們操心的還是柴米油鹽,皇上還是在爲軍餉發愁,關外又在進行大戰役的籌備工作,沒準這幾千人就被扔到薊遼去了,在那裡,在龐大恐怖的遼西將門的羽翼之下,這幾千浮山兵算得什麼?

泯然衆人矣!

吳昌時心中極是猶豫,不知道自己是否要出面說話。在此前,他是受薛國觀的囑託,要使兵部之行不要太過叫張守仁等人難堪,但現在看來,張若麒抓住規矩一事,非要重新再驗看首級,這一驗看,派人拖兩天,驗看拖十天半個月,結論再拖十天半個月,皇帝那裡,案頭上每天都是幾十幾百樁事,祝捷雖然是喜事,也很難保皇帝在這件事中還保有多大的熱誠……皇帝的記憶,向來不是很好。

現在的癥結就在於張若麒的刁難到底有多少是意氣成份,又有多少是楊閣老的安排?

若是前者,不妨叫張守仁做一些委屈的姿態,叫對方出了這一口氣再說。

如果是後者,就是把此事做爲政爭,薛國觀知道以後,也就有了反擊的理由和藉口。

是張若麒要出氣的話,站在同爲文官的立場上,薛國觀這個首輔也不能強自出頭,否則,必定萬蜂蟄頭。

大明的傳統就是以小制大,首輔在某些事情上,也是不能自專的。

無論如何,吳昌時認爲事情的癥結就在於張若麒身上,此事不解決,一件大喜事就能拖成大麻煩。

他雖不是薛國觀的真正心腹,在薛國觀身邊也是另有目的,甚至是不懷好意。但對張守仁這個武將,他也極有興趣,是真正的想做一些拉攏的工作。

復社同仁,張溥功夫下的早,已經和劉澤清結成了牢不可破的同盟,吳昌時想加強自己的地位,就非得在這方面多下一點功夫不可。

“少保,”吳昌時原本就坐在張守仁身邊,此時便是低聲提醒:“想來昨天薛閣老也有過吩咐,有的時候,該低頭便低一下頭吧?只要和此人賠情認罪,曲則在他不在你,若此人仍然刁難,公議便是錯在他身上,意氣成了黨爭,韓城閣老就好出手了……少保莫做意氣之爭,如何?”

吳昌時說的時候,也是情真意切,十分真摯。

張守仁卻是輕輕搖頭,也是低聲回道:“姑且待之。”

“怎麼,張將軍是不願被複查嗎?”

張若麒不知道怎麼回事,看到張守仁臉上那種雲淡風輕的笑容就是十分光火,就是恨不得飛身過去猛chou對方几個耳光子才能痛快……當然,他心中明白,要是動起手來,自己這樣的一百個也不夠張守仁幾刀砍的,所以也就只能寄望於嘴皮子了。

“是心中有鬼吧?”

他冷笑,臉上一副鄙夷之極的樣子。

被張若麒用這種姿態蠱惑,一邊的各衙門的人員,也是眼光中有疑惑之意,整個兵部正堂的圍觀人員,也是開始低聲議論,形成了低低的嗡嗡聲響。

“浮山營所斬獲的首級,當時就經過山東官員驗看,包括巡撫御史,布政使,兵備道等相關的大吏,張大人這麼說法,是不是太過孟浪了?”

“別人驗看是別人的事,兵部職守所在,必須重驗。”

張若麒板着臉回覆,此時就算得罪幾個文官,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了。

“既然如此……”張守仁仍然是不溫不火的答說道:“那就驗看好了。”

“呵呵,”張若麒點了點頭,獰聲道:“首級是跟隨入京了吧?本官這兩天就挑選積年老吏,知道壯夷嘴臉面目,看牙看相都十分有經驗的老吏,擇日到將軍營地去驗看。”

“不必了。”張守仁淡淡的道:“我已經安排人手,將首級送到兵部來了。”

聽着這話,廳內衆官都是不以爲然。

這張守仁還是太過年輕了啊。他以爲把首級送來,別人就沒有刁難的理由了?只要想拖,只要想爲難你,就是一個光頭禿瓢的男子首級,兵部驗看的人一樣懷疑是婦人首級,是在殺良冒功。等一次又一次的複覈完畢,確認是壯夷首級,恐怕那時候都是幾個月之後的事了。

一切冷卻之後,誰還記得你的功勞和你的部下所立的戰功?

不肯低頭,那就多吃些虧罷。

便是吳昌時,也是懷疑起自己的眼光來。這個青年將領

,似乎太過剛直了。這種脾氣秉性做朋友可以放心,做一個武力上的盟友,似乎是不太夠格吧?

張若麒的臉上,更是掛滿嘲諷的笑意……這張守仁是怎麼到今天的這個位子的?難道就是此人十分勇猛,戰場上一再獲勝,硬是憑功勞到如此地位?

這樣也好,看起來,這張守仁和他的浮山營,好運是慢慢到頭了……

“大……大,大人!”

一個穿着盤領青衣,頭戴吏巾的兵部小吏,連滾帶爬的跑了進來。

“這成何體統!”

張若麒沉下臉去,大聲喝斥着不講規矩的部屬。

“您老出去看看吧……”

小吏跑的一臉油汗,三月的天雖然溫暖,但兵部大堂裡高屋疊架,十分空曠,穿堂風還頗有幾分涼意,這個小吏卻是生生跑出了三伏天的感覺,兩眼睜的又圓又大,十足是走夜路時見了鬼的情形。

“到底是怎麼回事,快說!”

“瞎,說不清楚啊!”

吏員盤踞各部,聲氣相連,而且大明的吏是能夠家傳世襲,所以更是根深蒂固。所以張若麒表現的再凌厲,這個吏員也只是連聲催促,並沒有太多害怕。

真正叫他惶恐驚懼的,反而是兵部衙門以外發生的事。

長安左門的六部一條街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那就去看看,如果沒有什麼要緊,當心你的世職!”

張若麒毫無威懾力的威脅一句,然後一展衣袍,便是急匆匆的趕了出去。他一走,吳昌時也按捺不住,也是跟着趕了出去。

一郎中一主事兩個當家的文官一走,太僕光祿兩寺的官員也是跟着出去。

等大家一起到了門外時,才發覺武選司那邊已經蜂擁而出,北邊的車駕司也是如此。整個兵部大堂,猶如一堆沒王蜂般,官員和書辦吏員們都是一窩一窩的往外跑。

這樣的場景,是叫不少人開了眼界,大明兵部,什麼時候有過這樣的場面!

人羣之中,也只有張守仁保持着鎮定。

昨天與薛國觀長談後,兩邊是就合作打下了更堅實的基礎。包括皇宮之中,薛國觀也是承諾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在皇帝面前把他的利益最大化,而且浮山營將來會獲得很多方面的支持,甚至可以擠出不少軍餉支持。

軍餉這一塊,張守仁知道雖有承諾也是希望不大,畢竟遼鎮宣大一帶纔是軍餉的大頭,北邊軍區也是直面北虜和東虜的邊防區,魯軍是內鎮,皇帝再重視,最多也就能調他們打一打流賊,和真正的北方邊軍的待遇絕不可能相同。

倒是別的承諾,包括在政策上的支持,那纔是十分要緊的。

但強橫如薛首輔,也是勸他在兵部裡頭暫且低頭,被張若麒折辱一番也沒有什麼要緊。能得實惠不比鬥嘴皮子強?但薛首輔卻是料錯了張守仁的性格,在久爲上位鍛煉出了一點上位者的隱忍和對外的圓滑,但骨子裡頭,張守仁仍然是軍人式的耿直和凌厲!

沒有人能騎在老子頭上,既然規矩如此,那麼,就是把這規矩破掉!

如果眼前是山,就把山劈開!

現在,劈山之劍,已經高高揚起!

(本章完)

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六十四章 不能忍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射第三十四章 過年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騎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勾結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二十二章 難民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奈第六百四十三章 質變第五百一十章 剋制第六百七十章 開火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一百三十一章 赫赫威名第一百二十章 大陰謀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困第二百五十七章 陣法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三十三章 雲娘第四百三十七章 雨中第七百四十五章 超出第二百零九章 新任命第二百五十一章 諸將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六百零七章 荒唐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五百四十六章 質疑第四百二十五章 爆發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場第五百八十章 成功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一百二十六章 列陣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亂象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二百四十四章 井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三百一十章 機鋒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四百五十三章 處置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三百三十五章 說王第七百三十八章 朝房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刀*第三百九十一章 流民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口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一百三十四章 炮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一章 引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左鎮第二百章 火炮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作處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五十四章 軟禁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王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四百二十二章 權閹暴怒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
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六十四章 不能忍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射第三十四章 過年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騎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勾結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二十二章 難民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奈第六百四十三章 質變第五百一十章 剋制第六百七十章 開火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一百三十一章 赫赫威名第一百二十章 大陰謀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困第二百五十七章 陣法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三十三章 雲娘第四百三十七章 雨中第七百四十五章 超出第二百零九章 新任命第二百五十一章 諸將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六百零七章 荒唐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五百四十六章 質疑第四百二十五章 爆發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場第五百八十章 成功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一百二十六章 列陣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亂象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二百四十四章 井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三百一十章 機鋒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四百五十三章 處置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三百三十五章 說王第七百三十八章 朝房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刀*第三百九十一章 流民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口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一百三十四章 炮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一章 引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左鎮第二百章 火炮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作處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五十四章 軟禁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王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四百二十二章 權閹暴怒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