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督臣



“大人,我們是想製造一些更小的小炮,放在偏廂車和輕車上。不過,這一次怕是趕不上了。”

在介紹車隊裝備的同時,林重貴也是不無遺憾。

現在炮隊裝備的全部是兩輪車拉載的青銅炮,打的是幾斤重的炮子,殺傷力巨大,後座力也不小。

原本明軍的火炮都是在固定炮車上,或是在炮架上,轉動很不方便,射擊時不好瞄準,也不好調準射距仰角。

至於幾千斤重的紅夷大炮,儘管威力巨大,但都是固定炮位,根本沒有辦法移動。

只有不到兩千斤的大炮,可以勉強移動,但需要動員極大人力拖拉,而且就算如此,移動速度也是很慢的。

浮山炮隊,全部是用兩輪炮身,方便馬匹懸掛拖拉,並且方便仰角調整瞄準,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張守仁對明軍的火器有一種潛意識的懷疑……要是明軍的火器管用,有幾百種犀利火器的遼東明軍,怎麼對清軍除了守城之外,幾乎沒有野戰獲勝的記錄?

正因這種想法,明軍那些亂七八糟的火器張守仁幾乎一樣沒造,什麼大將軍炮,小將軍炮,盞口炮,碗口銃,子母銃,三眼銃,神機箭……最後這個名字叫張守仁想起一個不要臉的小國,雖然這東西是標準大明發明和生產,但已經被那個小國剽竊過,令得張守仁的印象也是十分的惡劣了。

“將來等你們試驗了威力,成熟了再說吧。”

人無完人,張守仁在這件事上仍然不大上心,當然,後來的試驗結果也是叫他大爲意外了。

在離開將作處的時候,所有的內衛士兵都是興高采烈的樣子,士氣比過來的時候提升了好幾個等量級。

任何人,在看到這裡的戰爭準備之後,無疑都會產生極爲深刻的印象。

浮山營,已經是一隻有深厚戰爭物資儲備,並且做好了一切準備的鋼鐵怪獸,在他們威武無敵的張大人的帶領下,必定將會又一次獲得偉大的勝利。

很多人對此都是深信不疑,哪怕對手是幾十年來大明很難得一勝的韃子們。

……

……

崇禎十一年十月。

這個月初,清軍左右翼在毀壞邊牆後一直南下,佔領密雲等地,一直到京城郊外通州會師爲止。

局勢大惡,總督和總兵官紛紛戰死,崇禎慌了手腳,已經有議和之意。

但他這個人,做事首鼠兩端,好事搶,壞事推,做他的臣子對他的這種沒有章法也是深深明白,所以崇禎爲政,阻力大,助力小,因爲根本很少有臣子敢實心替他賣力。

此次議和,風聲傳的不輕,但實際效果極差,而崇禎又根本不願明着承認此事,更使得朝野間把目標對準了主持議和的楊嗣昌和陳新甲,朝議沸騰之時,盧象升帶領兩萬宣大勁旅,開始南下援助京師,並且總督天下兵馬。

在盧象升總督宣大後,這個疲憊之極的大軍鎮重新煥發了生機。

爲總

督頭一年,宣大鎮就增收了糧食二十萬石,除了滿足自己軍鎮所城外,還能上交一部份給國家。

因爲這種事,讓崇禎對盧象升十分激賞,十分信任。

這一次清軍入關,關寧兵調入了幾萬鐵騎,崇禎命太監高起潛統領,而另外一支強悍的騎兵力量,也是盧象升一手帶出來的強兵,兩萬多宣大勁旅,就是由盧象升親領。

大明精銳,此時也就是遼鎮與宣大兩鎮。

滿山滿谷,俱是士馬騰躍,放眼看去,但只見一片片的鮮紅!

大軍行進之時,除了少量步卒之外,竟然多是騎兵,甚至有的隊伍,達到了驚人的馬七步三的比例!

宣府,大同,山西,這三鎮兵馬,是目前大明最強的兵馬之所在。

論裝備,是遼鎮強,論戰鬥意志,秦軍爲明軍之最。而兩者皆有所長,綜合起來,就是宣大兵馬。

戰鬥意志強,裝備比秦軍強的多,而聽從命令,拼死敢戰,宣大兵馬更是強過遼鎮的關寧兵多矣。

此時距離京師尚有不短的距離,宣、大、山西三鎮兵馬齊集,但糧草尚且有不足,所以盧象升下令紮營於此,暫且等候一下糧草再說。

如果攜糧不足,長途征戰,沿途補給不上的話,就會帶來很大的麻煩。

此時在這方圓數裡之外,已經紮下了一個巨大的營盤。數百面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北方的十月已經是寒風料峭,雪都已經下過兩場,此時在這兵營的上空,更是平添了很多的肅殺之氣,強烈的殺氣,令得人心驚膽戰,甚至飛鳥亦不敢從大營上空經過。

這就是精銳之氣,衆多的百戰廝殺的悍卒在營伍之中,渾身上下,都是散發着攝入的殺伐之氣。

營盤之中,到處是行走着頂盔披甲之士,如果是在高空鳥瞰下去,整座軍營之中,猶如一羣羣的螞蟻羣在活動一般,密密麻麻。

大明的軍士,騎兵全部披甲,放眼看去,營中但是黃色和紅色的鎧甲海洋!

戰馬在奔騰着,咆哮着,士兵們呼嘯往返,到處拋曬着豪氣十足的笑聲。

精兵之象,一眼就能看的出來!

總督標營在營地正中,將士臉上神色更加肅穆,他們之中,很多是盧象升帶着多年的勁兵銳卒,在征討農民軍時,立過赫赫戰功。

此時看着宣大幾鎮的鐵騎兒郎呼嘯叫喊,臉上都是一臉無所謂的樣子。

所謂精銳,他們也是見的多了!自己也是海內聞名的勁兵!

在標營四周,就是幾個總兵的正兵營,然後纔是各副總兵和副將的奇兵營,然後是參將營,遊擊將軍營,各營按環營展開,雖各行其是,但也是有條不紊,絲毫不亂,照料戰馬,涮洗喂料,從熱豆料到精鹽,然後再提着馬脖子下料,或是乾脆脫的精赤條條,先把戰馬洗涮了,自家卻是弄的一身泥污,也只是露着牙齒大笑,根本就不在意。

如果按浮山的標準,這些人的舉止是太混亂了,各營之中,缺

乏溝通和配合,連吃飯涮馬都是自行其事,十分混亂。

但看這些軍人的模樣,精幹,強悍,眼神中是漫不在乎的悍厲之氣。

無論如何,也確實是一支強兵!

此時立下營來,幾個總兵,也是不約而同,一起來到盧象升的營帳之中。

宣大幾鎮,加將軍號的楊國柱是將門世家,四五十歲模樣,統兵多年,一家之中已經有好幾人爲國盡忠,犧牲在抗擊異族的戰場上。

此時的他,雖年不高,但鬢角已經有明顯的白髮,臉上皺紋,也是如斧砍刀削!

與他對坐的,則是同樣將門世家的大同總兵王樸。

這是一個浮浪少年般的總兵,紈絝子弟,雖然偶有戰功,但根底不厚,行事慌亂沒有章法,若不是大同兵精,將領得力,怕是一支好兵也教他帶壞了。

對這個後輩,楊國柱不假辭色,兩邊地位也是差的遠,他不必敷衍王樸。

大明總兵,按國初的規矩,加將軍號的,也就是加平虜前將軍,平南將軍,徵虜將軍這樣將軍號的,是爲總鎮總兵,負責一個大軍鎮的指揮。

象楊國柱,還有在楊國柱右手邊坐着的山西鎮總兵虎大威,山東鎮總兵丘磊,都是一省的總鎮總兵。

象王樸這樣沒有將軍號的,只是普通的總兵,地位就差的遠了。

兩個老將,都是樸實無華,靜靜坐着不動,王樸卻是兩眼四顧,眼珠子也是亂轉,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等帳後靴聲囊囊響起,三個總兵也是立刻站起,手按寶劍,目視帳幕方向。

等麻衣布服,頭戴白巾的盧象升從帳後轉進來時,三個總兵一起躬下身去,行禮道:“見過督臣。”

“諸位將軍免禮吧。”

在宣大各鎮,盧象升還是很有威望的,所以他不必做出文官統兵時那種特意的傲慢神色來約束諸將,相反,他待這些將領十分和氣,只是在和氣的表面之下,也是有強烈的自信。

爲官,他是進士出身,加兵部尚書的總督,爲將,他曾經揮舞大刀,親自駕馭烈馬追斬殺敵,斬的首級也頗不少。

爲政,他使宣大增收二十萬石,爲統帥,他使宣大無有一地有空隙可鑽。

皇太極原本是打算從宣大入境的,但幾次試探,根本無隙可乘,這才改從薊鎮入寇。

盧象升此人,允文允武,實在是明末難得的地方大吏中的幹才,所以哪怕是王樸這樣的紈絝浮樑子弟,此時也是深深低頭,對盧象升十分恭謹。

“都坐吧。”

盧象升神色很輕鬆,頗爲愉快的道:“今有兵部題奏奉旨,調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薊鎮總兵白廣恩,密雲總兵唐通,右屯衛總兵曹變蛟等各率兵馬入關援助,這些兵馬,都堪稱精銳,有三四萬騎之多,與我宣大鎮約好在昌平會合,到時候,我等與奴決戰,滅此醜類朝會,上慰天心,下撫黎庶,報國之時,已經不遠了!諸君,宜勉哉!”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救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五十八章 返回第十九章 收穫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二百六十六章 奇想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局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口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七百六十章 走私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二百九十六章 誓師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四百章 赴約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二百九十章 開道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三百六十章 大兵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一百九十章 虎狼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一百零四章 出鹽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六百二十三章 漕運第七百八十七章 渡河第四十四章 清理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五百二十二章 敲打第六十三章 營兵把總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擊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二百九十八章 宿營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一百七十八章 展望第七百五十六章 水關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摧鋒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第六百二十六章 轉道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二百七十一章 細雨第六十三章 營兵把總第五十九章 地盤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入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二百六十章 比試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六百七十九章 調度第四百章 赴約第七百九十三章 刺洪第三十四章 過年第一百二十章 大陰謀第八十五章 敬畏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志第六百二十九章 過境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七十四章 姑娘們第六百一十八章 反目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政第二百九十章 開道第八百零三章 請纓第七百七十四章 衆官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練習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八百零六章 兩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殺伐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三十七章 夜宴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恩愛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六十九章 浮山主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
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救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五十八章 返回第十九章 收穫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二百六十六章 奇想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局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口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七百六十章 走私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二百九十六章 誓師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四百章 赴約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二百九十章 開道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三百六十章 大兵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一百九十章 虎狼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一百零四章 出鹽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六百二十三章 漕運第七百八十七章 渡河第四十四章 清理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五百二十二章 敲打第六十三章 營兵把總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擊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二百九十八章 宿營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一百七十八章 展望第七百五十六章 水關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摧鋒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第六百二十六章 轉道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二百七十一章 細雨第六十三章 營兵把總第五十九章 地盤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入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二百六十章 比試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六百七十九章 調度第四百章 赴約第七百九十三章 刺洪第三十四章 過年第一百二十章 大陰謀第八十五章 敬畏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志第六百二十九章 過境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七十四章 姑娘們第六百一十八章 反目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政第二百九十章 開道第八百零三章 請纓第七百七十四章 衆官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練習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八百零六章 兩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殺伐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三十七章 夜宴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恩愛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六十九章 浮山主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