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



她知道,將來自己死後,田家沒有人庇護,以自己父親那種爲富不仁,橫行不法的脾氣,得罪的有權有勢的人實在不少。

皇帝一時間可能護着田家,念着和自己的情誼,但時間久了,必定會重重處罰自己的父親,甚至是整個田家。

今日倒是一個機會,如果能提醒皇帝,立下一功,將來田家有什麼事時,皇帝總會顧忌今日之事,顧着自己臉面,不會過份爲難的。

她想了一想,便是輕聲道:“皇上的苦心,爲臣下的一定會明白,又怎麼會非議君父?況且,行款之事,一定是十分隱秘,或者是臣下擅自妄爲,希圖爲遼事緩解皇上的震怒而擅自行事,亦未可知呢?”

這話已經說的十分直白,如果不是田妃現在病重,沒有精力,她一定會想辦法想一些隱晦點的說法,對君王,有時候說話是不能這麼直白的。

“朕明白了……”

崇禎的面色變的越發蒼白,臉上卻是露出一抹笑容來。

對松山,對開封,他的壓力都沒有對行款這件事來的大。可能後人不大明白他的想法,但以明朝人來說,絕對能夠明白崇禎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壓力。

宋人的教訓,對明朝來說實在是太深刻了!

而更爲直接的教訓就是當年的土木之變,京營大軍全喪,勳貴武臣全喪,皇帝被俘,當時有人提議南遷時,如果皇太后和景王稍微軟弱一些,和宋人的謝太后一樣的膽怯的話,大明的半壁江山就沒有了!

以也先的實力,只要北京被他拿下,明朝就算後來能調集幾十萬大軍反撲,但一定不是也先的對手,以當時明軍的戰鬥力來說,象英國公張輔這樣的宿將都死了,京營精銳也打光了,那些湊起來的府衛兵,能打的過奸狡如狐的也先?

所以于謙的堅持至關重要,也使得他名垂青史!

有這樣的先例在,對東虜打了這麼多年,死了這麼多將士,皇帝突然一聲說要行款議和,崇禎自己,都是覺得自己在用大耳光使勁的扇自己的臉!

帝王的臉面,可是比什麼都重要!

現在愛妃算是替他解決了一個難題,雖然無論如何,他也不會承認這一件事。崇禎眼睛中飽含深意,對着田妃深情道:“卿可以取下面紗了。”

“是,臣妾遵旨。”

田妃嫣然一笑,取下面紗,雖然面容憔悴,卻是顯露出少有的如釋重負的神情。

有此一功,田家在崇禎一朝可保無事,至於之後的事,也不必多想了。

“擺駕文華殿!”

自田妃宮中出來之後,崇禎威嚴的喝令着,很快,一聲聲應和聲從九重宮中響了起來,宣示着皇權的無上威嚴。

……

陳新甲心事重重,站在文華殿的殿階之下,徵仲發呆。

開封已經打起來了,塘馬每天都奔馳在河南往京師的大道上,每隔三天四天時間,才能帶來最新的消息。

現在他知道的,還是左良玉和闖營騎兵在朱仙鎮外圍打了一場前哨戰,互相有所斬獲,左營確實下了本錢,出動的全部是

正兵營的精銳騎兵,不過並沒有取得太大的戰果……對皇帝可以報喜不報憂,不過對兵部尚書,當然有話直說。

因爲這個結果,陳新甲感覺開封戰事並不樂觀,對前方的積弊,他比皇帝清楚的多,他是從宣大總督任上爬上來的,是楊嗣昌的私人,當年奪了盧象升的兵馬,內鬥成功之後才能夠上位。

雖然如此,並不代表他不知兵,不懂軍務。

眼下的局面,已經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只是每天與皇帝見面時,他還要提出辦法和建議,有一些明顯的大而無當,但爲了表現自己,卻也必須如此,所以每次見皇帝都是一個苦差,沒有確切的最新情報之前,他其實也是無能爲力了。

現在好比色子已經擲出,只能等上天的決定,凡人已經無能爲力了。

聽到一陣悉索的腳步聲後,他知道皇帝已經到金臺之上入座,於是連忙進入殿中,並不擡頭,到熟悉的地方跪下,叩首,口稱:“臣陳新甲,叩見皇上。”

“卿起身。”

今日皇帝的語氣沒有平常的那種惶急和不自信,陳新甲感覺心中略覺寬慰。

他在君前並沒有座位,不過今日皇帝竟是格外破格,在金臺上令道:“給本兵取椅子來。”

“臣謝皇上賜座。”

“不必了,卿且坐下。”

“是。”

崇禎在金臺之上,居高臨下,打量着眼前的這個中年人。

穿着的是二品文官袍服,玉帶纏腰,面容白淨,三縷長鬚很和順的垂下來,儀表堂堂,模樣十分尊榮,是個長期於高位的權臣模樣,胸前的仙鶴飄然欲飛,織工十分精細,漂亮。

似乎是感覺到崇禎的目光,陳新甲略有一些不安,想說些什麼,但皇帝不開口,臣下又不能主動說話,所以感覺十分別扭。

“於東虜之事,務要急速進行。”

崇禎感受到陳新甲的彆扭,心中十分滿意,他聲音低沉,卻是充滿着帝王的威嚴和決心。

陳新甲沒想到,在這種時候,皇帝關注的卻是此事,不過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對東虜,確實是朝廷上下都知道打是打不贏了!

“臣一定設法進行……”

“要秘密,絕不能透露半點風聲!”

“是……”陳新甲這一次身體都抖動起來,以他的宦海經歷,怎麼能不知道眼前的事是特別危險?

與君皇共享一個秘密,看似誘惑,其實是最危險的事!

崇禎很滿意這個精明強幹的臣下所表露出來的態度,不覺和緩聲線,問道:“卿屬意派誰出使?”

“臣舉薦馬紹榆。”

陳新甲剛剛天人交戰,但知道自己無可選擇。在這樣的宮殿之中,臣下一切的想法都是荒唐可笑的,一切事情,只能跟隨着皇帝的想法而轉動,他是一個很有急智的人,立刻便是想到了人選。

“不錯,他很合適。”

馬紹榆久在關外,在朝中形象也不錯,對虜事很精通,確實是一個出使的好人選。

“派他急速與東虜接觸,最好是到

瀋陽去談,朕這裡,一刻也等不得。最好,叫他能帶洪承疇回來。”

“是,臣一定當面囑咐於他。”

陳新甲知道想帶洪承疇回來十分困難,不過也無可推諉,只能這樣應承下來。

“卿去吧,此事不能耽擱,需急速進行。”

把這件大事搞定,崇禎身心俱疲,吩咐陳新甲秘密派人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怎麼走,還得看和談的效果如何。

到那時,纔是再出招的時候。

如果能與東虜議和成功,他心頭一塊大石就放下來了。

只要能抽調邊軍南下,李自成不足爲患。

他感覺一陣疲憊,在陳新甲離開後,便也是昏昏沉沉的上了步輦,在一大羣太監的簇擁下,往着乾清宮折返回去。

“議和……開封若再勝,朕對左良玉,將不吝封侯之賞……哼,張守仁太負朕恩!等朕騰出手來……嗯,一定要嚴懲!”

一瞬之間,崇禎又變的十分清醒,眼角之中閃爍寒光,等他回到乾清宮後,又是那個勤政無比的君王,要來水擦洗之後,便又是伏在御案之上,開始批覆那些堆積如山的奏疏了。

……

初九日黎明,官兵各部早上飽餐一頓,預備沿大河北岸向東行進,與南岸的左軍一起夾擊在朱仙鎮的闖軍。儘管大家都很怯戰,但各督撫和各部標營都一起先動身,然後楊嗣昌的大令再次催促,各總督,巡撫,都紛紛派親兵督促逼戰,到天亮之後,大半的官兵都在將領的統率下起身,向着東邊方向逼去。

各將都派出自己的遊哨偵騎,遠遠散開,在方圓一二十里的地方偵視,唯恐中了義軍的埋伏。丁啓睿等文官在自己的幕僚和家丁、親兵的圍繞下,放棄乘轎,改爲騎馬,艱難前行。

往東走出十幾裡後,前邊探馬紛紛回報,並沒有發覺闖賊大隊行蹤,只有小股遊騎遭遇,雙方互相喊話,並且互相射箭,但都沒有什麼戰果斬獲,彼此都十分謹慎,所以回報回來的戰況和情報都含糊不清,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情報傳回。

又過了半個時辰,從官兵的身後有探馬趕過來回報:“大股賊人出現在側翼身後,也就是在洪河上游。”

一聽到這樣的話,連丁啓睿和汪喬年,以及猛如虎等大將在內,都是有魂飛魄散之感。

衆人驚慌之際,又有探馬回報:“賊在上游擺下陣勢,挖掘壕溝。”

這樣的做法,就是隔斷了官兵與許昌、洛陽方面的聯絡,雖然一直不指望保定兵能起什麼作用,但這樣一來,十來萬的兵馬被隔絕開來,而且被人抄掠於後,形成了反包圍的態度,一下子就顯的大局不妙。

“務必不準外傳,違令者斬!”

“敢於軍中隨便傳話者,斬!”

領兵的督、撫,總兵,都知道這個消息至關重要,所以立刻下令封閉消息,不準隨便亂傳。不過現在的軍令根本毫無威懾力,過了一個時辰之後,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賊兵繞了一個大圈子,在自己身後形成了反包圍,官兵人心惶惶,在前行的時候,人人都情不自禁的回望身後。

(本章完)

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四百零三章 擴張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五百章 圖謀第四百六十七章 巨寇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四百三十九章 衝擊第一百八十五章 礦區第六百六十四章 商會第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一十一章 萬世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海潮生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水車第五百四十章 狼狽第二百一十六章 被埋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變化第四百五十三章 處置第三百七十七章 死鬥第一百零八章 叛賣第五百九十三章 齊會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二百四十四章 井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八十五章 敬畏第六百零九章 書信第六百五十六章 沙盤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困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七百九十九章 沿海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五百三十四章 孤童第五百零六章 暴亂第一百九十七章 教官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三百五十一章 巴圖魯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三十四章 過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六百四十二章 輕騎第五百八十章 成功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第七百一十八章 造艦(加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六百二十五章 奧妙第六百二十九章 過境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第七百七十一章 殺洪第六百三十章 調兵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花第八百零九章 短兵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四百四十六章 浮山鹽第二百章 火炮第七百一十一章 萬世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覈第六百三十章 調兵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五百六十一章 江湖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三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被埋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營地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生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一百零三章 文案工作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六百零四章 謀算第二十一章 匠戶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七十九章 兵痞第九十六章 救傷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
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四百零三章 擴張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五百章 圖謀第四百六十七章 巨寇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四百三十九章 衝擊第一百八十五章 礦區第六百六十四章 商會第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一十一章 萬世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海潮生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水車第五百四十章 狼狽第二百一十六章 被埋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變化第四百五十三章 處置第三百七十七章 死鬥第一百零八章 叛賣第五百九十三章 齊會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二百四十四章 井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八十五章 敬畏第六百零九章 書信第六百五十六章 沙盤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困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七百九十九章 沿海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五百三十四章 孤童第五百零六章 暴亂第一百九十七章 教官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三百五十一章 巴圖魯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三十四章 過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六百四十二章 輕騎第五百八十章 成功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第七百一十八章 造艦(加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六百二十五章 奧妙第六百二十九章 過境第四百二十七章 自信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第七百七十一章 殺洪第六百三十章 調兵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花第八百零九章 短兵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四百四十六章 浮山鹽第二百章 火炮第七百一十一章 萬世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覈第六百三十章 調兵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五百六十一章 江湖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三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被埋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營地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生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一百零三章 文案工作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六百零四章 謀算第二十一章 匠戶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七十九章 兵痞第九十六章 救傷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