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



張溥所說的當然就是崇禎十一年濟南城外被清軍殘害之事,當時清軍正紅旗和部份鑲紅旗等各旗兵侵入濟南,睿親王在臨清主持屠殺和搶掠,正紅旗主是嶽託,濟南城是他的囊中之物,這是皇太極的安排,濟南這樣的名城大府落在兩紅旗一脈,比落在兩白旗手中要叫他放心的多了。

代善的跋扈和囂張還是十年前的事了,現在這位兄禮親王越來越謙恭好說話,替他做了不少髒活,攬下不少罵名,也是該皇太極有所回報的時候。

誰知道安排歸安排,嶽託和兩紅旗卻是在濟南啃了個大釘子,張守仁一戰成名,陣斬七百餘首,其中還有譚泰這樣的固山額真,以天命汗建汗號起兵,再到建立後金,再至皇太極改元建極,稱帝建立大清,八旗貴胃還沒有章京以上戰死的紀錄。

在八旗,固山額真又稱總兵官,與大明徵戰幾十年,總兵官一級的滿洲人戰死,在濟南城下還真是頭一次。

漢軍損失不少,加上損失的七百旗丁,其中還不乏擺牙喇兵,一共才四十幾個牛錄的正紅旗元氣大傷了,最少是損失了近五成的戰力,餘丁跟役死的少,大量的白甲和馬甲戰死,這纔是叫人心疼的地方。

八旗死的多,濟南四周被他們禍害的也是不輕,方圓三四十里的地方,騎兵縱掠,掠青年男女丁壯,殺害老人和婦孺,村落和鎮子被燒成白地,辛苦多年,最後落得一場空。

當時的筆記文章不少,特別是講臨清和濟南一帶的爲多,原本人煙稠密的地方變成了鬼國,到處是白骨露於野,屍積如山的景像,如果不是張守仁守住濟南,枉死之人,還真不知道要加多少上去。

這一役,固然是奠定了張守仁扶搖直上的基礎,但山東兩府受創的情形仍然極深,不少人斷言,沒有十幾二十年的時間,無法恢復當日情形。

現在看來,未免是言過其實了。

臨清已經恢復六七成,畢竟是漕運中心,人口和商業繁華的程度很快補了回來,登萊等地是因爲有張守仁這個超出常理之外的大人物坐鎮,一切有異於常理。

不過倒是真沒想到,濟南這裡,居然也是恢復的不錯。

“何以全是倪撫院之功?”候方域一臉不快,擡扛道:“天如兄未免擡舉他了,山東巡撫一職,他不過是撿來的。”

“這固然是,然則看濟南城外,行人如織,商旅不絕於途,城中想必更熱鬧……這也是很難了嘛。”

“恐怕張守仁出力不小吧?”候方域疑道:“浮山營駐在濟南城可是不短的時間,這人……”他搖了搖頭,苦笑道:“不能以邊將而視之啊。”

“濟南這裡我打聽過,張守仁確實立過一些規矩,平過兩次亂子,還帶走了十幾萬流民。不過,在此之後,他確實沒有派兵入城,亦沒有太多人手過來,他在登萊甚至東昌、青州所行的農莊與那些派出的吏員機構,在濟南也是見不着的。”

候方域沉思道:“若非他如此

收斂,恐怕朝廷也不能容啊。”

“嗯,正是如此。”張溥呵呵一笑,道:“山東鎮總兵朝廷不給他總是有原由的,就是怕他真的插手進來……這麼看來,還是倪撫臺之功啊。”

“也只能這麼說了。”

候方域答應一聲,接着就是來回顧盼:“看來劉總戎並沒有在城外駐營,全軍都進了濟南城去了。”

“現下山東混亂,全軍入城,是要穩妥小心一些。”

東門附近,村落稀少,兩年前的戰場就在這裡,清軍伐木爲營,當然也是拆光了附近所有的民居,建成了極爲闊大的軍營,現在兩年過去,依稀還能看到當日軍營的影子,站在那些殘跡面前,令人有一種格外的滄桑之感。

和其餘幾個地方比起來,在東門這裡就顯的破敗很多,斷壁殘垣比目皆是,只有較遠一些的地方纔又重新有村落,在靠近城門的地方有一些鋪子,幫人看馬,送信,或是打尖的小飯鋪,茶棚子之類。

“走吧,進城去!”張溥興致勃勃,此番劉澤清入濟南就是他展布天下的一顆棋子,不管怎麼樣,這一步還是走對和走順了。

天色將暮,城頭上似有不少兵將,從東門進去是一個方形的翁城,張溥等人到城門時,只有幾個商販和夥計要進城,出城的人倒是不少,兩邊互不干涉。

對出城的百姓盤查輕省不少,都是一些拿着條扁擔和草繩,或是推着小車糞車的平頭百姓,一早晨送菜進城,賣力氣的,挑擔推糞的,在他們身上訛不出什麼好處來,只有進城的時候,刁難一下,可以多少落上幾文。

只是張溥入城時,看到進城的商人也沒有被爲難,十分順當的進了城,只是詳細登記,辦完手續,沒有花一文錢就進去了。

候方域額角冒汗,強笑道:“看吧,那邊又是在問籍貫姓名,登記在冊,要不是他們穿着的是山東鎮官兵的服飾,我還以爲又回到膠州了。”

張溥皺眉,半響才道:“可能是和登萊鎮學的盤查規矩……其實這一套做法不錯,防起細作來應是有效。”

“肯定有效,”候方域好歹懂一些軍伍之事,笑道:“老奴起兵時,最重用間!瀋陽,遼陽,廣寧,都是用間,事前派間諜打聽我大軍駐紮情形,將領,糧草,兵力,馬匹,軍械,無不知道的清清楚楚。攻各城之前,派細作散步謠言,宣揚東虜兵馬如何善戰,兇殘,震怖城中軍民人心,收買將領,特別是收買蒙古人。老奴初起時,甲胃不全,器械不精,瀋陽那樣的大城,城中有三萬精銳,城外有援兵,是必守之城,就是因爲蒙古人開了外城,結果失陷。遼陽亦是如此,廣寧若非孫得功叛,豈能這樣輕易被攻下!”

“這些事,思之令人扼腕啊。”

“所以東虜最擅用間,這幾年,徵虜大將軍聲名鵲起,可聽過東虜在他這裡用間麼?”

“似乎倒真的不曾。”

“臥子和我說過,這幾年來,遼民頗有渡海

過來的,其中細作可是真多了去了。不過大將軍手段厲害,來一批抓一批,想對他用間,難啊。”

“原來如此。”

兩人談談說說,轎馬慢慢進入翁城之中,果然有頭上裹着折上巾,穿着短罩甲的濟南城守營的官兵過來盤查,他們在膠州有過經驗,應付的十分得體,沒多久便是辦完了手續。

只是張溥心中奇怪,候方域更是心直口快,奇道:“不是說劉鎮已經率兵入城?怎麼這城防守備盤查諸事,還是城守營在做。”

他的話被守備的小軍官聽到了,當下語帶不屑的道:“曹州兵進是進來了,一羣叫花子一樣,俺們濟南要他們來守什麼?倪撫院已經叫他們到四城城上守備,等閒不準干預城守之事,住就住在城上的窩鋪裡,或是住在方城裡頭,不準到城中騷擾民居商旅。”

說曹州兵是叫花子兵,這些濟南的城守營官兵倒也是真有底氣。

倪寵在濟南近兩年,撫標兵馬始終不曾超過三千,但這濟南城這城守營裝束打扮倒很不錯,士兵都是青色袍服,老兵和小軍官都外罩長罩甲,士兵頭上裹折上巾,軍官則是戴着大帽,光看打扮,是典型的北方邊軍軍鎮的強兵模樣。

“劉總鎮人在何處?”

聽這些城守營的官兵一說,倪寵似乎仍然掌握全局,劉澤清的處境不大妙。張溥心中暗罵,這廝怎麼如此沒用?在曹州時,說一不二,殺伐決斷,爲人殘酷陰狠,當初看中他,不是這廝裝出來的禮敬讀書人,聽從教誨的模樣,而是看出劉澤清骨子裡的狠勁,時當亂世,多掌握一支武裝也是好的,正因如此,才這麼拉拔他。

若是劉澤清這般無用,張溥是真的懷疑起自己的眼光來。

聽他問起劉澤清,情形也不對,這羣城守營兵都是用狐疑的眼光打量着張溥一行,帶隊的軍官冷哼一聲,沉聲答道:“劉帥天天在巡撫衙門打擂臺,嘿嘿,拍桌打板,要糧要餉,你老要見他,去巡撫衙門就是了。”

“承教了。”

張溥拱一拱手,又望了望黑乎乎的城樓,這時候他才明白過來,城上的兵和臺城翁城裡頭的那些兵馬怕是劉澤清的,而曹州兵根本沒能進入內城之中,被人家隔在城牆一線。

這樣的入城,掌控不了全局,士紳,生員,加上親藩宗室,還有文武官員,都不會買劉澤清的帳,這個山東總兵,他怎麼當?

張溥心中不悅,卻也不便將火氣撒在一羣小兵和低層武官身上,當下自己折身上轎,派一個長隨拿着帖子,到巡撫衙門去等,他自己到吳江會館去住,候方域自然也是同行。

當時各大城市裡頭都有各地的會館,尤其以京師爲多,會館除了有同鄉會的功能外,還具有飯館,通信中心,商會,倉儲等諸多功能,更是趕考士子居住的第一選擇,等張溥等人趕到會館時,裡頭的執事們聽說是名滿天下的張天如來了,整個會館的人都迎了出來,在大門外排了老長的一溜。

(本章完)

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六百五十七章 學院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六百九十五章 執委第六百零九章 書信第十七章 慘烈戰場第五十九章 地盤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心把握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奈第六百零四章 謀算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五百六十章 希翼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第六百零三章 縱論第六百四十二章 輕騎第九十四章 刺!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二百八十章 天命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工程第五百四十七章 左鎮第三百零二章 閱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遇伏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第四百四十三章 召見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三十章 福利第二百三十三章 督臣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四百八十九章 剷平第七百七十五章 威勢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二十四章 誇功遊街第七百八十七章 渡河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八十八章 抵達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奴第二百五十一章 諸將第二百九十九章 計算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八章 所城第八百零八章 教子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六百零九章 書信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識見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二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二章 重生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五百六十四章 臨陣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五百二十二章 敲打第三十九章 目標第三十七章 夜宴第九十四章 刺!第四百八十章 開源第五百零七章 圍攻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響馬第九十四章 刺!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三百一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三百零五章 出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二百五十七章 陣法
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六百五十七章 學院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六百九十五章 執委第六百零九章 書信第十七章 慘烈戰場第五十九章 地盤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心把握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奈第六百零四章 謀算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五百六十章 希翼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第六百零三章 縱論第六百四十二章 輕騎第九十四章 刺!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二百八十章 天命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工程第五百四十七章 左鎮第三百零二章 閱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遇伏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第四百四十三章 召見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三十章 福利第二百三十三章 督臣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四百八十九章 剷平第七百七十五章 威勢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二十四章 誇功遊街第七百八十七章 渡河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八十八章 抵達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奴第二百五十一章 諸將第二百九十九章 計算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八章 所城第八百零八章 教子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六百零九章 書信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識見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二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二章 重生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五百六十四章 臨陣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五百二十二章 敲打第三十九章 目標第三十七章 夜宴第九十四章 刺!第四百八十章 開源第五百零七章 圍攻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響馬第九十四章 刺!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三百一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三百零五章 出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二百五十七章 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