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



等走到珍珠泉附近時,景色更加的精緻和漂亮。第一代的德王就是圖的濟南珍珠泉附近的景色,搬到濟南後就把整個泉水都囊括在王府建築之中,到了此時已經二百多年,王府之中到處都是修築的十分巧妙精緻的建築,一草一木都是經過無數能工巧匠的設計和辛辛苦苦的建造,到了此時,德王府不僅是王府中首屈一指的精美漂亮,就算是和西苑這樣的大內比,也有一些地方能夠勝出。

到了德王設宴的地方,宮女和太監們就更多了,宮女們都是綠綢的馬面裙裝,配上各種頭式,來回穿梭,香風撲鼻,太監們則是各式的補服,或是穿着曳撒,着白皮靴,來回的奔走伺候。

在一座碩大的花廳面前,王府的長史官已經笑着等候,見到丘磊和倪寵,就是格外的階級相迎。

王府長史,論品級也是三品的高官,只是沒有什麼職權,平素只在王府中威風。不過王府有事,都是藉着長史出面,所以和山東地方的官員十分熟捻,和丘磊倪寵兩人,也是在一起飲過幾回酒了。

兩人不好不給長史面子,於是也上前拱手,寒暄客氣了一陣後,長史語意特別的道:“聽說韃兵已經南下了!”

“南下了?”

“嗯,今晨收到邸抄,聽說韃子兵分八道,一路沿山西進,一路沿河南下,于山河之間,縱兵前進。兵容極盛,旗幟遮天蔽日,馬匹肥壯,兵馬強悍,四處掠燒……唉,總之十分難擋他!”

聽着這話,兩個大明總兵官都是面色蒼白,神色如死人一般。

清軍入關,對每個明將來說都是一道坎。過的去就很好,平時威福盡享,過不去,那就是時運不好,算自己倒黴。

從後金興起,到現在,幾十個總兵官一級的將領在對滿清的戰爭中殉國了,清軍到現在第四次入關,總督巡撫一級的高級文官,總兵一級的高級武官,也不知道死了多少!

戰死的就很多了,事後算算失土有責的文武官員,皇帝那一刀也是十分難逃,當今皇帝是十分難伺候,當然,這些文武大員,除了少數人外,十之八九也是失土有責,便是死了也活該。

但韃兵這麼兇惡,戰就死,逃了沒準還不一定死,除非是守城有責,不然的話,肯定還是要靈活對之的。

兩個總兵彼此對視一眼,均是知道對方的心思,當下擠出一臉笑來,謝過長史,便是昂然而入。

此時德王未至,但這座大花廳裡已經是金碧輝煌,陳設着十分華美昂貴的擺設,種種古董和金銀飾物放的到處都是,傢俱都是明中期後最流行的紫檀或是黃花梨,擺設的瓷器也是宋時汝窯或是定窯的出品,最不濟也是景泰年間的青花瓷器,都是十分華美和昂貴。

宮女太監都在廳中伺候,見兩人進來,一箇中年太監忙迎過來,躬身道:“兩位將軍,顏撫臺在偏廳等候多時,請隨我來。”

“好,謝

過公公。”

“有勞。”

兩人知道必是商議清軍開始南下的事,於是連忙答應下來,跟着那個太監往一處偏廳的方向過去。

到了偏廳,山東巡撫和布政使趙秉文俱是在房中落座,見了兩人進來,便也是站起來相迎。

“見過撫臺,趙大人!”

因爲是在德王府中,四人並沒有用太多的繁文縟節,而且兩個文官都有沉重的心事,眉宇間都有濃重的憂色。

落座之後,又叫房中的太監出去,顏繼祖方對倪、丘二人道:“韃兵已經南下,涿州已經失陷,你們知道了吧?”

“是,我等知道了。”

在巡撫面前,兩個總兵還算恭謹,雙手搭在膝蓋上,用一種恭謹的姿態對答。

顏繼祖點了點頭,又道:“還有,慶都、欒城、柏鄉一帶,俱是有韃兵出現,而趙州已經被攻打下來,現有兵科給事中王某人的獻奏,請兩位看看吧。”

這兩總兵都是世家出身,字還是認得的,當下接過一份奏摺的抄稿,仔細的閱讀起來。

“逆虜犯我效畿,幅員三千里,惟所蹂躪……臣家趙州,焚殺異甚,慘毒未有……當是時,合城生靈不吝鼎沸,有挺刃相接,有碎首莫保,有齧血罵賊而延頸受戮,有志在潔身,而沉淵若歸,有自分一死,而立燼不避,甚至一家父子兄弟,剪滅無餘,一室妻妾兒女,殺戮並盡,屍塞於衢巷,血灑夫原,焚掠三日,始分營西南,屋宇丘環,貨畜蕩掃……有名籍可查者,被殺則兩萬五千二百餘軀,被虜則四千八百餘名,其它覆其守,屠其家,及羈客死委巷俘虜者莫之知者,又不知若干矣……”

這段奏議,是趙州籍貫的一個兵科給事中所寫,十分沉痛。

趙州被破,不過是旬日間事,而殺掠之慘,在這個給事中的筆下也是十分詳細,傷心慘毒,令人讀之十分傷心難過。

不過丘磊和倪寵都毫不在意,抖了抖奏議抄件,丘磊一臉無所謂的道:“這是必然之事,真定一郡三十一城,以我看,大半不保。韃子進來就是殺人掠人,士大夫之家,不趕緊逃到京師或是天津衛,要麼也得逃進保定,還在趙州真定一帶駐留,真是太蠢了。”

倪寵也笑道:“看樣子,韃子在直隸還要鬧上一陣子,現在是快十月中,十一月能到保定、高陽、良鄉一帶就不錯了。這樣也好,韃兵在直隸鬧夠了,搶足了,殺膩了,恐怕也就沒勁到我山東來折騰了。”

清軍的行軍路線,明顯是要兩路會合,一路往西,貼着太行井徑一帶活動,到河北至山西界乃止,這是爲了防範有援兵從山西地界過來。

同時清軍可能也想與在陝西一帶活動的農民軍取得聯繫,這是個迷,沒有人能十分清楚。

但清軍入關,除了搶奪財富和人口,削弱明朝的力量,打擊明朝的軍隊之外,也是有明顯的策應農民軍的想

法,只是雙方一直沒有取得聯絡,直到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兵威大振,率部攻打北京時,多爾袞以順治皇帝名義寫的幾份書信才送到山西,不過那時候李自成十分自信,擁衆百萬,對韃子的致意根本不加理會了。

說來李自成在政治上確實毫無一提之處,清方是皇太極到多爾袞都重視和農民軍的互動配合,就算是他們再驕橫,對能利用的力量也是十分關注,並且十分警惕的。

而反觀李自成這邊,很多決定的錯誤就不提了,到匆忙佔領北京的前後時,對近在肘腋的滿清政權仍然漫不在意,兵力不足又匆忙奔赴山海關,最終弄的自己大敗,也葬送了華夏最後的漢人王朝。

而清軍數次入關,目標明確,手段殘忍但有效,對北部中國的打擊是十分沉重的。

一直到多年以後,明朝的一些大臣在路過被清軍搶掠和殺戮過的城市和鄉村時,仍然是慘心慘毒,悽慘之處,簡直不能用文字來形容。

在明清交替的時候,除了山東還有一些抵抗和地方勢力外,北直隸,山西,幾乎都沒有任何的抵抗,在崇禎年間的這些次入侵,實在是把北中國的元氣給打掉了。

兩個總兵所說的雖然是麻木不仁,不象是一個明朝將官該說的話,張秉文聽着不象,大爲皺眉,但顏齊祖卻並沒有說什麼,只是皺眉道:“這一次韃兵來者不善,兵力十分雄厚,進展也比前幾次要迅猛的多。而現在朝中……嗯,我明說了吧,朝中頗有議和之意,所以宣大兵和關寧兵都不會認真打,沒有威脅,韃兵犯境的速度會很快,這一次我山東想置身事外,恐怕難了。”

這一次確實是如顏齊祖所說,兵無戰心,兵部承旨,在佈置上也是以確保北京爲主,不象前幾次時,明軍四處奔波,到處守備,這一次野戰兵團被套上了籠頭,崇禎根本沒有把兵力拼光的打算。

不過後來的局面發展,仍不如崇禎所料,清軍一路南下,明軍只能尾隨,後來在逐鹿盧象升被敵包圍,五千餘兵幾乎全部死光,盧象升本人也是戰死殉國。

這損失已經夠大了,後來清軍又突然一槍,打的一直避而不戰的高起潛灰頭土臉,明軍又一次慘敗,積屍如山,甲仗棄之十數裡,馬匹軍資損失極重。

這兩戰後,清軍已經是如若入無人之地,十分從容的在河北山東一帶攻城掠地,大搞屠殺。前後在明朝境內八個月,十一年九月破關而入,第二年夏天才退出去,崇禎打着小算盤,一心保存實力,結果實力扔然大損,而佈置失措,導致地方糜爛,更是崇禎和楊嗣昌兩個要負最主要的責任。

現在顏齊祖所說的楊嗣昌的方略就果然是如他們之前所商議的,大軍齊出濟南,兩個總兵的主力一起到德州去,全部進入德州城中防禦。

德州是濟南北邊的重鎮,兩萬多明軍鎮守,按楊嗣昌和崇禎的想法,守住德州,則山東就可平安無事。

(本章完)

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五百四十三章 襄陽第九十四章 刺!第一百三十一章 赫赫威名第七百二十六章 奏疏第六百零二章 教導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七百零六章 家事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二百章 火炮第三百五十章 追兵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二百六十六章 奇想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難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七百六十章 走私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六章 準備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七百六十九章 松山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一百五十三章 儀金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六百四十章 官兵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四百一十一章 預備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二百五十一章 諸將第一百九十章 虎狼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五百二十二章 敲打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第七百二十五 深夜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七十三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上架公告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對手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七十四章 姑娘們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鐵熟鐵第二十章 分配上架公告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五十五章 要做就做絕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七百零四章 歸心第七百八十五章 對攻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四百六十章 鬼胎第三百五十一章 巴圖魯第五百四十八章 合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二百六十九章 警告第一百五十九章 糧食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書第六百七十五章 血色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入第三百零一章 晚飯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六十九章 浮山主第八十三章 稅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四百六十二章 將來
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五百四十三章 襄陽第九十四章 刺!第一百三十一章 赫赫威名第七百二十六章 奏疏第六百零二章 教導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七百零六章 家事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二百章 火炮第三百五十章 追兵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二百六十六章 奇想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難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七百六十章 走私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六章 準備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七百六十九章 松山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一百五十三章 儀金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六百四十章 官兵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四百一十一章 預備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二百五十一章 諸將第一百九十章 虎狼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五百二十二章 敲打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第七百二十五 深夜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七十三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上架公告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對手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七十四章 姑娘們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鐵熟鐵第二十章 分配上架公告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五十五章 要做就做絕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第七百零四章 歸心第七百八十五章 對攻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四百六十章 鬼胎第三百五十一章 巴圖魯第五百四十八章 合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二百六十九章 警告第一百五十九章 糧食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書第六百七十五章 血色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入第三百零一章 晚飯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六十九章 浮山主第八十三章 稅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四百六十二章 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