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皇后假意安慰 靜妃出言怒懟

皇后停頓片刻,看向祥貴妃,對她說道:“祥貴妃,你如今的心情,衆人之中只怕只有本宮最明白。好歹你的端凝還曾承歡膝下幾年,本宮所生的大公主雖然追封了端憫固倫公主,但卻是出生不久便歿了。兒女子息上的福氣的確是求不來的,只有聽天由命,你也想開些罷!畢竟你雖然曾經入侍潛邸,資歷頗深,但是年紀仍算年輕,還有機會爲皇上綿延後嗣,不若本宮,想再誕育皇嗣,怕是也不能了。”

祥貴妃道:“皇后娘娘訓誡的是,臣妾受教了。”

恬嬪插了句話道:“臣妾還記得大公主原本名喚端敏,乃是取的端莊機敏之意。皇上許願皇長女可以出落得亭亭玉立又聰慧伶俐。可惜事與願違,這纔在追封時將端敏改爲了端憫,以表達皇上對早逝的愛女的憐愛之情。”

皇后看了看恬嬪,點了點頭道:“恬嬪有心了,畢竟是潛邸的老人兒。如今大公主和二公主都已故去,三公主便是皇上的長女了。所幸全貴妃向來身體康泰,生出的兩位公主也都無病無災,惹人豔羨。”

靜妃道:“皇后娘娘說的是,全貴妃娘娘這纔是真正的福氣,但願此番臣妾能平安誕下公主,與三位公主做個伴兒。”

成嬪道:“靜妃娘娘竟然不想生皇子,反而更想生公主?”

靜妃笑道:“便如皇后娘娘所言,子嗣是命數所定,非人力所能更改。本宮一早也爲皇上生下來了兩個皇子,可惜這宮裡的孩子難養活,皇子反而接連遭了害,不比公主,得以平平安安地長大。成嬪還年輕,不知爲人母之心,並不圖孩兒功成名就,只願平安順遂就罷了。”

皇后道:“靜妃心態平和,值得稱道。不過皇上與本宮說,許是從前給皇子們取名字選的字不好,這纔有損命數。就連大阿哥雖說是保住了,可也常常惹皇上生氣。因此皇上說了,絞絲邊兒的字兒不好,要改。今後皇子們取名一律改用言字邊兒。若你誕下皇子,便起名爲奕?。”

靜妃道:“言爲心聲。皇上所慮,臣妾謝恩。”

皇后道:“常聽皇上說靜妃於詩書上頗通,也是一樁奇事。靜妃的母家本來乃是出身蒙古的大族博爾濟吉特氏,蒙古人向來不大愛看漢人的典籍,詩書上更是不通了。想當年順治爺連娶了兩位博爾濟吉特氏的皇后,都不得他老人家的喜歡,倒是自江南出生長成的皇貴妃董鄂氏與愛好漢學的順治爺心意相通,寵冠後宮。哎,本宮真是糊塗了,應該尊稱一聲孝獻皇后纔是。雖然是死後才追封,畢竟也是升牌祔廟的正經皇后。不過靜妃的家學淵源倒是與衆不同啊。倒是全貴妃雖然出生於蘇州漢地,卻不得其精華。”

靜妃瞬間便聽出了皇后的挑撥之意。

靜妃笑道:“皇后娘娘有所不知,自我滿清入關以來,歷任皇帝都興漢學,推崇孔孟之道,教化臣民。而蒙古人也早已深受教化,早就不可同日而語。更何況臣妾祖上雖然是蒙古貴族,但是臣妾母家早已被納入滿八旗,世受皇恩,自然要遵從皇命。也許不久之後蒙古人中還會出一個狀元郎呢!”

靜妃所言非虛,就在幾十年之後,大清果然出現了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蒙古族的狀元,那便是同治皇帝的原配皇后阿魯特氏的阿瑪——晚清名臣阿魯特·崇綺。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全貴妃不屑地道:“我滿人以弓馬立國,漢人那些勞什子,本宮纔不屑於花功夫。”

皇后道:“靜妃說得有理,怪不得皇上愛與你說話,果然不同凡響。不知道本宮有生之年,是否可以得以一見蒙古狀元的尊容呢。”

常嬪笑道:“是啊,我們姐妹都等着看呢!”

常嬪原名赫舍裡·雲漪,仗着父親是體仁閣大學士,自然未將靜妃所說放在心上,反而覺得蒙古人能得狀元之言甚是可笑。..

英嬪道:“這又有何不可?咱們姐妹有生之年必能一見,即便不能,後世也能見了。”

常嬪道:“英嬪此話倒是有趣。衆姐妹皆知英嬪是漢人,怎地也胸無點墨?竟然連本宮也不如。想必你府上雙親也無甚文墨功夫,不然怎地取名兒如此敷衍,只英兒、榮兒這般,比尋常女子還不如,真是難登大雅之堂。”

靜妃本無意爭辯,但眼見常嬪仗着有皇后撐腰異常囂張,又連累英嬪受辱,便不得不出言回擊了。

只見靜妃十指如白玉般纖美,兀自交疊,安放在膝上,左右手後兩指均戴着上好的羊脂白玉吉祥如意雲紋鏤雕護甲。

突然靜妃突然擡起一隻手,捋了捋耳邊垂下的珠花流蘇,說道:“自古教化之事便只有早晚之分,而無資質之別。況且天下萬物,陰陽平衡,相輔相成,猶如太極八卦之象。漢人受孔孟之道教化已久,根基深厚,確非我滿蒙可比。但他們眼見我滿清以弓馬立國橫掃天下,所向披靡,必會生出仿效之心,熟習弓馬者有之,鑽研武藝者有之,並且人數日甚。英嬪母家本來出身西漢弘農楊氏,以四世三公著稱於世,後代人才輩出,名聲遠播綿延千年而不斷絕,不可謂不是詩書禮儀世家。但楊老將軍的先祖爲報效國家,投筆從戎,自宋代起便威赫一方,令敵人聞風喪膽。此等胸襟氣度也令本宮欽佩不已。常嬪,就算你孤陋寡聞,不曾聽得西漢名相楊敞的大名,也不曾仰慕到大才子楊修的華彩,也聽說過北宋楊家將的戲文吧?而我滿清入關之後,治下多是漢人,爲貫徹先祖滿漢一家親的遺志,歷任皇帝都愛好文墨、大興漢學,鼓勵滿蒙親貴後代讀書上進,報效朝廷。因而纔有了常嬪母家之榮耀。而蒙古親貴們遠離京畿,遊牧維生,雖然未能爲大清貢獻大量通曉文墨的人才,但是卻出人出力出錢替大清拱衛河山,數次幫助大清平定準格爾的叛亂,可算是居功至偉。而且本宮相信,以皇上之仁德,必能將漢學推廣到蒙古親貴大臣之中,假以時日,必有成效。而常嬪父親雖然文武雙全,深受陛下倚重,但是家教卻平平,否則常嬪怎會無論文武,無一樣拿得出手?依本宮看,榮貴妃與英嬪的閨名正合了大俗即大雅的理兒,不懂欣賞便不要置喙,免得貽笑大方。便是蔓貴人,雖是漢人也懂得劍舞的奧妙,爲他人所不能及。有時間在此處耍嘴皮兒,莫不如回自己宮中去鑽研一二。即便是多多練習簪花畫眉也能提升容色,引來皇上的眷顧,不用像現在這樣,日日在自己宮裡坐冷板凳,反倒跑到外面來亂逞威風!”

第一百六十八回 前情莫須有 後路未可知第五十一回 合宮覲見現風雨 針鋒相對起波瀾第二百零一回 心關玉碎天難曉 運落風波夢亦驚第一百七十八回 房謀兼杜斷 蕭律繼曹遵第二百三十二回 剛強不勝柔弱 偏執豈及圓融第二百二十八回 悲火常燒心曲 愁雲頻壓眉尖第一百二十九回 春日雨瀟瀟 玉人思悄悄第九十三回 修飾儀容爲伴駕 征斂細軟圖後福第九十回 既已靈犀相通 未防千鈞一髮第十一回 枯坐白晝短 情思夏夜長第九十三回 修飾儀容爲伴駕 征斂細軟圖後福第三十八回 初情別有韻 此恨向誰生第五十三回 圓明園驚鴻一顧 鍾粹宮風雲再起第二百一十六回 風聲雨聲讀書聲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一百二十五回 飛雪逐晴日 新桃換舊符第十七回 公主府紅鸞星駕到 永和宮碧霞君臨門第四十七回 禍起蕭牆添離亂 同室操戈多愧悔第七十八回 二公主魂歸天際 小端凝屍骨未寒第二十一回 感念逝者坐以待斃 謀求活路計上心頭第一百零五回 城中寒冰滿地 府內綠意盈門第二十九回 雪天行路心憂往事 暖閣奉茶身懷幼胎第一百零一回 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第四十五回 彤貴人甘苦蔘半 儲秀宮冰火兩重第五十回 情志不舒碎玉 遺恨難留泣血第一百六十七回 柔嘉半魔半佛 寧依亦喜亦嗔第七十七回 詮釋前因後果 闡明來龍去脈第二百零六回 真心百折不回 妙用萬變無窮第四十七回 禍起蕭牆添離亂 同室操戈多愧悔第一百八十七回 既得門楣榮耀 難忘過往恩德第一百零八回 上言加餐食 下言長相憶第五十四回 奈何生嫌隙 怎敵有親疏第一百九十一回 梅花散彩向空山 雪片隨意穿簾幕第一百零二回 生死雙歧路 愛恨一線間第五回 儲秀宮羣芳爭豔 澄瑞亭二美迎春第二十九回 雪天行路心憂往事 暖閣奉茶身懷幼胎第一百三十三回 策馬揚鞭一世念 烏啼花落千秋限第二百零九回 局量寬大光景不拘 智識卑微神情亦促第三十五回 謀人者機關算盡 成事時李代桃僵第一百四十六回 秋葉將落猶戀樹 野鳥除死方離籠第一百七十八回 房謀兼杜斷 蕭律繼曹遵第一百四十二回 談佛理齊楚慰心 歸府邸溫憲舐犢第十六回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二百三十回 暗室貞邪誰見 自心清濁迥然第一百零一回 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第五十八回 寶髻鉛華如舊夢 竹聲玉影似當年第二十五回 靜妃乾坤獨運 皇上悲喜交加第一百二十三回 碧桃花蕊心絡 朱顏青鬢紅塵第一百四十四回 殘杯勸不飲 留醉向誰家第二百一十三回 少年靈慧抱夙根 今生冥頑卜來世第一百五十一回 靜貴妃又得佳兒 賢伉儷終成眷屬第五十七回 花蔓抖擻龍蛇動 珠纓旋轉星宿搖第二百零八回 皇貴妃倚才高而玩世 祥貴人飾厚貌以欺人第六十二回 聖駕回鑾紫禁城 靜妃重臨儲秀宮第五十六回 寒潭映白月 秋雨上青苔第一百七十三回 兩耳聞世語 初心誦其經第一百四十回 妙語解愁苦 往事摧肝腸第二百零五回 苦惱世上意氣須溫 嗜慾場中肝腸欲冷第一百八十六回 雲蒸霞蔚雙花結果 鳳翥龍蟠兩月團欒第一百八十六回 雲蒸霞蔚雙花結果 鳳翥龍蟠兩月團欒第二百一十四回 鴻雁來時悲信斷 子規啼處憶人歸第一百四十一回 漸消酒色朱顏淺 欲語離情翠黛低第一百九十一回 梅花散彩向空山 雪片隨意穿簾幕第二百二十五回 背後須防影射蟲 面前恐有照膽鏡第四十一回 紫禁城羣芳鬥豔 成貴人獨秀含酸第四十二回 新貴初覲中宮 皇后再添臂助第一百零三回 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第二百二十四回 久伏飛必高 先開謝亦早第一百三十回 寧貴人入宮獨秀 全貴妃語帶雙敲第二百回 會心語以不解解之 無稽言在不聽聽耳第二百二十七回 覷破幾多人情世態 發起一種冷趣幽思第一百四十一回 漸消酒色朱顏淺 欲語離情翠黛低第一百八十八回 憶亡母愈發勤政 思古人復加籌謀第一百八十七回 既得門楣榮耀 難忘過往恩德第一百二十一回 皇后趁機中傷 皇上施恩迴護第九十七回 玉階生白露 玲瓏望秋月第一百六十六回 施依山未枉死 蕭逸緻立奇功第六十四回 前情解新恨 往事驚人心第一百七十六回 衆人喜接懿旨 皇后施計避禍第一百五十六回 混淆視聽裝悲慼 掩人耳目出毒謀第一百三十六回 衆人出言泄忿懣 彤妃開口顯忠貞第一百二十一回 才鬼獨勝頑仙 芳魂毒於虐祟第十八回 青絲如煙人心亂 紅燭似火曉夢殘第一百五十一回 靜貴妃又得佳兒 賢伉儷終成眷屬第四十七回 禍起蕭牆添離亂 同室操戈多愧悔第七十六回 洋彩半燭臺 梅青一爐香第一百二十七回 迎回佳人捧心硯 求得皇子繼江山第二百三十二回 剛強不勝柔弱 偏執豈及圓融第二百一十五回 四阿哥中魚毒 萬歲爺起疑心第七十六回 洋彩半燭臺 梅青一爐香第二百二十五回 背後須防影射蟲 面前恐有照膽鏡第一百一十一回 終究撥雲見日 總歸雨過天青第二百二十七回 覷破幾多人情世態 發起一種冷趣幽思第一百七十回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第二百一十一回 禁鴉片兩國開戰 上書房二子論政第一百五十三回 皇后大限降至 風眠重歸永和第二百三十四回 既有翰林錦繡 又懷廊廟經綸第一百五十二回 兩岸春風輕柳絮 一窗夜雨瘦梨花第九十四回 青竹蛇兒口 黃蜂尾上針第十七回 公主府紅鸞星駕到 永和宮碧霞君臨門第一百三十八回 皇上再頒聖旨 姐妹同沐恩澤
第一百六十八回 前情莫須有 後路未可知第五十一回 合宮覲見現風雨 針鋒相對起波瀾第二百零一回 心關玉碎天難曉 運落風波夢亦驚第一百七十八回 房謀兼杜斷 蕭律繼曹遵第二百三十二回 剛強不勝柔弱 偏執豈及圓融第二百二十八回 悲火常燒心曲 愁雲頻壓眉尖第一百二十九回 春日雨瀟瀟 玉人思悄悄第九十三回 修飾儀容爲伴駕 征斂細軟圖後福第九十回 既已靈犀相通 未防千鈞一髮第十一回 枯坐白晝短 情思夏夜長第九十三回 修飾儀容爲伴駕 征斂細軟圖後福第三十八回 初情別有韻 此恨向誰生第五十三回 圓明園驚鴻一顧 鍾粹宮風雲再起第二百一十六回 風聲雨聲讀書聲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一百二十五回 飛雪逐晴日 新桃換舊符第十七回 公主府紅鸞星駕到 永和宮碧霞君臨門第四十七回 禍起蕭牆添離亂 同室操戈多愧悔第七十八回 二公主魂歸天際 小端凝屍骨未寒第二十一回 感念逝者坐以待斃 謀求活路計上心頭第一百零五回 城中寒冰滿地 府內綠意盈門第二十九回 雪天行路心憂往事 暖閣奉茶身懷幼胎第一百零一回 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第四十五回 彤貴人甘苦蔘半 儲秀宮冰火兩重第五十回 情志不舒碎玉 遺恨難留泣血第一百六十七回 柔嘉半魔半佛 寧依亦喜亦嗔第七十七回 詮釋前因後果 闡明來龍去脈第二百零六回 真心百折不回 妙用萬變無窮第四十七回 禍起蕭牆添離亂 同室操戈多愧悔第一百八十七回 既得門楣榮耀 難忘過往恩德第一百零八回 上言加餐食 下言長相憶第五十四回 奈何生嫌隙 怎敵有親疏第一百九十一回 梅花散彩向空山 雪片隨意穿簾幕第一百零二回 生死雙歧路 愛恨一線間第五回 儲秀宮羣芳爭豔 澄瑞亭二美迎春第二十九回 雪天行路心憂往事 暖閣奉茶身懷幼胎第一百三十三回 策馬揚鞭一世念 烏啼花落千秋限第二百零九回 局量寬大光景不拘 智識卑微神情亦促第三十五回 謀人者機關算盡 成事時李代桃僵第一百四十六回 秋葉將落猶戀樹 野鳥除死方離籠第一百七十八回 房謀兼杜斷 蕭律繼曹遵第一百四十二回 談佛理齊楚慰心 歸府邸溫憲舐犢第十六回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二百三十回 暗室貞邪誰見 自心清濁迥然第一百零一回 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第五十八回 寶髻鉛華如舊夢 竹聲玉影似當年第二十五回 靜妃乾坤獨運 皇上悲喜交加第一百二十三回 碧桃花蕊心絡 朱顏青鬢紅塵第一百四十四回 殘杯勸不飲 留醉向誰家第二百一十三回 少年靈慧抱夙根 今生冥頑卜來世第一百五十一回 靜貴妃又得佳兒 賢伉儷終成眷屬第五十七回 花蔓抖擻龍蛇動 珠纓旋轉星宿搖第二百零八回 皇貴妃倚才高而玩世 祥貴人飾厚貌以欺人第六十二回 聖駕回鑾紫禁城 靜妃重臨儲秀宮第五十六回 寒潭映白月 秋雨上青苔第一百七十三回 兩耳聞世語 初心誦其經第一百四十回 妙語解愁苦 往事摧肝腸第二百零五回 苦惱世上意氣須溫 嗜慾場中肝腸欲冷第一百八十六回 雲蒸霞蔚雙花結果 鳳翥龍蟠兩月團欒第一百八十六回 雲蒸霞蔚雙花結果 鳳翥龍蟠兩月團欒第二百一十四回 鴻雁來時悲信斷 子規啼處憶人歸第一百四十一回 漸消酒色朱顏淺 欲語離情翠黛低第一百九十一回 梅花散彩向空山 雪片隨意穿簾幕第二百二十五回 背後須防影射蟲 面前恐有照膽鏡第四十一回 紫禁城羣芳鬥豔 成貴人獨秀含酸第四十二回 新貴初覲中宮 皇后再添臂助第一百零三回 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第二百二十四回 久伏飛必高 先開謝亦早第一百三十回 寧貴人入宮獨秀 全貴妃語帶雙敲第二百回 會心語以不解解之 無稽言在不聽聽耳第二百二十七回 覷破幾多人情世態 發起一種冷趣幽思第一百四十一回 漸消酒色朱顏淺 欲語離情翠黛低第一百八十八回 憶亡母愈發勤政 思古人復加籌謀第一百八十七回 既得門楣榮耀 難忘過往恩德第一百二十一回 皇后趁機中傷 皇上施恩迴護第九十七回 玉階生白露 玲瓏望秋月第一百六十六回 施依山未枉死 蕭逸緻立奇功第六十四回 前情解新恨 往事驚人心第一百七十六回 衆人喜接懿旨 皇后施計避禍第一百五十六回 混淆視聽裝悲慼 掩人耳目出毒謀第一百三十六回 衆人出言泄忿懣 彤妃開口顯忠貞第一百二十一回 才鬼獨勝頑仙 芳魂毒於虐祟第十八回 青絲如煙人心亂 紅燭似火曉夢殘第一百五十一回 靜貴妃又得佳兒 賢伉儷終成眷屬第四十七回 禍起蕭牆添離亂 同室操戈多愧悔第七十六回 洋彩半燭臺 梅青一爐香第一百二十七回 迎回佳人捧心硯 求得皇子繼江山第二百三十二回 剛強不勝柔弱 偏執豈及圓融第二百一十五回 四阿哥中魚毒 萬歲爺起疑心第七十六回 洋彩半燭臺 梅青一爐香第二百二十五回 背後須防影射蟲 面前恐有照膽鏡第一百一十一回 終究撥雲見日 總歸雨過天青第二百二十七回 覷破幾多人情世態 發起一種冷趣幽思第一百七十回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第二百一十一回 禁鴉片兩國開戰 上書房二子論政第一百五十三回 皇后大限降至 風眠重歸永和第二百三十四回 既有翰林錦繡 又懷廊廟經綸第一百五十二回 兩岸春風輕柳絮 一窗夜雨瘦梨花第九十四回 青竹蛇兒口 黃蜂尾上針第十七回 公主府紅鸞星駕到 永和宮碧霞君臨門第一百三十八回 皇上再頒聖旨 姐妹同沐恩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