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衣錦還鄉

忘清明上河圖,十卷東京夢華錄。道不盡宋時東浙坎華富庶。只不過,那個興許曾經蓋過漢唐長安獨步世界的名城,如今卻只是河南布政司的治所,在大明的版圖當中,單單是一座平平常常的府城而已。

入夜之後,滿城便是一片黑暗,市肆徹夜做買賣,城中百姓不造飯只下館子的景象早就不復得見,就連那一口開封官話,也已經被南北二京的官話所取代,本地人甚至只聽見那兩種熟悉的口音,再一看來人衣着,便能辨明來的是貴還是富。

宋時的開封城外城城門十二座,內城城門十座,而到了元末時節,爲了防止起義軍宮城,內城的十座城門被堵上了五座,這一格局也沿用到了如今,分別是東牆的宋門和曹門,而南北和西面則各只留了一座城門。西邊的樑門原本和鄭門雙雙敞開,如今鄭門封閉已有百年,它這一座面西敞開,到是顯得有些孤零零的。這些年都是太平盛世,只黃河常有氾濫,但如今的時節並不是雨季,因而守門的兵卒平日也頗有些懶洋洋的,可這一日卻一個個精神抖擻。

原因很簡單,今天河南布政司、河南都司、河南按察司,這三司衙門的所有官員全都雲集此地,誰還敢偷懶磨洋工?雖說如今這天氣已經是異常寒冷,可官員們都是官靴官服站着等候,愣是沒有一個進城樓旁邊的屋子去避風休息的,這光景就是平日周王府有什麼貴人出來,也沒有這等隆重。因而,尚未輪值的幾個兵車在屋子往外張頭探腦,隨即又縮回了頭來。

“嘖嘖,布政司的羅藩臺,都司的秦都帥,按察司的方桌臺,這三個平素就是出現一個也是不得了的,如今竟是三個齊上陣小張大人可真是有面子!”

“什麼小張大人,如今那個小字早該去掉了。那三位大人算什麼,就是在京城那等權貴雲集的地方小張大人說一句話,這地上也得抖三抖!你們沒看見麼?顧家人居然也敢涎着臉混在迎接的官家人裡頭,還不是看着張大人這回回鄉是來祭掃祖墳的?”

“也不瞧瞧自己什麼身份,顧家人這些年得的幫襯也不少了,顧家大公子那回上京,還從人家手裡訛了好些田來,可如今該敗落還是敗落。要說顧家七爺倒是有本事的。不過那是學官,而且又清正,要有族人打着他的名義招搖撞騙,立馬便是主動送衙門,就算遠在別的地方也會出條子給官府。這才真正斷了顧家的路,就只看這一回張大人如何待他們了。”

顧家長房長孫顧林在一大堆身穿鮮亮官服的官員後面,裹着一件半舊不新的羊皮大襖,冷得直打哆嗦,到最後實在忍不住,頓時一個噴嚏打了出來。見比自己靠前的祥符縣縣承沒好氣地回過頭來看他,他立刻縮了縮脖子,強忍住跺腳取暖的衝動,暗恨張越姍姍來遲。

也不知道過了多尖,前頭終於有人叫嚷了一聲:“來了來了!”

一時間,原本已經有些竊竊私語的人羣頓時安靜了下來。顧林人在最後排,使足了勁踮腳也看不清前頭什麼光景,頓時暗自着急,可左右的閒雜人等早已被清了個精光,就是縣衙裡頭的縣承典史也不是如今的顧家能夠輕易差使的。

這情形起自數年前,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原本看着姻親張家緣故,對顧家還有幾分看顧的縣衙府衙,突然對他們就苛嚴了起來。子弟胡作非爲,逮着就是一頓板子;欺男霸女亦或是欺凌百姓立馬便有人來管;至於什麼其餘的就更不用說了。眼看顧家的家境漸漸敗落,那四百畝早地兩百畝坡地亦是因爲坐吃山空,沒兩年就轉手了出去,如今境況還不如當年。

這次張越母來,怎麼也得扶持扶持顧家吧?

就在顧林攏着雙手死命伸脖子的時候,就只見前頭人羣分了開來。他一愣神之後就慌忙往旁邊閃,再一探身就看到本地的三司衙門主官簇擁着一個年輕官員走了過來。見那官員並未身着官服,只是一襲青色錦袍,嘴角含笑沿路向一衆行禮的官員答禮,甚是和氣,赫然便是自己見過的張越,他立時醒悟過來,慌忙往前擠,可早就被幾個縣衙府衙的屬官用肩膀擋在了後頭。就在情急之下的他開口嚷嚷出了一聲越表弟的時候,前頭就有人回過頭來。

“你懂不懂規矩?中午是羅藩臺秦都帥和方桌臺一塊宴請張大人,你這個窮親戚衝上去算怎麼回事?就算張大人認了你,回頭他一走,三位大人覺着你攪了好事,你家便吃不了兜着走!”

換做是十幾年前,這等威脅顧林哪裡忍得下,可現如今他只得硬生生憋住了這口氣,還點頭哈腰地賠笑稱是,眼睜睜地看着張越又上了馬車,在衆多官員車馬的簇擁下往北大街而去。

他有心追到那兒去瞅瞅有沒有機會,可思量再三,還是顧然放棄了這個念頭。

與其現在湊熱鬧,還不如干脆到張氏老宅去守株待兔的好!

自從當年回老家將顧氏安葬入了張家祖塋之後,張越就沒回過開封,如今闊別近十年再次回來,他不禁發現,開封城竟是和記憶中沒多大變化。臨街的房子依舊和從前一個光景,有些有錢的人家還修緩過,沒錢的人家則是更顯破敗。破土而出的酒樓飯莊多了好幾家,但舊日曾經出盡風頭如今已經不知所蹤的則是更多。只貫穿南北的那條大街倒仍是從前光景,黃土墊道異常平整,兩旁市肆林立,卻沒幾個人影。

因而,到了酒樓上落座,被硬推着坐了首席的張越就笑道:“我只是告假祭掃,又不是奉旨辦事,你們這淨街未免淨得太徹底了。”

自從六部尚書侍郎的缺口被全部填滿之後,原本還抱着期望的各省布政使就漸漸死了心,知道這輩子也就是封疆大吏的命了。所以,羅布政使也並不指望巴結好了張越就能上升,可畢竟開封由於地處黃河邊,最易受水災,每年稅賦和賑災等等要耗用大量錢糧,因而不得不和財神爺打好關係。至於秦方這兩位都指揮使和按察使就不一樣了,都指揮使總希望挪個地方高升,按察使也想着能不能進京城都察院,因而反而巴結

“張大人乃是皇上重臣,此次既是御賜假期回鄉祭掃,下官等自然有職責護衛安全,若是讓宵小之輩驚擾了大人,豈不是罪過?”

見答話的是按察使,張越便微微一笑,略過這個話題不談。由於他抵達之前已經打發了得力家人前來知會,又預備了想吃的家鄉菜菜單,還讓人一路跟着準備,所以這一桌的菜雖是山珍河鮮俱全,到也不甚離譜。酒酣之際,從三司到府衙縣衙錦衣衛千戶所的官員都來敬酒,他推卻了一會,終究只喝了三杯。等到這一番應酬之後回到張氏老宅,他方纔知道,帶着琥珀秋痕和孩子們回到這裡的杜綰,竟已經是接待了好幾撥官太太。

這還不算,門子正稟報的時候。那門房裡頭竟是又竄出一個人來,卻是笑容可掬地上前行了個禮,又叫了一聲越表弟。張越看着這個身穿羊皮大襖,瞧着比自己大上好幾的人上前行禮,不禁皺起了眉頭,直到對方滿臉堆笑自報家門,他才明白了過來。

這竟是顧林?上次人尋上門來的時候,至少衣着打扮還體面,如今竟成了這般光景,看來開封這邊早先送來的消息沒錯,顧家本家果然是因的子孫爭產四分五裂,繼而一個個都是坐吃山空!瞅了顧林一眼,他便淡淡地說道:,“原來是大表兄

“越表弟,聽說你回來了,父親和族人們都很是高興,爲此特意預備了,”

“大表兄見諒,我這次回來是奉旨給假祭掃,時間有限,還打算在祖塋前結廬住上三日,所以恐怕沒時間四處奔波了,畢竟朝中事務繁雜。”張越彷彿沒看到顧林一下子僵在那兒的臉色,又淡淡地問道,,“對了,幾年前大表兄到過京城一次,那會兒我記得助了顧家四百畝旱地,兩百畝坡地,不知道如今光景如何?。

顧林沒想到張越一張口就直截了當問起當年那些莊田,頓時期期艾艾地想要解釋,可半晌也尋不出一個好理冉來,到最後只得故作捶胸頓足地嘆息道:“越表弟,不瞞你說,父親和我都是不善經濟的人,最初是佃給別人耕種,可佃農滑胥,竟是頻頻拖欠田租,後來告到縣衙府衙,明府和府尊竟是都不理會,最後硬生生給一家奸商奪了田去,我”我對不住你!”

看到顧林唱做俱佳地在那兒演戲,張越只覺心頭厭惡更甚。就是這麼一個曾經和張家相提並論的百年世家,便因爲出了三代不中用的兒孫,於是便成了如今這等破敗的光景。怪道人家說與其有萬貫家財,不若教出一個好兒孫。因而,他只是靜靜地站在那裡,直到顧林的一番話說完了,他才哂然一笑。

“給奸商奪了田去麼?。張越向後頭輕輕招了招手,連小青立時一溜小跑上前來,雙手呈上了兩張東西。他接過來淡淡瞧了一眼,又換了拿在右手,“我到是聽下頭人說,因爲顧家有人欠了一大筆賭債,於是拿着田契去了典當行,那邊因瞧見原本是張家轉手的,這才知會了這裡,最後好容易才贖了回來,怎麼和大表兄說得不一樣?”

顧林倚仗的便是張家和顧家曾經是姻親,集越當日對自己甚是和氣,給田亦是極其爽快,以爲這位對親戚決計會照顧一二,誰知道張越一張口就說出這麼一番話來。看着那張上頭的田契,他只覺得頭皮發麻,甚至不知道該說什麼。

“當年老太太在世的時候,便吩咐家裡子孫,不要和顧家人多做往來,你知道這是爲了什麼?。張越盯着顧林的眼睛,見其不自然地避開自己的眼神,就一字一句地說,“老太太出身顧家,若不是真正心灰意冷,會說出這樣的話來?老太太留給你們的信上,字裡行間都是殷殷關切叮囑,你們卻都是當成了耳旁風,事到臨頭倒知道拿着這個到京城求助!顧家從前何等風光,如今卻是要去當鋪典當田產,這已經成了開封城的笑談!”

見張越冷笑一聲,攏起那張田契就要往裡頭走,顧林終於忍不住了,急忙上前攔住了張越。可他要再說什麼的時候,就只見那後頭幾個護衛全都圍了上來,個個顏色不善地瞪了過來,他一個害怕,只得讓開了路途,可眼見人進門去,他仍是提膽量高聲嚷嚷了一句:“越表弟,就算如今的顧家再混賬,可你總該看在老太太的份上”

“要不是看在老太太的份上,你以爲顧家那幾樁案子會這般容易地了結?。張越倏然轉頭,冷冷看着失魂落魄的顧林,“要不是看在老太太的份上,我會助你家那些田地!你回去告訴你爹,那些賭帳我自有主張,但要是他還敢再賭,就憑你們家那些烏七八糟的事,他這個當家的是什麼罪名?還有你,沒錢過日子,倒是有錢納要是你家裡還有人像小七哥那般有出息,也不用在我面前叫嚷什麼看在老太太的份上”。

看着車伕趕車進了角門,其餘親隨護衛也是各自進門不提,顧林站在那空蕩蕩的小巷中,只覺得身上的羊皮大襖彷彿沒穿似的,冷得徹骨。好半晌,他才哭喪着臉挪動了腳步,可沒走幾步就回過了頭。讓他失望的是,那邊的門早已經緊閉了起來,絲毫沒有人出來留他。

走着走着,剛剛張越那些話自然而然便在腦海中重新浮現了出來,心煩意亂的他抱着頭前衝了幾步,隨即突然停了下來。

顧家敗落無非是因爲無人做官,顧彬又是最清高不過的,絲毫不肯拿名頭給族人濫用,而開封上下的官府彷彿得了訊息似的,對顧家人格外嚴。要是真再出幾個像顧彬這樣能做官的,那就不是這般情形了,

顧林頹然嘆氣,出了巷子和一旁街口凍得直髮抖的小廝會合之後,就耷拉着腦袋往家裡的方向走去,渾然沒看到另一邊幾個顧家旁支的年輕後生被人引着過來,拐進了張家老宅門前的巷子。

防:寫到開封,決定了,下一本一定寫宋朝”再次重讀東京夢華錄,那種從無宵禁的盛世氣氛撲面而來,讓人爲之神往,如欲知後事如何,

第509章 苦思謀勇的英國公第272章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第402章 暖心第804章 應變第239章 情之基石在於信賴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837章 落難的鳳凰不如雞第708章 民生民計第351章 春宵苦短,童言無忌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182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680章 雨中祭陵,喜驚接踵第589章 助人便是固己第285章 聖心難測?第494章 必雪,必報,必還第644章 父子君臣第23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737章 脣槍舌劍,明槍暗箭第255章 橫衝直撞,偏巧救人第309章 寒風料峭,暖意融融第510章 天寒地凍人心浮動第364章 波瀾的微動第210章 要使人滅亡,先使人瘋狂第324章 細聽私隱情,他鄉遇故知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655章 目光長遠第699章 生不逢時,明珠暗投,惟有一死第529章 騷亂第449章 不患天崩患心異第720章 雪上加霜和雪中送炭第553章 唯慮山陵崩第696章 來得好,來得真是好!第918章 翁婿夜談心第658章 火中取栗第197章 罪證確鑿?第904章 提督武學第207章 第一個投靠的人,虎口奪食本色顯第638章 勇入虎穴第576章 失去方知彌足珍貴第452章 紅顏非禍水,輕縱卻取禍第711章 龍舟疾,驚變起第380章 分寸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82章 樂極果然生悲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第254章 哪怕是爲了終生大事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381章 煊赫的代價第750章 驚堂一響第604章 兄弟第229章 悲中作樂,笑面將來第374章 大變第245章 決斷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691章 親恩如海第202章 莫名其妙的升官第688章 萬般設計空歡喜後記下第743章 小人物的廝殺第845章 雪後污泥現第885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274章 知善知惡是良知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58章 國事家事算計多第648章 惡訊第47章 強撐之下的軟弱第156章 我不要盲婚啞嫁第36章 陰雲真能消散殆盡?第601章 風水輪流轉,已到提親時第880章 不是火藥桶,勝似火藥桶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5章 妯娌和夫妻第75章 謫交趾第678章 賜物和悶棍第896章 親疏不在遠近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472章 內憂外患第131章 紛至沓來的親戚第133章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第44章 粗中有細的二伯父第842章 人心不足,扯皮拉鋸第193章 準岳父的心思第475章 致命陰私,撒手不等於放手第784章 京城欽使,天子口信第332章 各逞心機第873章 推諉苦差,醫匠難爲第729章 雷厲風行第271章 人踩人,人捧人第660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下)第913章 金枝玉葉第783章 傷往昔,念血脈,思結援第422章 大雨中的午門激辯第693章 英國公府的說客第111章 如此賀禮,如此賀客第729章 雷厲風行第451章 暗夜起殺機明初文人多有不欲仕者第150章 你裝病吧第808章 深夜
第509章 苦思謀勇的英國公第272章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第402章 暖心第804章 應變第239章 情之基石在於信賴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837章 落難的鳳凰不如雞第708章 民生民計第351章 春宵苦短,童言無忌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182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680章 雨中祭陵,喜驚接踵第589章 助人便是固己第285章 聖心難測?第494章 必雪,必報,必還第644章 父子君臣第23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737章 脣槍舌劍,明槍暗箭第255章 橫衝直撞,偏巧救人第309章 寒風料峭,暖意融融第510章 天寒地凍人心浮動第364章 波瀾的微動第210章 要使人滅亡,先使人瘋狂第324章 細聽私隱情,他鄉遇故知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655章 目光長遠第699章 生不逢時,明珠暗投,惟有一死第529章 騷亂第449章 不患天崩患心異第720章 雪上加霜和雪中送炭第553章 唯慮山陵崩第696章 來得好,來得真是好!第918章 翁婿夜談心第658章 火中取栗第197章 罪證確鑿?第904章 提督武學第207章 第一個投靠的人,虎口奪食本色顯第638章 勇入虎穴第576章 失去方知彌足珍貴第452章 紅顏非禍水,輕縱卻取禍第711章 龍舟疾,驚變起第380章 分寸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82章 樂極果然生悲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第254章 哪怕是爲了終生大事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381章 煊赫的代價第750章 驚堂一響第604章 兄弟第229章 悲中作樂,笑面將來第374章 大變第245章 決斷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691章 親恩如海第202章 莫名其妙的升官第688章 萬般設計空歡喜後記下第743章 小人物的廝殺第845章 雪後污泥現第885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274章 知善知惡是良知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58章 國事家事算計多第648章 惡訊第47章 強撐之下的軟弱第156章 我不要盲婚啞嫁第36章 陰雲真能消散殆盡?第601章 風水輪流轉,已到提親時第880章 不是火藥桶,勝似火藥桶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5章 妯娌和夫妻第75章 謫交趾第678章 賜物和悶棍第896章 親疏不在遠近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472章 內憂外患第131章 紛至沓來的親戚第133章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第44章 粗中有細的二伯父第842章 人心不足,扯皮拉鋸第193章 準岳父的心思第475章 致命陰私,撒手不等於放手第784章 京城欽使,天子口信第332章 各逞心機第873章 推諉苦差,醫匠難爲第729章 雷厲風行第271章 人踩人,人捧人第660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下)第913章 金枝玉葉第783章 傷往昔,念血脈,思結援第422章 大雨中的午門激辯第693章 英國公府的說客第111章 如此賀禮,如此賀客第729章 雷厲風行第451章 暗夜起殺機明初文人多有不欲仕者第150章 你裝病吧第808章 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