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

管遷都在即,但南京仍是一副盛世太平景象。直到\多朝官認爲這六朝金粉古都乃是全天下最適合作都城的地方,奈何朱棣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的脾性,當初那些勸諫反對的官員都沒有好下場,他們也只好眼看各部院陸陸續續往北邊搬遷。於是,爲了設法留在南京,甚至有不少人常常往東宮和成國公府跑。

相形之下,張這個江寧知縣只是七品芝麻官,倒是不用和其他官員那樣費心上竄下跳。只他身在帝都,人人都是上官,迎來送往在外應酬的日子竟有一多半,這知縣着實難爲。若非他靠山夠硬,又有成國公朱勇多方照拂,單憑他初次當官,這錯處能讓人挑出一大把來。

大明制度,凡有司官吏,不住公廨內官房,而住街市民房者,杖八十,因此他和孫氏自然住在江寧縣衙。由於是天子腳下,這江寧縣衙也比尋常上縣縣衙大一倍不止,後衙房舍極多,輕輕鬆鬆就安置下了所有家眷僕從。沒了頂頭的婆婆和妯娌,孫氏的日子過得舒心愜意,也就是侍妾紅鸞上回診出有身孕的時候,她心裡頗有些惱火,但須臾也就過去了。

張攸和妻子恩愛,更知道孫氏心氣頗高心眼有限,因此兒子在外頭做官的景況大多瞞着妻子,縱有信捎來也是自己在書房先看了,回頭挑着能說的對孫氏分說一二,陸陸續續瞞下了無數事情。因此,孫氏只當張越在任上萬事穩當,根本不知道杜家和孟家先後出事。她只顧平日打理家務照顧女兒,一心謹慎持家,竟是很少和別家女眷往來。

這一日,她正在房中和珍珠芍藥兩個丫頭在幾匹綢緞中挑挑揀揀,預備給女兒做兩條新肚兜,忽然聽到一個年輕媳婦在門外通稟了一聲:“太太,外頭大舅老爺來了,說是特意打開封來瞧太太的!”

一聽這話,孫氏頓時愣住了。她祖上也是官宦人家,父親雖說沒出仕,但家境也還殷實,在開封府也算是大戶人家,因此當初纔會和張家聯姻。然而,父親去世之後,兩個兄長分光了家產,卻誰也不理會她這個在張家不受待見的妹妹。直到她的丈夫和兒子先後經科舉頭有了出身,他們方纔使人常常送些東西過來,但彼此之間情分早就淡了。

隨手擱下手中一匹繭綢,她不禁冷笑了一聲:“特意來瞧我?想當初我爲了越哥兒的病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們在哪兒?我在家裡處處受氣的時候,他們在哪兒?我回家裡求懇他們設法幫老爺一把的時候,他們又在哪兒?這會兒倒特意從開封來瞧我,不見!”

珍珠情知孫氏是說氣話,忙站起身勸道:“太太,既然是大舅爺特地從開封過來,不管爲着什麼事,您總應該見一見,否則人家說閒話總不好聽。若不是什麼大事,太太便應了他;若是什麼爲難的,太太就是推了,別人也無話可說。大太太二太太的孃家都是有名頭的大族,平日對她們頗有助益。如今老爺少爺都已經有了成就,太太何妨扶一扶孃家。”

“我就怕他們是扶不起的劉阿斗!”孫氏嘴裡這麼說,心裡卻仍是被珍珠這席話所動,斜睨了她一眼便笑道,“你既這麼說,就和我一塊出去見見他。芍藥留在這兒好好再挑挑,挑兩匹做工最好沒有線頭的,回頭等我回來再動針線。”

芍藥連忙應了,珍珠便笑着隨孫氏出了屋子。因這是家裡親戚,所以孫氏便吩咐在小花廳見客。順着甬道到了地頭,她一跨進門檻就看到左首第一張椅子上坐着大哥孫逢未。只見他頭上戴着緯羅華陽巾,身穿一件潮藍紗衫,腰繫石青色絛子,腳下一雙灰撲撲的黑麪布履,那模樣較之幾年前蒼老了許多。

見着孫氏進來,孫逢未愣了一愣,這才臉上堆滿笑容起身相迎:“三妹。”

孫氏一想到以前地舊事便恨得牙癢癢地。此時只淡淡地答應一聲。見孫逢未下手還坐着一個人。她不禁皺起了眉頭。她一個婦道人家。見自己地親兄長自然不要緊。可平白無故見一個外頭人幹什麼?當下她便沉着臉問道:“大哥你來就來了。怎麼還帶地別人?”

“哪裡是外人。這是咱家不出五服地堂兄。四哥孫逢嘉。小時候你在家裡見過地。怎生你忘了?”孫逢未彷彿沒看見孫氏冷淡地樣子。一面說一面朝下頭那人打眼色。“四哥那一家素來都是住在浙西一帶。前些時日他去河南正好遇上了我。所以我尋思着到京師來看看你。其實我早就想來了。只是你也知道我家裡人口多。吃喝嚼用不少……”

聽到孫逢未說這些。孫氏更覺得氣不打一處來。此時。孫逢嘉卻是站起身來。他身上一襲天青色寬袖紗袍。頭戴龍鱗紗巾。收拾得精神利落。又客

地上前廝見。孫氏不知這位久未謀面地堂兄何等路T7不迭。雙方道了一番客套話。她便看到孫逢嘉從旁邊地小几上捧起一個紅色雕漆匣子來。

“三妹。我一直住在浙西。倒是很久不曾回開封。你出嫁得子種種大事都不曾趕上。也是這回到開封正好撞上了七弟。這才知道原來如今兩家如此之近。多年不見。這是我地一點心意。都是浙西特產。三妹別笑話我盡挑些不值錢地東西就好。”

伸手不打笑臉人。再說孫氏恨地只是當初絲毫絕情地兄長。對於孫逢嘉倒沒什麼厭惡。此時聽他說得客氣。她連忙謝過。示意身旁地珍珠伸手接了。這纔在上頭西邊主位上坐了。賓主重新落座之後。孫逢未少不得涎着臉說自家如今每況愈下。兒女嫁娶開銷極大云云。末了又厚着臉皮說孫氏好福氣。

“當初不是我有意不上張家的門,實在是家道中落不好意思。張家那是開封一帶的第一名門,那位老太太規矩又大,我不是怕丟了你的臉面麼?如今妹夫和外甥都有出息,三妹你穩穩當當做着官太太,我也是打心眼裡爲你高興。聽說我那外甥如今很得聖眷,前些日子回了一趟北京,這會兒又當了欽差到青州去了,以後定然是前途無量步步高昇……”

孫氏原本還聽得頗爲高興,待兄長越說越興起,竟是提起張越回京,之後又上了青州,她頓時臉色大變。前幾天兒子還有信送來,張攸還和她念過那封信,怎得絲毫不見提起這些事,張攸甚至說兒子在青州任上幹得好好的,平安無事?一時間,她只覺心亂如麻,孫逢未那一套套的恭維話她一句都沒聽進去。

她這一走神,孫逢未不曾發現,孫逢嘉卻是敏銳地察覺到了。他此來不僅僅是爲了攀這門富貴親戚,而是另有大事相求,當下便輕咳一聲打斷了孫逢未沒完沒了的吹捧。見孫氏面上怔怔的,自己說什麼話也未必能聽見,他索性站起身來向孫氏深深一揖:“三妹,今天我隨七弟登門,其實還有大事相求,萬望你能夠施以援手!”

珍珠見孫氏仍是愣在那兒,連忙在旁邊輕輕推了一下她的胳膊,低聲提醒道:“太太!”

此時此刻,孫氏滿心都是兒子,回過神來看見孫逢嘉衝自己一揖到地,她方纔回神,慌忙站起身道:“四哥快快請起,若有事情儘管直說,能幫的我自然幫。

只不過我一個婦道人家,從來不管外頭的事,若真有什麼要緊事,還得是我家老爺定奪。”

“三妹,實不相瞞,我也是才知道我那兒子竟和令郎是同科進士,而且還因緣巧合都在山東上任。只他性急又倨傲,上司同僚下屬都相處得不好,之前竟是因爲做錯了一件事而下了錦衣衛詔獄。我花了無數功夫,也不曾打聽到他的情況,如今只能厚着臉皮來求你幫忙了。我也不求他能保住什麼官位前程,只求他能夠保住性命,我這個當父親的就心滿意足了!”

孫氏萬萬沒想到孫逢嘉竟是央求這個,頓時六神無主。她如今也是滿心惦念兒子,由己度人,孫逢嘉的兒子被關在錦衣衛那大牢裡頭生死未卜,自然是更加憂心。可是,當初張信爲了脫罪讓家裡上下花費無數心思,她就算想幫忙,又哪裡有這能耐?

思來想去,她只得滿面爲難地說:“四哥,不是我不願意幫忙,實在是錦衣衛那地方很難設法,我家老爺只是七品官……”

話沒說完,一旁的孫逢未就搶着開口說道:“三妹你可別小看了妹夫,當初在開封的時候,我曾經瞧見妹夫和河南衛所那位袁千戶同桌吃過飯,樣子極其親密。那袁千戶如今可是袁指揮使,若是有妹夫一句話,這事情還不是好辦得很?再說了,四哥當然不會讓你平白幫忙,爲了兒子,他就是傾盡家產也再說不惜,四哥你說是不是?”

孫逢嘉眼下只想着抓住這唯一的救命稻草,索性趁勢屈膝跪了下來:“三妹,我也知道這事情得擔着天大的干係,但萬望你救救我兒子。如有需要打點的去處,不論多少我都會籌措出來。我只有這麼一個兒子,若是他有個三長兩短,我們夫妻也活不下去了……”

面對這苦苦哀求,孫氏一時間又想起了遠在他鄉的張越,不禁心如刀絞。這邊廂堂兄孫逢嘉爲救兒子不惜一切,那邊廂她自己的兒子呢?如今可真的一切平安?

PS:月中了,雖說本月頭裡高燒少了不少更新,但病好了俺還是盡力保持的,涎着臉要幾張月票使使……如果木有的話,那就給幾張免費的推薦票吧,謝謝啦^_^

第296章 奉旨寫札記,夫妻共參詳第117章 下馬威第169章 誰打誰的臉第557章 希望第80章 赴約第495章 軍歌聲中聖旨來第217章 富貴也需穩中求第176章 雨日共傘緣,佛母贈薑湯第755章 定約,顧忌第156章 我不要盲婚啞嫁第446章 大公大私第306章 重壓之下,胸有成竹第852章 驚訊第6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65章 管閒事,說祖母第554章 何謂如意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268章 最毒是人心第169章 誰打誰的臉第331章 婆媳溫情相依,杜綰善意留人第487章 小張大人神射!第409章 銳意第779章 大捷後的喜訊第924章 平生有幸第792章 天子難恣意,豪門亦藏憂第308章 天子的偏心第589章 助人便是固己第697章 一兵未出身先死第94章 桃花林中的紛爭第474章 報喜報憂,大喜大驚第381章 煊赫的代價第350章 不止脈脈是溫情第869章 喜訊,換防第766章 文武憂思第568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425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44章 面子第909章 家事難淨第792章 天子難恣意,豪門亦藏憂第902章 殷殷長輩語第151章 警訊第240章 靜夜起相思,何事不得閒第678章 賜物和悶棍第840章 小書院第527章 最是難報親人恩第382章 驚變,統軍第521章 姐夫的報復,意外的收穫第585章 意料之外的相遇第317章 見獵心喜,金蟬脫殼第513章 大振人心,大快人心第453章 吃硬不吃軟第221章 情之一物第324章 英國公的隱憂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443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797章 極品親戚和不敢認的親戚第892章 揮刀兵仗局第426章 只求凡事如本心第614章 箭!打!第315章 皇太孫的善意和支持第496章 升遷賞賜也可以是這樣的第180章 想看笑話?沒門!第782章 慧女報恩第522章 好人有好報第530章 名聲的作用第843章 秋風不是那麼好打的第23章 這世上最多的就是趁火打劫第667章 金陵驚,天下動第392章 火藥桶旁邊的活春宮第521章 姐夫的報復,意外的收穫第722章 看誰挺得住第729章 雷厲風行第582章 舊地重遊憶往昔,大相國寺聽紛爭第652章 伯侄籌謀第245章 決斷第601章 風水輪流轉,已到提親時第2章 世家子第364章 波瀾的微動第145章 祖母的饋贈第299章 用人不疑?用人必疑第203章 升官要爲民做主第550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閒散在家心不閒第898章 連消帶打第755章 定約,顧忌第461章 探監和狹路相逢第5章 妯娌和夫妻第470章 心照不宣,宣府一絕第661章 上行政令下叫苦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310章 東宮的殺機第453章 吃硬不吃軟第91章 兄弟各有途第356章 天子好名,書法之道亦是大道第395章 不知情!第6章 學堂首日第677章 英雄和姦雄的剋星第478章 敵襲和第一場雪第414章 出息第497章 事後算總賬,偏又不消停第286章 蕙質蘭心小郡主
第296章 奉旨寫札記,夫妻共參詳第117章 下馬威第169章 誰打誰的臉第557章 希望第80章 赴約第495章 軍歌聲中聖旨來第217章 富貴也需穩中求第176章 雨日共傘緣,佛母贈薑湯第755章 定約,顧忌第156章 我不要盲婚啞嫁第446章 大公大私第306章 重壓之下,胸有成竹第852章 驚訊第6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65章 管閒事,說祖母第554章 何謂如意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268章 最毒是人心第169章 誰打誰的臉第331章 婆媳溫情相依,杜綰善意留人第487章 小張大人神射!第409章 銳意第779章 大捷後的喜訊第924章 平生有幸第792章 天子難恣意,豪門亦藏憂第308章 天子的偏心第589章 助人便是固己第697章 一兵未出身先死第94章 桃花林中的紛爭第474章 報喜報憂,大喜大驚第381章 煊赫的代價第350章 不止脈脈是溫情第869章 喜訊,換防第766章 文武憂思第568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425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44章 面子第909章 家事難淨第792章 天子難恣意,豪門亦藏憂第902章 殷殷長輩語第151章 警訊第240章 靜夜起相思,何事不得閒第678章 賜物和悶棍第840章 小書院第527章 最是難報親人恩第382章 驚變,統軍第521章 姐夫的報復,意外的收穫第585章 意料之外的相遇第317章 見獵心喜,金蟬脫殼第513章 大振人心,大快人心第453章 吃硬不吃軟第221章 情之一物第324章 英國公的隱憂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443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797章 極品親戚和不敢認的親戚第892章 揮刀兵仗局第426章 只求凡事如本心第614章 箭!打!第315章 皇太孫的善意和支持第496章 升遷賞賜也可以是這樣的第180章 想看笑話?沒門!第782章 慧女報恩第522章 好人有好報第530章 名聲的作用第843章 秋風不是那麼好打的第23章 這世上最多的就是趁火打劫第667章 金陵驚,天下動第392章 火藥桶旁邊的活春宮第521章 姐夫的報復,意外的收穫第722章 看誰挺得住第729章 雷厲風行第582章 舊地重遊憶往昔,大相國寺聽紛爭第652章 伯侄籌謀第245章 決斷第601章 風水輪流轉,已到提親時第2章 世家子第364章 波瀾的微動第145章 祖母的饋贈第299章 用人不疑?用人必疑第203章 升官要爲民做主第550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閒散在家心不閒第898章 連消帶打第755章 定約,顧忌第461章 探監和狹路相逢第5章 妯娌和夫妻第470章 心照不宣,宣府一絕第661章 上行政令下叫苦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310章 東宮的殺機第453章 吃硬不吃軟第91章 兄弟各有途第356章 天子好名,書法之道亦是大道第395章 不知情!第6章 學堂首日第677章 英雄和姦雄的剋星第478章 敵襲和第一場雪第414章 出息第497章 事後算總賬,偏又不消停第286章 蕙質蘭心小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