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歲歲太平年年盛世

這世上官做的越大,往往心事越多,因而哪怕是張越這等家世富貴仕途穩當的,半夜三更驚醒之後也常常會輾轉反側鬧上好一陣子才能睡着,更不用說朱瞻基這個一國之君了。所以,前頭那一句朱瞻基並沒有放在心上,可當聽剎-後頭這半釹的時候,他纔在皺了皺眉。

白天除了朝會和文華殿議事之外,便是他的自由時間,那會兒是個什麼光景,張越不知道,王瑾雖親近可管着御用監,也未必知道得清楚,運人竟能瞧出來這個?他一時來了興致,便低了低身子,這一次便認真仔細得多:“這位先生真是從脈象上瞧出來我容易分心?”

“要是有那麼神,我不如改算卦得了。”馮遠茗哂然一笑,隨即才淡淡地說“你剛剛讓我診脈的時候,眼睛先是好奇地打量了我一會,隨即又看起了院子,間中還和張越說了幾句話,隨即又彷彿想起了心事。單單這麼一會兒功夫就是如此,足可見平日裡也必是如此。你能和張越交情莫逆,必定是和他一個性子,當着文官卻還習練兩手武藝。所以,做事的時候未免想着射獵,射獵的時候又想着公務,就是偶爾消遣的時候,也難免心不在焉。”

即便張越事先泄露給馮遠茗不少信息,可着實沒料到這位從前一等一倔強的老頭竟然也有能夠化身神棍的這一天,不禁又驚又喜。而他旁邊坐着的朱瞻基使不用說了,眼神中滿是驚歎,半晌便連連點頭讚歎道:“老先生道的極準!更難得的是不說從脈象上得出,也不像其他人那般裝神弄鬼,果然是真才實學!”

馮遠茗這幾年在草原上被人頂禮膜拜奉爲聖醫,對於各種各樣的誇讚已經免疫了,雖說是皇帝,也沒讓他覺得面上多添多少光彩。但瞧在張越面上,他總算沒露出什麼異樣來,微微一笑把話岔開了過去,就正色道:“官當大了事情多了,晚上難眠白日沒精神,這些都是難以避免,習典媚身,原本是調理身體的最好辦法,可還有一條,那就是飲食。你看上去頂多比張越大幾歲,可人已經有些發福了,便是葷腥食用過多。”

朱瞻基瞧了一眼張越,立時想起張太后病倒那時候的事。自此之後,張太后雖說還不至於完全食素,但葷腥卻少碰了許多,如今竟是非但沒有因爲吃得差了而少了精神,反而顯得更健康了一些。再加上宮中御醫有言說,先頭的心疾極可能是張家祖上有的,後人發病的可能性高,他不禁有些警醒。雖說至今以來他從未發現自己在這方面有什麼問題,但他尚未到中年,這發福真不是什麼好兆頭,他可不想等到騎不上馬拉不得弓的時候再來後悔。

張越雖說和朱瞻基君臣相得,但身爲大臣的,對一個身體至少看起來很健康的皇帝探討什麼養身之類的問題,實在是不太容易,而且對朱寧說某些話固然容備,但小郡主如今已經在儘量避免過多的入宮,他自然也不能只把疑難拋給她。所以,朱瞻基此時真正來了興趣,馮遠茗便說起了飲食上的諸多要旨,繼而又是用醫理闡明瞭少鹽少油少葷腥等等各種道理,以及早起的養身太極拳等等,他不覺暗自點頭,心想自己終究沒白花功夫找人。

馮遠茗如今早已經不當御醫,可終究在太醫院供職過,自然知道貴人們什麼德行,因而在說話時也頗爲注意,一番話有中肯的,也有老頭子開玩芙的,再加上張越在旁邊拾遺補缺,半個時辰下來,朱瞻基差點就開口說要薦人去太醫院。不過,張越不想讓馮遠茗這個理該已經“死”了的人在人前復活,況且那些很多都是他後世聽到的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保養方子,因而很快便用藉口把朱贍基拖了走,待到了穿堂又搶先說話。

“皇上,鍾老先生和他師兄一樣,都是怪脾氣。他對於醫術對比治人的興趣更大,所以老鑽研這些別人不屑於研究的,這纔會在草原這種其他大夫不願意呆的地方飄蕩了多年,甚至還不惜入蔑,讓他呆在太醫院那種地方,恐怕慧悶不說,就是那些同僚之間的比試傾軋,也是他不願意摻和的。就是剛剛他說的那些,別人聽見……”

“朕倒是覺得有些意思。”朱瞻基卻笑着擺了擺手,隨即彷彿溲不經訌地說“雖說那些忌諱有些是太醫院御藥局裡頭有的,有些則是根本沒聽說過,但仔細想想,並不是沒有-道理。朕這些年用了那麼多新政,萬一……朕不想把擔子都推給小一輩的身上去。如今仁壽宮已經設了專供太后的小廚房,大不了朕也再設一個,這錢朕還出得起。”

這就是玩笑了。不過,對於釕,如今的朱瞻基並不算太在乎。他和祖父朱楝一樣,對於朝堂有着相當的控制力,只不過他不如朱棣的喜怒無常,對於大臣的意見也聽得更多,並不輕易將高官下獄。再加上執掌戶部的是張越,必要的營建宮室以及其他花銷開支都是撥付得很爽快,只時不時會搗鼓幾句,所以供宮中花銷的天財庫竟是除了御用監之外,還添了戶部的書吏每年覈算,倒是讓那天財庫更加蒸蒸日上起來。

既是來了,朱瞻基並未很快離去,在院子裡轉了一圈,便把話題轉到了兒女身上。由於前幾年的政令大多,關於公主郡主婚嫁的事情不約而同被君臣倆忽略了。這會兒舊事重提,聽張越說着當日和朱寧杜綰商量過的那幾條,他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即便淡淡地說:“朕子女少,所以於子女身上自然留心多多,也希望他們男娶女嫁更如意些……也罷,回去之後,朕再尋母后商量商量,回頭便把這事情定下來。其他的也就罷了,有一句話你說得很對,就是嫁雞嫁狗,也總比嫁個豬狗不如的強,相比才能,品千「是最要緊的。對了……”

朱瞻基突然停頓了一下,旋即看着張越說道:“皇太子如今五歲,就該啓蒙了,內閣三楊都會任講官,朕原本倒是頗屬意你,但這事情畢竟大了些,而且你年輕。元節,你和朕相得,朕也不妨說一句實在話,朕想讓你爲皇太子定期講學,但不能給你一個正式的名義。那些經史子集你自然比不上飽學鴻儒,但你的一些想法卻是有趣得緊。

北巡之前,朱瞻基還微服到過英國公府,在那裡見過天賜和靜官,對這叔侄倆的一武一文倒是頗爲驚歎。若說年方十二出口成章等等也並不少見,只不過沾着聰穎二字,可難得的是兩人對於市井上頭的不少門道都是精熟,物價、產業、三教九流……林林總總的東西都能說上一二來,雖不甚精,而且也爲精研學問的大儒所不齒,可在多年下來已經習慣了接受各種新鮮理念的他來說,卻覺得逕兩個孩子頗爲對脾胃。

至少比一絲不苟時時刻刻都是凜凜然如對大賓的小大人有意思,只可惜,兩個孩子都已經太大了些,不適合做皇太子伴讀一一而且張家已經富貴已極,也不適合再出兩個伴讀。

所以,他此時此刻說出這麼一番話來,便認認真真地看着這個“老實的妙人”一一時隔多年,儘管張越有時候精明得很,可但凡在他面前,卻大多是有什麼說什麼,因而,這五個字在他看來已經是跟定了這個亦臣亦友的心腹一一見張越歪着頭想了想,便露出了笑容,他便追問道:“怎麼,是肯還是不肯?”

“若是有正式名義,那臣反而不敢了,但皇上既說了沒有,臣倒是樂意擔當此職。”

張越答應得爽快,朱瞻基自然也應承得高興,兩人你眼望我眼,同時笑了起來。只是,這兒終究不是放聲的地方,因此笑過之後,朱瞻基便站起身來,原本因爲前幾日突然被瓦剌大軍攆上而生出的惱怒已經全都沒了。“陪朕去尋英國公,一塊到開平北城牆上去看看!”

英國公張輔雖是久不掌兵,可此次隨軍北巡掌中軍,又和聞風而來的瓦剌騎兵交戰一場,頓時讓不少軍中後進再次記起了這位第一名將的名頭。但如今到了開平,他使不再越俎代庖,一應事宜自有兵部調度,而中軍和左右哨左右掖合議的時候,他又恢復了往日緘就是金的光景。這會兒軍務料理完,他把長子張忠招了過來,正親自下場考較武藝時,卻聽說皇帝帶着張越來了,自是立刻停了練習,又迎出了門去。

披着硃紅色大氅的朱瞻基卻並未下馬,而是看了看這父子倆,隨即點點頭花:“朕想去城頭看看,英伺公若是無事,就帶着天賜和朕一塊走走。”

張輔責備地看了皇帝身後的張越一眼,但最後還是答應了。雖則是天子身邊還有衆多錦衣衛,他仍然叫出了一干親衛跟隨扈從,等到了北城牆的時候,早有好些勳貴將領聞訊而來。見此情形,朱瞻基哪裡不知道是自己微服出行的事情已經瞞不住了,好在勳貴終究不比文官們的哆嗦,一大幫子人團團上前見過之後,就簇擁着朱瞻基登上了城樓。

七月正是秋高馬肥的季節,站在城頭居高臨下放眼遠望,張越先是看着一片碧綠的草原上那一羣羣的牛羊馬匹,隨即就望向了遠方的蒼翠高山,繼而仰頭看了看一碧如洗的天空,隨即輕輕閉上了眼睛。即便是這個季節,但草原上的風已經很大,再加上城牆極高,一陣陣的風兜頭兜臉刮在臉上,不知不覺就讓麪皮繃緊了。良久,他才睜開眼睛,將手支撐在垛口往底下瞧了瞧,心裡有些恍惚。

這座城池曾經花費了元皇忽必烈衆多精力和金錢,一經建成便號日上都,曾經被譽爲草原上最璀璨的明珠。然而,當元末天下大亂時,元朝的皇帝帶着文武百官和軍隊倉皇逃到了這裡,可往日的堅城卻擋不住義軍的一把大火,從亭臺樓閣到百寶珍奇全都被付之一炬。等到了洪武年間,這座城池乾脆就被廢棄了,差一點便湮沒不見蹤跡,縱使後來重建,也終究看不到過去那巍峨雄壯的痕跡。

但如今,開平城又重新建起來了。不再是蒙古人引以爲傲的上都,而是明人引以爲傲的塞外第一城!不知道瓦剌的脫歡率軍西-來的時候,看着這座堅城會不會心生大志;也不知道韃靼的阿魯臺,在去年進京入貢時瞧着這座城池,會不會生出幾許可追不可及的悵惘;也不知道不知道那已經失去了權力的黃金家族後裔,看着開平是否會眼睛裡冒火一一r一一一

東起朝鮮,西據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磧,西南的麓川已定,緬甸正在卑辭求貢,安南徹鹿,成爲大明一省,寶船震懾東洋西洋,這個國家,無論南北還是東西,都遠遠超過萬里,恰是真正的萬里河山。

張越往右邊一瞟,就看到那邊的朱贍基正在向自己招手,走上前的時候方纔發現皇帝竟在吟詩。他原以爲走動了詩興即景賦詩,卻沒料到朱瞻基念出四句之後,突然轉頭看着他。“又是宮車入御天,麗姝歌舞太平豐。侍臣咎天賀顏喜,壽酒諸王次第傳。這四句怎樣?”

雖說張越雜書看得多,詩詞歌賦看得少,但這四句詩他細細品評了一陣子,隨即心中一動:“皇上這不是耍弄臣嗎,又是宮車又是諸王,聲聲句句都是頌聖,沒有皇上的氣魄,也斷然不是我朝臣子所做。這四句詩大約是無時那些扈從的詞臣跟着從大都到上都之後所作的應制詩吧?

“你倒是警醒!”朱瞻基看到幾個勳貴一副心有餘悸的模樣,知道這些人是慶幸沒有胡亂插言以至於馬屁拍到馬腳上,於是又走了過來,卻是擺擺手讓那些人不用湊過來,又笑道“要說這四句之中,有兩個字是如今應景的,你說是哪兩個字?”“g然便是太平!”

張越想也不想就答了,見皇帝又連連點頭,臉上頗有自得,他不禁徼做一笑,亦是隨着朱瞻基擡頭望着遠處。太平盛世好年景,不用那些歌舞伎笙歌曼舞唱太平,只看民間百姓的平安喜樂,那活脫脫的盛世便擺在面前。否則,又怎會有人說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突然,他的耳邊飄來了一勾韶輕的話。“張越,歲歲太平年年盛世,他日脎若是封你世爵,使用太平這兩個字!”

Ps:很喜歡太平倆字……所以嘛,史書上便宜了張規的名號就給張越了,反正這位也是沒保住世爵,嘿嘿……

第711章 龍舟疾,驚變起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420章 戲謔,捫心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38章 慶功宴上的醉言第373章 痛斥第652章 伯侄籌謀第562章 危言聳聽第286章 蕙質蘭心小郡主第889章 利之所在,殊不動心?第725章 教子第203章 升官要爲民做主第620章 求醫不爲問藥第284章 取捨得失第904章 提督武學第771章 只悔少輕狂,不悔離家遠第792章 天子難恣意,豪門亦藏憂第273章 灰飛煙滅第377章 郎舅和甥舅第35章 家事國事第392章 火藥桶旁邊的活春宮第102章 作客保定侯府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52章 兄弟一股繩第267章 雷霆萬鈞第703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533章 有婿如此,吾之大幸第723章 溫潤如玉,繩愆糾繆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395章 不知情!第37章 發榜明朝的武官面面觀轉第503章 大戲的開場第390章 死!第11章 恰是不學無術第291章 妝奩和賞賜第265章 管閒事,說祖母第66章 教訓之後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212章 衝着升官,一丁點風險算得了什麼第835章 雪中送炭第741章 心異第816章 拜師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176章 雨日共傘緣,佛母贈薑湯第543章 分別和征程第321章 草民趨利,堵不如疏第162章 前倨後恭第881章 虎父無犬子第320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83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533章 有婿如此,吾之大幸第745章 自取其辱第156章 我不要盲婚啞嫁第474章 報喜報憂,大喜大驚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115章 再一次的臨危受命第799章 下獄和上任第167章 不殺雞也能儆猴第138章 闔家團圓日第881章 虎父無犬子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689章 虧得有你!第492章 一射成名,一燒成名第72章 機緣第404章 小五第217章 富貴也需穩中求第289章 準翁婿的再見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609章 風雨來前第522章 好人有好報第151章 警訊第161章 同路共行第343章 算無遺策第795章 芍藥不遜牡丹芳第523章 釣更多的魚,釣更大的魚第439章 長策,挑唆第592章 等,兵第626章 孰爲豺狼?第280章 半路上的火星第381章 煊赫的代價第251章 長壽麪,驚險來第306章 重壓之下,胸有成竹第396章 這時候知道怕已經晚了第469章 借題發揮爲哪般第333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761章 驟然驚變第707章 速決第731章 狠辣的殺意第307章 麒麟服和天子劍第376章 紛亂第309章 寒風料峭,暖意融融第84章 拆穿第638章 勇入虎穴第72章 機緣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259章 文武之間
第711章 龍舟疾,驚變起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420章 戲謔,捫心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38章 慶功宴上的醉言第373章 痛斥第652章 伯侄籌謀第562章 危言聳聽第286章 蕙質蘭心小郡主第889章 利之所在,殊不動心?第725章 教子第203章 升官要爲民做主第620章 求醫不爲問藥第284章 取捨得失第904章 提督武學第771章 只悔少輕狂,不悔離家遠第792章 天子難恣意,豪門亦藏憂第273章 灰飛煙滅第377章 郎舅和甥舅第35章 家事國事第392章 火藥桶旁邊的活春宮第102章 作客保定侯府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52章 兄弟一股繩第267章 雷霆萬鈞第703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533章 有婿如此,吾之大幸第723章 溫潤如玉,繩愆糾繆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395章 不知情!第37章 發榜明朝的武官面面觀轉第503章 大戲的開場第390章 死!第11章 恰是不學無術第291章 妝奩和賞賜第265章 管閒事,說祖母第66章 教訓之後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212章 衝着升官,一丁點風險算得了什麼第835章 雪中送炭第741章 心異第816章 拜師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176章 雨日共傘緣,佛母贈薑湯第543章 分別和征程第321章 草民趨利,堵不如疏第162章 前倨後恭第881章 虎父無犬子第320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83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533章 有婿如此,吾之大幸第745章 自取其辱第156章 我不要盲婚啞嫁第474章 報喜報憂,大喜大驚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115章 再一次的臨危受命第799章 下獄和上任第167章 不殺雞也能儆猴第138章 闔家團圓日第881章 虎父無犬子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689章 虧得有你!第492章 一射成名,一燒成名第72章 機緣第404章 小五第217章 富貴也需穩中求第289章 準翁婿的再見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609章 風雨來前第522章 好人有好報第151章 警訊第161章 同路共行第343章 算無遺策第795章 芍藥不遜牡丹芳第523章 釣更多的魚,釣更大的魚第439章 長策,挑唆第592章 等,兵第626章 孰爲豺狼?第280章 半路上的火星第381章 煊赫的代價第251章 長壽麪,驚險來第306章 重壓之下,胸有成竹第396章 這時候知道怕已經晚了第469章 借題發揮爲哪般第333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761章 驟然驚變第707章 速決第731章 狠辣的殺意第307章 麒麟服和天子劍第376章 紛亂第309章 寒風料峭,暖意融融第84章 拆穿第638章 勇入虎穴第72章 機緣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259章 文武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