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武死戰

韶州湞水碼頭,一名紫袍官員踩上踏板,向碼頭上聚着的人潮拱手道別。

“巴經略,江西就靠你了!”

“少銀子少糧草咱們一鄉鄉湊!怎麼也要把韃子趕出江西!”

“韶州義勇也是能打的,經略爲什麼不要咱們!?”

因清兵江西大動,廣東巡撫巴旭起被緊急委任爲江西經略,統管江西防務。十一月二日領命面君,當日出發,三日就到韶州,在韶州佈置好後方轉運之事,繼續北進,纔是十一月六日。一路風塵僕僕,毫不停歇。

田文鏡犯建昌府僅僅只是雍正南侵的前奏,這事不僅《中流》說得仔細,其他報紙的焦點話題也都從邊壽民的洛參娘飛天圖轉到了這上面,戰雲陰影終於罩住了一國上下。巴旭起前往江西,數千韶州民衆自發聚到了碼頭上來送行,還吵嚷着要出力出物,感動得巴旭起紅了眼圈。

“國家養官養兵,就是用在此時,若是官兵都頂不住了,諸位鄉親再出力不遲。陛下有言,民衆鄉親,各安其道,各守其職,就已是出了大力……”

壓住翻騰的心緒,巴旭起安撫了衆人,乘船朝北急進。

巴旭起格外感慨:“若是昔日國民,也能如今日一般萬衆齊心,神州又怎麼會陸沉於建虜……”

幕僚卻道:“往日國民未必心異,廟堂諸公卻從未心齊,這纔是失國的關鍵。經略此去江西,跟主政廣東可不同,事涉軍政兩面,還不知江西大員是什麼心思。”

英華地方體制現今依舊是兩套並行,兩廣、福建、貴州、湖南、雲南幾省是政務爲先,巡撫主理。而在四川和江西,因爲佔土不全,都是安撫、招討和防禦三使分管軍政。巴旭起這江西經略,就是架在三使的頭上,統領各方,協調資源。幕僚的擔心,也是巴旭起的擔心。

英華動兵,都以軍領政。例如南洋和西北,都有大都督和都督統管。但江西方向,朝廷一時無大軍可調,就只能以政統軍。江西的三使如果不齊心,這仗可不好打。

十一月九日,巴旭起趕到贛州,然後發現自己的擔心全無必要。

“經略來了,咱們江西的事終於好辦了。”

江西安撫使是侯同均,早年天王府時代的知縣,那一屆的知縣,都曾遭過李肆的嚴厲調教,以天子門生自居,彼此也當是同窗,交情很好。現在巴旭起從廣東而來,壓在了侯同均的頭上,侯安撫不僅沒有不滿,反而如釋重負。

巴旭起看得出,這傢伙怕是幾晝夜沒睡了,兩眼腫得跟熊貓似的。

“陳防禦正率衛軍往援建昌,貝招討去了臨江府峽~江縣,提防田文鏡的後手,韃子的武昌大營也有大動。看《中流》報上說,雍正的西山大營正分批南下,到明年年初,怕有二三十萬大軍壓到江西,經略,朝廷許了你多少人馬?”

侯同均滿懷希翼地看向巴旭起,後者苦笑搖頭:“年初?怕是一兵未有!官家有言,會調回三五個新編師,可那是分在湖南、江西和福建三省,而且年初未必會到。”

侯同均楞了片刻,昂首望天,淡淡道:“明白了,朝廷顧着南洋和西北的大局,咱們就只能盡棋子之力……”

巴旭起還想勸慰,侯同均卻道:“經略勿多心,咱們爲官之人,不都是這般權衡輕重麼?同均非怨朝廷,而是聞得朝廷底策,心中豁朗……”

他看向巴旭起,語氣決絕地道:“我大英開國,有死戰武人,無殉國文臣。經略既來了,還望坐鎮贛州,總領全局,同均要去吉安府督陣,此事經略可千萬不要搶!”

巴旭起心中激盪,手下三使全都跑去戰場了!?

建昌府廣昌~縣,炮聲隆隆,殺聲震天,縣衙裡,知縣何聞瑞穿着一身典禮才用的大紅朝服,頭戴進賢冠,腰側掛着寶劍,手裡還握着短銃。在他身邊,不僅有通判等官員,還圍了一圈縣院的院事,都是一臉驚惶。

“諸位是民,平日納稅養官,已盡本分。田賊潛兵急進,來不及守城,本縣大勢已去,罪責在我,在縣中文武官員。本縣決意盡國事,縣民卻不必再作無謂之爭,徒傷性命。眼下就望諸位帶着民衆出城避難,若是走不動的,不願走的,到時就向田賊呈情。那田文鏡以聖賢徒自居,希望他能以仁爲本,不傷百姓。”

院事們淚眼相對,無奈地向這位三十來歲的年輕知縣拜別。在這江西,南北兩面已相安多年,廣昌又沒在邊地,對大軍來襲毫無準備。

田文鏡不知從哪裡探得了撫州府至廣昌的小徑,遣發數千人急襲廣昌。趁清晨縣城剛開城門之機,大軍一擁而入。縣中巡警和鄉勇拼死抵抗,但大勢已經無力挽回。

院事們剛走,部下急急來報:“林縣尉戰死,劉典史請知縣和諸位速速離城!”

何聞瑞緩緩搖頭:“縣尉已盡天職,我身爲知縣,又豈能棄責而逃!?”

他環視身邊的同知、通判,以及縣區主薄,沉聲道:“我等食民之祿,身居官位,守境安民乃是天職!今日不僅是忠君之日,更是忠民忠國之日!諸位可願與本縣同盡這天職!?”

通判高聲道:“武死戰,文死難!也要讓韃虜,讓我一國知道,聖賢道最重的就是名節,我守聖賢道,我願跟從何知縣!”

同知和主薄們也紛紛開口,往日這些官員各有自己的道,到了這關鍵時刻,都願以死證道,盡忠殉職。

被這慷慨激昂之聲驚動,一羣家眷涌了進來,何聞瑞看住自己的年輕妻子,苦笑着朝她搖頭,眼裡滿是歉意。妻子淚光盈盈,就要向地上軟去,他趕緊一把扶住。

不想死啊,可是不死的話,怎麼對得起那數百倉促應戰的巡警和鄉勇?怎麼對得起死戰到底的縣尉?更重要的是,怎麼對得起這一國?

往日種種,在何聞瑞心中極速淌過,他本是湖南小吏世家,若是還在滿清,一輩子大概也就是當個刀筆小吏,混吃混喝,懵懵懂懂到死。英華佔湖南之後,他先讀縣學,再考入黃埔學院,不僅眼界大開,也早正了華夷之心。數年間從主薄升到知縣,就覺這一國是個恢弘舞臺,足以容他躋身爭先,一展抱負。

現在夢想未展,就要死了,不甘心。要逃的話,英華官律並未嚴苛規定官員的守土之責,而是以具情作專案審理,看官員是否失職,也還是有卸責的希望。可何聞瑞知道,他若逃了,就是英華一國曆史上第一個棄城知縣,縱然他能活命,這輩子也再擡不起頭來。

向清兵投降呢?

這個念頭剛露了一絲,就被他自己的憤怒之火焚滅。投降?要像那個曾靜一樣,被滿清皇帝當作招攬人心的幌子,引得華夏之人紛紛唾棄,註定要遺臭萬年?不,這樣的前景,比逃掉還可怕。

不管是逃跑,還是投降,想到自己的大名會落在史書上,何聞瑞後背瞬間汗透冠服。而再想到自己若是盡忠死難,史書又是另一番寫法,一顆心終於安定下來。

“可惜啊,我大英如日中天,不知未來還將是怎樣一番盛景,而我卻再見不到了……”

心意堅定,何聞瑞沉靜地看向妻子,妻子也在他一番神色變換中找到了依憑,雖然身子還在哆嗦,卻已能站穩,手還把住了何聞瑞腰間的寶劍。

“妾要相公動手……”

妻子決然地道,旁邊其他官員也都喝住了正抽泣不止的家眷。

“怎麼還不走!?南門清兵少,還能衝殺出去!”

一個穿着七品常服的官員衝了進來,一手長槍一手短銃,正是縣裡的典史劉定邊。

“劉典史,你怎麼不殺出去?”

何聞瑞的反問,引得劉定邊一聲冷笑。

“我?十年前我就跟韃子打上了,殺了不知道幾十上百,今日死了,這輩子也算值了。”

這問題的確夠蠢,劉定邊可是紅衣軍老兵,參加過郴州之戰和長沙會戰。

“今日是叫韃子佔了便宜,不過放心,陛下和朝廷,會給咱們報仇!”

槍聲已近到縣衙外,劉定邊一副即將解脫的自若神色,平靜地講述着必定會實現的願景。

“沒錯……這一國,必定會爲咱們報仇!”

何聞瑞跟衆人寬慰地笑了,接着他緩緩拔出長劍,憐愛地看向妻子。

蓬蓬槍響,其他官員已用短銃將家眷送走,血水飛灑,縣衙正堂頓時躺滿一地屍體。

“諸位,何知縣,你們先走,我老劉還想再撈幾條韃子一同上路!”

劉定邊扯過一個袋子,奔出了正堂,何聞瑞看得清楚,那袋子裡裝着手榴彈。

手中用勁,感受着劍刃穿透柔軟軀體的阻力,聽着妻子瀕死那一刻的低呼,何聞瑞流着淚,舉起短銃,指住了自己的太陽穴。

轟的一聲巨響,煙塵噴灑着斷裂的人體,劉定邊上了路。緊接着是清兵的身影,畏畏縮縮地靠近。

“華夏不死!韃虜必亡!”

何聞瑞從未如此冷靜,他覺得自己該說點什麼,於是喊了這麼一句,就在對面那幫清兵正嚷嚷着要活捉自己時,他終於扣下了扳機。

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684章 長江大決戰:一船當千第245章 終究只是棋子第594章 君臣大義,奴才覺迷第5章 肉會有的,酒也會有的第432章 敵已臨門,時不我待第15章 康熙五十年,可是很重要的一年第968章 兇狼授首,雄傑各求歸處第631章 修羅降世,吸陽噬人第80章 火槍大躍進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202章 翻翻我的小賬本第230章 以喜促談第362章 鉤子,又見鉤子第153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221章 康熙終年?第755章 賽里斯之法第118章 講秩序守規矩第92章 造反可得悠着來第754章 公堂初戰第400章 戰長沙,血對血第538章 就此一博的大冒險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859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敗者的尊嚴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738章 護佑和忽悠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981章 通向新生活的不眠之夜第397章 戰長沙,糊塗的八旗第352章 人心烽煙南北起第582章 南北都是好日子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974章 最後的出路第986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673章 滿漢一體,主奴一心第626章 聖道九年,天怒人怨第208章 廣東的天破開了第573章 田文鏡的膽子第452章 不是請求,是通告第九百二十四章第847章 西京諜影:從此君王不早朝第600章 帝國主義紙老虎與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330章 武人的天職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296章 黃宗羲就書生一個……第129章 戰鬥結束,演習繼續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432章 敵已臨門,時不我待第611章 江南路,戰前戰第919章 人間天國的真相第291章 知己知彼對陣不知己也不知彼第695章 長江大決戰:利與情的糾纏第677章 土狗瓦雞的變革第42章 天涯斷腸人第583章 開歷史倒車的反動分子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98章 不是剽竊,是微創新第435章 十六明王祭天第657章 修羅之戰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258章 大勝之後的空虛第77章 沙丁魚狂響曲第205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02章 江南故事,鍾老爺上路第869章 三合會在禍害着誰第528章 九頭龍的中國第537章 血腥的勝利第141章 是人,所以相信第223章 醫者仁心第954章 遺夢紛紛,漢臣獻社稷第512章 前路艱,蓄勢待發第415章 歸途南北異第351章 大家都缺錢第247章 開門大吉第249章 戰爭是一門技術第316章 恢恢天網,總有延遲第1020章 論文明第186章 哥是李道夫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421章 女人開啓的戰場第878章 迷亂的真相第368章 你讓孔孟,我讓君父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646章 日本的歷史新篇第579章 英華的咬文嚼字第295章 咱也要攤丁入畝第580章 輪迴的一甲子第846章 西京諜影:飛天不是仙,帝皇終凡人第640章 魔龍與苦逼的薩摩藩第57章 手握人財軍,我心即帝王第632章 大義與小我第643章 英薩變亂第461章 一份大餐擺在眼前第840章 獅虎黨爭:時光的壓迫第903章 真正的洪流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
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684章 長江大決戰:一船當千第245章 終究只是棋子第594章 君臣大義,奴才覺迷第5章 肉會有的,酒也會有的第432章 敵已臨門,時不我待第15章 康熙五十年,可是很重要的一年第968章 兇狼授首,雄傑各求歸處第631章 修羅降世,吸陽噬人第80章 火槍大躍進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202章 翻翻我的小賬本第230章 以喜促談第362章 鉤子,又見鉤子第153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221章 康熙終年?第755章 賽里斯之法第118章 講秩序守規矩第92章 造反可得悠着來第754章 公堂初戰第400章 戰長沙,血對血第538章 就此一博的大冒險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859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敗者的尊嚴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738章 護佑和忽悠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981章 通向新生活的不眠之夜第397章 戰長沙,糊塗的八旗第352章 人心烽煙南北起第582章 南北都是好日子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974章 最後的出路第986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673章 滿漢一體,主奴一心第626章 聖道九年,天怒人怨第208章 廣東的天破開了第573章 田文鏡的膽子第452章 不是請求,是通告第九百二十四章第847章 西京諜影:從此君王不早朝第600章 帝國主義紙老虎與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330章 武人的天職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296章 黃宗羲就書生一個……第129章 戰鬥結束,演習繼續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432章 敵已臨門,時不我待第611章 江南路,戰前戰第919章 人間天國的真相第291章 知己知彼對陣不知己也不知彼第695章 長江大決戰:利與情的糾纏第677章 土狗瓦雞的變革第42章 天涯斷腸人第583章 開歷史倒車的反動分子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98章 不是剽竊,是微創新第435章 十六明王祭天第657章 修羅之戰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258章 大勝之後的空虛第77章 沙丁魚狂響曲第205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02章 江南故事,鍾老爺上路第869章 三合會在禍害着誰第528章 九頭龍的中國第537章 血腥的勝利第141章 是人,所以相信第223章 醫者仁心第954章 遺夢紛紛,漢臣獻社稷第512章 前路艱,蓄勢待發第415章 歸途南北異第351章 大家都缺錢第247章 開門大吉第249章 戰爭是一門技術第316章 恢恢天網,總有延遲第1020章 論文明第186章 哥是李道夫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421章 女人開啓的戰場第878章 迷亂的真相第368章 你讓孔孟,我讓君父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646章 日本的歷史新篇第579章 英華的咬文嚼字第295章 咱也要攤丁入畝第580章 輪迴的一甲子第846章 西京諜影:飛天不是仙,帝皇終凡人第640章 魔龍與苦逼的薩摩藩第57章 手握人財軍,我心即帝王第632章 大義與小我第643章 英薩變亂第461章 一份大餐擺在眼前第840章 獅虎黨爭:時光的壓迫第903章 真正的洪流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