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

橫空出世的“嘉豆13號”,給相關人士帶來的震撼可想而知。

大力推廣,也是國家很輕易就能做出的一個決定。

時至今日,中國的大豆政策被很多人視爲一個“戰略失誤”的案例——剛加入WTO之初,大豆被視爲不重要的經濟作物戰略性放棄,從國際市場採購補充。迄今爲止,如果不算嘉穀對遠東大豆的控制力,中國大豆對外依存度向着80%逼近。

這是錯了嗎?

在當時沒錯!

與大家現在看到的情況不同,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對大豆的需求與現在是不同的,發展到今天大豆需求如此之大在當時也是難以想象的。

因爲早期大豆在中國一直是作爲一種榨油的油料作物,而吃油這件事首先並不是必需品,半年不吃油也不會死人,而且油料的替代作物非常多,比如玉米,比如花生,比如菜籽,放棄大豆並不存在明顯的問題。

只不過隨着時代的發展,有一些東西發生了變化,而政策的轉向通常是有滯後性的,導致了目前我們看到的大豆這種驚人的進口量以及大家猝不及防的驚愕。

這個變化,就是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對大豆的依賴從油脂轉變爲豆粕!

這一點非常重要,油脂的需求量其實很有限,並且替代品很多。但是豆粕作爲全球最優質、供應最大最穩定的蛋白來源,對於處於養殖工業化進程中的中國來說,確實是不可或缺的。

往日不可追,但堪稱能爲整個大豆產業帶來一場“革命”的“嘉豆13號”,讓中央相關部委看到了中國扭轉這一局勢的希望。

但是,怎麼推廣,這是一個問題。

還是像以前那樣讓科研人員一個地區一個地區地跑,靠着各地參差不齊的農業部門宣傳發動嗎?

亦或是通過中間商推廣種子,然後被“提一次籃子就加一次價”,種子幾經轉手後,到農民手裡就飆升到天價嗎?

再者,“嘉豆13號”的種子產量再高,如果農民沒有經過培訓、教導施肥和種植方法,超級大豆的高產實力也難以發揮呀。

如果沒有對比,這倒不是什麼大問題——哪個新品種不是這麼過來的?

但齊政“一言而攻略黑省”消息傳來,對比簡直太過慘烈。

爲此,發改委召開了一場專題會議,參會者還有農業部、商務部、甚至是國務院的相關代表與領導。

會議上,就要不要支持嘉穀主導“嘉豆13號”全國推廣工作的議題,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其中,主管農經司的發改委副主任胡其遠是堅定的“挺嘉穀派”。

他手執草案掃視全場:“……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一手培育出‘嘉豆13號’的嘉穀,對於我國大豆產業未來的構想。第一,他們希望國家規劃好大豆產區佈局,在東北春大豆區、黃淮海流域夏大豆區以及長江流域春夏大豆區劃分出食用大豆區和高油大豆區,以實現專業化生產;第二,通過大力組建農民合作社,推動土地流轉,實行大豆規模化種植;第三,他們請求中央、銀行在政策上向大豆種植合作社傾斜,同時鼓勵國內大豆加工商優先採購國產大豆……”

“因此,不管是基於嘉穀的構想,還是基於嘉穀的組織動員能力,我都建議由嘉穀來主導‘嘉豆13號’的全國推廣工作。”胡其遠態度明確道。

“你這是想在大豆產業中同時全面推廣規模化經營吧。”下面有人忍不住反駁了,贊同聲同時響起——讓嘉穀主導“嘉豆13號”的全國推廣,基本上可以說是將國產大豆產業交到嘉穀手上了。

現場無論是那個部門的代表,都是能影響部級立法的天之驕子。對於這樣一羣天之驕子來說,要他們集體贊同某個人是非常困難的。

更何況,這其中還關乎着當代中國農業轉型的“派別爭論”。

農業規模經營之爭、農業資本深化之爭、農業技術選擇之爭和農地制度變遷之爭,可被稱爲當代中國農業轉型具有代表性的“四大爭論”。

後兩者暫且不提,前兩者在“嘉豆13號”的推廣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很顯然,嘉穀是認爲,國產大豆的小農經營與現代農業要求背道而馳,“嘉豆13號”一出,國產大豆具備了全面發展規模種植的條件。

出言反對的人則認爲,小農經濟在中國的存在具有歷史和現實雙重合理性,中國應支持小規模農業生產而非推動農業規模化。

兩派觀點都有相應的立論基礎,其曠日持久的交鋒難解難分,因此胡其遠早有準備。

他侃侃而談道:“大家都應該認識到,我國農業效率不高,競爭力不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農業經營的土地規模過小,制約了農業效率的提高。”

“我們現在農產品的成本絕大多數都比國際市場高,比如說糧、棉、油、糖、肉、奶,這都是老百姓生活不可離開的產品。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產不出來,而是產出來的比人家成本高得多,就給了國際農產品進入我國的機會,壓縮了我國農產品的利潤空間。”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的大宗農產品中,玉米、食糖、牛羊肉等產品的成本與國外的差距都在拉大,只有水稻、大豆和奶類的差距在縮小,爲什麼?最直觀的原因,就是這三者都因爲有嘉穀的參與,實現大範圍的規模化經營,從而將平均生產成本拉了下來。”

下面又有人開口了:“你這隻考慮農業的效率和農產品的競爭力,不考慮農民的出路在哪裡?規模化就意味着強行讓農民離開土地,他找不到更好的就業,不能獲得更好的收入,那是要出大問題的。你想過依賴於大豆種植這個產業的農民怎麼辦嗎?”

“按照嘉穀的方案,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方式,能爲滿足新需求創造新路徑。”胡其遠說得很自然。

“你這不是對嘉穀資本的迷信嗎?”有人按捺不住地諷刺道。

其實,無論是否認同農業規模化,但基本都不會否認農業資本化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農業資本深化之爭,也不在於農業是否需要資本深化,而在於進入農業的資本“從哪裡來”的問題。

說白了,就是對於農戶通過積累或借貸的自有資本,或者政府部門所擁有的資本,譬如補貼等,他們就認爲是無害的。但是像嘉穀這樣的“工商資本”下鄉,農民總是處於弱勢地位,誰知道哪一天就會形成利益勾結?

胡其遠則表示毫無壓力:“但你們不可否認,嘉穀資本下鄉後,帶來的是‘規模經濟效應’、‘知識溢出效應’和‘社會組織效應’三大正面效應。作爲弱者的農民,通過土地流轉獲得了不菲收益,同時依靠培訓、專業得到妥善安置;而農業通過嘉穀資本驅動,也實現技術升級……”

歸根到底,嘉穀的所作所爲以及顯眼的成績,纔給了胡其遠這樣的“嘉穀系”發力的底氣。

可以說,嘉穀狂飆突進的一路上,在中央部委也擁有了不少支持者。尤其是贊同農業規模化經營,贊同工商資本下鄉改造農業的“派別”,天然的就是“嘉穀系”。

這種基於理念上的認同,也讓嘉穀更容易獲得政府的支持。

譬如眼下。

胡其遠面向壓陣的領導,誠懇地提出建議:“我承認,無論是農業規模化,還是資本下鄉,也有不少消極作用,但我認爲這都是可以通過相應的措施加以化解的。正因爲如此,不如趁着推廣‘嘉豆13號’重整國產大豆產業的時機,將嘉穀作爲一個大的試點,而不是因噎廢食……”

就胡其遠發改委副主任的級別而言,他的領導,對於今天的議題幾乎可以一言而定。

所以,當他看到領導微微點頭的時候,心裡不禁暗喜。

他希望抓住這次的機會,爲自己,也爲中國大豆產業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而嘉穀,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是最靠譜的“奠基者”。

……

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570章 何至於單挑世界(3/3)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37章 縱論(中)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9章 嘉穀公司第209章 反轉之霸主的表態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85章 改變(求收藏!)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643章 送上船(2/3)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558章 肥羊一頭(2/2)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670章 着迷(2/2)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3章 誰吃虧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419章 嘉穀糖業的機遇(1/2)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710章 酸味(1/2)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219章 分歧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614章 “豆”爭(上)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
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570章 何至於單挑世界(3/3)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37章 縱論(中)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9章 嘉穀公司第209章 反轉之霸主的表態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85章 改變(求收藏!)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643章 送上船(2/3)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558章 肥羊一頭(2/2)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670章 着迷(2/2)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3章 誰吃虧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419章 嘉穀糖業的機遇(1/2)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710章 酸味(1/2)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219章 分歧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614章 “豆”爭(上)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