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

一夜無話!

第二天,精神抖擻的衆人開始了海島之旅。

在沙灘上踏沙沐海;在礁石灘賞日出日落;在石屋裡聽濤賞奇觀;在漁場垂釣和潛水……

作爲大老闆和二老闆,齊政和王昱業沒有“下水”,而是在嘉穀漁場的遊艇上,一邊垂釣,一邊閒聊。

“到邳山島度假,倒是可以作爲集團的福利之一。”這幾天衆人都玩得不亦樂乎,王昱業輕鬆地建議道。

“行啊,你回去就定個方案,將海島度假納入集團福利。”齊政自無不可。

又聊了幾句海島的開發,王昱業就將話題轉移到漁場上了:“我都在想,我們是不是應該大舉進軍水產養殖了……”

度假也不忘談工作,齊政卻是習慣了。

畢竟,對於老王來說,海島是老闆娘的,漁場纔是公司的,他自然更關心自家的產業。

況且,嘉穀漁場,還是集團在水產養殖業的一個關鍵試點。

這些年,嘉穀在這一領域是不緊不慢,但國內的水產養殖業是在狂飆突進。

到目前爲止,全世界的水產養殖產量爲五千萬噸左右,其中,有四千多萬噸來自我國。可以形象地說,在中國,4條魚中有3條是養殖的;在世界,3條養殖的魚中有2條是中國的——我國是世界上唯一養殖水產品總量超過捕撈總量的主要漁業國。

從種類和產量來看,我國似乎是世界水產養殖業的領導者了。

但是……產業大國,不一定是產業強國。我國的水產養殖業亦如是。

——過去三十多年來,我國的水產養殖更多的是通過規模擴張和資源消耗來片面追求總產量的迅速提高。而對於水產養殖科學基礎理論的探索,對資源節約、食品安全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極爲薄弱。

嘉穀不是看不上水產養殖,相反,嘉穀是一直對水產養殖念念不忘。

畢竟,在所有的動物生產中,水產養殖動物的飼料效率是最高的,是畜禽養殖2-7倍。也就是說,水產養殖業是一個用最少的飼料資源能夠換取最大優質產出的養殖行業。

原因很簡單,魚類等水產品均爲冷血動物,不必消耗大量能量維持體溫,故飼料利用率高,對糧食的依賴性遠低於生豬和家禽。

對於糧食並不富有的國家來說,優先發展水產養殖是糧食安全的重要國策之一;對於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嘉穀來說,用更少的自然資源,生產更多的蛋白質,也無疑是值得大力探索的一個產業。

當然,秉持着嘉穀一貫的“要麼不做,要麼最好”的理念,嘉穀在水產養殖業上也不走尋常路。

我國的水產養殖業雖然發展很快,但是對水產動物營養研究和飼料研製卻並不重視。

大家都知道海產品營養豐富,卻很少知道由於飼料研發技術落後,導致不少海產品在養殖過程中“營養不良”。

海產品養殖的主要飼料成分是魚粉,這是優質動物蛋白質的重要來源,而我國的魚粉極其依賴進口。

優質飼料開發是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但是由於我國水產營養的研究基礎薄弱,水產養殖飼料的發展遠遠滯後於發達國家,導致養殖戶大量使用飼料原料和鮮雜魚。

——不要以爲直接投喂鮮雜魚是仿野生養殖。這種粗放的投喂方式,不僅導致飼料利用率低,還容易引發水產品病害和抗生素等藥物的濫用,隨之而來的就是食品安全和環境污染。

而嘉穀是怎麼做的?

嘉穀甚至跳過發達國家的人工配合飼料,直接探索“多營養層級綜合養殖模式”,也即“碳匯漁業”。

——通過搭配不同種類養殖生物,利用養殖生物間的食性和生態習性實現營養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利用。

齊政下意識地將神識沉入海底。

現在,嘉穀漁場已經很熱鬧了。

人工營造的珊瑚礁,精心打造的海藻“森林”,吸引來了更多的海洋生物。

“針落臨塵陣”會驅趕鯨魚、鯊魚這種大腦發達的大傢伙,但對於腦容量不足的浮游生物或者小魚小蝦,基本沒有影響。

充沛的食物,讓很多底層海洋生物進入嘉穀漁場後,就在此安家落戶了,比如,太平洋磷蝦。

磷蝦是世界所有大洋中常見的物種,是海洋中羣體最大的生物之一,但並不是所有的磷蝦種類都有龐大的數量。

最爲人們熟知的,是南極磷蝦。而太平洋磷蝦,也是數量龐大的一種磷蝦。

體長短短1釐米的太平洋磷蝦,對於漁場來說,是一種很合適的底層食物鏈生物。所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在海洋食物鏈中,小蝦幾乎是最底層的存在,是大多數肉食性魚類口中的美食。

在嘉穀漁場,嘉穀放養的大黃魚、黑鮶、黑鯛等魚種,既喜歡以太平洋磷蝦爲食,又喜歡以太平洋磷蝦吸引來的其他小雜魚爲食,簡直是天堂般的存在。

齊政還不用擔心漁場內太平洋磷蝦種羣的不足——一個物種之所以會數量龐大且分佈很廣,與它強大的繁殖能力是分不開的。磷蝦一年在夏季連續產卵數次,在這數次產卵中,一隻磷蝦一共可以產下幾千個卵……

嘉穀漁場內浮游生物充裕,巨藻等存在又提供了生存空間,加上靈陣的吸引,太平洋磷蝦樂得在漁場內繁衍生息。

最Bug的是,這一切,都是發生在嘉穀幾乎沒有對漁場投入餌料的情況下的。

“碧波清華陣”的存在,不斷將近海的富含氮磷等物質的海水引流至嘉穀漁場,爲海藻和浮游生物提供了充足的營養物質,海藻和浮游生物茁壯而長,小魚小蝦以海藻和浮游生物爲食,放養的大黃魚等魚種捕食小魚小蝦……一條完整的海水養殖食物鏈!

這纔是真正的“仿野生”養殖好嗎?

……

果然。

中午以大夥兒垂釣得到的大黃魚、牙鮃、黑鮶等作爲午餐——魚肉在嘴裡面咀嚼,就好像是無數的海鮮在嘴裡活潑亂跳一樣,那種酣暢淋漓的鮮美啊,任何文字都無法表達出來。

王昱業精神大振:“太棒了!我們養殖的海鮮太棒了!養,必須得加大海水養殖的規模!”

沉浸在嘉穀海鮮美味中的衆人狂點頭。

王昱業精神亢奮,自顧自地分析道:“這麼棒的食材,如果只是當做普通海鮮來銷售,那太浪費它們的價值。嗯,我們應該搞一個海鮮品牌,嘉穀海鮮,先壟斷對高檔餐廳的海鮮供貨渠道……”

插不上話的齊政:“……”

他倒是明白了王昱業的意思。

嘉穀漁場的海鮮質量如何他自己最清楚,靈陣改造過的還能差?

但不是味道越好就代表着價值越高,現在的人對吃喝特別警覺,一旦發現食物味道外貌不正常,指不定就想到哪裡去,什麼轉基因、合成食品、嫁接品種等等,反而不容易打開市場。

但打造一個高端的海鮮品牌,並從與嘉穀有着良好合作和極高信任度的高檔餐廳渠道下手,這樣賺錢更多,而且更容易立起牌子。

只是,“嘉穀海鮮”?也太不走心了吧?分明就是掛着“嘉穀”的名號爲所欲爲!齊政暗自腹誹道。

不過他轉念一想,如果有一天,當所有冠以“嘉穀”名號的食品品牌,都是同類高端品牌,貌似也不錯啊!

……

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109章 他要戰……就一邊去(7/10)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80章 合作愉快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656章 豬腦子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125章 牛來了(1/3)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62章 交通瓶頸第668章 得罪人第631章 顫抖吧(2/2)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614章 “豆”爭(上)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219章 分歧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636章 契機(1/3)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73章 食材供應鏈(求收藏!)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259章 風口上的豬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414章 待我開大招(3/5)第668章 得罪人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9章 嘉穀公司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631章 顫抖吧(2/2)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670章 着迷(2/2)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
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109章 他要戰……就一邊去(7/10)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80章 合作愉快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656章 豬腦子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125章 牛來了(1/3)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62章 交通瓶頸第668章 得罪人第631章 顫抖吧(2/2)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614章 “豆”爭(上)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219章 分歧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636章 契機(1/3)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73章 食材供應鏈(求收藏!)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259章 風口上的豬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414章 待我開大招(3/5)第668章 得罪人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9章 嘉穀公司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631章 顫抖吧(2/2)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670章 着迷(2/2)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